-
Nd∶YAG激光治疗白内障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CCS)患者临床特征及实施Nd∶YAG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为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苍南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23例(25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有症状的CCS患者行Nd∶YAG激光治疗,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出现CCS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并探究Nd∶YAG激光治疗效果。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及以上。数据采用配对设计符号秩和检验。结果::23例CCS患者均主诉视力较出院时明显下降,裂隙灯显微镜下环行撕囊口不同程度地缩小而且偏心,前囊增生明显,环形增生纤维环宽度>2 mm。散瞳后见IOL偏中心者19眼,IOL倾斜者3眼,IOL囊袋内夹持者1眼。13眼发生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3~5周,占52%。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是并发CCS重要的影响因素。除3例IOL倾斜者(2例视网膜色素变性和1例高龄患者因悬韧带松弛导致的脱位)和1例夹持患者激光前囊切开后视力提高不明显外,所有患者视力均提高。治疗前主诉伴眩光或单眼复视者,治疗后上述主观症状消失。Nd∶YAG激光前囊切开术后前囊口收缩环均被打开,囊袋收缩缓解,随访期内无人工晶状体偏移及脱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Nd∶YAG激光治疗CCS疗效可靠,简便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晶状体前后囊切开术治疗囊袋收缩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晶状体前后囊切开术治疗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CC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20年12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及硅油填充术4 500例(4 500眼)术后发生的囊袋收缩综合征12例(12眼)的临床资料,治疗采用23 G玻璃体切除器头进行前囊后囊咬切及硅油取出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视力、CCS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CS发生率为0.27%(12/4 500),均发生在术后2~3个月。术中前囊及后囊切开成功率为100%,未发生由于实施前囊及后囊切开而导致的前囊或后囊开口撕裂等并发症。12例视力均得到提高。随访期末,无CCS复发或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结论:晶状体前后囊切开术治疗囊袋收缩综合征的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囊袋张力环植入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IOL)联合囊袋张力环(CTR)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外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0年10月的同行评议文献,收集有关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IOL联合CTR植入术(试验组)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IOL植入术(对照组)相比较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以平均差( MD)、比值比( OR)分别衡量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效应量,对术后最小分辨角对数最佳矫正视力(BCVA)、后发性白内障(PCO)、囊袋收缩综合征(CCS)、视网膜脱离(RD)等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篇文献,共2 085眼,其中试验组1 054眼,对照组1 031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BCV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D:-0.11;95% CI:-0.15~-0.07; P<0.01)。试验组患者术后PCO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0.24;95% CI:0.15~0.36; P<0.01)。试验组患者术后CC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0.08;95% CI:0.01~0.65; P=0.02)。试验组患者术后R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0.21;95% CI:0.05~0.82; P=0.02)。 结论:联合应用CTR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能提高术后视觉质量,减少术后PCO、CCS和RD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人工晶状体脱位的病因分析及手术处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人工晶状体(IOL)脱位是白内障手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给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带来巨大的影响.根据发病的时间,可将其分为早期和晚期IOL脱位,两者在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等方面都有较大区别.其中,早期IOL脱位主要由术中操作不当所致;而晚期囊袋内IOL脱位主要是因为悬韧带进行性松弛、断裂及囊袋收缩,其危险因素包括假性剥脱综合征、高度近视等.IOL脱位程度较轻时可保守治疗,较重时则需要手术治疗.本文回溯了IOL脱位的病因,重点阐述了晚期囊袋内IOL脱位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并综述了目前IOL脱位最常见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Nd∶YAG激光术治疗CCS患者对视力改善、屈光度、临床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研究Nd∶YAG激光术治疗白内障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capsular constriction syndrome,CCS)患者对视力和屈光度的改善、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CCS患者200例(220眼)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9例(112眼)和对照组91例(108眼).对照组行手术剥离式前囊口松解,试验组给予Nd∶YAG激光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的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和黄斑体积(macular volume,MV)、囊口直径与眼内散光量.2组均于术后1个月进行随访,分析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1周,2组视力、屈光度、IOP、MV、囊口直径、眼内散光量优于治疗前,试验组视力、屈光度、IOP、MV、囊口直径、眼内散光量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d∶YAG激光术治疗CCS患者能够有效提升视力程度、改善屈光度情况,维持眼压及黄斑体积,缓解囊袋收缩,对预后有积极影响,且具有一定的临床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视网膜光凝/冷凝对超声乳化IOL植入联合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估视网膜光凝/冷凝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CC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6-06确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发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适合作气体填充的患者244例244眼,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视网膜复位术,根据术中对视网膜裂孔实行冷凝或光凝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光凝组198眼,冷凝组46眼.于术后1d,1wk,1、2、3、6mo,1a观察视网膜复位及裂孔闭合情况,同时观察囊袋形状及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和术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光凝组中发生晶状体前囊膜收缩综合征6眼(3.0%),冷凝组中发生5眼(10.9%).两种不同视网膜裂孔处理方法与术后CCS的发生有相关性(OR:0.256, P=0.021,95% CI:0.075~0.880).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手术中光凝/冷凝处理与术后CCS的发生相关,光凝更有利于预防术后CC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特点及相关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治疗.方法 对20例(20只眼)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中晶状体核超声乳化后植入囊袋张力环,再行皮质吸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结果 术后随访6 个月至1年,所有患者眼压正常,视力不同程度提高,人工晶状体无倾斜及明显偏位,无后发障及囊袋收缩综合征的发生.结论 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解决青光眼问题,术中应用张力环,有利于术中操作、提高手术安全性,防止术后人工晶状体偏位、后发障、囊袋收缩综合征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68例儿童植入心脏起搏器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植入心脏起搏器儿童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1年9月至2017年10月植入心脏起搏器病例的临床资料,年龄2h至18岁11个月,平均(66.96±58.14)个月,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起搏方式、植入后心脏大小、心功能改变等情况.结果:共收集68例患儿,初期植入临时起搏器61例,永久起搏器7例.临时起搏器组中心外膜起搏25例,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外科手术术中植入),心内膜起搏36例,包括暴发性心肌炎25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degree atrio ventricular block,Ⅲ°AVB)5例,心律失常3例(导管消融术后Ⅲ°AVB、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各1例),心肌病3例(伴Ⅲ°AVB、室上性心动过速);临时起搏器植入同时给予药物综合治疗,46例患儿4周内恢复窦性心律,其中心外膜起搏20例(20/25,80%),心内膜起搏26例,包括暴发性心肌炎20例(20/25,80%),先天性心脏病术后2例(2/5,40%),心律失常3例(3/3,100%),心肌病1例(1/3,33.3%),8例最终植入永久起搏器,6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初期7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儿病因包括QT间期延长综合征、先天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各1例,暴发性心肌炎1例(外院已植入临时起搏器),Ⅲ°AVB伴阿-斯综合征(病因不明)4例;临时起搏过程中3例发生电极移位,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1例出现皮肤囊袋感染.临时起搏组植入前、后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Ds)、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Dd)及永久起搏组植入前、后LVDs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时心脏起搏可以保证重要脏器血供,为药物治疗起效赢得时间,保证心功能恢复;在临时起搏器植入4周内仍未恢复窦性心律者则需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白内障手术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12月在我院就诊行手术治疗的RP合并白内障患者7例(14只眼),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2.8±6.2岁).所有病例均行3.2 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手术,其中6只眼行IOL+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TR)植入,8只眼行单纯IOL植入术,术后定期复查,比较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由同一名术者完成,IOL及CTR均100%囊袋内植入,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手术前与术后6个月比较:BCVA(0.14±0.19)vs.(0.35±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其中2例(4只眼)视力明显提高,1例(2只眼)轻度提高,其它无明显提高.手术前后眼压变化(P=0.066)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变化(P=0.226)无统计学差异.未植入CTR病例中1例(1只眼)发生晶状体囊袋收缩综合征,于术后6个月行囊袋松解术.结论 RP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安全可靠,术后视力提高程度与眼底病变程度相关,CTR植入有助于减少囊袋收缩导致的相关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capsular contraction syndrome,CC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2015例(2117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内CCS发生情况分为CCS组及非CCS组,记录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CC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5例(2117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发生CCS 62例(62只眼,CCS组),未发生CCS 1953例(2055只眼,非CCS组).术后1个月,两组BCVA均较术前降低,CSF 1.5、6.0和18.0 c/d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和术后1个月,CCS组BCVA均高于非CCS组,CSF 1.5、6.0和18.0 c/d均低于非C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CS组年龄≥75岁、有眼部手术史、使用亲水性IOL及合并葡萄膜炎、青光眼、高度近视、视网膜色素变性所占比例均高于非C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75岁、有眼部手术史、亲水性IOL及合并葡萄膜炎、青光眼、高度近视、视网膜色素变性均为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C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 年龄≥75岁、有眼部手术史、亲水性IOL及合并葡萄膜炎、青光眼、高度近视、视网膜色素变性均为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C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对有上述危险因素的白内障患者,可予相应干预,以降低CCS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