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A的翻转课堂结合SPOC教学在康复医学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ESA[engage(投入)-study(学习)-activate(活用)]的翻转课堂结合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学在康复医学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康复医学科实习的87例学生,分为对照组( n=43)和观察组( n=44)。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观察组采用ESA的翻转课堂结合SPOC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个体考核成绩以及团队考核成绩,并评估分析实习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实习生认可度情况。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和 t检验。 结果:观察组的病史采集评分、专科查体评分、治疗方法评分、个体考核成绩总分、人文沟通评分、参与度评分、团队考核成绩总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的辅助检查评分、诊断评分、团队协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学习效率、课堂互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基础知识掌握、临床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7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对教学的认可度为97.73%(43/44),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 结论:ESA的翻转课堂结合SPOC教学可以提高实习生的个体考核成绩和团体考核成绩,改善教育环境,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可以提升实习生的认可度,从而在医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理学生参与新生研讨课《健康与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参加新生研讨课《健康与护理》后的真实体验,为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建议。方法:2018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复旦大学护理学院2017级本科1年级已完成《健康与护理》课程的学生为访谈对象。采用焦点团体访谈法对10名参与该课程的学生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资料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在课程设置特点方面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是前沿性、形式多样性和趣味性。在教学方法对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方面,提炼出5个主题,分别是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认知评价、强化了学生的社交技能、提高了学生社会支持、增强了学生的挫折应对能力和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反思。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方面提炼出2个主题,分别是促进团队合作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课程的建议方面,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是考核方式有待完善、获取专业资料途径有待拓展、小组汇报时间和主题数量有待完善。结论:新生研讨课使学生在职业认同和综合素质方面受益,同时该教学法存在改进空间,需要进一步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MES和BOPPPS团体心理训练教学及能力考核模式的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团体心理训练近年来已经成为各高等院校心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而其教学培训模式尚存在课程内容体系不够合理、自主实践性不足、技能教学能力考核欠缺等问题。本研究以模块式技能培训(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MES)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团体心理训练核心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技能模块,并按照BOPPPS教学模式开展“体验导入—理论及研讨—实践教学及督导—效果评估和总结”的教学实践探索,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员在理论的针对性运用、方案设计和实操技能上都取得了客观进步,主观自我满意度评价高。根据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将在模块优化、教学实施手段创新、能力考核标准细化和加强与医学教育整体融合上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适应高校心理工作的发展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护理临床实践课程建设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未来护理服务骨干,其人文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但当前我国很多学校护理专硕研究生学位课程设置缺乏有临床实践特征的人文心理课程模块。本研究提出心理护理临床实践课程框架并进行了实践探索。本课程教学目标为提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护患沟通、人文关爱、叙事护理及系统干预能力;课程内容整合了护患沟通、巴林特小组、叙事护理、安宁疗护、家庭干预及团体干预等模块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教学方法融合了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法。教学效果评价显示,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心理护理临床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该课程的实践探索为提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效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分享-合作团体大社交提升孤独症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索分享-合作团体社交干预模式对提升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效果.方法:基于社交游戏框架和合作学习理论,设计分阶渐进式结构化干预课程.干预组和积极对照组均接受团体大社交干预,隔天进行.干预组20名ASD儿童,以分享-合作为主题,共18次,每次60分钟;积极对照组17名ASD儿童,以假装游戏为主题,共16次,每次70分钟.两组干预总时间接近.结果:干预组外化问题显著减少,社会能力、亲社会行为、分享水平和不作为阶段的合作水平显著提高,积极对照组以上方面无显著改善.结论:以分享和合作为主题的团体社交干预能够提高ASD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并改善外化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国老年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背景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安宁疗护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我国的安宁疗护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的机构建设标准、管理规范还在试行阶段.老年护理机构作为重要的医养一体化服务机构之一,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且同质化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与服务体系.目的 建立科学、规范、可行的老年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方法 于 2020 年 4-5 月,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以获取安宁疗护服务相关文献,同时邀请 5 名安宁疗护领域专家开展半结构化访谈,结合文献检索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构建初始指标体系.于 2020 年 5 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 15名安宁疗护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两轮函询,结合课题组分析与专家建议确定指标体系.两轮函询后,开展专家小组团体面谈,对形成的指标体系做进一步优化调整.结果 在两轮函询中,问卷回收率均为 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 0.89 和 0.94,一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 0.54 和 0.59,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 0.18、0.10.最终构建的老年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指标体系包含须具备的资源与条件、内容和流程、考核指标 3 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第 2 轮函询中,指标的重要性得分均值为 3.87~5.00 分,变异系数为 0~0.25,满分率为 63.0%~100.0%.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老年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较好,可以为老年护理机构开展老年患者生命末期优质医疗服务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孤独症谱系障碍RUBI-PT方案的改编及适应性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探究"行为干预研究单位孤独症网络家长培训"[the Research Units in Behavioral Intervention(RUBI)Autism Network Parent Training,RUBI-PT]方案的中国本土化改编并对其适应性进行调查.方法·按照文化改编的4个步骤对RUBI-PT方案进行改编,包括信息收集、初步改编设计、初步改编测试、进一步调整.信息收集阶段邀请了6位儿科专家和2位心理治疗师进行6次焦点小组访谈,并根据专家意见从语言、治疗形式、治疗设置等方面对RUBI-PT方案进行初步改编;初步改编测试阶段招募了16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的家长,分2批参加线上RUBI-PT,结束后收集项目反馈问卷并行适应性调查分析,最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方案的进一步调整.结果·RUBI-PT的初步改编方案由个体培训调整为团体培训,包含8次核心技能课程,采用线上会议形式实施.初步测试结果显示,家长对于上课进度、上课过程、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作业点评情况的满意度分别为90%、80%、100%和100%;课程难度方面,第7次课(功能性沟通训练)和第8次课(教授技能)的难度最大.依据上述调查结果和专家小组意见完成进一步调整,最终形成本土化RUBI-PT的改编方案.结论·经过改编和适应性调查,形成了适用于中国ASD儿童家庭的家长行为训练策略即RUBI-P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2024年度上海市护理学会科研课题申报工作已启动
编辑人员丨2024/5/11
[本刊讯] 为不断提高护理科学技术水平,营造激励创新的学术环境,上海市护理学会持续开展护理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工作.2024年度科研课题申报工作已于3月中旬启动,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的个人会员均有资格进行申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美术创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4/13
课题背景美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个体表达内心情感,缓解压力,增强自我认知和理解,以及促进情绪管理和心理调适等.探讨美术创作如何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例如,将美术创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巧相结合,通过个人或团体创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情感、需求和困惑.同时,可以探索如何利用美术作品展示分享和讨论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想法,从而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三七药材中262种农药多残留筛查及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对三七中农药多残留进行筛查研究,初步了解其农药残留状况,并评估高检出农药的健康风险,为现有标准最大残留限量值的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乙腈为溶媒,对收集的 16 批三七进行高速匀浆法提取处理;针对拟定的检测指标,分别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以不少于 2 组特征离子对进行定性,并采用校准曲线法对检出农药进行定量检测;结合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风险评估方法,对检出率较高的高风险农药进行暴露评估,计算其急性和慢性摄入风险.结果:所建方法共有 262 个农药指标(总计 271 个化合物),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回收率均符合痕量多残留分析技术要求.16 批三七样品中共检出 50 种农药,农药检出率较高,多数检出农药处于痕量水平,仅百菌清、毒死蜱、三氟氯氰菊酯、异菌脲、五氯硝基苯、甲基硫菌灵超出团体标准《无公害三七药材及饮片农药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最大残留限量》(T/CATCM 003-2017)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水洗可明显降低部分检出农药的残留量.对超出限量标准,以及无相关限量标准但检出率较高的农药品种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9 种农药的短期危害指数(HIa)为 0.000 2~0.141 8、长期危害指数(HIc)为 0.000 4~0.009 0,其中五氯硝基苯的HIa和HIc较高,但风险可接受.结论:建立了三七中 262 种农药多残留筛查方法,并采用暴露评估方法中的点评估模式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可为三七相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