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领导理论培训对改进护士长护理管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情境领导理论培训对改进护士长护理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胶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职的护士长7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名,其中观察组护士长接受情境领导理论培训,对照组护士长接受传统理论培训。培训6 w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法测评两组护士长领导风格,对比两组护士长领导风格得分。发放调查问卷,比较患者、医生及护士长自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长的灵活性及有效性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士长高灵活性、高有效性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和医生对护士长及自我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护士长进行情境领导理论培训,明显提高护士长管理护士团队的灵活性,增强护士团队的凝聚力,使护士团队分工更加合理,团队成员工作热情更加高涨,对管理更加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期核心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期核心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3—4月选取全国11个省或直辖市各级别中医院新入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际回收问卷728份,其中有效问卷723份。中医院规范化培训期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60.42±37.25)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毕业院校、参加工作阶段的护士核心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各维度得分与核心能力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 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毕业院校、学历、参加工作阶段以及职业认同维度中的自己决定感、自我效力感、一致感、组织影响感是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中医院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能力受到院校类别、学历、参加工作阶段以及职业认同维度中自己决定感、自我效力感、一致感、组织影响感的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和职业认同感水平,增强护理团队凝聚力、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球卫生人才胜任力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我国全球卫生人才胜任力指标体系,为提升全球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全球卫生、全球健康、胜任力、全球胜任力、公共卫生人才胜任力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2012年至2022年发表的文献。基于文献回顾和工作职责分析,结合胜任力冰山理论模型建立全球卫生人才胜任力初始指标集。2022年10月,采用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并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基于专家咨询结果编制调查问卷,就全球卫生人才胜任力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通过随机便利抽样方式选取来自国内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和医药企业等机构的相关人员,于2022年11月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确定指标体系内在结构、权重及指标间的定量关系。结果:全球卫生人才胜任力指标体系由专业积淀、外语交流、国际交往、自我管理与成长、影响力、成就内驱、全球化素养、职业精神8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10、0.104、0.153、0.121、0.106、0.171、0.139和0.096。知识技能类胜任力包括专业积淀、外语交流;行为表现类胜任力包括国际交往、自我管理与成长、影响力;个性特质类胜任力包括成就内驱、全球化素养、职业精神。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创造性、团队协作和独立思考之外的其他二级指标均对所属一级指标有显著预测作用( P<0.01)。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全球卫生人才胜任力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全球卫生人才的甄选、培训和绩效评价具有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SBAR交班模式在新生儿病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新生儿病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用SBAR(situation, background, assessment, and recommendation)沟通模式交班的效果。方法:基于SBAR沟通模式,设计新生儿病房交班核查表。对2019年4月至2019年6月在新生儿病房轮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67人进行交班技能培训2周,以培训前为对照组,培训后为观察组。考核指标包括交班时间、交接问题发生率、考核评分、交班满意度、岗位胜任力。其中交班满意度包括交接满意度和交班自我评价。共收集1 553位患儿的晨交班资料,采用SPSS 22. 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对照组交班时间为(23.4±4.7)min,交接问题发生率为(43.6±6.6)%,交班考核得分为(6.3±0.7),交接满意度为(76.5±4.6)%,交班自我评价得分为(5.2±2.1);观察组交班时间为(15.9±3.2)min,交接问题发生率为(21.1±2.3)%,交班考核得分为(8.9±0.9),交接满意度为(94.1±2.9)%,交班自我评价得分为(8.9±0.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岗位胜任力方面,两组在临床技能和医疗服务能力[(2.2±0.1)vs.(3.8±0.3)]、人际沟通能力[(2.6±0.5)vs.(4.2±0.1)分]、团队合作能力[(3.1±0.2)vs.(4.6±0.3)]、信息与管理能力[(2.5±0.5)vs.(4.2±0.2)]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SBAR交班模式可提高医疗质量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护理本科生社交媒体健康教育能力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应用社交媒体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及现况,分析社交媒体健康教育经历对护理本科生社交媒体应用相关能力的影响,为今后护理本科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于2019年5—9月,选取北京市4所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147名,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社交媒体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57.14%(84/147)的护理本科生在本科阶段曾经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健康教育。社交媒体能力各维度得分中,社交媒体自我效能感(条目均分4.42分)和绩效预期(条目均分3.31分)得分较高。访谈中护理本科生认为经院校培训后,宣传工具运用和载体制作能力、信息选取和传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社交媒体应用有关能力均有提升。结论:护理本科生应用社交媒体进行健康教育的现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应用社交媒体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有较大提升空间,社交媒体健康教育经历能够有效提高其社交媒体应用相关能力,建议应用社交媒体进行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和培训在院校护理本科教育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呼吸科护士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管理的职责认识及困难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呼吸科护士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管理的职责认识及在疾病管理中存在的困难,为制订呼吸科护士COPD管理培训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1年5—8月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和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14名护士进行个人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护士对COPD患者管理的职责认识提炼出5个主题:患者健康的动态监测及管理、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护理决策、患者院外随访的实施、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改善、多学科团队成员间的协作;护士在COPD患者管理职责履行中的困难体验提炼出5个主题:COPD管理专业知识欠缺、临床护理决策权限不足、随访所需人力财力支持短缺、与患者间的沟通技巧不足、院内多学科团队组建不足。结论:呼吸科护士对COPD患者管理的职责认识清晰,但同时在职责履行中存在多重困难,应关注对护士COPD管理的职责定位及困难支持,制订针对性的培训策略,促进COPD护理质量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护士实施心理护理的意识与能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分析现阶段护士实施心理护理的意识及能力。方法:以2019年10月为起点,2020年10月为截止点,随机选择225名吉林省人民医院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填写问卷的方式对研究对象展开调查分析。结果:在心理护理意识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心理护理属于日常工作中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内容"的护士只有31.11%(70/225),认为"在空闲时间,会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护士只有30.22%(68/225),认为"在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属于其中一部分"的护士占比为80.00%(180/225),认为"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时所有护士都应当开展心理护理"占比为66.22%(149/225),认为"在开展院内护理工作中,应当成立专业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小组"占比为84.89%(191/225),认为"与心理护理工作相比,其他临床诊治护理工作更为重要"占比为87.11%(196/225);在心理护理能力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缺少有效的心理护理技能及基本知识"的护士占比为76.00%(171/225),认为"在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过程中,可以与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共同结合"的护士占比为71.11%(160/225),认为"患者对自身心理护理效果表示认可"占比为11.11%(25/225),认为"在对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后,可以产生显著的护理效果"占比为20.00%(45/225);在政策支持情况方面,认为"从业后接受过系统化的心理护理培训工作"占比为56.00%(126/225),认为"医院或政府机构针对心理护理干预工作提供了政策方面的投入与支持"占比为8.00%(18/225)。"心理护理单次时间超出20 min"的护士占比为24.00%(54/225)。结论:整体来讲,护士在开展心理护理工作时,其自我意识以及自身能力均需进一步提升。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当不断强化护理团队建设工作,使心理护理体系不断完善,并通过加强心理护理资金成本的投入、护理人力资源的投入等,使护士心理护理意识以及心理护理水平得到逐步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对分课堂对提高皮肤性病学规培医师实操能力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对分课堂用于皮肤性病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提升其实操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学科规培的12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入选的60名住院医师为对照组,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入选的60名住院医师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住培模式,试验组采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选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 t检验比较两组住院医师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通过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住院医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住院医师对教学的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理论知识[(45.38±4.14)分]、技能操作[(42.35±4.32)分]、总分[(88.74±7.69)分]均高于对照组[(39.62±4.15)分、(36.25±4.27)分、(77.96±7.5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教学效果评价显示,49人(81.67%)认为激发了学习兴趣;51人(85.00%)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47人(78.33%)认为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50人(83.33%)认为提高了医患沟通能力;49人(81.67%)认为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52人(86.67%)认为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50人(83.33%)认为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满意度结果显示,在指导医师责任心、带教方式、带教内容及自我评价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分课堂用于皮肤性病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调动住院医师学习积极性、培养住院医师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可提升住院医师实操及理论知晓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互联网+"的立体化教学对急诊低年资护士考核成绩、病情分级能力及主动学习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基于"互联网+"的立体化教学对急诊低年资护士考核成绩、病情分级能力及主动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急诊科低年资护士4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教学,观察组22例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立体化教学;对比两组考核成绩、病情分级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使用SPSS 23.0进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 t检验。 结果:观察组案例分析、平时表现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培训后,两组病情分级能力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培训后,两组自我动机信念、任务分析、自我监控与调节、自我评价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急救护理能力、应急反应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文关怀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互联网+"的立体化教学能够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教学效果,增强其病情分级能力与主动学习能力,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课+翻转课堂的多元化教学在提高心外科低年资护士抢救配合能力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微课+翻转课堂的多元化教学在提高低年资护士抢救配合能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工作时间≤3年的低年资护士(N1级别)42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12月的12名护士为A组,采用传统集中授课+定项操作考核方式教学;2018年1~12月的13名护士为B组,采用传统集中授课+操作训练+每月2次的情景模拟演练;2019年1月~12月的17名护士为C组,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的典型案例情景模拟演练方法进行培训。比较3组护士接受培训后在急救理论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急救物品位置熟悉程度、急救模拟演练、实际临床抢救中配合情况以及对培训效果满意度自评的差异。结果:3组护士在急救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13),在急救技能考核、急救物品位置熟悉程度、急救模拟演练成绩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C组成绩优于A、B两组。特别是急救技能中的气管插管配合、心肺复苏(CPR)、急救模拟演练中的应急处理措施、口头医嘱执行能力、病情观察判断能力方面C组提升尤为显著。C组在临床实际抢救中配合能力明显优于A、B两组( P<0.001)。C组护士对培训效果满意度自我评价也明显高于A、B两组( P<0.001)。 结论:在心血管外科低年资护士抢救配合能力培训中,开展微课+翻转课堂的多元化教学可以明显提升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和护理团队的急救配合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