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卫生人员对移动医疗的采纳和感知效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基层卫生人员对移动医疗的采纳现状和感知效用,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信息化减负、增效、赋能提供策略建议。方法:于2019年7月,对来自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91位不同岗位的职工,就"移动医疗的采纳和感知效用"话题进行深入访谈;利用Nvivo11质性研究软件对访谈记录进行编码编目,采用响应率、普及率、列联表描述感知效用的分布。结果:调研地基层卫生人员广泛采纳移动医疗,主要包括智能手机应用和便携医疗设备;感知效用正、负效用的响应率分别为78.97%和21.03%,排名前五的感知效用为工作创新、工作效率提升、网络效用、数据驱动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超载,累积响应率为73.80%;各岗位感知效用有统计学差异,管理和公共卫生人员的普及率更高。结论:目前调研地基层移动医疗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正向集成阶段过渡;创新和提效的初代效用已经显现,网络效应、资源配置、临床决策支持等高阶效用值得期待;同时要警惕移动医疗的双刃剑,理性对待发展中的技术超载、技术投资、信息鸿沟等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ICU获得性肌无力的评估现状及阻碍评估的影响因素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的评估现状,分析阻碍ICU-AW评估的影响因素,为完善ICU-AW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横断面调查方法。首先,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访谈提纲,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13名医务人员(ICU专科护士8名、临床医生3名、呼吸治疗师和康复治疗师各1名)进行访谈;然后,全面分析和提炼访谈主题,构建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最后,对我国的ICU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ICU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ICU-AW的评估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调查问卷的复测信度为0.92,专家效度为0.96。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的3 563名ICU医务人员参与调查,提交问卷3 563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57份(包括被调查者来自新生儿或儿科ICU 173份、被调查者ICU工作时间<6个月89份、无效问卷95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 206份,有效回收率为90.0%。在3 206名ICU医务人员中,医生616名(占19.2%),护士2 371名(占74.0%),呼吸治疗师129名(占4.0%),康复治疗师51名(占1.6%),营养师39名(占1.2%);年龄(30.7±6.3)岁;文化程度以本科居多(65.9%),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4.1%;副高及以上职称占8.0%;ICU工作年限(5.94±4.50)年。在临床实践中,仅有26.5%的ICU医务人员确定自己曾经治疗或护理过ICU-AW患者;52.9%的医务人员仅凭临床经验来评估ICU-AW,使用ICU-AW评估工具的人群仅占12.3%。大多数ICU医务人员认为应接受ICU-AW相关专业培训(81.8%),应重视ICU-AW如同重视ICU其他并发症(压疮、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75.1%),并认为ICU-AW评估应纳入ICU日常诊疗活动(61.2%);但仅10.2%的医务人员接受过ICU-AW相关知识培训,高达42.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身ICU-AW相关知识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仅18.7%的医务人员会主动评估患者是否发生ICU-AW;不足半数(42.3%)的医务人员认为应每天评估ICU-AW,且ICU评估工具的使用也不统一,44.0%的ICU医务人员认为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分量表(MRC-Score)是ICU-AW最理想的评估工具,其次是神经电生理检查(17.2%)和徒手肌力评估量表(MMT,11.1%)。在阻碍ICU-AW评估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医护人员缺乏ICU-AW相关知识是主要因素(88.1%),其次是医护人员没有ICU-AW评估指南(76.5%),患者认知障碍或理解能力有限(84.6%)、病情危重导致无法配合评估(83.0%),以及科室对ICU-AW评估重视不足(77.5%)。结论:目前我国ICU-AW评估现状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医护人员缺乏ICU-AW相关知识和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年龄与新发糖尿病的关联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不同发病年龄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以开滦集团公司在职、离退休职工为研究对象,排除基线已确诊的NAFLD、既往有糖尿病病史、长期大量饮酒史,最终43 317例纳入队列。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5组(<30岁为1组,30~39岁为2组,40~49岁为3组,50~59岁为4组,≥60岁为5组),比较各组NAFLD人群与非脂肪肝人群新发糖尿病发病率和发病密度,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NAFLD不同发病年龄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χ2检验或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非脂肪肝人群相比NAFLD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和发病密度均明显增高,不同年龄分组糖尿病的发病率分别为6.45%、6.88%、9.94%、10.83%、11.43%,各年龄组发病密度分别是9.21/千人年、11.10/千人年、16.17/千人年、18.72/千人年、22.13/千人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校正性别、收缩压、空腹血糖等混杂因素后,各年龄组发生糖尿病的 HR(95% CI)分别为3.992(1.897,8.400)、2.321(1.589,3.392)、2.041(1.667,2.500)、2.007(1.708,2.360)、1.908(1.570,2.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新发NAFLD是新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暴露得越早与同年龄相比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越大。年龄越轻发生NAFLD更应重视和积极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新方法,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方法:于2018年8月,通过方便抽样,选择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8年新入职的171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对职业防护知识的需求和培训目的进行培训,培训前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得分情况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PPT理论培训对研究对象进行培训,培训后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得分情况作为试验一组;采用常规PPT理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培训,培训后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得分情况作为试验二组。每次调查均发放调查问卷171份,回收171份,回收率均为100%。定量资料用 ± 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评估;定性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 2检验分析。 结果:共171名新入职医务人员参与研究,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3.63±2.33)岁,工作类别以护士居多(127人,占74.27%),性别以女性居多(146人,占85.38%),学历以专科学历居多(93人,占54.39%)。对照组、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4.56%~70.18%、63.16%~96.49%、86.55%~99.42%。各组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各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和总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16.342、189.424、304.904, P<0.01)。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和总成绩在传统PPT理论培训后和PPT理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技能培训后得分均有上升的趋势( F=125.042、352.025、444.073, P<0.01)。 结论: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进行培训,医务人员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均有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代谢综合征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关联。方法:基于“开滦女性动态队列”,于2006年5月至2015年12月,纳入25 618名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女性职工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访。采用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收集基线社会人口学特征、身高、体重、血糖、血脂、血压及肿瘤发病结局信息。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S及其组分(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25 618名研究对象年龄为(47.65±12.02)岁,中位随访时间为8.78年;乳腺癌新发病例为235例,发病密度为113.19/10万人年。调整年龄、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吸烟状态、饮酒状态等因素后,与体重指数正常者相比,超重或肥胖者的乳腺癌发病风险较高, HR(95% CI)值为1.47(1.12~1.93);与无MS异常组分相比,具有2个MS异常组分的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 HR=1.70,95% CI:1.16~2.50);随着MS异常组分个数的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逐渐增加( P趋势<0.05)。 结论:超重/肥胖、MS异常组分的个数均可增加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同济大学医学院2018至2020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2018至2020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3月,选取同济大学2018至2020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根据前期构建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问卷,对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采用配对 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毕业生对职业发展现状整体较为满意人数占比93.7%(296/31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方面,很满意占比81.4%(127/156),满意占比17.3%(27/156)。用人单位对评价条目满意程度与需求程度比较,在职业素养维度的"具有责任心且工作投入度高"[(4.86±0.53)分比(4.81±0.46)分, P=0.038]和"心理素质良好"[(4.81±0.55)分比(4.69±0.64)分, P=0.021]2个条目、理论知识维度的"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条目 [(4.76±0.60)分比(4.73±0.51)分, P=0.034]、工作能力维度的"具备科研创新能力"[(4.72±0.66)分比(4.68±0.58)分 , P=0.043]条目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程度评分均高于其满意程度评分。 结论:毕业生对个人的职业发展现状整体较为满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培养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医学院应当加强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关注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多角度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8年与2020年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2018年与2020年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于2018年和2020年分别抽取新疆墨玉县5 211例和5 207例维吾尔族居民,使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文化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以及3个方面(健康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6个维度(科学健康观、健康信息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的健康素养水平。采用 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结果:2020年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居民总体及3个方面的健康素养水平均高于2018年(总体8.10%比5.07%,健康知识与理念9.99%比7.6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6.88%比5.33%,健康技能40.12%比30.22%)(均 P<0.05)。2018年6个维度的健康素养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26.42%)、基本医疗素养(14.14%)、健康信息素养(13.38%)、科学健康观(10.17%)、传染病防治素养(8.96%)、慢性病防治素养(5.57%);2020年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36.09%)、基本医疗素养(24.08%)、健康信息素养(20.47%)、传染病防治素养(15.19%)、科学健康观(13.85%)、慢性病防治素养(10.10%),均高于2018年(均 P<0.0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区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论:2020年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2018年有所提升,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老年人、低文化程度者、低收入者、商业人员及职员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慢性病防治素养、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素养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的重要领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7—12月,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方法,第1阶段按照经济行政区域划分为东北、华东、华北、华南、西南、西北6个区域,从每个行政区随机抽取1家三甲医院;第2阶段整群抽取6家样本医院的2018年新入职护士。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267份,有效问卷258份,有效回收率为96.63%。结果:258名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总均分为(3.84±0.66)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实习时间、学历和劳动人事关系的新护士职业认同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实习时间和劳动人事关系是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结论: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同工同酬是提高新入职护士职业的认同的重要保障之一,护理管理者应重视高学历新护士的工作压力,采取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以提高新护士的职业认同,确保我国护理队伍的稳定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构建防疫培训体系 助力学科内涵建设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虽然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但依然严峻复杂。在响应国家分区、分级、差异化管理的总体战略下,一方面严密防控疫情不放松,另一方面积极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迫在眉睫。在继续落实严防严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措施的前提下,如何针对我国麻醉学科建设所暴露出来的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内涵建设不健全、感控体系普遍薄弱等问题,通过加强防疫培训体系建设,着力完善感控体系,加强麻醉学科内涵建设,满足社会对麻醉学科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刚性需求,是摆在麻醉学科面前的首要任务。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下麻醉学科加强人员感控培训、科学应对复工复产为切入点,探讨麻醉学科完善人员结构、岗位职责划分及学科内涵建设的思路和举措,供麻醉界同道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疗科室综合实力排名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科室综合实力排名评价体系,对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作者总结了辽宁省肿瘤医院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制定医疗科室综合实力排名评价指标体系,从医疗业绩、科研、医保、教学、经营效益等多维度进行量化考核的实践。该指标体系分为基础评议指标和现场评议指标两部分;根据不同的科室职能和管理要求,将医疗科室分为临床科室和医技/支撑两大类科室分别制定评议指标;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最新要求和医院战略规划动态调整评估指标;并引入进步系数进行纵向评价。自2017年开始实施该评价体系以来,医院整合多学科资源,引导医疗科室提质增效,促进了医、教、研的全面进步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