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产期丧失女性感知的二元应对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调查围产期丧失女性感知的二元应对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住院的围产期丧失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应对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等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围产期丧失女性感知的二元应对总分为(131.97±17.4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生育压力、感知配偶孕期参与度、积极心理资本和领悟社会支持是围产期丧失女性感知的二元应对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围产期丧失女性感知的二元应对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从积极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视角切入,从而提高其二元应对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叙事哀伤照护赋能围产期临床人文关爱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安宁疗护和哀伤辅导是叙事医学的重要维度.以中国叙事医学理念为框架,围绕一则死胎家庭的围产期叙事照护及叙事哀伤辅导案例,阐述围产期丧失造成的哀伤剥夺如何导致失胎/失婴家庭成员陷入严重的创伤叙事闭锁和心身失调状态,进而阐明如何通过强化多学科团队的协同作用,通过产科医护人员的叙事照护,引领丧子家庭走出至暗时刻,重新回归正常的生命叙事进程.叙事性的哀伤支持是最佳的哀伤支持方式,唯有重视围产期叙事生态,积极开展有效的叙事照护,增强生育体验与生育信心,才能对抗生育率下降的社会危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丧失新生儿产妇泌乳管理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6
围产期丧失是最严重的分娩创伤事件之一,对产妇身心健康影响极大.目前此类产妇泌乳管理策略分为退奶和捐赠母乳2个方面.捐赠母乳可赋予围产期丧失新的意义,促进产妇身心康复.该研究对围产期丧失产妇泌乳管理的策略,捐赠母乳的概念、现状、动机,泌乳管理促进与阻碍因素,促进泌乳管理的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提升国内产科护理人员相关认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完善围产期丧失产妇泌乳管理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围产期丧失悲伤评估工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26
围产期丧失是指在怀孕第22周(或胎儿体重超过500g)和出生后7d之间发生的婴儿死亡[1].随着医学的进步,围产期丧失发生率已经下降,但仍有10~15%妇女会经历围产期流产[2].据报道[3],大约20%经历围产期丧失的女性会出现抑郁或创伤后应激症状.因此,在围产期丧失孩子已经被定义为一种复杂且潜在的威胁性生活经历,且这种经历在某些情况下会进一步发展为复杂的悲伤反应,其特征比正常悲伤更具有破坏性和普遍性[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对围产期丧失胎儿或新生儿家庭进行悲伤支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对围产期丧失的现状、围产期丧失悲伤对家庭的不利影响、围产期悲伤的评估、围产期丧失悲伤支持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综述.建议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要重视图产期丧失问题,在准确评估家庭悲伤体验、了解悲伤进程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支持和帮助,允许悲伤表达,帮助个体提高应对技能,正确面对并接受丧失现实,最终实现家庭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非自愿终止妊娠妇女悲伤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非自愿终止妊娠妇女悲伤反应影响因素,为预防复杂悲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56名终止妊娠妇女,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围产期悲伤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复杂悲伤的检出率为3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OR=0.606)、怀孕周数(OR=2.982)、目前有无子女(OR=0.275)、丧失胎儿原因(OR =0.182)为发生复杂悲伤反应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文化程度低、怀孕周数大、目前无子女、丧失胎儿原因为死胎者是复杂悲伤的高危人群.临床护理人员应学会识别复杂悲伤的危险因素并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积极助力以提升围产期照护品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务人员参与围产期丧失照护的体验及支持需求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流产、死胎、新生儿死亡等围产期丧失事件作为重大应激不仅对孕产妇及其家庭造成巨大心理创伤,也会给从事相关工作的妇产科医务人员带来身心方面的挑战,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共情疲劳、职业倦怠等.影响医务人员体验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工作因素、文化因素等,妥善应对围产期丧失医务人员需积极调动内部资源和充分利用外部支持,同时组织的认同和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开展相关教育培训课程也有利于提升医务人员对应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围产期丧失妇女悲伤评估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综述围产期丧失妇女悲伤相关概念及临床表现,介绍围产期悲伤的测评工具并阐述其干预措施,提出应扩宽评估对象、不间断评估悲伤水平并构建本土化干预模式,以期改善围产期丧失妇女的悲伤水平,帮助其积极投入下一次生命孕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围产期丧失家庭悲伤支持方式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围产期丧失不仅会造成父母情绪和心理上困扰,还可能增加女性的产科风险.作为创伤性事件,围产期丧失可能会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和自尊心降低等心理问题.因此,提供有效的围产期丧失悲伤支持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围产期丧失的现状、围产期丧失悲伤及围产期丧失悲伤支持评估工具、围产期丧失悲伤支持方式进行综述.为构建基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围产期丧失家庭悲伤支持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孕期丧失胎儿妇女情感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了解孕期丧失胎儿妇女的真实感受与体验,旨在为护理人员更好地实施围产期照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以目的抽样对13名妇女开展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孕期丧失胎儿妇女情感体验的3个主题,即交织着的复杂的悲伤体验、母亲与胎儿间的亲子联结、丧失胎儿对妇女的影响.结论:护理人员应关注孕期丧失胎儿妇女自诊断初期至胎儿娩出全程的真实感受与悲伤体验,加强悲伤辅导与心理抚慰工作,协助妇女进行悲伤转化,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积极提升围产期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