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的纵向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变化,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纵向质性研究的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住院胃癌患者14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资料进行横断面和纵向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12个亚主题:对症状的感知(对胃肠道症状重视不足、既往症状经历的影响、对日常生活影响最大而非最严重症状),认知中的因果推理(成因多元化、无法客观评价自我效能、将症状归因于可控因素),始终存在负性情绪(对罹患胃癌需要手术治疗的恐惧、对术后恢复的担忧、对无法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的沮丧),无效应对后的知识需求(采取回避行为、对术前照护知识的需求、对康复知识的需求).结论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复杂且呈现动态变化,护理人员应关注和分析其变化过程,满足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期的照护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心理处方干预对初诊肉瘤儿童照顾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心理处方干预降低初诊肉瘤儿童照顾者心理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住院的50名初诊肉瘤儿童照顾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及干预;2022年6月到2023年5月住院的49名初诊肉瘤儿童照顾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处方干预,包括深度访谈、正念冥想、静心呼吸、亲子沙盘、亲子芳香疗愈、家长座谈会6个单元,持续4周.结果 两组各48名照顾者完成研究.干预后,观察组广泛性焦虑评分、应激(压力)反应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心理处方干预有利于降低初诊肉瘤儿童照顾者的焦虑及应激(压力)反应,调整照顾者心理应激状态,满足照护需求,改善照护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病痛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探讨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的病痛体验.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以及12名妇科肿瘤科医护人员进行叙事访谈以及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及10个亚主题:身体完整性遭破坏(消化系统损伤、泌尿生殖系统改变、皮肤改变),身份序列被打乱(社会角色转变、家庭角色调整、自我认同危机),新的康复断裂与冲击(医疗照护服务断裂、饮食习惯改变、社会再融入障碍、癌症复发恐惧).结论 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病痛体验复杂多样,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和感受,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缓解患者身心痛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系统整合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体验,为进一步推动国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开展、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按照2016版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归纳.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提取出40个研究结果,形成11个类别,概括为3个整合结果.①医护人员感知到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益处: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工作满意度;提高安宁疗护的连续性.②医护人员认识到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挑战:远程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差、设备操作复杂;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足;患者特殊的照护需求无法满足;服务时间难以限定.③医护人员认为远程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还需改进:重视家庭参与的重要性;将远程安宁疗护作为辅助方式;注意建立医患信任关系.结论 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具有诸多益处和挑战,医院管理者应为医护人员提供多方位支持,加强远程居家安宁疗护团队建设,建立线上和线下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国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真性小眼球合并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患儿母亲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真性小眼球合并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患儿母亲的照护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2014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病房的7例进行手术的真性小眼球合并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母亲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式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应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共提取4个主题,分别为:焦虑与外观形象担忧,家庭及社会关系受影响,渴望倾诉与被倾听,家庭照护技能需求迫切。结论:在护理真性小眼球合并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其母亲的内心体验,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儿母亲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促进其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全周期需求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支持性照护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开发基于患者全周期需求的支持性照护信息平台,并探讨该平台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支持性照护方案,结合文献回顾及专家小组讨论研发支持性照护信息平台1.0版,经5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试用3周后,根据使用体验优化升级为2.0版。2020年6—12月便利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基于全周期需求的纸质版的支持性照护方案,干预组采用基于全周期需求的支持性照护信息平台的干预。比较2组Barthel指数、平衡能力等指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在患病1、3个月的Barthel指数得分分别为85(75,90)、95(95,100)分,高于对照组的65(55,75)、75(7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在患病1、3个月的平衡能力得分分别为37(28,43)、48(45,51)分,高于对照组的28(16,36)、31(2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在出院前1 d和患病1、3个月的卒中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14.97 ± 2.98)、(19.00 ± 2.14)、(22.81 ± 1.60)分,高于对照组的(8.69 ± 1.64)、(8.88 ± 1.52)、(9.09 ± 1.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9.37、476.33、1 169.84,均 P<0.05)。 结论:应用支持性照护信息平台为不同疾病阶段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Barthel指数,平衡能力及卒中相关知识,说明该平台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晚期癌症患者子女孝道价值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晚期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子女孝道价值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383名住院晚期癌症患者的子女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孝道价值观现状。结果:本次受调查者子女孝道价值观总分为(66.50 ± 4.10)分,患者年龄、婚姻状况、医疗支付方式、病程、住院次数、患者对病情了解程度,子女年龄、学历水平、婚姻状况、职业、有无子女、月收入、对患者病情了解程度、独生子女、是否与患者同住、平均每天照顾时间影响子女孝道价值观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为16.64~62.94, U值为2.04~4.27, P<0.05)。 结论:晚期癌症患者子女对孝道相关概念的理解较好,护理人员了解了我国传统孝道和家庭照护模式情境下的晚期癌症患者子女的孝道价值观情况,可增强子女与父母双方的孝顺与被孝顺体验,改善患者心理健康问题,最终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NICU住院早产儿父亲情感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系统整合NICU住院早产儿父亲情感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早产儿父亲的照护指导和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NICU住院早产儿父亲情感体验质性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5月15日。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归纳整合。结果:共纳入9篇原始文献,提炼出33个研究结果,归纳成9个类别,并最终综合形成3个整合结果,分别为面临多重压力与挑战、渴望得到支持、积极应对与反思成长。结论:NICU住院早产儿父亲身心负担较重,希望得到多方支持,建议医护人员关注NICU住院早产儿父亲的内心体验与需求,优化支持系统,从而提高NICU住院早产儿父亲的应对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照顾者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照顾者的照护体验与需求,以期提供有效的干预和支持,提高照护质量,改善患者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月在上海市同济医院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门诊复查患者的12名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的形式进行资料的收集,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分别为疾病及照护技能欠缺、承受压力过重、心理困扰、疾病预后的不确定感、希望获得医疗及社会支持。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居家照顾者照护体验一般,对疾病知识及护理技能有较高的需求,医护人员在关注患者的同时,也要关心照护者的身心状态,为其提供个体化有效的信息及医疗支持,提高照护者的居家照护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对八年制医学生核心胜任力认知和早期职业规划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早期接触临床是医学生的重要启蒙课程。2022年12月,本研究以74篇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总结文本作为研究资料,借助MAXQDA软件进行质性文本分析,通过三段式编码形成框架,根据代码频率与覆盖率进行教学成效分析,最终对照教学目标形成解释分析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接触临床课程通过言传身教、观察交流、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升了学生对于病人照护、沟通合作、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终生学习的核心胜任力认知,明晰了职业认知与职业规划。通过质性文本分析,本研究形成了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成效评估框架、可视化教学目标与学生收获的关联逻辑,进而提出早期接触临床课程设计的完善建议:优化课程安排,注重教学方法的均衡性;重视师资培训,加强胜任力与临床场景的融合;加强小组学习,提升临床体验的充分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