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醚醚酮用于上颌牙列缺失种植固定修复桥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作为种植固定修复桥架的可行性.方法:建立以PEEK为桥架材料,树脂、全锆、PEEK、烤塑和二硅酸锂为冠修复体的上颌牙列缺失种植固定修复三维有限元模型作为实验组,纯钛桥架全锆冠修复体模型作为对照组.在双侧第一磨牙垂直与斜向加载150 N,比较桥架、冠修复体、种植体、中央螺丝、松质骨、皮质骨压应力与拉应力最大值和von Mises应力值,分析PEEK材料作为桥架的可行性.结果:垂直加载时,实验组冠修复体von Mises应力全锆、二硅酸锂组较大,为361、295 MPa,树脂冠与PEEK冠应力较小,为35、37 MPa.实验组中央螺丝von Mises应力为694~724 MPa,远大于对照组的61 MPa,其中的最大压应力出现在树脂冠、PEEK冠组.斜向加载时,实验组桥架的von Mises应力小于对照组,但最大应力出现在树脂冠、PEEK冠组.实验组冠修复体全锆、二硅酸锂冠von Mises应力较大,树脂冠与PEEK冠应力较小.种植体von Mises应力为对照组的2倍.实验组中央螺丝von Mises应力远大于对照组,应力最大值为对照组的22倍.实验组松质骨、皮质骨应力为对照组的2倍,差异大于垂直加载.结论:PEEK材料作为上颌牙列缺失种植固定修复桥架时,应优先使用弹性模量较低的树脂或PEEK材料作为冠修复体,以降低修复体内部应力,同时减少悬臂及侧向力,避免中央螺丝应力过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体组织面菌斑附着及患者口腔清洁状况的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患者修复体组织面菌斑附着情况及口腔清洁状况,探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并完成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的患者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63.0±10.8)岁;修复体共40件,上颌18件,下颌22件],在永久修复满6个月后复诊时对修复体组织面进行菌斑染色并拍照,评价软垢指数,使用ImageJ软件分析菌斑面积百分比,记录修复体组织面清洁状况及患者口内清洁情况,调查患者义齿清洁习惯和满意度,比较义齿不同清洁习惯分组间菌斑附着的差异。结果:40件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体组织面软垢指数为3.28±0.75,菌斑面积百分比为(51.6±19.0)%;下颌修复体软垢指数(3.50±0.80)和菌斑面积百分比[(58.7±20.4)%]均显著大于上颌修复体[分别为3.00±0.59和(43.0±13.1)%]( P<0.05),下颌修复体前牙区舌侧有牙石附着;修复体组织面清洁间隙处菌斑附着较其他部位更多。义齿不同清洁习惯分组间菌斑面积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清洁项目满意度得分较低。 结论: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患者修复体清洁不良,下颌修复体更甚,特别是下颌前牙区;未见义齿不同清洁习惯对菌斑附着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维打印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三维打印技术已初步应用于固定修复体、诊断义齿、义齿支架、种植手术导板、定制或个性化种植体的制作等方面。针对上述口腔修复体或口腔修复医疗器械的三维打印技术,可根据成形原理分为光固化成形、烧结成形、熔凝成形3种主要类型,而可用的三维打印材料则包括聚合物、金属和陶瓷。三维打印技术制作口腔修复体、口腔修复医疗器械的优势体现在节省材料、可个性化制作和批量制作等方面。但口腔修复体或口腔修复医疗器械的三维打印精度和强度还需进一步提高,长期临床应用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个性化制作的优势尚未充分体现。本文从三维打印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为进一步推进三维打印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深入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的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回顾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情况,探究影响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的危险因素。 方法:纳入1994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完成全牙弓种植修复的无牙颌或潜在无牙颌患者。收集纳入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种植修复及 面重度磨耗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的危险因素。分别将可能影响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 P<0.10的参数纳入多因素分析,探究影响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的危险因素。 结果:共纳入535例患者(699件全牙弓种植修复体),随访44.8(19.8,81.4)个月,共计114件修复体的 面发生重度磨耗, 面发生重度磨耗的时间为正式修复后61.4(33.3,89.4)个月。13件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发生于正式修复后≤2年,44件发生于正式修复后>2年且≤5年,44件发生于正式修复后>5年且≤10年,13件发生于正式修复后>10年。上颌固定义齿和覆盖义齿发生 面重度磨耗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03, P=0.303);下颌覆盖义齿发生 面重度磨耗的时间[79.2(51.3,119.1)个月]显著晚于固定义齿[48.2(31.2,80.2)个月]( Z=-2.93, P=0.003)。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对颌牙列为固定牙列、有夜磨牙症、正式修复体后牙 面为树脂材料,是影响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现象临床常见,对颌牙列为固定牙列、夜磨牙症患者、后牙 面为树脂材料的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现象发生更早、风险更大。定期复诊、给予患者行为指导和适当的干预是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口内脉冲点焊技术用于下颌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的两年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口内脉冲点焊技术用于下颌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的2年临床效果,探究其相关技术特点。方法:纳入2015年7月至2019年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行下颌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患者1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1例,年龄(64.2±9.3)岁。所有患者均于下颌植入4枚种植体后,使用口内脉冲点焊技术,将专用钛杆坚固焊接于种植体基台套管上,形成钛合金修复体支架;通过个性化预成修复体重衬于该支架上,完成下颌全牙弓即刻修复体。累计15例下颌骨(共60枚种植体)完成基台水平的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焊接支架-基台就位密合状态影像学检查、种植体存留情况、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生物学并发症、机械并发症、修复体组织面清洁状况、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随访时间范围为24~55个月,平均34.9个月。结果:15例焊接支架-基台就位顺利,临床及影像密合度良好,修复体连接固定顺利,至2年复查时60枚种植体中2枚种植体(2例患者)因骨结合丧失被取出,余58枚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为(0.7±0.2)mm。存留的58枚种植体观察期内牙龈出血指数<3,未见明显牙龈红肿和瘘管等炎症表现。种植体无折裂变形等机械并发症,15件即刻固定修复体中6件发生人工牙脱落或修复体折裂机械并发症。修复体组织面清洁度不良,软垢评分(3.4±0.4)分。结论:口内脉冲点焊技术用于下颌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短期临床效果可预测,可较大程度地避免影响种植体间稳定连接的修复机械并发症,其即刻修复体有可能作为长期修复体使用,远期效果需继续随访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类型粘接固定义齿修复前牙缺失的长期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粘接固定义齿(RBFPD)修复前牙缺失的长期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1或2颗前牙缺失患者[92例,男性43例,女性49例,年龄(46.1±12.8)岁]的RBFPD(93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玻璃纤维增强树脂RBFPD(32件)、玻璃陶瓷RBFPD(39件)以及镍铬合金烤瓷RBFPD(22件)。统计修复后RBFPD的完全存活率和功能存活率,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缺牙数、修复位置(上颌或下颌)、单端或双端修复以及性别因素对修复体生存率的影响。结果:93件RBFPD的总体生存时间为13.7年(95% CI:12.3~15.1年)。3种材料RBFPD的完全存活率及功能存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修复后5年完全存活率和功能存活率均超过90%,修复后10年完全存活率和功能存活率均超过80%。随访期间玻璃陶瓷RBFPD的完全存活率均高于其他两种RBFPD,修复后15年完全存活率为90%(35/39)。修复后1~8年镍铬合金烤瓷RBFPD功能存活率较高,但修复后9年镍铬合金烤瓷RBFPD完全存活率和功能存活率出现大幅度降低。单因素分析显示,镍铬合金烤瓷RBFPD的生存率显著大于玻璃纤维增强树脂RBFPD(χ2=7.33, P=0.007),修复1颗缺失牙的RBFPD生存率显著大于修复2颗缺失牙的RBFPD(χ2=3.23, P=0.072);而修复位置(上颌或下颌)、单端或双端修复以及性别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 P=0.133;χ2=0.68, P=0.411;χ2=1.07, P=0.300)。 结论:对于个别前牙缺失,镍铬合金烤瓷RBFPD和玻璃陶瓷RBFPD均可取得较长期的临床成功率,玻璃陶瓷RBFPD能保证长期修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预成咬合记录帽制取种植固定修复咬合记录的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自主研发的预成咬合记录帽制取种植固定修复咬合记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转移咬合关系的精确性。方法:基于愈合基台设计系列预成咬合记录帽,光固化三维打印实物。前瞻性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Kennedy Ⅰ类或Ⅱ类牙列缺损拟行种植固定修复的患者12例,需满足不少于2颗后牙连续游离缺失。采用自身对照,对病例同时采用2种方法制取咬合记录:试验组用预成咬合记录帽,对照组用硅橡胶咬合记录材料直接在愈合基台上制取。分别根据两组咬合记录上 架,评价模型咬合关系精确性。采用诊断试验的方法计算模型咬合接触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并利用口内扫描、模型扫描获取修复前牙尖交错位咬合关系数据,导入三维逆向工程软件计算上下颌余留后牙 面间距,以及配准模型扫描与口内扫描的上颌,计算下颌模型余留牙 面三维偏差值。采用配对 t检验进行两组比较。 结果:纳入男性病例3例、女性9例,年龄(52.6±12.1)岁,缺失牙共36颗。预成咬合记录帽在口内能直接就位,固位、稳定性良好。试验组模型咬合接触的灵敏度(0.73±0.14)显著优于对照组(0.63±0.12, P<0.01),阳性预测值(0.79±0.15)与对照组(0.75±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 面三维偏差值[分别为(357.0±140.2)和(399.4±206.3)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用预成咬合记录帽制取种植固定修复咬合记录可提高模型与口内咬合关系的一致性,具备良好的精确性、临床便利性和易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牙列缺损微创固定咬合重建中天然牙与种植体同期修复的数字化整合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牙列缺损微创固定咬合重建是以微创修复理念为导向,以咬合重建为目标,涉及余留天然牙的微创修复、牙列缺隙区的种植修复以及咬合改变从可逆到不可逆的序列重建过程。牙体修复和种植修复共同完成咬合重建可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口内扫描、锥形束CT、电子面弓、虚拟 架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等数字化技术可用于修复各阶段,如修复前的整体记录和评估、功能性修复空间的确定、过渡修复与正式修复过程中兼顾美学与功能的天然牙微创修复体和种植冠桥修复体的同期精准设计与制作,以及修复后随访记录和评估等循证医学资料的保存等。数字化技术的整合应用不仅可优化修复流程,还有利于提高修复的精准性。本文简要阐述牙列缺损微创固定咬合重建理念及修复过程中天然牙与种植体同期修复的数字化整合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端粘接桥修复儿童单颗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AD/CA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单端粘接桥修复儿童单颗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3至12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的10~14岁儿童中选择单颗前牙缺失患儿14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6例;上颌中切牙9颗,上颌侧切牙5颗。使用口内扫描仪进行数字化印模制取,计算机辅助设计单端粘接桥,使用CAD/CAM PMMA材料进行数字化制作,之后进行口内试戴、粘接。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检查修复体有无边缘着色、边缘密合性、颜色、继发龋、有无折断及基牙松动情况,根据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对修复体的临床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分为3个等级,A级表示修复效果理想,B级表示修复效果尚可(不包括修复体完整性、基牙松动度及继发龋评价),C级表示修复效果不佳。结果:在临床随访期间14例CAD/CAM PMMA单端粘接桥均未出现脱落,术后3个月14例修复体均无边缘着色,边缘密合性良好,颜色未见变化,无继发龋,未出现修复体折断,基牙无异常松动,所有评价指标均为A级;术后6个月1例修复体折断为B级;术后12个月2例修复体出现边缘着色评价为B级。结论:CAD/CAM PMMA单端粘接桥修复儿童单颗恒前牙缺失临床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义齿满意度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追踪观察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1至12年后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OHRQoL)以及义齿满意度。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的73例行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的无牙颌或潜在无牙颌患者(治疗组)和31例未行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的无牙颌或潜在无牙颌患者(非治疗组)。采用口腔健康影响量表-20(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20,OHIP-20)和视觉模拟量表评价患者OHRQoL和义齿满意度,其中满意度包括稳固、美观、咀嚼、言语、易清洁和总体的方面。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统计。 结果:治疗组患者年龄为(57.5±11.1)岁(31~79岁),随访时间为(5.5±2.9)年(1~12年),种植体累积存留率为97.6%(450/461),修复体累积存留率为93.3%(98/105),1年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为(0.8±0.4)mm,5年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为(1.2±0.6)mm。治疗组患者OHIP-20总分[5(7)分]显著低于非治疗组患者[(32.9±12.6)分]( Z=7.454, P<0.001)。治疗组患者义齿总体满意度为95.0(10.0)分,其中咀嚼[100.0(7.5)分]、稳固[100.0(10.0)分]和美观[100.0(10.0)分]评分较高,易清洁[85.0(25.0)分]和言语[100.0(12.5)分评分较低。随观察时间的延长,治疗组患者的OHIP-20总分先下降,随后在波动中长期保持稳定。 结论:基于本研究结果,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可长期对患者OHRQoL产生积极影响,从功能上有效恢复咀嚼、言语作用,从心理、社会功能上提供给患者有力的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