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不同时期启用的上海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集通系统)卫生状况,为相关部门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WS 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的要求,在2017年7-9月期间,采取现场调查和实地检测的方法对上海市9条地铁线路(12个地下车站)的24套集通系统(启用年代为2000年以前、2000—2010年和2011-2017年的系统分别为8、7、9套)进行送风中微生物和可吸入颗粒物、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和微生物、冷却水和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等卫生学评价.[结果] 24套集通系统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6.9%、65.9%、65.2%;新风量合格率仅为10%;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的合格率为84.8%、100.0%、100.0%;冷凝水和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和95.8%.2000年前启用的集通系统的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5.0%、60.3%、75.0%;2000-2010年间启用的集通系统前述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83.3%、83.3%;而2011-2017年间启用的集通系统前述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96.3%、57.4%、42.6%.[结论] 2000-2010年间启用的集通系统的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及微生物合格率较高,卫生质量最好,而2011-2017年间启用者卫生质量相对较差.上海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集通系统应加强卫生管理,重视新风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某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和污染特征,为改善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空气质量提供技术支持,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在不同月份,对某轨道交通5个地下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以卫生指标检测为主的卫生质量调查,分析影响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 2017年某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7.50%(78/8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98.75% (79/80),β-溶血性链球菌未检出;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合格率为98.75%(79/80),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0.00% (72/8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90.00% (72/80);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未检出,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在6月和8月各有一个车站检出.结论 该某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整体良好,但仍存在一定卫生问题,应加强清洗消毒和卫生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南昌市地铁一号线运营前地下车站空气质量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南昌市地铁一号线运营前地下车站空气卫生质量状况,为地铁卫生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2015年10-12月,对南昌市地铁一号线(共24座地铁车站)随机抽样检测了12座车站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物、噪声、照度、空气细菌总数指标,按照《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 9672-1996)评价空气卫生质量.结果 南昌地铁一号线候车区(站台和站厅)内全部合格项目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浓度,其余指标甲醛、可吸入颗粒物、噪声、照度、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9.07%,100%,36.57%,100%,91.39%及100%,97.69%,51.85%,99.07%,99.72%.结论 南昌市地铁一号线运营前地下车站空气卫生质量总体状况良好,但噪声是地铁站台和站厅中需要重视的卫生学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微生物污染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某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和车厢环境空气中菌落总数、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 18204-2013)的要求,于2017年10月在客流量最大的早高峰时段对我国某特大城市5座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和2列列车车厢的环境空气菌落总数进行监测,共采集样品278件.结果 轨道交通环境空气中菌落总数的检出范围为154~3 146 CFU/m3(撞击法)和0~75 CFU/皿(沉降法),参照《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两种方法的合格率分别为100%和96.06%,结果具有相关性.轨道交通环境空气中菌落总数的空间分布特征(撞击法)表现为:站厅[(1571±615)CFU/m3]>站台[(1236±525)CFU/m3]>车厢[(414±197)CFU/m3]、室外对照[(398±182)CFU/m3],站台和站厅高于车厢和外环境(P<0.05).不同车站之间的环境微生物水平有明显差异,客流量大和运行时间长的车站环境空气中菌落总数较高.结论 该市轨道交通环境清洁度总体较好,综合轨道交通环境特点,撞击法为环境微生物采样的推荐方法.轨道交通环境菌落总数分布特征主要受外部环境、车站运行时间、客流量等因素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杭州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公共场所卫生学检测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价杭州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公共场所卫生学状况并为相关部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卫生标准,对杭州市轨道交通16号线8个地下车站的公共场所进行卫生学评价,检测指标为微小气候、空气污染物、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检测.结果 16号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站厅、站台公共场所温度、风速、照度、细菌总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氨、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符合《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PM1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积尘量、嗜肺军团菌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394-2012)限值要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在最小新风运行模式下,存在新风量不足的可能性.结论 应加强对地下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维护和管理,并开展地下车站空气质量对健康慢性影响的相关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