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城市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气溶胶的特征,探讨超大城市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气溶胶的影响因素,并对真菌气溶胶浓度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基于随机抽样抽取覆盖某大型城市15条地铁线路的120座车站,运用Andersen撞击式分级采样法采集599个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6级粒径段(≥7.00 μm,4.70~<7.00 μm,3.30~<4.70 μm,2.10~<3.30 μm,1.10~<2.10 μm 和 0.65~<1.10 μm)的气溶胶样本,并采用培养法检测细菌与真菌气溶胶浓度.运用Spearman秩相关性、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 检验分析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某大型城市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细菌气溶胶和真菌气溶胶的中位数浓度(四分位距)分别为163(148)CFU/m3和346(205)CFU/m3.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影响因素与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的相关性有所不同.其中,环境温度与总细菌气溶胶浓度(r=0.22,P<0.001)和总真菌气溶胶浓度(r=0.17,P<0.001)均呈正相关.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10)质量浓度与总细菌气溶胶浓度呈正相关(r=0.10,P<0.05),与总真菌气溶胶浓度的相关性较低(r=0.06,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还显示站点类型、站台开通年份、季节及气象条件等因素均可能影响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结论 温度、相对湿度、PM10质量浓度、清洗间隔、采样时经过人数、站点类型、气象条件等因素均会影响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未来仍需对这些因素予以重视,做好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微生物风险防控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西安市地铁3号线运营前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西安市地铁3号线运营前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为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测19个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检测指标包括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送风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结果 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100.00%、100.00%、99.44%;送风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合格率分别为98.89%、92.78%、100.00%;站厅、站台风管内表面及送风中卫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却水、冷凝水中未检出嗜肺军团菌.结论 西安市地铁3号线运营前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定程度污染,应加强卫生管理并定期清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6年深圳市地铁站台(厅)空气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深圳市地铁11号线的站台和站厅的空气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和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要求,于2016年4月8-20日9:00~15:00,对深圳市地铁11号线的18个车站站台、站厅空气中温度、相对湿度、室内风速、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照度、噪声和空气细菌总数指标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 站台和站厅的空气细菌总数均值正常,站台空气细菌总数超标率为0.14%,站厅空气细菌总数超标率为0.12%,除2个地铁站的站台和站厅的细菌总数存在1次超标(复测均合格)外,包括温度、风速、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照度和噪音在内的监测项目指标均合格.站台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站厅二氧化碳浓度(P<0.01),站厅的照度显著高于站台照度(P<0.01),站厅噪声显著高于站台噪声(P<0.05).结论 站台和站厅有部分指标存在差异,深圳市地铁11号线站台及站厅的室内空气质量状况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成都地铁1~4号线集中空调卫生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成都市地铁集中空调的卫生状况,为改善地铁空气质量及开展地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2016年间对成都市地铁1、2、3、4号线合计69个车站分别进行站厅(站台)层的温湿度、风速,空调系统新风量、PM10、细菌总数、霉菌总数以及致病菌的抽样监测,并采用统计图表及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等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成都市地铁的集中空调卫生状况基本合格,并且通车时间较晚的3、4号线,在多数指标如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新风量以及空调系统的细菌总数、霉菌总数上优于通车时间较早的1、2号线.结论 集中空调的卫生状况,受到运行中诸多因素影响,只有严格按照卫生规范中的要求执行,才能有效保证地铁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The Medical Republic》案例分享——安妮的痛苦:一个虐待老年人的故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汤姆和安妮是我所执业诊所的长期就诊患者,20世纪50年代初结婚时,他们搬进了墨尔本东南郊区的多面砖房.墨尔本东南郊区在划分成为住宅区之前,是蔬菜瓜果的种植地.那个时候几乎不用担心城市绿化带的问题,铁路线和火车站也都建设得很到位,没有现在面临的基础设施“追赶”不上都市扩张速度的问题.毕竟,这个郊区距离墨尔本的中央商务区仅16 km,不像现在的城市地铁要向外延伸超过50 km.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海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不同时期启用的上海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集通系统)卫生状况,为相关部门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WS 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的要求,在2017年7-9月期间,采取现场调查和实地检测的方法对上海市9条地铁线路(12个地下车站)的24套集通系统(启用年代为2000年以前、2000—2010年和2011-2017年的系统分别为8、7、9套)进行送风中微生物和可吸入颗粒物、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和微生物、冷却水和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等卫生学评价.[结果] 24套集通系统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6.9%、65.9%、65.2%;新风量合格率仅为10%;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的合格率为84.8%、100.0%、100.0%;冷凝水和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和95.8%.2000年前启用的集通系统的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5.0%、60.3%、75.0%;2000-2010年间启用的集通系统前述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83.3%、83.3%;而2011-2017年间启用的集通系统前述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96.3%、57.4%、42.6%.[结论] 2000-2010年间启用的集通系统的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及微生物合格率较高,卫生质量最好,而2011-2017年间启用者卫生质量相对较差.上海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集通系统应加强卫生管理,重视新风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南昌市地铁一号线运营前地下车站空气质量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南昌市地铁一号线运营前地下车站空气卫生质量状况,为地铁卫生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2015年10-12月,对南昌市地铁一号线(共24座地铁车站)随机抽样检测了12座车站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物、噪声、照度、空气细菌总数指标,按照《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 9672-1996)评价空气卫生质量.结果 南昌地铁一号线候车区(站台和站厅)内全部合格项目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浓度,其余指标甲醛、可吸入颗粒物、噪声、照度、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9.07%,100%,36.57%,100%,91.39%及100%,97.69%,51.85%,99.07%,99.72%.结论 南昌市地铁一号线运营前地下车站空气卫生质量总体状况良好,但噪声是地铁站台和站厅中需要重视的卫生学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7年广东省东莞市地铁列车车厢环境卫生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东莞市地铁列车车厢环境卫生状况, 为预防疾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对东莞市正在运营的地铁列车车厢内环境空气质量、列车把手表面微生物开展监测, 分析空调制冷季与空调非制冷季、列车高峰期与非高峰期、车站外环境与列车车厢之间的差异.结果 除部分列车温度、噪声、列车扶手表面细菌总数指标出现超标外, 大部分监测指标符合相关卫生标准要求.空调非制冷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空气细菌总数高于空调制冷季, 而空调非制冷季扶手表面细菌总数低于空调制冷季,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高峰期扶手表面细菌总数高于非高峰期, 而列车空气细菌总数低于非高峰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车站外环境温度、风速高于列车车厢,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噪声过高、温度不达标、列车扶手表面细菌总数超标等问题对地铁列车车厢环境卫生状况产生影响, 要针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列车日常卫生管理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南宁市地铁1号线各站段氡浓度水平以及地表γ剂量率水平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掌握南宁市地铁1号线车站内氡浓度水平以及γ射线辐射水平,评价其对地铁工作人员造成的辐射剂量.方法 采用闪烁瓶法和瞬时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南宁市地铁1号线氡浓度水平和γ射线瞬时剂量率进行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推荐的评价方法估算地铁工作人员受到氡及其衰变子体以及γ辐射水平造成的人均年有效照射剂量,评价其卫生学效应.结果 南宁市地铁1号线全线氡浓度水平均值为18.5 Bq/m3,地铁氡及其子体给工作人员造成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133 mSv/a,地铁站地表γ射线辐射水平均值为0.097μSv/h,所造成的地铁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0.194 mSv/a,二者造成的总剂量为0.327 mSv/a.结论 南宁市地铁1号线氡浓度水平和γ射线瞬时剂量率不会对地铁工作人员和乘客造成额外明显的受照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地铁站运营前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地铁站运营前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方法 在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运营前,根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要求,在16个车站同类型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随机抽取1套,检测其送风、风管内表面、新风量、冷凝水和冷却水的卫生状况.结果 16个车站中,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β-溶血性链球菌、人均新风量、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集中空调系统冷凝水和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指标均符合卫生标准要求,但其中13个车站(81.3%)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均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结论 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地铁站运营前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状况不佳,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