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PPPS联合场景教学模式在老年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究BOPPPS联合场景教学模式在老年医学教学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80名规培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受试医师分为传统教学组(n=40)与联合教学组(n=40).传统教学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授课,联合教学组采取BOPPPS联合场景教学模式授课.通过年终考核、自主学习量表、问卷调查等形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规培医师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终考核的相关指标中,联合教学组的理论成绩(40.68±4.40)分,操作成绩(43.45±3.24)分与总成绩(84.13±5.11)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自主学习量表"衡量两组规培医师的自主学习能力,联合教学组在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学习行动、学习交流、总分等几个维度上的得分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中的学习兴趣与疾病认知两个方面,联合教学组的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BOPPPS联合场景教学模式可以提高老年医学教学的实际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调查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制定创造性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32名本科护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校园环境支持量表及教师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创造力倾向得分104.50(100.00,123.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文化程度、学校性质、科研项目参与经历、校园环境支持、教师支持是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80.4%.结论 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处于一般水平.护理专业教育者应从多角度出发采取不同方式加强对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的护理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其创造力倾向,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PDCA循环带教模式在口腔修复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PDCA循环带教模式在口腔修复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口腔医院2020-2022级非修复学专业46名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带教方式,比较2组住培医师的理论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对带教效果的满意度.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住培医师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及满意度调查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临床教学模式,PDCA循环带教模式能够为住培医师量身定做更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针对其临床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更见成效,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优化网络资源的PBL联合CBL对儿科麻醉专科医师教学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优化网络资源前置的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儿科麻醉专科医师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1日-2022年11月30日在某儿童医院进行儿科麻醉专科医师培训的学员共30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人.试验组采用优化网络资源前置的PBL联合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测验成绩及调查问卷相结合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试验组总成绩(90.7±4.8 vs 77.1±8.1)分、理论知识成绩(46.7±4.9 vs 40.7±7.0)及病例分析成绩(44.1±3.6 vs 37.0±6.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学员调查问卷中试验组比对照组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临床思维,且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上级医师评价调查问卷中试验组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优化网络资源前置的PBL联合CBL不仅能够提高学员的理论测验成绩,而且能够提升其临床实践中的综合管理能力,改善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Peyton四步教学法在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颈部淋巴结分区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Peyton四步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颈部淋巴结超声分区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和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共计70名住培学生,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传统教学组(n=35)和Peyton四步教学组(n=35)。通过技能操作、超声读图两种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同时依据问卷调查对住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教学方法住培学生的考核成绩与问卷评分。结果:考核结果显示,Peyton四步教学组技能操作成绩、超声读图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44.69±2.33)分vs(41.40±2.78)分,(44.45±2.63)分vs(42.77±2.58)分,P均<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Peyton四步教学组提高学习兴趣评分以及缓解考试压力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4.60±0.55)分vs(3.66±0.84)分,(4.43±0.65)分vs(3.14±0.6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eyton四步教学法可提高住培学生在颈部淋巴结超声分区中的技能操作、超声读图成绩,激发住培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缓解规范化培训考试压力,可作为住培学生颈部淋巴结分区带教的有效手段,提高超声规范化培训带教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效应对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因素,为及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3年6月呼伦贝尔市某三级综合医院上报的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103名医务人员为暴露组,选取同班次未发生职业暴露的625名医务人员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构建影响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预测模型.结果 103例血源性职业暴露人员的主要暴露部位为手,有89例(占86.41%);主要暴露方式为锐器伤,有83例(占80.58%);主要暴露源为乙型肝炎病毒,有65例(占63.11%).暴露后立即上报的有65例(占63.11%),12 h以内上报的24例(占23.3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年龄≥ 30岁,年龄<30岁的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可能性增加至4.142倍(P<0.05);相比工作年限≥ 5年,工作年限<5年的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可能性增加至1.696倍(P<0.05);相比中级及以上职称,初级职称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可能性增加至5.989倍(P<0.05);相比每年多次参加培训,每年只参加1次培训的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可能性增加至1.864倍(P<0.05);科室类别为急诊、重症及手术室的医务人员较其他科室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可能性增加至2.205倍(P<0.05).随机森林算法结果显示,重要性评分排名前6的影响因素分别是职称、年龄、工作年限、年职业防护培训次数、职业类型、文化程度.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及F1分数(精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数)均要高于logistic预测模型,且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P<0.001),也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0.818(P<0.001).结论 随机森林模型对血源性职业暴露有更好的预测效能,但logistic回归模型有更直观的分析结果,两者联合使用能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应加强对年龄小、工作年限短、职称低等重点人员的培训,制定标准化的措施来预防医务人员的血源性暴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患沟通共情语言教学与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背景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教育部鼓励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培养一流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目前医患沟通共情能力教学多以模拟沟通、小组讨论形式为主,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较少.目的 探索构建可以用于课程教学的医患沟通共情语言教学与评价系统,为今后医患沟通共情教学提供新的方向;开展教学应用,提高医学生、医生沟通共情语言表达能力,并收集反馈用于系统的优化改善.方法 2021 年 9 月—2022 年 2 月课题组基于讯飞语音识别技术和共情语义识别算法,应用课题组研制的 10 个医患沟通典型案例、示范共情语言、共情语言语义库、共情语言技能及其整体评分标准等进行系统"医患沟通共情语言虚拟仿真教学与评价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开发;2022 年 3-5 月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参与医患沟通学课程或培训的 950 名学生(包括 515 名本科生、102 名医学博士生和 333 名临床医生)为研究对象,基于本系统开展南京医科大学《医患沟通学》技能课(2 学时)的教学试验.采用自拟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共情语言内涵掌握程度、共情语言能力增强程度、系统便捷性认知程度、系统融入教学合理性认知程度等,并采用NVivo软件对研究对象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词频分析.结果 应用系统后,本科生、临床医生、医学博士生的共情语言内涵掌握程度、共情语言能力增强程度、系统便捷性认知程度、系统融入教学合理性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76.1%(723/950)的研究对象的共情语言内涵掌握程度评价结果为"完全掌握"或"掌握程度较高";93.8%(891/950)的研究对象表明本系统可"显著增强"或"有些增强"共情语言能力,89.5%(850/950)的研究对象对该系统便捷性认知程度的评价为"非常便捷"或"比较便捷";95.1%(903/950)的研究对象对该系统融入教学合理性认知程度的评价为"非常合理"或"比较合理".反馈意见和建议中词频位于前五的关键词依次为:沟通、语音、教学、程序、标准.结论 该系统能够提高医学生和医生在医患沟通中由个案到一般的共情能力,自主型系统的使用解放了师生教学的时空局限,其规范的课程教学方式也得到了研究对象的正向合理性反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仍需要不断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急救能力培训方案的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急救能力培训方案.方法 以胜任力冰山模型为理论依据,基于文献回顾法、问卷调查及半结构访谈法拟订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急救能力培训方案初稿,通过Delphi法对28名心血管内科护理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构建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急救能力培训方案.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47,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74和0.395(P<0.05).构建的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急救能力培训方案包括培训模块(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抢救、沟通协调、职业特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学时安排、培训师资、考核方式.结论 构建的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急救能力培训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为各医院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急救能力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共享门诊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挖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共享门诊的体验,为医护人员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8月—10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参与共享门诊的1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共享门诊的体验归纳为3个主题、11个亚主题.①参与共享门诊的驱动因素:寻求释疑和解惑;寻求支撑和希望.②感知参与共享门诊的益处:感受高效和便捷;减轻孤立感,增加安全感;减少病耻感,提高自我效能;获得启示和经验,改变生活方式.③参与共享门诊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医学术语晦涩难懂;部分特殊群体不适用;分享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个人隐私泄露的担忧和顾虑;交通不便和时间冲突.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共享门诊的体验,提高医护人员的培训技能,解决共享门诊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促进共享门诊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循证思维为导向的微课程联合CBL教学法在ICU规培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以循证思维为导向的微课程联合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规培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方法 选取 2021 年 11 月至 2023 年 10 月在本院ICU轮转的 72 名规培护士为研究对象,将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0 月在本院ICU轮转的 36 名规培护士设为对照组,将 2022 年 11 月至 2023 年 10 月在本院ICU轮转的 36 名规培护士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CBL教学法,试验组采用以循证思维为导向的微课程与CBL教学法.教学前后比较两组护士临床思维能力评分,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评分,两组规培护士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试验组规培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的总分及其批判性思维能力、系统性思维能力、循证思维能力 3 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理论考核与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教学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氛围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以循证思维为导向的微课程联合C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ICU规培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理论与技能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