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理小体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处理小体也称P小体(processing body,P-body)存在于细胞质中,为含有多种蛋白和RNA的胞浆复合物。P小体不仅在维持细胞生命周期、调节细胞正常活动上具有重要作用,还是机体免疫防御组成成分,感染时起着抗病毒的功能。病毒感染时,一些P小体组分单独作用于病毒,并且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病毒复制。然而,病毒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也衍生出了对抗机体防御的相应策略,如降解P小体成分,干扰P小体关键成分作用,改变P小体成分。文章对P小体组成、功能、抗病毒机制以及病毒的应对措施等作一综述,旨在进一步阐释病毒感染与P小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调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睡眠碎片化对异氟烷麻醉老龄小鼠POCD及海马谷氨酸能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睡眠碎片化对异氟烷麻醉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海马谷氨酸能代谢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40只,18月龄,体质量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4组( n=10):正常对照组(C组)、睡眠碎片化组(SF组)、异氟烷麻醉/手术组(I/S组)和睡眠碎片化+异氟烷麻醉/手术组(SF+I/S组)。C组无任何处理;SF组睡眠碎片化24 h;I/S组异氟烷麻醉下行右颈动脉暴露术;SF+I/S组睡眠碎片化24 h后行异氟烷麻醉/右颈动脉暴露术。麻醉结束后2 h采用在体9.4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测定海马CA1区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Glu/Gln复合物(Glx)和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代谢水平,计算其与肌酸(Cr)比值。术后1~7 d采用Y迷宫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认知功能。行为学实验结束后立即处死小鼠取脑组织,采用尼氏染色和高尔基染色分别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小体数量和树突棘密度。 结果:与C组比较,SF组、I/S组和SF+I/S组新臂探索时间百分比和穿梭次数百分比降低,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CA1区Glu/Cr、Gln/Cr和Glx/Cr比值增高,NAA/Cr比值降低,尼氏小体数量减少,树突棘密度降低( P<0.05);与SF组和I/S组比较,SF+I/S组新臂探索时间百分比和穿梭次数百分比降低,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CA1区Glu/Cr和Glx/Cr比值增高,NAA/Cr比值降低,尼氏小体计数减少,树突棘密度降低( P<0.05)。 结论:睡眠碎片化加重异氟烷麻醉老龄小鼠POCD,其机制与海马谷氨酸能代谢异常兴奋诱发神经损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压力高压氧处理对脂多糖诱导神经炎症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高压氧(HBO)处理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神经炎症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C57BL/6J雄性健康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对照组、0.10 MPa组,0.15 MPa组和0.25 MPa组,每组10只。小鼠腹腔注射500 μg/kg的LPS,在建立慢性神经炎症小鼠模型后,0.10 MPa组小鼠给予常压吸氧,0.15 MPa组和0.25 MPa组小鼠分别给予0.15 MPa和0.25 MPa的HBO治疗,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置于氧舱内,不加压,不吸氧。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苏木精-伊红(HE)、尼氏(Nissl)染色观察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及Nissl小体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水迷宫实验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下降( P<0.05),轨迹紊乱无规律,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结构紊乱、松散,尼氏小体数量少,间隙大。与模型组比较,0.15 MPa组和0.25 MPa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增加( P<0.05),脑组织中神经元细胞排列较紧密、整齐,层次较清晰,形态较完整,尼氏小体染色较深。与0.25 MPa组比较,0.15 MPa组小鼠行为学实验及HE、Nissl染色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BO处理对LPS诱导的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神经炎症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BO处理能减轻神经炎症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的受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胶质细胞活化激活糖酵解PFKFB3/HMGB1通路对大鼠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活化激活糖酵解PFKFB3/HMGB1通路对大鼠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48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模型,并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VCI组、VCI+PFKFB3抑制剂3PO处理组(VCI+3PO组)、VCI+糖酵解激动剂二甲氧乙二酰甘氨酸(DMOG)处理组(VCI+DMOG组)4组,每组12只。采用条件性恐惧实验评估大鼠的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FL)、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和海马组织中乳酸、趋化因子配体2(CCL2)、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的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B)法检测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ba1)、PFKFB3、AMP激活蛋白激酶α(AMPKα)、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评估海马神经元的变性情况,TUNEL染色法评估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4组大鼠的认知功能,血清中NFL、S100-β及海马组织中HMGB1、乳酸、CCL2、IL-6、Iba1、PFKFB3、AMPKα、NLRP3、Caspase-3的表达量,神经元的变性、凋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Sham组相比,VCI组大鼠的认知功能低下,NFL、S100-β、乳酸、CCL2、HMGB1、PFKFB3、Iba1、NLRP3、Caspase-3表达升高,AMPKα表达降低,神经元变性、凋亡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VCI组相比,VCI+3PO组认知功能改善而VCI+DMOG组加重;VCI+3PO组NFL、S100-β、乳酸、CCL2、HMGB1表达降低,而VCI+DMOG组升高;VCI+3PO组Iba1、PFKFB3、NLRP3、Caspase-3表达降低,而VCI+DMOG组Iba1、PFKFB3、NLRP3、Caspase-3表达升高,AMPKα表达降低;VCI+3PO组神经元变性、凋亡率降低,而VCI+DMOG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小胶质细胞活化激活糖酵解关键酶PFKFB3增强可上调炎性小体NLRP3的表达并诱导中枢炎性反应,导致神经元损伤、变性和凋亡,加重大鼠VCI,其机制可能与海马组织中促炎因子HMGB1的增多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肠-脑轴探讨发酵粘液乳杆菌WMU003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认知障碍及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发酵粘液乳杆菌WMU003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肠-脑轴对APP/PS1小鼠认知障碍和神经元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应用发酵粘液乳杆菌WMU003(Lf)对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进行处理,利用筑巢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估认知功能情况,利用尼氏染色和刚果红染色评估神经病理学的改善,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评估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 与APP/PS1组相比,APP/PS1+Lf处理组小鼠的筑巢功能评分显著升高,旷场实验中停留时间显著减少、移动距离显著增加、平均速度显著升高;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的尼氏小体数量增多;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降低;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著改变.在科水平上 APP/PS1 组Saccharimonadaceae 丰度显著增多,APP/PS1+Lf 处理组 Muribaculaceae 和 Rikenellaceae 丰度显著增多;在属水平上 APP/PS1组 Candidatus_Saccharimonas、Gordonibacter 和 Eubacterium_xylanophilum_group丰度显著增多,APP/PS1+Lf 处理组 Dubosiella、Prevotellaceae_UCG-001、Faecalibaculum、Marvinbryantia 丰度显著增多.结论 发酵粘液乳杆菌WMU003可以通过调控肠道菌群-肠-脑轴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障碍和神经元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运动预处理通过外泌体介导miR-146a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通过建立8周运动预处理模型和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探讨运动预处理通过外泌体介导的微RNA 146a(microRNA-146a,miR-146a)对缺血性脑卒中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6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非运动组和运动组.非运动组分为假手术对照组(group control,C组)和MCAO造模组(group MCAO,M组),各 15 只;运动组分为单纯运动组(group exercise,E组)和运动MCAO造模组(group exercise+MCAO,EM组),各15只.E组和EM组大鼠进行8周的跑台锻炼,每周运动6天,每天运动30 min.8周后,M和EM组大鼠进行MCAO手术模型的制备,C组和E组进行模拟MCAO造模的假手术.在造模24h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取血浆提取外泌体;取大鼠脑组织进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尼氏染色观察大鼠神经元及尼氏小体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血浆外泌体和脑组织中miR-146a的含量;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46a与TRAF6的靶向关系.结果:(1)神经行为学评分显示EM组和M组较C组评分高(P<0.01,P<0.01);EM组较M组评分低(P<0.01).(2)TTC染色提示EM组和M组较C组和E组梗死体积大(P<0.01,P<0.01),EM组较M组脑梗死体积小(P<0.01).(3)尼氏染色结果表明M组较C组和E组神经元排列疏松,神经元数量减少,尼氏体着色较浅且数量减少;与M组相比,EM组的神经元数量有所增加,尼氏体数量增多.(4)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EM组和M组血浆外泌体和脑组织中miR-146a的表达量更低(P<0.05,P<0.01),同时EM组高于M组(P<0.05).(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C组相比,EM组和M组TRAF6、NF-κB和TNF-α蛋白表达更高(P<0.05,P<0.01);与M组相比,EM组脑中TRAF6、NF-κB和TNF-α蛋白表达较低(P<0.05,P<0.05).(6)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表明miR-146a与TRAF6存在特异性结合位点.结论:8周运动预处理减少了缺血性脑卒中的脑梗死面积,减少大脑的受损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外泌体介导miR-146a,增加了脑组织内miR-146a表达,miR-146a靶向结合TRAF6,负调控TRAF6/NF-κB,同时降低TNF-α的表达,减轻脑组织炎症反应,从而对缺血性脑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慢性铝中毒对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慢性铝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8 只雄性 Wistar大鼠划分成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建立慢性铝中毒模型.用配置好的 AlCl3 溶液对低、中、高剂量组进行灌胃,剂量分别为 25、50、100 mg·kg-1,同时予以对照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 90 d.用 Morris水迷宫实验探究慢性铝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用苏木精/伊红(HE)和尼氏染色法处理大鼠脑组织切片,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形态变化;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海马区 CACNA1 E、CALM、BDNF mRNA 的表达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海马区CACNA1 E、CALM、BDN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或P<0.01),3 个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和尼氏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海马CA1 和CA3 区神经细胞排列有序,形态正常,结构完整.各剂量铝中毒组的细胞形态结构改变与铝暴露剂量有相关性,随着铝暴露剂量增加,细胞排列明显松散,形态由圆形/椭圆形变为扁梭形,胞质减少,染色由深变浅,尼氏小体明显变少.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CACNA1 E、CALM、BDN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或P<0.01).结论 铝中毒会导致大鼠认知障碍,且可能与海马组织中的 CACNA1 E、CALM 和BDNF的表达水平降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双氢青蒿素对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及NLRP3炎性小体活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分化及激活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LRP3)炎性小体的作用,分析 DHA拮抗心肌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新生大鼠的心肌组织,分离出成纤维细胞并进行免疫鉴定.实验分为正常组、DHA对照组、AngⅡ组、DHA处理组.比较各组细胞的数量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细胞孵育液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表型分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细胞内 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DHA对照组吸光度值、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细胞表型分子α-SMA表达、细胞内 NLRP3、Caspase-1 和 IL-1β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组吸光度值增加,孵育液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细胞表型分子α-SMA 表达升高,细胞内 NLRP3、Caspase-1和 IL-1β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 AngⅡ组比较,DHA处理组吸光度值降低,孵育液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细胞表型分子α-SMA表达降低,细胞内 NLRP3、Caspase-1和IL-1β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DHA能够明显拮抗 AngⅡ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转分化以及 NLRP3 小体的激活,说明 DHA能通过抑制NLRP3小体的活性起到保护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左旋多巴活化NMDAR1/ERK1/2信号对单眼剥夺弱视大鼠视皮质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活化NMDA受体1(NMDAR1)/ERK1/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对单眼剥夺弱视大鼠视皮质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54只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弱视模型(MD)组、低剂量左旋多巴治疗组、高剂量左旋多巴治疗(H-左旋多巴+MD)组、高剂量左旋多巴+MK801组、高剂量左旋多巴+PD98059组、MK801组、PD98059组、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组,每组6只.通过右眼缝合制备弱视大鼠模型,左旋多巴灌胃治疗,MK801、PD98059通过侧脑室注射,免疫印迹法检测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ERKI/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1/2)、神经生长因子(NGF)、即刻早期基因c-FOS的表达,Nissl染色检测神经元细胞形态学变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TUNEL)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NGF和c-FOS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或双因素方差分析联合LSD-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小鼠神经元尼氏小体完整,形态清晰;MD组视皮质区神经元尼氏小体体积缩小,神经元丢失和核固缩.与对照组相比,MD组神经细胞凋亡显著增多(23.09±2.00、2.20±0.35,t=12.120,P=0.000),Caspase-3阳性细胞增多(22.70±1.50、3.30±0.54,t=12.120,P=0.000),NGF (0.31 ±0.04、0.74±0.09,t=7.674,P=0.000)和c-FOS (0.25±0.03、0.57±0.07,t=5.919,P=0.000)表达降低,NGF(8.30±0.82、35.18±2.01,t=12.370,P=0.0000)和c-FOS (10.84±1.02、35.68±2.55,t=9.056,P=0.0001)阳性细胞数减少,视皮质区NR1 (0.40±0.05、0.55±0.07,t=4.533,P=0.001)、p-ERK1/2(0.68±0.17、0.88±0.11,t=0.920,P=0.142)的表达降低;左旋多巴治疗后,神经细胞形态恢复正常,尼氏小体染色清晰;有效缓解神经细胞凋亡(13.07±1.47、23.09±2.00,t=8.698,P=0.000),减少Caspase-3阳性细胞率(17.05±1.11、22.70±1.50,t=3.019,P=0.015);NR1 (0.75±0.09、0.40±0.05,t=8.528,P=0.001)、p-ERK1/2(2.13±0.26、0.68±0.17,t=3.488,P=0.008)的表达显著升高;NGF(18.07±0.87、8.30±0.82,t=8.18,P=0.0000)和c-FOS(19.78±0.91、10.84±1.02,t=6.543,P=0.0001)阳性细胞率增加.MK-801或PD98059干预处理后,有效拮抗左旋多巴治疗作用.MK801、PD98059处理下调NR1(0.53±0.06、0.95±-0.12,t=5.647,P=0.005)及下游p-ERK1/2 (1.52±0.18,2.58±0.30,t=3.091,P=0.013)的表达,并进一步促进MD小鼠尼氏小体体积缩小、细胞核固缩、神经元凋亡、Caspase-3表达,并抑制NGF和c-FOS的表达;二甲基亚砜溶剂未见明显作用.结论 左旋多巴通过活化NMDA-ERK1/2 MAPK信号对大鼠视皮质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Gly14]-Humani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Humanin衍生物([Gly14]-Humanin,HNG)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9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HNG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每组24只.采用改良的Zea-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NG组大鼠术前5d给予HNG(2 μl/kg),生理盐水组与假手术组大鼠予0.9%氯化钠溶液(2 ml/kg),均为股静脉注射,1次/d;模型组不作处理.各组大鼠在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脑组织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数及尼氏染色检测健存神经细胞数.结果HNG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NDS分别为1.5(1.0,2.0)分、3.0(2.0,3.0)分、3.0(2.0,3.0)分和0.0(0.0,0.0)分,假手术组NDS低于另外3组,HNG组NDS低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HNG组、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大鼠的NF-κB p65水平[(13.48±0.85)、(22.15±0.96)、(22.62±0.64)pg/mg],IFN-γ水平[(5.17±0.67)、(10.83±0.34)、(10.81±0.19)pg/mg]及凋亡细胞的百分率[(48.09±7.62)%、(70.19±8.33)%、(69.02±9.07)%]均较高,不重叠高倍镜视野中尼氏小体的数量[(10.57±0.51)、(5.16±0.56)和(5.65±0.98)个]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G组大鼠的NDS、NF-κB p65和IFN-γ水平及细胞凋亡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尼氏小体数多于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G组大鼠IFN-γ与NF-κB p65水平呈正相关(r=0.873,P<0.01).结论 [Gly14]-Humanin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局部炎症反应、减少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临床神经功能的缺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脑组织NF-κBp65的释放,进一步减少IFN-y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