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行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4D HyCoSy)结果及与术后自然妊娠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1月—2023年7月于本院生殖中心门诊疑为输卵管性不孕症,行4D-HyCoS检查显示至少有一侧输卵管通畅或双侧输卵管轻度通而不畅、年龄22~40岁并检查后积极备孕患者120例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造影结果,随访患者造影术后6个月内自然妊娠情况并分为自然妊娠组(n=32)以及非自然妊娠组(n=88).对比两组一般资料、输卵管通畅情况以及自然妊娠情况,采用多因素分析各因素对造影术后自然妊娠的影响.结果:术后6个月累计妊娠32例(26.7%),妊娠组年龄及不孕年限均小于非妊娠组,输卵管通畅度优于非妊娠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不孕时间长、输卵管通畅性不佳是和4D HyCoSy后6个月内自然妊娠的不利因素(均P<0.05).结论:4D-HyCoSy技术能够在检查后短期内提升输卵管不孕症女性的自然妊娠几率;患者年龄大、不孕时间长及输卵管通畅度不佳影响4D-HyCoSy检查后自然妊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喀什地区民族和海拔对备孕男性的精液参数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男性精液是由精子和精浆组成,其中精子约占5%;精浆中含有水、果糖、蛋白质、脂肪、酶类和无机盐等成分[1]. 根据第 5 版WHO指南,对于男性精液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精液量、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总活力、精子浓度、精液pH值、正常精子形态率等内容和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备孕期间生活方式管理方案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患者备孕期间的生活方式管理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在团队前期证据总结的基础上,参考备孕妇女膳食指南,初步拟定方案初稿,并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确定生活方式管理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是0.88、0.9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是0.18、0.22,显著性检验 P<0.001。最终形成包含8个一级条目、25个二级条目和81个三级条目的生活方式管理方案。 结论:基于循证和专家函询构建的PCOS不孕患者备孕期间的生活方式管理方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客观具体的实施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肾移植受者术后妊娠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妊娠的安全性,总结肾移植后怀孕时机的选择以及孕期和围分娩期管理的相关经验。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3月至2020年2月受孕的25例肾移植受者,以配对的同期非移植孕产妇75例为对照组,比较妊娠期情况、围产期结局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移植组25例孕妇均顺利分娩健康婴儿。接受肾移植时受者年龄中位数为(25.6±3.2)岁,移植距妊娠的中位时间为(54.0±23.1)个月,均顺利生产单胎,92%(23/25)为剖宫产。怀孕期间,移植组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移植组(20.0%比1.3%, P=0.001)。移植组孕妇妊娠中期血清肌酐较孕前有所降低,晚期较孕前增加,孕期肌酐变化趋势与非移植组一致,产后3~6个月恢复至孕前水平。40%(10/25)受者孕晚期存在尿蛋白,分娩半年内下降至阴性(5/10)或1+(4/10)。移植组所有受者孕期及产后半年内未发生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稳定。他克莫司在怀孕后需增加剂量以维持浓度,产后恢复。 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后妊娠的合并症风险尽管高于普通人群,但总体风险可控。严格筛选备孕受者、调整免疫抑制药物、孕期和围分娩期的多科协作是安全妊娠分娩的重要保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风湿性疾病患者围妊娠期药物使用规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风湿性疾病是一大类主要累及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大多数情况下患者需长期药物治疗,妊娠期用药难以避免。风湿性疾病患者在妊娠期的药物选择需兼顾疗效与母亲、胎儿的安全性。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指南、共识、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对风湿性疾病常用药物在备孕期、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应用与注意事项提出建议,旨在规范风湿性疾病围妊娠期的药物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0—2019年云南省农村育龄人群孕前健康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云南省农村育龄人群的疾病与健康状况,获得孕前人群健康风险的时间、空间及人群分布数据。方法:对2010—2019年10年间云南省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 445 656对农村夫妇健康风险因素的三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9年间,云南省农村育龄人群中,妻子生育年龄风险逐年增高(线性检测值5 175.82, P<0.001),偏瘦率逐年降低(线性检测值503.43, P<0.001);丈夫和妻子超重率逐年上升(丈夫线性检测值6 358.09, P<0.001;妻子为4 947.09, P<0.001);生育间隔期避孕率逐年下降(线性检测值40 389.67, P<0.001)。云南省16个州市的地区分布方面,超重率、吸烟率、饮酒率、高血压患病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梅毒阳性率、糖尿病风险、地中海贫血风险、环境暴露、不孕症风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州市卡方检验均 P<0.05)。人群分布方面,备孕胎次越高,孕前健康风险越高;经济越落后,生育年龄风险越高,乙肝梅毒阳性率越高,地中海贫血、不孕症风险越高;经济越发达,超重率越高,环境暴露风险越高,男性吸烟饮酒率越高(线性检测均 P<0.05)。 结论:需高度重视超重、肥胖发展趋势,加强避孕节育宣传指导。乡村振兴应关注落后地区的乙肝、梅毒传播;地中海贫血综合防控资源的分配需要向滇南高风险地区倾斜;需精准防控孕前生殖健康风险,推进项目向及时、连续、完整、系统的服务转型,阻断疾病代际传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孕前女性邻苯二甲酸酯暴露水平与生育力关联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孕前女性7种典型的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暴露水平与生育力的关联。方法:基于孕前队列,开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至2020年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招募计划备孕的孕前夫妇,其中100例妊娠等待时间(time to pregnancy,TTP)>12个月即不孕症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TTP≤12个月的151名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邻苯二甲酸酯各类代谢物的分布特征,使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加权组合分位数回归模型分别评估典型的邻苯二甲酸酯7种代谢物对生育力的单独和联合影响。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孕前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ono-(2-ethylhexyl)phthalate,MEHP)、邻苯二甲酸单(2-羧甲基)己基酯(mono-(2-carboxmethyl)-hexyl phthalate,MCMHP)、∑DEHP[为MEHP、MCMHP、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氧己基)酯、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羟基己基)酯和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羧基戊基)酯检出浓度的和]、∑PAE(7种邻苯代谢物检出浓度的和)暴露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5, P<0.001, P=0.001, P=0.007)。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与处于最低四分位数水平的女性相比,MEHP、MCMHP、∑DEHP、∑PAE处于最高四分位数水平的女性不孕的风险增加(a OR=2.40,95% CI:1.12~5.15, P=0.025;a OR=7.74,95% CI:3.14~19.08, P<0.001;a OR=4.35,95% CI:1.93~9.79, P<0.001;a OR=2.04,95% CI:0.96~4.34, P=0.044)。加权组合分位数回归模型确定孕前7种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复合暴露是不孕的危险因素( P<0.05),其中MCMHP贡献权重较大(为61.7%)。 结论:育龄女性在备孕时应当重视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接触,减少食用高度加工的食物以及使用塑料/聚氯乙烯材料包装的食品,以提高人群生育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视全面营养管理,提升女性生殖健康水平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数不断降低。促进生育需多方面努力,除改善育儿大环境、促进生育意愿外,提升生育力、保护女性生殖健康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对女性妇科年龄、生育力、妊娠安全及子代生殖健康均有不良影响。目前公众对于营养和生殖健康的认识较为有限,营养失衡问题普遍存在,由此衍生出许多生殖损害。为此,应充分重视全生命周期全面均衡营养的健康生活方式:(1)从儿童保健开始即需重视营养管理,减少营养不良、过剩和各类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带来的风险;(2)备孕期重视重要营养素补充,保证适宜营养状况,降低生育风险;(3)妊娠期进行科学体重管理,注重均衡膳食,纠正营养素摄入不足/过量、膳食摄入比例不均衡等问题。通过不懈努力,制定个性化精准营养方案,以减少生殖损害,全面提升女性生殖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孕妇诊治现状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抗-HCV)阳性孕妇的筛查、诊断、流行病学、妊娠结局和治疗现状,为进一步提升丙型肝炎防控及母婴安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46例抗-HCV阳性孕妇资料。据资料不同采用 t检验、 χ2检验、校正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246例抗-HCV阳性妇女孕前已明确感染者80例,其中HCV RNA阳性率85%,但进行抗病毒治疗后妊娠者仅16例;通过妊娠期产检发现HCV RNA阳性166例,HCV RNA阳性率为81.93%。感染途径与出生队列的关系中,各段出生队列抗-HCV阳性孕妇传播途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5.6, P<0.001);随着出生队列的后延,经吸毒感染构成比降低( P<0.001),针刺感染( P=0.043)、婴幼儿期住院史的构成比升高( P=0.005)。抗-HCV阳性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情况中,HCV RNA<5.0 E+02 IU/ml与≥5.0 E+02 IU/ml组比较显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χ2=4.73, P=0.030)、妊娠高血压疾病( χ2=8.65, P=0.003)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治疗策略的数据分析显示产后第1年治疗率最高,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26, P=0.004)。 结论:育龄期备孕妇女进行抗-HCV筛查率较低,孕期HCV筛查应作为重要的补充,加强孕产妇的安全管理和健康教育,积极开展产妇产后抗病毒治疗,尤其重视产后1年内的管理,能显著提高育龄女性患者的治疗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妊娠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管理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妊娠合并门静脉高压症临床特征复杂,严重影响妊娠期安全,备受关注。我们通过总结门静脉高压症的分类,综合妊娠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证据及专家共识,总结出妊娠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特点与管理策略。妊娠加重门静脉高压症及其并发症,门静脉高压使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增加。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病情明确且稳定的情况可妊娠,备孕期间应注重多学科会诊,完善内镜检查、易栓因素和肺动脉高压的筛查及高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妊娠期积极预防及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宜采取个体化的分娩时机与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