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反复发作期阴道分离菌株的同源性及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检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反复发作期假丝酵母菌的核型同源性,了解假丝酵母菌菌株随临床进展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变化情况。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初次确诊的RVVC患者10例,收集其确诊RVVC时及在本院治疗后再发时的阴道分泌物,分离纯化并鉴定假丝酵母菌菌株,采用基因组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方法(使用限制性内切酶 BssHⅡ)联合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分离自同一患者菌株的核型,同时检测临床分离的菌株对5种抗真菌药物(克霉唑、氟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及制霉菌素)的敏感性。 结果:(1)10例RVVC患者首诊及复发时分离的20株菌株均为白假丝酵母菌,其染色体DNA经内切酶 BssHⅡ酶切后电泳图谱极其相似,来自同一患者的前后(首诊及复发时)分离菌株的电泳条带完全一致。(2)10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复发时,临床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对除制霉菌素外的其他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普遍下降,制霉菌素(首诊和复发:100%敏感、100%敏感)>克霉唑(首诊和复发:100%敏感、90%敏感)>氟康唑(首诊和复发:80%敏感、70%敏感)>伊曲康唑(首诊和复发:60%敏感、50%敏感)>咪康唑(首诊和复发:30%敏感、20%敏感)。 结论:(1)阴道内同一定植菌株的潜伏可能是RVVC反复发作的原因。(2)抗真菌药物对真菌存在选择性诱导耐药作用,同时真菌对抗真菌药物存在交叉耐药,RVVC患者反复发作时重复进行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对正确选择敏感的抗真菌药物十分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混合性阴道炎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混合性阴道炎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病微生物导致的阴道炎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较单一阴道炎症诊治困难,且常伴随着复杂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存在。本专家共识针对4种常见的阴道炎症(细菌性阴道病、阴道毛滴虫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需氧菌性阴道炎)而制定。混合性阴道炎有症状不典型、病程较长和易复发等特点。诊断时多采用阴道微生态检测方法,诊断要点:(1)同时存在至少两种病原体或同时满足两种或以上阴道炎症的诊断标准;(2)同时存在两种或以上阴道炎症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需要同时药物治疗。治疗目标为采用综合性用药方案,杀灭病原体,保护阴道有益菌群并增强其功能。治疗原则为针对不同病原,选择规范的抗菌药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建议除了对于各种感染的治疗外,强调对于阴道微生态失调的纠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克霉唑阴道膨胀栓与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轻中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非劣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以克霉唑阴道片为阳性对照,评价克霉唑阴道膨胀栓治疗轻、中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在疗效、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方面的结果。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由5家医院共同开展,以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确诊为轻、中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开放、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多中心非劣效性临床研究设计,纳入211例患者,按照1∶1比例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105例使用克霉唑阴道膨胀栓(150 mg),每晚使用1次,连用7 d;对照组106例使用克霉唑阴道片(500 mg)单次给药。分别在停药后进行2次随访,评价药物治疗效果(治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用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的差值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停药后第1次随访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6.7%(70/105)、63.2%(67/106)]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8.1%(103/105)、99.1%(105/10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停药后第2次随访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5.7%(4/70)和14.9%(1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患者满意度评价中,试验组在药物外漏项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阴道刺激、瘙痒和灼热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 χ2=1.070, P=0.586)。 结论:在轻、中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上,克霉唑阴道膨胀栓的疗效不劣于克霉唑阴道片,两者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克霉唑阴道膨胀栓优于克霉唑阴道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国诊治指南(2024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临床常见的生殖道炎症,造成患者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等不适,白假丝酵母菌是其最常见的致病原。诊断VVC推荐使用革兰染色涂片显微镜检查,观察到假菌丝及芽生孢子即可诊断;真菌培养推荐用于治疗困难或反复发作患者。诊断VVC后推荐进行分类,区分单纯性及复杂性VVC。单纯性VVC的治疗选用单疗程药物。复杂性VVC的治疗变化较大:重度VVC建议延长疗程;复发性VVC建议强化治疗后巩固治疗;妊娠期VVC禁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推荐阴道唑类药物治疗;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或耐药假丝酵母菌感染推荐非唑类抗真菌药物或者依据真菌培养选择药物;VVC再发建议巩固治疗1~2个疗程;VVC合并混合感染建议同时治疗;VVC的抗真菌治疗联合使用微生态制剂推荐用于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毒力因子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病,由于其反复发作、治疗困难,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案各异.本文针对毒力因子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关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发病机制、治疗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克霉唑阴道片联合特比萘芬口服片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克霉唑阴道片联合特比萘芬口服片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在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VVC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克霉唑阴道片联合特比萘芬口服片治疗,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阴瘙痒症状严重程度评分、阴道清洁度及临床疗效、复发率、阴道病原菌检测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5,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外阴瘙痒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及阴道清洁度评分分别为(1.39±0.21)分、(2.73±0.29)分,研究组分别为(1.03±0.15)分、(1.78±0.21)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复发率及阴道病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00%、3.00%,对照组分别为7.00%、6.00%,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对照组患者为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结论 克霉唑阴道片联合特比萘芬口服片治疗VVC患者相较于单纯克霉唑阴道片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状态、促进阴道致病菌转阴、综合提升临床疗效更具优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CO2)激光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RVVC患者 1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两组患者均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 CO2 激光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6 个月,并于治疗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随访.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2.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阴道菌群密度及菌种多样性均为Ⅱ-Ⅲ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阴道微生态正常率为 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46.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 6、降钙素原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白带异常、外阴瘙痒、外阴灼痛、黏膜红肿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2 激光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RVVC,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阴道菌群平衡,减轻炎性反应,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少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苦参凝胶(坤立舒®)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开展苦参凝胶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综合评价.方法 经过系统梳理苦参凝胶治疗VVC(湿热下注证)的现有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基于多准则决策(MCDA)模型,应用CSCv2.0软件,从"6+1"维度对苦参凝胶进行临床综合评价.结果 苦参凝胶开展了自发呈报系统(SRS)监测数据、随机对照试验(RCT)、真实世界研究、Meta分析和非临床安全研究,尚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为A级;Meta分析显示苦参凝胶和抗真菌药物(氟康唑胶囊、克霉唑阴道片、克霉唑阴道泡腾片、酮康唑片)联合使用在假丝酵母菌转阴率、复发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方面优于抗真菌药,有效性评为A级;采用决策树模型,根据增量效应水平分析,苦参凝胶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方案更具有经济性,经济性评为B级;苦参凝胶联用抗真菌药可显著降低VVC的复发率,为国内首个阴道用卡波姆凝胶剂(专利号:ZL031151981),创新性评为B级;一般不需要个体化治疗方案,供应贮运方便较高,政策宣传促销信息和药品信息规范,医护、患者都易操作;中成药信息齐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比较规范,准确;适宜性评为B级;药品价格属于中等,可负担性和可获得性均较好,可及性评为B级;来源于《金匮要略》的苦参汤,人用经验丰富,中医药特色评为B级.结论 综合"6+1"维度,采用CSC v2.0软件计算得出,苦参凝胶的临床价值评价为A类,建议可直接按程序转化为基本临床用药管理的相关政策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在健康体检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人群的干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当前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一种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VVC除了对患者生殖器官和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外,还因其反复发作、顽固难愈引发了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为加强VVC患者对疾病的防治意识,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现探讨应用"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对健康体检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检出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 2019 年 7 月—2020 年 3 月医院 200 例被确诊为VVC的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本的健康体检管理方式,发放体检结果及健康指导建议、建立健康体检档案,电话或短信提醒患者按时复诊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建立管理小组,搭建医患沟通平台,健康科普宣教,健康风险评估,个性化干预,定期健康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疗效、VVC复发率、遵医行为及VVC相关知识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VVC相关知识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临床总有效率及VVC复发率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可促进健康体检VVC检出人群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延缓患者VVC发展,降低VVC的复发率,实现了预期的管理目标.在防治 VVC 的发展起到了"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该管理模式具有高效率、广覆盖、低成本的特点,适宜在健康管理和临床护理领域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乳酸杆菌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 探讨阴道乳杆菌活菌制剂与局部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合并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混合感染的有效性及复发情况,探讨VVC合并BV的合适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诊断为VVC合并BV患者16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单药组79例,给予单纯局部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联合组85例,给予阴道局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联合延华胶囊治疗,统计两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VVC合并BV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愈率、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复查时,乳酸杆菌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杆菌制剂与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联合用药治疗VVC合并BV可达到更高的有效率和治愈率,联合用药效果更佳,但长期复发率无明显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