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仪陇县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139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原菌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139例患者中共检测到13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05株[75.5% (105/139)],革兰阳性34株[24.5%(34/139)],真菌0株[0.0%(0/139)]。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人葡萄球菌亚种多见。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常见病原菌均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革兰阴性病原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妥布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性较高;常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性较高。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病死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同时应重视原发感染部位对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他克莫司与伏立康唑联用致急性肾损伤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73岁男性患者肺移植术后长期给予他克莫司2.5 mg口服、2次/d,联合泼尼松5 mg、1次/d抗排斥反应。因患者肺部烟曲霉感染,给予伏立康唑400 mg口服、2次/d,次日调整为200 mg、2次/d,期间患者继续抗排斥反应治疗。应用伏立康唑3 d后患者出现尿量减少、乏力,血肌酐196 μmol/L,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49.0 μg/L。考虑为他克莫司中毒导致的急性肾损伤。在监测血药浓度情况下,间断停用他克莫司3 d,而后他克莫司减量至0.5 mg、1次/d,伏立康唑减量至150 mg、2次/d。17 d后,患者24 h尿量950 ml,血肌酐154 μmol/L,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7.7 μg/L。22 d后,患者血肌酐下降至142 μmol/L。考虑患者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异常升高与联用伏立康唑后抑制其药物代谢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8年中国13家教学医院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监测2018年中国院内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至12月全国13家教学医院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及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等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9年M100S(第29版)标准进行药敏结果判断。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结果:共收集1 214株非重复革兰阴性杆菌,血和无菌体液标本来源占96.7%(1 174/1 214)。主要抗菌药物对871株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率依次为阿米卡星(93.2%,812/871)、美罗培南(92.0%,801/871)、厄他培南(88.9%,774/871)、亚胺培南(88.4%,770/87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4.0%,732/871)、头孢哌酮/舒巴坦(83.1%,724/871)、头孢吡肟(71.4%,622/871)、米诺环素(68.9%,600/871)、头孢他啶(66.9%,583/871)及左氧氟沙星(54.4%,474/871)。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1.5%(155/252)(头孢曲松)和60.7%(153/252)(头孢噻肟)。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6.3%(125/222)(头孢曲松)和57.7%(128/222)(头孢噻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0.4%(127/252)和18.0%(40/222),且全部ESBLs阳性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95%。碳青霉烯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率分别为2.8%(7/252)和20.3%(45/222)。对阴沟肠杆菌、产气克雷伯菌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抗菌活性最高的药物依次为替加环素(96.3%~100%)、阿米卡星(94.9%~97.1%)、美罗培南(89.8%~96.6%)及亚胺培南(89.8%~94.9%)。奇异变形杆菌、摩根摩根菌和黏质沙雷菌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均大于90%。对67株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进行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显示,45株为丝氨酸型碳青霉烯酶,20株为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73.2%(112/153)和66.0%(101/153)。鲍曼不动杆菌对黏菌素的敏感率最高(100%,163/163),其次是替加环素(87.1%,142/163)。血标本与其他感染来源的标本相比较,肺炎克雷伯菌[17.6%(27/153)比21.7%(15/69)]和鲍曼不动杆菌[68.3%(71/104)比71.2%(42/59)]碳青霉烯耐药比例低,而大肠埃希菌[2.5%(4/198)比0%(0/54)]和铜绿假单胞菌[37.0%(33/89)比18.8%(12/64)]碳青霉烯耐药比例高。结论:碳青霉烯类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尤其是仅产ESBLs的菌株。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应引起足够重视。产碳青霉烯酶是当前我国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最重要的耐药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CRK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分布科室、感染部位以及菌株耐药性。根据患者6个月内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4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RK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评估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CRKP患者主要分布科室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35例,48.61%),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31例,43.06%)。CRKP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及头孢曲松均完全耐药,对替加环素敏感率较高,为93.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14.09)、有深静脉置管、感染前3个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影响CRK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值均<0.01)。ROC曲线显示,有深静脉置管、感染前3个月入住ICU、APACHEⅡ值≥17.50评估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0,三指标联合的AUC为0.864。相较于深静脉置管、感染前3个月入住ICU,APACHEⅡ值≥17.50和联合指标的AUC更高( P<0.05)。 结论:CRKP感染主要分布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好发部位为呼吸道。APACHEⅡ评分(≥14.09)、深静脉置管、感染前3个月入住ICU是影响CRK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单独评估CRKP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项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耐药在中国是一个愈发严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 H. pylori感染的治疗。为了克服这一问题,需要根据当地或个体的抗生素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数据以指导个体化的治疗。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中心(CCHpMM)郜恒骏教授团队牵头进行了这项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调查中国 H. pylori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研究从中国5个地区(9个CCHpMM分中心)的 H. pylori感染者的胃活检样本中分离培养 H. pylori菌株进行抗生素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检测,并评价了两者的一致性。该研究成功分离和培养了4 242株 H. pylori,成功率为84.43%。耐药表型结果显示 H. pylori对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甲硝唑的原发和继发耐药率分别为37.00%和76.93%、34.21%和61.58%、2.20%和6.12%、1.61%和3.11%、1.18%和3.31%、87.87%和93.48%。甲硝唑/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的双重耐药率分别为43.6%、38.4%和26.1%。 H. pylori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基因型主要是23S rRNA第2 143和2 143位碱基、gyrA基因第87和91位氨基酸的突变,与耐药表型的Kappa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10和0.78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1 200株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致病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和敏感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中国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致病菌对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本研究纳入我国23家医院妇科和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1 20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采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假丝酵母菌菌株分离和菌株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M27-S3方案,测定1 200株菌株对克霉唑、氟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及制霉菌素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结果:(1)1 200株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致病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不同,各药物比较有明显差异( χ2=3 513.201, P<0.01)。(2)所有菌株对制霉菌素敏感性更高[敏感率为99.92%(1 199/1 200)],其次是咪康唑[敏感率为92.25%(1 107/1 200)]和克霉唑[敏感率87.17%(1 046/1 200)],所有菌株对氟康唑的耐药性最高[耐药率为69.17%(830/1 200)],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性次之[耐药率为50.83%(610/1 200)]。(3)白假丝酵母菌和非白假丝酵母菌对制霉菌素的敏感性均很高且无差异( P=0.425),对咪康唑的敏感性也较高且无差异( P=0.315)。(4)白假丝酵母菌和非白假丝酵母菌对克霉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均不同,相比于非白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对克霉唑的敏感性更高[敏感率分别为73.01%(165/226)、90.45%(881/974), P<0.001],对氟康唑的耐药性更高[耐药率分别为50.88%(115/226)、73.41%(715/974), P<0.001]。虽然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不高,但是白假丝酵母菌比非白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敏感率高[分别为37.68%(367/974)、23.89%(54/226), P<0.001],耐药率低[分别为49.28%(480/974)、57.52%(130/226), P<0.001]。 结论:1 200株假丝酵母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具有明显差异,对制霉菌素、咪康唑和克霉唑的敏感性较高,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性较高。白假丝酵母菌和非白假丝酵母菌对不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存在很大差异,临床上应重视对假丝酵母菌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乳酒念珠菌)感染8例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罕见致病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乳酒念珠菌)临床感染状况和耐药趋势,为临床诊疗提供经验。方法:对上海长海医院皮肤科真菌实验室于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段尿标本中分离出的1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株进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体外微量稀释药物敏感性(简称药敏)试验,扫描电镜观察在不同药物作用下菌株超微结构的破坏情况。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2009—2021年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感染临床病例资料。结果:分离到的菌株沙氏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光滑、柔软、奶酪样酵母菌落,镜下可见卵圆形至细长形孢子。经菌落形态、质谱分析和测序分析鉴定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药敏试验显示两性霉素B最低抑菌浓度0.5 μg/ml,氟康唑0.5 μg/ml,伊曲康唑0.03 μg/ml,伏立康唑≤ 0.03 μg/ml,泊沙康唑0.06 μg/ml,氟胞嘧啶0.5 μg/ml,卡泊芬净≤ 0.016 μg/ml,米卡芬净0.06 μg/ml。扫描电镜观察到未经药物处理时该菌为卵圆形至细长形,大小(3.0 ~ 6.5) μm × (5.5 ~ 11.0) μm;在1 μg/ml药物作用24 h后,泊沙康唑较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对该菌的破坏作用更强,细胞膜皱缩凹陷更明显。2009—2021年上海长海医院共收集8例马克斯克鲁维酵母感染患者,男6例,女2例,菌株分离自腹水3株、肺泡灌洗液1株、痰液和中段尿各2株。结论:对于可疑马克斯克鲁维酵母感染,应利用多种方法尽早确定致病菌种,并完善菌株收集和药敏试验,有助于临床针对性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单中心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967例的痰标本,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患者的诊断、临床特征、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和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961株,革兰阴性菌516株(53.7%),分离的主要菌株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18株(12.3%)、铜绿假单胞菌68株(7.1%)、鲍曼不动杆菌67株(7.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2株(5.4%)、大肠埃希菌43株(4.5%)、阴沟肠杆菌42株(4.4%);革兰阳性菌171株(17.8%),真菌274株(28.5%)。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22.1%~31.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和米诺环素敏感。3种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10%)。未检出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革兰阳性菌。结论:本区域单中心恶性血液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22年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22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22年1至1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细菌7 253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21版标准判定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7 253株菌株中,革兰阳性菌1 364株,占18.8%,革兰阴性菌5 889株,占81.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5.0%(121/484)和73.0%(313/429)。未检测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分别占36.4%(90/247)和60.7%(150/247),屎肠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4.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39.6%(549/1 386)和13.9%(215/1 543)。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3%、7.1%和2.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6.8%和24.9%,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45.0%以上。结论:临床常见耐药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检出率较低,但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相对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皮肤软组织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9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病灶样本,对其菌种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 121例患者中,共分离病原菌69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72株(53.76%),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92株,13.29%)、肺炎克雷伯菌(55株,7.95%)及阴沟肠杆菌(38株,5.49%)等;革兰阳性菌276株(39.8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0株,20.23%)、化脓性链球菌(38株,5.49%)及粪肠球菌(27株,3.90%)等;真菌44株(6.36%),主要为白色念珠菌(19株,2.75%)和热带念珠菌(7株,1.0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53.57%),化脓性链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高达89.47%,铜绿假单胞菌对呋喃妥因耐药率较高(29.35%),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38.18%)和头孢唑林(36.36%)耐药率较高。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高于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 χ2=5.272, P=0.022)。 结论:该地区皮肤软组织感染中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应结合本地区主要致病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