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自固化树脂充填Ⅴ类洞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初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型自固化树脂充填Ⅴ类洞后充填体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方法:选用因正畸需要拔除的无龋人上颌前磨牙56颗(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提供),制备Ⅴ类洞,分为2组(每组28颗)。实验组用预处理剂(Tooth primer)和新型自固化树脂(Bondfill SB)充填,对照组用自酸蚀粘接剂(Scotchbond Universal)和光固化复合树脂(Z100)充填。充填后样本牙进行疲劳实验:机械循环加载(49 N、1 Hz频率120万次)和冷热循环加载(5和55 ℃的水中分别浸泡1 min,共3 000次),模拟口腔环境的咀嚼负荷和温度变化。疲劳实验前后样本牙浸入50%氨化硝酸银溶液并还原银离子。用扫描电镜检测分析充填体表面完整边缘百分率和内部界面银沉淀物长度。用透射电镜观察牙本质界面超微结构。结果:扫描电镜显示,疲劳实验前实验组牙本质表面边缘间隙较对照组小。疲劳实验前对照组牙釉质界面银沉淀物长度[(0.67±0.15)μm]显著小于实验组[(33.54±10.27)μm]( P<0.05)。疲劳实验后对照组牙釉质表面完整边缘百分率[(55.08±15.20)%]显著大于实验组[(25.15±12.47)%]( P<0.05)。疲劳实验后实验组充填体表面和内部更易观察到内聚破坏。透射电镜显示,疲劳实验前对照组牙本质界面比实验组有更多的银沉淀物;疲劳实验后对照组牙本质界面破坏主要发生于混合层下方;实验组牙本质界面破坏主要发生于混合层下方和充填体内部。 结论:充填Ⅴ类洞时本项研究所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在牙釉质界面有较好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而新型自固化复合树脂在牙本质界面有良好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3种树脂充填材料在牙体冠方效果的试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3种树脂充填材料在修复牙体窝洞后其边缘微渗漏的差异.方法 选择42颗离体第三磨牙,在颔面预备出4 mm×4 mm×3 mm方形洞型,用35%磷酸涂布牙釉质面30 s,冲洗10 s吹干,均匀涂布3M第7代自酸蚀粘接剂于整个窝洞,来回涂擦20 s,用柔风吹匀,光照20 s.将42颗离体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A、B和C组,每组14颗.其中A组用SDR大体积树脂不分层一次充填完成,B组用3M P60复合树脂、C组用3M Z350XT流动纳米复合树脂均采用分层充填窝洞,分别记录复合树脂充填修复窝洞的整个操作时间.3组样本经人工唾液浸泡,冷热循环老化试验后,扫描电镜下观察充填体与牙体组织在牙釉质与牙本质边缘发生微渗漏的情况并测量其裂隙值.结果 在牙本质层可见:SDR大体积充填树脂与牙本质组织之间微缝隙的宽度较小,与其余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R大体积树脂在牙本质层展现出了较好的边缘封闭效果.在牙釉质层可见:3组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宽度存在差异(P <0.05);LSD-t检验表明,3M P60复合树脂与牙体组织之间微缝隙的宽度较大,与其余2组有差异(P<0.05),但SDR树脂组和3M Z350XT流动纳米树脂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66).结论 本研究证实SDR大体积树脂与牙本质有更好的密合性,与3MP60复合树脂和3M Z350XT流动纳米复合树脂相比较更适合用于牙本质层的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种自酸蚀粘结剂在不同剩余牙本质厚度的粘结强度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3种自酸蚀粘结剂在不同剩余牙本质厚度的粘结强度.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第一前磨牙24个,磨除冠部釉质,显露浅层牙本质后,随机分3组(n=8),分别使用 OptiBond Versa(OV)、Clearfil SE Bond(SE)、G Bond(GB)粘结剂,然后用P60复合树脂修复堆塑,作截面积约为1.0 mm×1.0 mm的柱形试件.测量样本粘结界面与髓室顶部之间距离即为剩余牙本质厚度(RDT)(≤2 mm 为深层牙本质,≥3 mm 为浅层牙本质),进行微拉伸试验测试粘结强度并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试件断裂面.结果:OV、SE、GB在浅层牙本质的粘接强度(MPa)分别为44.96 ± 2.05,29.40 ± 1.77和16.38 ± 1.34(P<0.05);在深层分别为32.60 ± 1.58,22.79 ± 1.19和11.98 ± 0.91(P<0.05).3种自酸蚀粘结剂在浅层牙本质的粘结强度均高于深层(P<0.05),在浅层和深层牙本质的粘结强度比较均为OV最高,SE次之,GB最低(P<0.05);3组样本的断裂多发生在粘结界面.结论:OV对牙本质的粘结强度最高,SE次之,GB最低;3种自酸蚀粘结剂在浅层牙本质的粘结强度均高于深层牙本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树脂直接修复后边缘密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树脂直接修复洞型边缘密合性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操作提供指导.方法 取新鲜离体磨牙40颗(N1=40),制备近中面(或远中面)长方形窝洞后随机分为8组(n1=5),采用正交实验评价边缘精修方法(A)、粘接剂(B)和复合树脂(C)对微渗漏的影响.另取新鲜离体上中切牙10颗(N2=10),随机分为MT、KS两组(n2=5),MT组MANI TF-12EF车针处理釉质表面,KS组KaVo SONICflex气动超声工作尖处理釉质表面,用于粗糙度检测.结果 影响微渗漏的因素主次关系为:复合树脂>粘接剂>边缘精修方法.最优组合为A:气动超声工作尖精修釉质边缘,B:ENAbond SE粘接剂,C:ENA HRi复合树脂.KS组表面粗糙度显著小于MT组(P<0.001).结论 边缘精修方法、粘接剂和复合树脂是影响树脂直接修复洞型后边缘密合性的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材料的发展看临床技术指南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术核心材料的性能制约着临床操作程序,进而影响临床疗效.为克服临床上出现的问题,学者们对复合树脂基质和填料不断研发以改良其性能;在成熟的酸蚀-冲洗-粘接牙釉质的基础上,突破牙本质粘接难点研发出自酸蚀粘接系统.尚未克服的材料性能的局限性要求通过严格的临床操作表达技术目标,美国、欧洲和中国均建立了相应的临床操作技术指南.本文通过分析材料性能,重点阐述了技术指南中关于牙体组织去腐、粘接界面准备和粘接剂应用3个关键环节,并介绍了材料进入临床的准入标准和临床疗效评价系统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有机溶剂对牙本质表面残留根管封闭剂的清除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过程中残留在牙本质表面的环氧树脂类根管封闭剂对牙本质-复合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对比不同有机溶剂对其清除的效果.方法:选取新鲜无龋人第三磨牙离体牙25颗,切除冠部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试件.试件随机分为5组,每组5颗离体牙.阴性对照组牙本质表面不做处理,不涂根管封闭剂,其他4个实验组试件牙本质表面涂布环氧树脂根管封闭剂AH-Plus 5 min后,采用不同的清除措施:阳性对照组使用干棉球擦拭;乙酸戊酯、丙酮及乙醇有机溶剂实验组,分别用蘸有99% (体积分数)乙酸戊酯、99. 5% (体积分数)丙酮及 95%(体积分数)乙醇的棉球擦拭牙本质表面,直至体视显微镜(× 10)下观察无残留AH-Plus,去离子水冲洗3 s.制备1.0 mm × 1.0 mm条状粘接树脂试样(n=45)用于测定微拉伸强度,体视镜下观察断裂类型.制备1.0 mm厚片状试样(n=4)用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实验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之间断裂类型的差异.结果:五组间粘接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棉球组 [(38.69 ±8.60)MPa]、乙醇组[(37.14±12.01)MPa]与阴性对照组[(43.86±7.99)MPa]相比,粘接强度明显降低(P <0.05).干棉球组与乙醇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426).丙酮组、乙酸戊酯组、阴性对照组三者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丙酮、乙酸戊酯清洁牙本质表面后粘接强度分别达到(45. 94 ± 10.37) MPa、(43.99 ±7.01) MPa.乙醇组粘接强度明显低于丙酮组和乙酸戊酯组(P <0. 05).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干棉球组及乙醇组树脂突短小而稀疏,且在乙醇组的粘接界面可以看到残留的根管封闭剂;阴性对照组、乙酸戊酯组及丙酮组树脂突均匀致密.不同组之间断裂类型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环氧树脂类根管封闭剂残留使牙本质树脂粘接强度下降.丙酮与乙酸戊酯对牙本质表面残留的AH-Plus的清除效果较好,优于乙醇及干棉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渗透树脂与树脂粘接剂预防牙釉质早期酸蚀性磨损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渗透树脂与粘接剂对牙釉质早期酸蚀性磨损的预防效果.方法 使用2018年6月至7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收集的正畸减数前磨牙110颗制作70个釉质样本.使用不同酸蚀条件(pH为1.6、2.4、3.2、4.0的盐酸溶液,酸蚀时间30或60 s)处理40个样本(每种条件样本量为5),筛选可获得早期酸蚀釉质(表面软化,但无组织丧失)的处理条件.用此处理条件制作30个早期酸蚀釉质样本,分为对照组(不应用任何材料)、渗透树脂组(应用渗透树脂)和粘接剂组(应用Singlebond粘接剂)(每组10个),进行30 d酸蚀磨损(酸蚀+刷牙)循环处理.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循环前后对照组釉质厚度的变化以及渗透树脂和粘接剂组样本表面材料厚度的变化.结果 pH为4.0、酸蚀时间为60 s时,可形成早期酸蚀釉质.30 d循环后,对照组釉质酸蚀磨损达(29.71±6.72)μm,渗透树脂组表面材料酸蚀磨损约为(5.60±2.24)μm,粘接剂组约为(2.89±1.03)μm;渗透树脂组与粘接剂组样本下层釉质未受酸蚀循环的影响,材料损耗比分别为0.41±0.14和0.29±0.1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渗透树脂在应用过程中可导致(12.95± 2.22)μm的牙釉质丧失.结论 本项研究所用渗透树脂与树脂粘接剂对牙釉质早期酸蚀性磨损有相同的短期防护效果;树脂粘接剂对牙釉质损伤小,效果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处理方式对通用粘接剂光固化后唾液污染的乳牙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通用粘接剂光固化后唾液污染的乳牙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60颗无龋坏乳磨牙,磨除牙合面牙釉质至牙本质.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A组),其余5组粘接剂光固化后唾液污染分别进行吹干(B组)、水冲洗后吹干(C组)、直接涂粘接剂并光固化(D组)、吹干后涂一层粘接剂并光固化(E组)、水冲洗后吹干涂一层粘接剂并光固化(F组),用复合树脂(Filtek Z250)分层充填并光固化.37℃水浴24 h后测试其微拉伸强度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E组微拉伸强度最高,D组最弱;B组、C组、D组断裂多在混合层底部,树脂突不明显;A组、E组、F组断裂多在混合层中部,树脂突较明显.结论 通用粘接剂光固化后受到唾液污染,牙本质表面清洁后重涂粘接剂是恢复粘接强度必要的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渗透树脂衬洞对复合树脂充填体微渗漏及牙本质粘接界面超微结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使用渗透树脂衬洞对复合树脂充填体边缘密封性能及牙本质粘接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个离体前磨牙随机分成2组(n=15).在离体牙的颊侧颈部制备Ⅴ类洞型并即刻完成窝洞充填.对实验组样本先用渗透树脂衬洞,对照组则是用自酸蚀粘接剂处理窝洞洞壁,随后2组窝洞均用Filtek Z350充填.经过1000次冷热循环后,2组样本牙均置于2.0%亚甲基蓝溶液中染色,24 h后取出冲洗、干燥.随后沿牙体长轴、颊舌方向将样本牙劈开一分为二.取每个样本的一半牙体,用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洞壁与充填物之间的染料渗入情况,并对壁和龈壁分别计分以比较两组样本间微渗漏程度的差异.取每个样本牙的另一半牙体用于扫描电镜试件的制备,观察牙本质与复合树脂间粘接界面的微观形貌特点.结果:2组壁(牙釉质壁)的微渗漏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龈壁(牙本质壁)的微渗漏程度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EM观察可见使用渗透树脂衬洞获得了更加紧密的粘接界面和良好的树脂突形态.结论:使用渗透树脂衬洞能够降低牙本质与树脂充填体间的微渗漏,改善复合树脂的边缘封闭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预酸蚀乳牙牙本质对自酸蚀粘接系统粘接强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预酸蚀乳牙牙本质对自酸蚀粘接系统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8颗健康乳磨牙,磨除颊舌面釉质,暴露牙本质粘接面,沿近远中向劈开形成56个样本,随机分为7组(n=8).直接涂布组(A1组,A2组和A3组)分别涂布AdperTM Easy One(AEO),Xeno-V(XV)和OptiBond All In One(AIO)三种自酸蚀粘接剂,预酸蚀组(B1组,B2组和B3组)在涂布三种自酸蚀粘接剂前先使用35%磷酸酸蚀乳牙牙本质15s,对照组(C组)使用Prime& Bond NTTM(NT)全酸蚀粘接剂,每个样本用Z350复合树脂堆砌成直径为3mm的树脂小柱,通过剪切试验测试剪切粘接强度,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断裂表面形态.结果:B1组,B2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值明显高于A1组,A2组(P<0.001);B3组与A3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值比较无明显差别(P=0.94).A2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值低于C组(P<0.05);B1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值明显高于C组(P<0.001).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各组试件断裂面形态多为牙本质和复合树脂界面破坏.直接涂布组(A1组,A2组和A3组)断裂多发生在混合层的底部,树脂突较少且低于小管口.B1组和B2组试件断裂面可见多数牙本质小管被树脂突填满,断裂多发生在混合层的中上部.B3组试件断裂面可见牙本质小管空虚,树脂突较少.结论:预酸蚀乳牙牙本质可以提高AEO,XV两种自酸蚀粘接剂的剪切粘接强度.自酸蚀粘接剂处理乳牙牙本质可以达到全酸蚀粘接剂处理的粘接强度,但应用自酸蚀粘接剂前预酸蚀乳牙牙本质可以获得更高的粘接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