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种充填用流动性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5种充填用流动性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能,为临床选择适用于 力承担区直接充填治疗的流动性复合树脂提供参考。 方法:以可压实复合树脂(Majesty)为对照组,选用5种充填用流动性复合树脂(A组:Filtex 350 XT Flow;B组:Beautifil Flowable Plus;C组:Clearfil Majesty LV2;D组:Unifil LoFlo Plus;E组:Sonic Fill组)为研究对象,每组材料制备6个半球形试件。在微摩擦磨损实验机下,树脂试件垂直加载20 N,与牛牙釉质往复对磨1万次后测量球头磨斑直径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磨斑微观形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磨斑直径差异。结果:对照组、A、B组磨斑直径[分别为(1 033±43)、(1 068±48)、(1 237±86) 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D、E组磨斑直径[分别为(1 550±150)、(1 384±222)、(1 525±81) μm ]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和A组( P<0.05)。扫描电镜显示,对照组、A、B组填料粒度范围较大,磨耗面可见填料的碎裂和局部缺损;C、D、E组填料颗粒较小,并可见多处整块填料脱落的痕迹。 结论:填料粒度范围大的流动性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能与可压实复合树脂相当,有望用于 力承担区直接充填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类型大块树脂固化深度、硬度及对乳牙微渗漏影响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3种类型大块树脂的固化深度、硬度及应用于乳牙的微渗漏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照组为A组(常用复合树脂Filtek TM Z350 XT)和B组(树脂复合体Beautifil Ⅱ);大块树脂组分别为C组(高黏型Filtek TM Bulk Fill)、D组(黏度可变型SonicFill 2)和E组(低黏型SDR ? flow+)。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材料固化后微观形貌;制备各组树脂固化试件(每组6个),显微硬度计测量各组试件表层及不同深度的维氏硬度值并计算固化深度;分别用各组树脂充填离体乳磨牙(每组5颗),切片、老化、银离子染色、显影,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组标本微渗漏情况,对5组银离子渗漏占比评定分级,采用了Jonckheere-Terpstra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A、C组填料颗粒呈球形且分布均匀;B、D和E组填料颗粒为多角形且分布不均匀。A、B、C、D、E组表面硬度分别为(84.97±6.30)、(65.04±5.95)、(57.80±1.18)、(60.77±2.34)、(33.32±1.83)MPa,A组硬度最高,E组硬度最低,A、E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B、C、D组硬度相似,3组间总体比较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B、C、D和E组的固化深度分别为2.6、3.4、5.8、3.8和7.8 mm。E组微渗漏最严重[0级占2%(1/50)、1级占22%(11/50)、2级占30%(15/50)、3级占24%(12/50)、4级占22%(11/50)],其微渗漏分级分布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各组间微渗漏分级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黏型和黏度可变型大块树脂硬度和微渗漏与树脂复合体相似,固化深度更大,可作为乳牙充填的一种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复合树脂充填材料的研发策略和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复合树脂充填材料是牙体直接粘接修复的首选材料,其良好的性能可以满足临床牙体修复治疗的要求,恢复结构和功能并兼具微创和美观。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复合树脂材料性能的局限性是根本的解决策略。本文总结目前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改良复合树脂材料的性能,研发新型复合树脂包括抗菌复合树脂、再矿化生物活性树脂和自修复复合树脂的进展,为新型复合树脂充填材料的研究趋势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D1d分子与支气管哮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CD1d分子是CD1家族的一员,广泛表达于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表面。CD1d可以将脂类或糖脂类抗原提呈给自然杀伤T细胞,使其活化并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研究发现,CD1d分子提呈抗原以及T细胞受体识别CD1d-抗原复合物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方式。本文对CD1d分子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复合树脂美学直接粘接修复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因技术敏感性高,其美学效果呈现和临床远期疗效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本文从材料、牙齿、技术三方面对复合树脂美学效果呈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美学效果评价的角度,对复合树脂美学直接粘接修复术的适应证、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梳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渗透树脂对漂白后牙釉质表面结构、显微硬度及颜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渗透树脂对漂白后牙釉质表面结构、显微硬度及颜色的影响,为渗透树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前磨牙(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提供),通过随机排列表法随机分为A、B、C三部分,每部分再通过随机排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树脂组、漂白组和联合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漂白组和联合组行冷光美白处理;树脂组和联合组行渗透树脂处理。A部分在处理后即刻及处理后2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每组每个时间点样本量为3);B部分在处理前、处理后即刻及处理后2周进行显微硬度测量(每组每个时间点样本量为8);C部分在处理前、处理后即刻及处理后1、2周进行色度测量,并计算各组处理后各时间点与处理前的色差(ΔE值)(每组每个时间点样本量为10)。结果:扫描电镜显示,处理后即刻树脂组、联合组牙釉质表面平整光滑,除可见树脂覆盖外,其余与对照组基本一致;漂白组表面可见微孔状缺损和矿物质沉积;处理后2周各组牙釉质表面平整光滑无明显差别。处理后即刻对照组、树脂组、漂白组、联合组显微硬度分别为(354±33)、(364±21)、(411±30)、(350±17)HV( F=9.39, P<0.05),漂白组显著大于其他组( P<0.05),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处理前和处理后2周4组显微硬度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0.34、2.75, P>0.05)。处理后即刻对照组、树脂组、漂白组、联合组ΔE值分别为0.00±0.00、2.29±1.86、7.20±1.94、8.00±0.88( F=74.21, P<0.05),除漂白组与联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外,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树脂组、漂白组同组处理后各时间点ΔE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1.66、0.30、0.96, P>0.05)。联合组处理后即刻ΔE值显著大于处理后1、2周( t=4.73、4.23, P<0.05),处理后1和2周间Δ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75, P>0.05)。 结论:对健康牙釉质进行美白时,单纯的冷光美白或冷光美白联合渗透树脂均能达到美白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树脂陶瓷复合材料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修复技术指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依据,制订此推荐性应用指南。本指南旨在通过推荐树脂陶瓷复合材料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修复技术的标准化操作流程,规范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提高修复临床疗效,以促进该技术的临床推广并提高长期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自固化树脂充填Ⅴ类洞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初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自固化树脂充填Ⅴ类洞后充填体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方法:选用因正畸需要拔除的无龋人上颌前磨牙56颗(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提供),制备Ⅴ类洞,分为2组(每组28颗)。实验组用预处理剂(Tooth primer)和新型自固化树脂(Bondfill SB)充填,对照组用自酸蚀粘接剂(Scotchbond Universal)和光固化复合树脂(Z100)充填。充填后样本牙进行疲劳实验:机械循环加载(49 N、1 Hz频率120万次)和冷热循环加载(5和55 ℃的水中分别浸泡1 min,共3 000次),模拟口腔环境的咀嚼负荷和温度变化。疲劳实验前后样本牙浸入50%氨化硝酸银溶液并还原银离子。用扫描电镜检测分析充填体表面完整边缘百分率和内部界面银沉淀物长度。用透射电镜观察牙本质界面超微结构。结果:扫描电镜显示,疲劳实验前实验组牙本质表面边缘间隙较对照组小。疲劳实验前对照组牙釉质界面银沉淀物长度[(0.67±0.15)μm]显著小于实验组[(33.54±10.27)μm]( P<0.05)。疲劳实验后对照组牙釉质表面完整边缘百分率[(55.08±15.20)%]显著大于实验组[(25.15±12.47)%]( P<0.05)。疲劳实验后实验组充填体表面和内部更易观察到内聚破坏。透射电镜显示,疲劳实验前对照组牙本质界面比实验组有更多的银沉淀物;疲劳实验后对照组牙本质界面破坏主要发生于混合层下方;实验组牙本质界面破坏主要发生于混合层下方和充填体内部。 结论:充填Ⅴ类洞时本项研究所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在牙釉质界面有较好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而新型自固化复合树脂在牙本质界面有良好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负压对多晶颗粒表面改性氧化锆与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负压对多晶颗粒表面改性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120个预烧结氧化锆圆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喷砂组以及30、50、70 s酸蚀组(每组24个)。对照组、喷砂组试件致密烧结前无额外处理;30、50、70 s酸蚀组分别浸入氢氟酸溶液30、50、70 s,再置于CaCl 2溶液中90 s,80 ℃ NaOH溶液中浸泡2 h。5组试件致密烧结后,喷砂组喷砂,用扫描电镜观察5组试件表面形态,测试表面粗糙度。根据涂布粘接剂后是否施加负压,每组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个亚组,负压亚组和常压亚组(每亚组12个)。将预制树脂柱粘接至氧化锆试件上,扫描电镜观察粘接试件纵断面(每亚组1个试件),测试剪切强度(每亚组11个试件),即粘接强度,并分析其破坏模式。 结果:对照组试件表面光滑,粗糙度为(0.24±0.11) μm,喷砂组试件喷砂处理后形成粗糙表面,粗糙度为(0.95±0.12) μm,30、50、70 s酸蚀组试件氧化锆表面产生多晶颗粒,随着酸蚀时间延长,试件表面多晶颗粒增加,粗糙度分别为(0.60±0.15)、(1.04±0.11)和(1.57±0.16) μm,各组粗糙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喷砂组、30、50、70 s酸蚀组各负压亚组粘接强度分别为(13.56±1.19)、(20.98±2.11)、(17.37±2.44)、(24.19±2.97)和(21.36±2.16) MPa,分别比相应常压亚组[分别为(10.74±0.93)、(18.47±2.14)、(14.81±1.54)、(20.74±2.56)、(17.75±2.54) MPa]显著增加( P<0.05)。负压亚组粘接剂界面未见明显裂隙与气泡。各负压亚组粘接试件混合断裂模式比例比相应常压亚组显著提高( P<0.05)。 结论:负压可有效增强树脂与多晶颗粒改性的氧化锆陶瓷之间的粘接强度,改善粘接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材料性能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需在牙面上粘接一定数量的附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可增加矫治器的固位力,有效传递正畸力,帮助实现可预测的牙齿移动。目前临床上被用作附件的材料多种多样,包括通用型充填树脂、正畸粘接树脂、流动树脂及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等,对于何种材料最适宜用作附件和粘接尚无定论。本综述回顾目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材料性能的相关研究,以探索用于附件制作的最佳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