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承气汤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急性期脑水肿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小承气汤(XCQD)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大鼠急性期脑水肿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sTBI模型组以及XCQD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8只。参照改良Freeney法制备sTBI大鼠模型。伤后6 h XCQD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XCQD 1.80、2.78、4.59 g/kg灌胃,其他3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每日1次,连续3 d。各组干预3 d后观察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并处死,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干湿比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sTBI后大鼠mNSS评分明显升高,脑组织结构紊乱,出现炎症、水肿、神经细胞核固缩等病理改变,脑组织含水量、AQP4、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及血清TNF-α、IL-1β含量均显著升高;经XCQD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与sTBI模型组比较,XCQD中、高剂量组mNSS评分明显下降(分:6.94±1.16、6.88±1.02比8.61±1.09,均 P<0.05),脑组织水肿、炎症等病理改变减轻;XCQD低、中、高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AQP4蛋白表达及血清TNF-α、IL-1β含量均较sTBI模型组明显下降〔脑组织含水量:(78.25±0.71)%、(77.62±0.44)%、(76.70±0.74)%比(80.08±0.66)%,脑AQP4蛋白表达(AQP4/β-actin):0.86±0.13、0.84±0.22、0.65±0.13比1.08±0.14,血清TNF-α(ng/L):106.34±15.07、95.75±17.26、89.00±17.36比141.96±29.47,血清IL-1β(ng/L):90.41±12.88、72.82±13.51、71.32±16.79比128.57±22.56,均 P<0.05〕;XCQD中、高剂量组脑组织TNF-α、IL-1β蛋白表达与sTBI模型组比较也明显下降〔TNF-α蛋白表达(TNF-α/β-actin):0.90±0.24、0.79±0.35比1.17±0.15,IL-1β蛋白表达(IL-1β/β-actin):0.91±0.21、0.68±0.28比1.23±0.08,均 P<0.05〕。其中XCQD高剂量组在改善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AQP4蛋白表达、脑组织和血清IL-1β表达方面较XCQD低剂量组更为显著。 结论:XCQD能够减轻sTBI大鼠急性期脑水肿,并一定程度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减轻sTBI继发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UPLC指纹图谱的大承气汤单煎液与合煎液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建立大承气汤单煎液与合煎液UPLC指纹图谱,比较大承气汤单煎液与合煎液的差异.方法 采用UPLC法,以Waters ACQUITY HSS T3柱(2.1 mm×150 mm,1.8μm)为色谱柱,柱温为30℃,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检测波长为225 nm,测定20批次大承气汤单煎液与合煎液指纹图谱,并采用相似度评价软件、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OPLS-DA)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了大承气单煎液与合煎液U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9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11个峰;20批大承气汤单煎液、合煎液相似度均在0.90以上,PCA分析出4个主成分反映了19个共有色谱峰的信息;OPLS-DA分析筛选出影响大承气汤单煎液与合煎液差异的5个成分峰.结论 本研究为大承气汤中药复方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提高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蔡炳勤分期辨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蔡炳勤教授立足中医经典,认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伤寒论》"结胸"、"腹痛"、"阳明腑实证"、"痞证"等范畴.蔡炳勤教授将现代医学的病程分期与中医辨证施治相结合,提出此症分期分型论治的观点:急性反应期治以急下水热浊邪,阻其化浊成毒,方药常选用甘遂末、复方大承气汤等加减;全身感染期治以泄热逐水,佐以清泻三焦、清热凉血、透达膜原,方药常选用大柴胡汤、清胰汤、清瘟败毒饮、柴胡达原饮等;残余感染期治以扶正祛邪,寒热并调,方药常选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其临证处方用药体现了中医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独特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泻下作用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配伍后的大承气汤对其泻下作用的变化及其共性关系.方法:将168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大黄不同炮制品配伍后的大承气汤组(6、10g/kg),按容积20mL/kg的剂量给药后,分别用代谢笼积分法、炭末推进作用及Na+-K+-ATPase活性实验,比较大黄不同炮制品配伍后的大承气汤对小鼠的正常泻下作用、炭末推进率及Na+-K+-ATPase活性的差异.结果:大黄不同炮制品配伍后的大承气汤的泻下作用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气汤6g/kg和10g/kg剂量组都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泻下作用、提高炭末推进率及抑制Na+-K+-ATPase活性;与生大黄大承气汤组比较,熟大黄大承气汤、酒大黄大承气汤、醋大黄大承气汤和大黄炭大承气汤的泻下作用、炭末推进率及Na+-K+-ATPase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气汤泻下作用有差异性变化,这可能与配伍中大黄不同炮制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引起大承气汤复方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溶出量变化及大黄不同炮制品药对间的相使相须作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生、酒大黄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生大黄和酒大黄的大承气汤对其泻下作用的差异性.方法:将72只试验小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及生、空白对照组、生大黄的大承气汤(生DCQ)6、10 g·kg-1剂量组、酒大黄的大承气汤(酒DCQ)6、10g·kg-1剂量组,按容积20 mL/kg的剂量给药后,分别用代谢笼积分法、炭末推进作用及Na+-K+-ATPasc活性实验,比较生、酒大黄的大承气汤对小鼠的正常泻下作用、炭末推进率及Na+-K+-ATPasc活性的差异.结果:生、酒大黄对大承气汤的泻下作用的影响有差异,但其变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与生、酒大黄存在着联系.生DCQ组、酒DCQ组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其对正常小鼠正常泻下作用、炭末推进作用、抑制Na+-K+-ATPase活性的作用有差异,且给药组间比较,生DCQ组泻下作用的影响差异最显著,给药剂量6、10 g·kg-1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生、酒大黄对大承气的泻下作用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可能与君药生、酒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引起大承气汤复方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溶出量变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晞星运用肠瑞灌肠剂辨病论治放射性直肠炎理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辨病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方法之一,《黄帝内经》已有相关论述,如在《热论》《痹论》中对病因病机的专病讨论,对“生铁落饮”等专病专方临床应用的讨论.及至《伤寒杂病论》,更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理念.中药灌肠作为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与口服药物配合发挥功效,更能独立运用于治疗一些疑难杂病.随着盆腔肿瘤放射治疗的普及,临床中出现了众多放射性直肠炎的患者,中药灌肠治疗已经成为了一种常用手段,但其中医机理不甚明确.中药灌肠剂主要有导泻、退热、局部止血等临床应用,大多为中药复方成分,运用时主要对病而用,如大承气汤导泻、七厘散止便血,相对于口服药物,有见效快、剂量选择宽泛等好处.肠瑞灌肠剂是王晞星教授的验方,特为放射性直肠炎而立.王晞星教授以“辨病论治”为切人点,探究肠瑞灌肠剂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机理,现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AIO)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AIO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复方大承气汤灌肠治疗,2组连续治疗7天.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WBV)、全血低切黏度(LWBV)、血清黏度(SV)、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记录并统计2组治疗后排气排便、首次进食、腹痛腹胀缓解和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WBV、LWBV、SV、HCT、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WBV、LWBV、SV、HCT、FI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排气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WBC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灌肠用于AIO患者中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快速恢复患者胃肠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承气汤的研究概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小承气汤源自《伤寒论》,由大黄(酒洗)4两、厚朴(炙,去皮)2两、枳实(大者,炙)3枚组成,常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轻证,被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对小承气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已有较多研究,但处方历史沿革不清、剂量换算不明,这些都对经典名方小承气汤的临床合理应用及其复方制剂的研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笔者拟对小承气汤处方历史沿革、药味基原、饮片炮制方法、剂量换算和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明确该复方的历史脉络,为经典名方小承气汤的中医临床运用及其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复方大承气汤联合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对恶性肠梗阻(MBO)的治疗效果、损伤的肠黏膜屏障修复和免疫紊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MBO患者30例,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中药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急症放置经鼻型肠梗阻导管,24 h后开始口服温开水100 mL,每天2次,连服7 d,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温开水改为口服复方大承气汤,服法同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临床指标、肠屏障损伤指标及免疫指标情况.结果:中药组的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53.3%),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放置导管后第4~6天,中药组的每日消化液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导管后3 d,两组复查立位腹平片,大部分患者气液平面消失,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D-LC)均下降,中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gA、IgG、IgM水平均有所升高,中药组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3、C4均有所升高,中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CD8+均有所升高,中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联合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能够提高MBO的疗效,促进MBO患者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修复,调节MBO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经典名方小承气汤物质基准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小承气汤物质基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其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60 min,20%~90%A;60~70min,90%~100%A),流速1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54 nm.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对15批小承气汤物质基准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不同批次间小承气汤物质基准的质量差异,并找寻造成批间质量差异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建立了小承气汤物质基准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 31 个共有峰,并对各共有峰进行药材归属,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了其中18个成分;15批小承气汤物质基准的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2;3种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均可将样品分为两类;筛选出了包括大黄酸,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番泻苷A,大黄酚-1-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葡萄糖苷在内的9种主要差异成分.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强、数据准确可靠,基本体现了小承气汤物质基准的整体化学成分特征,可为该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建立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