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上尿路结石的外科治疗方式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前,儿童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对于需要外科干预的患儿,不同外科治疗方式有着不同的适应证和特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大部分儿童上尿路结石,输尿管镜及经皮肾镜碎石术开始应用于儿童复杂性上尿路结石,而腹腔镜、机器人及开放手术则适用于合并先天畸形的尿路结石患儿。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的发展和治疗经验的积累,外科治疗方式还在不断发展中,本文现就目前儿童上尿路结石的外科治疗方式与进展进行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镜联合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0年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采用同期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1例,女46例;平均年龄45(31~73)岁。其中肾及输尿管多发结石29例,鹿角形结石22例,术后残余结石19例,尿流改道术后吻合口狭窄伴上尿路结石18例,移植肾/输尿管整形/内镜碎石术后合并输尿管狭窄伴结石13例,孤立肾结石10例,肾盏憩室结石6例。结石最大径平均27(13~45)mm。所有病例均采用顺行经皮肾单通道内镜下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结果:117例手术均一期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91.6±10.2)min。术后无严重出血和感染并发症。术后3~7 d复查腹部X线平片(KUB)或CT平扫,一期净石率87.2%(102/117)。结论:同期顺逆行双镜联合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一期净石率,减少经皮肾通道数量,提高手术安全性,是结石腔内手术的一种有效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工智能混合现实技术在特殊类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经皮肾镜手术规划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评价人工智能混合现实技术(AI-MR)在规划特殊类型的复杂性上尿路结石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项目为前瞻性单中心单臂临床研究,纳入2022年8月-2023年5月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PCNL的15例特殊类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包括盆腔异位肾结石3例、马蹄肾结石5例、脊柱畸形合并肾结石3例、移植肾结石4例.基于患者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尿路造影(CTU)数据进行数字三维重建,并使用AI-MR在真实空间中投射手术相关的三维影像,获得术区的"透视化"信息,从而进行术前设计与规划,内容主要包括目标肾盏、通道数目及辅助措施.并对目标肾盏及通道数的符合度、一期净石率、总手术时间、主皮肾通道建立时间、血红蛋白下降量、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均使用AI-MR进行术前规划,顺利完成一期超声引导下PCNL.基于术前规划,我们采用了单一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S-PCNL)以及S-PCNL联合针状肾镜(Needle-perc)或顺/逆行输尿管软镜(FURS)的手术方式,其中4例患者行单通道S-PCNL,3例行多通道S-PCNL,8例行S-PCNL联合Needle-perc或FURS.目标肾盏及通道数术前规划和术中实施的符合率为86.7%,一期净石率80.0%,平均主皮肾通道建立时间(2.3±0.3)min、平均总手术时间(61.5±12.2)min、血红蛋白下降值(9.6±1.2)g/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6±0.5)d.无输血、脏器损伤和尿源性脓毒症等Clavien-Dindo≥ Ⅱ级并发症发生.结论 AI-MR可量化分析特殊类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术前影像数据,实现术区三维透视化效果,利于制定手术方案,优化穿刺路径,有效规避周围脏器损伤风险,达到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周期以及提高一期净石率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斜跨位经皮肾镜手术的临床探索及上尿路结石微创治疗的整体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一线手段,可在多种体位下被实施.斜跨位是一种灵活便利、安全有效的体位,可在该单一体位下联合经皮肾镜与逆行入路手术,因此适用于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本文回顾了斜跨位PCNL的诞生、特点与优势,及其在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上的应用,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上尿路结石整体微创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逆行入路复杂性肾结石内镜手术——困境与对策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视频简介】复杂性肾结石主要指多发性肾结石和鹿角形肾结石等外科治疗棘手的病例。EAU及CUA指南明确指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复杂性肾结石首选外科治疗方案,但其结石清除率较低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4]。随着科技的进步,逆行肾内手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tone surgery,RIRS)相关技术、设备快速发展,RIRS以创伤小、低风险等优势逐渐成为上尿路结石内镜手术的主要趋势。但RIRS在指南中仅被推荐为复杂性肾结石的二线治疗方案[4]。如何及时清除结石碎片、维持肾内低压、保持术中视野清晰、提高清石效率等问题是RIRS挑战复杂性肾结石必须逾越的障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诸多研究探索。一次性电子软镜的直径比传统软镜小,术中视野更清晰,术者操作更灵活,术中联合应用负压吸引设备可降低软镜手术的风险,提高手术的舒适度,这使得该技术快速得到推广应用。随着脉宽可调钬激光、摩西激光、超脉冲光纤铥激光等新型碎石设备的出现,其碎石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5-6]。这些内窥镜及碎石工具的革新使得我们有勇气去探索:如何通过逆行的途径处理更大、更复杂的结石。本视频分析了现阶段逆行入路治疗复杂肾结石存在的困境,介绍了一种用于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新型双镜联合手术,结合了负压吸引技术的逆行硬镜联合软镜取石术[7-8]。通过回顾分析多中心的347例患者数据,发现其一期结石清除率达到81.3%,其中多发肾结石的一期清石率可以达到83.8%,围术期仅1例患者发生了Ⅲ级并发症,证实了逆行入路硬镜联合软镜处理复杂性肾结石是安全有效的[9]。视频中还介绍了激光碎石的原理,结合文献及手术视频汇报了国产超脉冲光纤铥激光(sTFL)碎石的一期临床研究数据,结果显示,sTFL产生的结石碎屑直径更小,碎石过程中结石位移少,碎石时误触黏膜不渗血,这些特点使得其效率大大提升[5]。在压力反馈型灌注平台、负压吸引技术以及新型高效碎石设备的助力下,复杂性肾结石的外科治疗或将迎来新的变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比较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优劣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东莞市厚街医院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资料,根据结石大小1:1倾向性匹配后分为两组,各48例。研究组行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镜治疗,对照组行经皮肾镜治疗。比较两组结石大小、术后结石清除率、手术前后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结石大小分别为[(23.9±2.9) mm vs (24.4±3.0) mm,P=0.399];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83% vs 81.25%,P=0.025;术中出血量[(10.4±3.0) ml vs (61.2±10.1) ml,P<0.001];术后CRP两组分别为[(13.1±1.4) mg/L vs (16.5±1.5)mg/L,P<0.001];术后PCT为[(0.586±0.145) ng/ml vs (0.855±0.149)ng/ml,P<0.001];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4.17% vs 22.92%,P=0.025,但研究组有1例发生输尿管损伤,放置输尿管支架管痊愈。术后随访1年,研究组没有发生输尿管狭窄。结论: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可提升结石清除率,减轻手术引起的炎性反应,降低肾脏的损伤,并发症少,疗效优于经皮肾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局麻下非同步CT辅助联合超声定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探讨局麻下非同步 CT 辅助联合超声定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44 例259 侧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前模拟术中体位行CT扫描辅助定位,术中根据CT影像信息联合超声定位穿刺在局麻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患者术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石取净率和手术并发症.结果 术中局部麻醉效果满意,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完成手术.疼痛评分 1~3 分 112 例(45.9%),4~6 分 117 例(48.0%),7~9 分 15 例(6.1%).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手术时间 40~160 min,平均 92 min.患者总结石取净率为88.8%(230/259),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为98.1%(102/104),单发肾结石93.9%(62/66),复杂性肾结石74.2%(66/89).术后活动性出血2例,未发现肝脾、肠管、胸腔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 5~15 d,平均 8.6 d.结论 局麻下非同步CT辅助联合超声定位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简单、安全、高效、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智能监控腔内压力的输尿管硬镜吸引取石术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智能监控腔内压力的输尿管硬镜吸引取石术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2015年6月-2016年2月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采用智能监控腔内压力的输尿管硬镜吸引取石术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的34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应用可测量压力的输尿管硬镜吸引鞘(F12/14,简称鞘)和医用灌注吸引平台(简称平台)行智能监控腔内压力的输尿管硬镜吸引取石术,鞘后端分别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及压力监测反馈装置,平台设定腔内压力控制值为-15~-5 mmHg、腔内压力警戒值为20 mmHg,腔内压力极限值为30 mmHg,灌注流量为50~150 ml/min.采用550μm钬激光碎石,钬激光能量设定为(1.0~2.0)J/(20~30)Hz.对其腔内压力、手术时间、清石率、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28例I期成功实施智能监控腔内压力的输尿管硬镜吸引取石术,其中2例同时行输尿管软镜;6例I期置入鞘失败,其中2例术中改为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另外4例留置双J管(DJ)管2周后再次手术.2周后再次手术的4例中,3例II期手术取石成功,另1例因仍未能置入鞘而改为普通输尿管镜.手术总成功率91.2%,31例腔内压力均控制在20 mmHg以内且视野清晰,手术时间(43±11)min,清石率为100%.ClavienⅠ级并发症5例,ClavienⅡ级并发症1例,无ClavienⅢ~Ⅴ级并发症发生.结论 智能监控腔内压力的输尿管硬镜吸引取石术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拟三金排石汤辅助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按照部位可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其中上尿路结石约占80%.肾结石是泌尿系结石中最常见的疾病.目前对于肾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 U RL)、腹腔镜下肾盂切开取石术、开放手术等,其中输尿管软镜技术已经成为处理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特别是肾盂、肾盏内结石的重要手段.虽然输尿管软镜技术具有创伤极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仍存在术后体内残石无法在短期内排净,且可能会进一步造成输尿管再次梗阻、感染、疼痛等症状的发生的不足.鉴于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反复实践,应用我院自拟三金排石汤剂促进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残石的排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我们对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泌尿外一科应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59例肾结石患者加用自拟三金排石汤术后辅助治疗,与术后未行三金排石汤辅助治疗的病例临床对照,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有效地降低了术后结石残留率,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螺旋CT联合B超引导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螺旋CT联合B超引导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834例肾结石和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术前采用肾脏32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根据重建CT三维成像以设计经皮肾穿刺通道.术中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碎石取石术.总结分析手术方法、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834例手术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其中单通道取石810例,双通道取石24例,术中穿刺通道与术前预设通道符合798例;一期碎石取石803例,一期造瘘二期碎石31例;手术时间54~182min;术中平均出血约70mL;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6.5d;术后平均住院日9d;无一例出现大出血、肾盂穿孔和邻近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834例患者中一期结石取净率达84.17%(702/834).结论 术前肾脏螺旋CT扫描加三维成像以设计经皮肾穿刺通道,结合术中实时超声定位引导,可以提高经皮肾镜手术成功率,增加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结石清除率,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