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阵式CO 2激光与聚焦超声及单纯药物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点阵式CO 2激光与聚焦超声及单纯药物治疗妇科外阴白色病变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海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妇科外阴白色病变患者126例开展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药物组、聚焦超声组和点阵式CO 2激光组,每组各42例,药物组采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或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治疗,聚焦超声组采用聚焦超声治疗,点阵式CO 2激光组采用点阵式CO 2激光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人体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以及三组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 结果:治疗前,三组的IL-2、TNF-α、CRP、EG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三组IL-2、TNF-α、CRP、EGF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聚焦超声组、点阵式CO 2激光组的IL-2、TNF-α、CRP、EGF水平低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前,三组的白色病变、干燥瘙痒、性生活痛、皮肤皴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三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聚焦超声组、点阵式CO 2激光组各维度评分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前,三组的症状与感受、日常活动、人际关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三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聚焦超声组、点阵式CO 2激光组各维度评分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点阵式CO 2激光在妇科外阴白色病变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疼痛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外阴白色病变病因研究及治疗现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外阴白色病变(WLV)是与遗传、免疫、炎症、代谢等多种因素相关所致的一组外阴局部皮肤病变,恶变率为(2~25)/104,目前国内外妇产科及皮肤科学术界对WLV的认识尚未统一,约10%无症状WLV患者可能被临床漏诊或误诊。目前临床对WLV患者的治疗方案,亦尚存在较大差异。笔者拟就本病病因及治疗最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WLV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宫颈疾病诊治中心就诊的外阴白色病变患者60例,经阴道镜下外阴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恶性病变,按不同病理类型分层分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衡分配至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组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症状、体征的变化,并对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和高强度聚焦超声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有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且激光治疗组治愈率(53.3%vs.16.7%)和总有效率(96.7%vs.90.0%)均显著优于超声治疗组(P<0.05).激光治疗组患者在术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无须特殊处理;超声治疗组在术中出现5例烫伤,治疗区皮肤出现水泡、疼痛明显,治疗后局部水肿明显、消退速度较慢,另有7例患者出现皮下结节.结论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技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具有创面损伤小、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治疗安全等优点,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以"脏腑-寒热-内外"观探讨黄芪治疗外阴白斑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外阴白斑,又称外阴白色病损,是指外阴皮肤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白色斑块,可向两下肢内侧、会阴部及肛周蔓延,伴有阴部剧烈瘙痒、肥厚、干燥、变白,或大小阴唇萎缩为主.部分患者有癌变可能,癌变率约 2%~5%[1],其国内外发病率为 1/300~1/1000,占外阴疾病的 50%以上[2].中医辨证多责之于肝肾,大致分为肝经湿热证、肝肾阴虚证、血虚风燥证[3].根据其病因病机,其治则为养血祛风、燥湿止痒、滋补肝肾等,临床多选择左归丸、知柏地黄丸、丹栀逍遥散、当归饮子等加减.笔者认为,肾主生殖,开窍于二阴,二阴病变与肾密切关联.肝经湿热下注,可蕴结外阴.因此,滋养肝肾、养血祛风、燥湿止痒,可奉为治疗外阴白斑之圭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点阵式CO2激光与聚焦超声治疗女性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点阵式CO2激光与聚焦超声治疗女性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因外阴白色病变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99例患者,其中49例采用点阵式CO2激光治疗(实验组),50例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分别于第1次治疗后1月及总疗程结束后1月、3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DLQI评分、FSDS-R评分,以及术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第1次治疗后1月及总疗程结束后1月、3月的VAS评分、FSDS-R评分、DL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治疗后1月及总疗程结束后1月、3月,实验组的性交痛评分及FSDS-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皮肤颜色改变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月,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08%、6.0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2%、8.00%,破溃为主要不良反应.结论:点阵式CO2激光和聚焦超声均为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有效方法.在短期改善性交痛、提高性生活满意度方面,激光效果更明显;皮肤颜色改变方面,焦超声可能更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软膏对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组织中P16、CD34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软膏治疗对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组织P16、CD34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NNE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2月以前入院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与其状况相似的2013年12月以后入院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病变组织P16、CD34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外阴瘙痒评分、皮肤弹性评分和外阴白色病变面积均变小(P<0.05),观察组患者外阴瘙痒评分、皮肤弹性评分和外阴白色病变面积小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阴组织P16蛋白水平均上升(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16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CD34蛋白水平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4蛋白水平更低(P<0.05).结论 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软膏治疗NNED疗效好,能增加病变组织中P16蛋白含量,降低CD34蛋白含量,提示NNED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细胞周期失调和微循环障碍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滋肾养肝法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外阴白色病变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滋肾养肝法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及研究.方法:将100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外阴白色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50例)及对照组(n=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滋肾养肝汤治疗,疗程为3个月.记录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外阴瘙痒、外阴痛、外阴颜色和外阴皮肤病损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单项中医症候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外阴瘙痒、外阴痛、外阴颜色和外阴皮肤病损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养肝法能够缓解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外阴白色病变患者外阴瘙痒和疼痛,改善外阴皮肤色素脱失情况和缩小病损范围,且可降低复发率,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光动力治疗女性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观察及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开放性、非对照性临床研究,使受试者每2周进行1次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光波长(633±10) nm照射,最大输出功率100 J/cm2.3次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4、12、16周各随访1次,比较临床疗效并观察白斑范围、色泽及瘙痒程度等的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共有48例患者纳入完成研究.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91.7%.治疗后4、12、16周(萎缩改变不明显)皮损面积、白斑、糜烂/皲裂、瘙痒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安全、有效,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新技术、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聚焦超声联合穴位注射、中药熏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聚焦超声联合穴位注射、中药熏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聚焦超声治疗, 观察组患者应用聚焦超声联合穴位注射、中药熏洗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病理表现变化情况, 评估临床治疗效果, 记录6个月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瘙痒、萎缩、皲裂及溃疡临床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 05) , 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临床症状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 观察组患者降幅更加显著, 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 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5) , 6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5) .结论聚焦超声联合穴位注射、中药熏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患者, 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疗效确切, 复发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ZF型超声波治疗仪治疗妇科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CZF型超声波治疗仪治疗妇科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内江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诊治的8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外阴局部擦丙酸睾丸酮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观察组采用CZF型超声波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对患者治疗前后瘙痒情况进行评分比较,并检测患者神经生长因子(NGF)、P物质(SP)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NGF、SP阳性表达强度光密度值均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瘙痒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评分(0.40±0.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59 ±0.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ZF型超声波治疗仪治疗妇科外阴白色病变安全有效,患者临床症状、NGF和SP表达均得到良好改善,且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