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rF以营养依赖方式影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基质的eDNA水平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生物膜基质由胞外多糖、eDNA、膜囊泡和蛋白质组成. 研究者利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已经鉴定出了各种基质蛋白,但与其他生物膜组分相比,这些基质蛋白在生物膜中的功能还有待研究. 一些研究已经证实,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中的OprF是一种含量丰富的基质蛋白,更具体地说,它是生物膜囊泡的一种组成部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链球菌cpnp培养上清液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和生物膜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血链球菌cpnp培养上清液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破坏成熟生物膜的作用,以及其联合抗生素的抑菌作用,为利用呼吸道共生菌制剂干预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定植,减少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血链球菌cpnp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使用96孔板法测定血链球菌cpnp培养上清液联合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体外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模型,利用结晶紫半定量法、刚果红染色法、RT-qPCR法测定血链球菌cpnp培养上清液对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利用结晶紫半定量法、MTT法测定血链球菌cpnp培养上清液对成熟生物膜的破坏作用;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生物膜的形态.结果 血链球菌cpnp培养上清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有抑制作用,与头孢他啶联用时表现出协同作用(P<0.001).血链球菌cpnp培养上清液可减少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量(P<0.001)、胞外多糖产量(P<0.001)及降低胞外多糖基因表达水平(P<0.050).血链球菌cpnp培养上清液可减少成熟生物膜总量(P<0.001)和降低生物膜代谢活性(P<0.001).结论 血链球菌cpnp上清液和其联用抗生素能拮抗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并且上清液对其生物膜有良好的抑制和破坏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病原菌及LPS、SAA、PCT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脂多糖(LPS)、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宁波明州医院进行分娩的96例产妇及发生宫内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作为感染组,另外选取同期于医院进行分娩的124例产妇及未发生宫内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作为非感染组,统计宫内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病原菌,比较两组血清LPS、SAA、PCT水平,分析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实验室指标对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检出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感染组血清LPS、SAA、PCT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宫内窘迫、胎膜早破、破膜距离胎儿娩出时间、母亲产前发热、母亲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均为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LPS、SAA、PCT联合检测对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性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和敏感度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宫内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主要感染病原菌种类,可引起患者血清LPS、SAA、PCT水平升高,其易感因素较多,且血清LPS、SAA、PCT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河西干旱区白芍养分吸收规律及其与药效成分积累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2/3
为揭示河西干旱区白芍干物质积累及营养元素吸收特征和药效成分累积规律,明确影响药效成分积累的营养元素种类,科学制定白芍施肥方案和规范化种植,以甘肃省古浪县古丰镇芍药产业基地4年生白芍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测定白芍不同生长期干物质积累特征以及根中9个营养元素含量和3类药效成分含量,并分析白芍根中有效成分含量与营养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期延续,白芍根部干物质积累先下降后上升,全株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加,出苗后90~130 d是白芍干物质积累最快的时期,占总积累量的79.29%,是白芍生长的关键时期.(2)白芍地上部氮、钾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磷素含量总体呈明显增加趋势,而根部氮、磷含量总体呈减少趋势,钾含量变化不明显;地上部和根氮累积总量分别在出苗后130 d和150 d达到最高,地上部磷积累量在出苗后150 d达到最大,根部磷积累量分别在出苗后30 d、150 d达到高峰,地上部和根部钾积累量分别在出苗后70 d和150 d达到高峰.地上部氮、钾含量在不同生长时期均高于根部,其磷含量则在出苗后90 d前低于根部,在出苗后110 d后高于根部.(3)白芍根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积累量均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多糖积累量表现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4)芍药苷含量与氮、钙、铜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芍药内脂苷含量与氮、钾、钙、铜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芍药多糖与各营养元素含量之间没有相关性.可见,白芍氮、磷、钾营养最大效率期在出苗后110~150 d,适时追加氮、钾肥有利于根部生物量的积累,施肥中添加Ca、Cu元素能有效促进白芍药效成分的积累;河西冷凉山区白芍宜在9月中下旬(9月16日以后)采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铜死亡在脓毒症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 探讨铜死亡在脓毒症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50 只雄性C57BL/6J小鼠均分为盲肠结扎穿刺术诱导脓毒症组(CLP组,n =25)和假手术组(Sham组,n =25),术后 24h采集心脏血及分离肝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 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观察2 组小鼠肝脏组织的形态学特征,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2 组小鼠肝脏组织中铁氧还蛋白 1(FDX1)、硫辛酸合成酶(LIAS)、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DLAT)、二氢硫辛酸琥珀酰转移酶(DLST)、琥珀酸脱氢酶B(SDHB)、硫辛酰化DLAT(Lip-DLAT)、硫辛酰化DLST(Lip-DLST)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检测2 组小鼠肝脏组织中FDX1、Lip-DLAT及Lip-DLST的表达和定位情况;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HepG2细胞,分为脂多糖(加50 mg/L脂多糖,刺激细胞24 h)组和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2组HepG2 细胞中FDX1 蛋白的表达.结果 CLP组小鼠血清ALT、AST较Sham组均明显升高(P<0.01),HE染色可见CLP组小鼠肝细胞明显肿胀坏死,上述结果表明脓毒症导致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建立成功;CLP组小鼠肝脏组织中FDX1、LIAS、DLAT、DLST、SDHB、Lip-DLAT及Lip-DLST的表达较Sham组均降低(P<0.05),脂多糖组HepG2 细胞中FDX1 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2 组小鼠肝脏组织中FDX1、Lip-DLAT及Lip-DLST均主要表达于肝细胞的细胞质内,且CLP组小鼠肝组织中FDX1、Lip-DLAT及Lip-DLST表达均较Sham组减少(P<0.05).结论 在盲肠结扎穿刺术制作的脓毒症模型小鼠和脂多糖刺激的脓毒症细胞模型中,铜死亡参与了脓毒症急性肝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基于桑黄对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中药桑黄治疗肺炎的活性成分,分析桑黄治疗肺炎的有效成分和靶点.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软件搜索中药桑黄的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得到基因名称(Gene Name);通过GeneCards找出肺炎对应的靶点,将桑黄和肺炎的靶点进行比对,得到关键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绘制出桑黄化学成分-肺炎-靶点网络图;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图,采用Cytoscape软件中ClueGo插件对桑黄关键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桑黄主要活性成分有21种,(E)-4-(3,4-dihydroxyphenyl)but-3-en-2-one成分所含靶点最多,包括细胞色素P450家族(CYP450)、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等.筛选出桑黄的化合物靶点358个,其中217个基因为桑黄-肺炎共同靶点,与肺炎有关的关键基因包括含铜胺氧化酶 3(AOC3)、DNA连接酶1(LIG1)、谷氨酰胺肽酶(ENPEP)、乙醛脱氢酶2(ALDH2)、组蛋白甲基化酶8(PHF8)、基因-溶质载体家族11成员2(SLC11A2)和CYP50等.GO和KEGG富集分析,桑黄主要通过17条代谢途径发挥作用,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中的微小RNA(miRNA)、化学致癌-受体激活、前列腺癌、癌症中蛋白多糖和脂质、动脉粥样硬化及化学致癌物-活性氧(ROS)等相关途径.结论:(E)-4-(3,4-dihydroxyphenyl)but-3-en-2-one是桑黄成分中对肺炎治疗最有效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CYP450家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黄芩苷、黄芪甲苷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体外干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黄芩苷、黄芪甲苷对铜绿假单孢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取铜绿假单胞菌PAO1标准株,用黄芩苷、黄芪甲苷对PAO1生物膜的体外培养进行干预,以阿奇霉素作为实验体系阳性对照,0.9% NaCl溶液为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FITC-ConA染色,于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物膜的形态;同时,TRIzol法提取总RNA,RT-PCR检测LasI mRNA的表达情况,并对PAO1生物膜多糖蛋白复合物(GXL)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①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在干预生物膜的TE(结构熵)与生物膜厚度、抑制多糖蛋白复合物(GLX)产量以及抑制群感应系统(QS) Las 1 mRNA的表达方面,黄芩苷组、黄芩苷+黄芪甲苷组、阿奇霉素组有明显差异(P<0.01),黄芪甲苷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与阿奇霉素组比较,黄芩苷组在干预生物膜的结构熵(TE)与生物膜厚度以及抑制QS系统LasI mRNA的表达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抑制GLX产量方面弱于阿奇霉素组(P<0.05);黄芩苷+黄芪甲苷组在干预生物膜的结构熵(TE)与生物膜厚度以及抑制QS系统LasI mRNA的表达方面弱于阿奇霉素组(P<0.01),在抑制GLX产量方面弱于阿奇霉素组(P<0.05);黄芪甲苷组在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黄芩苷在干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生成、减少多糖蛋白复合物产量及抑制mRNA的表达效果方面均有明显作用,而黄芪甲苷无明显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玉屏风散合四物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7种细菌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玉屏风散合四物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气道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链球菌、奈瑟菌、乳酸杆菌的影响作用,为玉屏风散合四物汤治疗COPD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5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玉屏风散合四物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通过气管滴注脂多糖加烟熏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给药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玉屏风散合四物汤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无菌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30 d.收集所有大鼠肺组织匀浆进行各种细菌的高通量测序检测,取左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结果 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乳酸杆菌含量显著降低,其余6种细菌含量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玉屏风散合四物汤高、中、低剂量组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含量显著降低,高剂量组的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链球菌、奈瑟菌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模型组相比,玉屏风散合四物汤低、中剂量组的乳酸杆菌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屏风散合四物汤可使COPD大鼠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链球菌、奈瑟菌含量明显减少,乳酸杆菌含量增多,这可能是其治疗COPD的重要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嗜热真菌多糖单加氧酶的克隆表达及氧化产物初步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多糖单加氧酶(Polysaccharide monooxygenases,PMOs)是一类含铜氧化酶,在还原型辅因子(如维生素C)存在下可使纤维素分子氧化降解,在纤维素的酶解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5个嗜热真菌PMOs基因,构建pPICZaA-PMO表达载体,电转毕赤酵母GS115进行真核表达,经镍柱纯化获得重组蛋白后对其氧化活性进行探究.用5个PMOs分别处理磷酸膨胀纤维素(PASC),薄层层析法(TLC)鉴定酶解产物主要为纤维二糖到纤维六糖;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鉴定结果显示:PMO0810为C4或C6氧化,PMO2033、PMO0154、PMO4983既有C1氧化也有C4或C6氧化,PMO3424未检测到相应的氧化裂解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藏药镰形棘豆抗深Ⅱ度烧伤活性部位筛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优选出藏药镰形棘豆抗深Ⅱ度烧伤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热铜棒烫伤法建立SD大鼠深Ⅱ度烧伤模型,9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空白基质组、阳性对照组(湿润烧伤膏)和给药组(镰形棘豆总黄酮组、总多糖组、总生物碱组),分别每日2次给药.采用硫酸纸描图观察创面愈合情况,HE染色评价大鼠皮肤愈合进程.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总黄酮组和总多糖组均能明显缩短大鼠脱痂时间(P<0.01),促进皮脂腺和毛囊增生,表皮修复;且总黄酮组能够减轻炎性渗出(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总黄酮组脱痂时间和渗出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总多糖组脱痂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初步实验表明,镰形棘豆抗深Ⅱ度烧伤活性部位为总黄酮、总多糖,两者均能明显促进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提高同期愈合率,作用效果与阳性对照药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