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根纳米银的制备及对多花黄精种子萌发影响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以葛根淀粉和硝酸银为反应原料,制备葛根纳米银材料,考察其特征及对多花黄精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通过微波加热合成纳米银水溶胶,并采用UV-Vis、TEM、FTIR、XRD和EDS对性能进行表征,在MS培养基中添加纳米银,研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多花黄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采用100 mL小烧杯(葛根淀粉液50 mL)的单因子优化实验表明,适宜的条件为:AgNO3浓度4.0 g/L、APG溶液0.4 mL、NaCl浓度0.04 g/L、pH值13、微波加热40 s.根据单因子优化条件,采用1 L大烧杯(葛根淀粉液500 mL)放大制备试验,得到的纳米银水溶胶在396.7 nm处出现特征吸收峰,纳米银颗粒为类球形,结晶度较高,含有C、O和Ag元素.在MS+6-BA 0.2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5 mg/L的纳米银,选择沙藏50 d、GA3 100 mg/L处理24 h的多花黄精种子接种在上述培养基中,与未添加纳米银的对照相比,种子开始萌发时间大大缩短,萌发率显著提高,达79.6%,根茎芽浓绿,根系发达.结论:以葛根淀粉和硝酸银为原料成功制备了类球形、粒径小、结晶度高的纳米银材料;在培养基中加入该纳米银5 mg/L时,能促进多花黄精种子的萌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花黄精水提物成分分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多花黄精水提物成分,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多花黄精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1)通过水提法制备多花黄精水提物,利用UPLC-Q-TOF/MS、苯酚硫酸法等方法分析多花黄精水提物化学成分,并通过CCK-8 法检测多花黄精水提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 和Bax的表达情况,利用多花黄精水提物含药血清检测入血成分对细胞增殖抑制活性.(2)构建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阳性药环磷酰胺组(50 mg·kg-1)以及多花黄精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55.9、111.8、223.6 mg·kg-1),灌胃治疗 7 d.治疗期间,观察小鼠体质量及肿瘤体积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处死小鼠,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肝、脾、肺、肾以及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IHC)检测肿瘤组织Bcl-2 及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多花黄精水提物多糖含量达到(10.07±1.3)%,黄酮含量为(0.044±0.004)%,并且通过UPLC-Q-TOF/MS检测出39 种成分,包含黄酮类的黄芩素、槲皮素、木犀草素、芦丁,有机酸类的阿魏酸及多酚类的没食子酸等抗肿瘤成分.多花黄精水提物对Hela、A549、4T1、B16、MFC和HepG2 细胞均有抑制作用(P<0.001),其中对B16 细胞抑制作用最为明显,且多花黄精水提物可诱导B16 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 期(P<0.001).流式双染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多花黄精水提物明显促进B16 细胞凋亡,降低Bcl-2 的表达,且促进Bax的表达(P<0.01,P<0.001).多花黄精水提物入血成分对B16 细胞也具有抑制作用(P<0.001).此外,多花黄精水提物体内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多花黄精水提物能够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坏死,降低Bcl-2 表达,提高Bax的表达.结论 多花黄精水提物成分丰富,含有多种抗肿瘤活性成分,能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显示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黄精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中药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或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的干燥根茎,用药历史悠久,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虚燥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本文对黄精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行综述,并基于其药理活性、药效物质、植物亲缘学、药材配伍、加工炮制和网络药理学等研究,预测分析了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s,Q-marker).初步确定黄苓素、甘草素、β-谷甾醇、薯蓣皂苷元、5,4'-二羟基黄酮、3'-甲氧基大豆苷、新甘草苷和黄精多糖为黄精的质量标志物,为黄精质量控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药品追溯系统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药品追溯系统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湖南省某公司自主研发的配方颗粒追溯码系统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产业,通过其药材种植和采购、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仓储、药品交易和流通、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等功能模块,研究该系统对中药配方颗粒相关信息的追溯情况,并以黄精(多花黄精)配方颗粒为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该系统可实现中药配方颗粒源头、生产、终端等环节的追溯,展示药品从药材种植到销售流通的全生命周期信息,能促进杜绝假冒伪劣药品,规范企业管理,为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多花黄精查尔酮合酶PcCHS的原核表达、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究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PcCHS)基因在多花黄精类黄酮合成中的作用,为后续解析PcCHS功能以及多花黄精新品种选育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多花黄精为cDNA模板,克隆多花黄精PcCHS基因的编码序列,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构建PcCHS的原核表达载体,纯化目的重组蛋白,验证该酶的体外表达活性.利用瞬时超表达体系探究该基因过表达后总黄酮的含量变化.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亚细胞定位载体 35S::PcCHS-GFP,通过本氏烟草表达系统确定目的蛋白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PcCH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 1 251 bp,理论分子量为 44.63 kD,等电点为 5.89,属于亲水蛋白,与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CHS亲缘关系较近.原核表达实验表明,pET28a-PcCHS经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可溶性重组蛋白,Western-blot显示大小约为 45 kD,与预期大小一致,且纯化的目的蛋白具有一定的酶活性,能催化对香豆酰辅酶A和丙二酰辅酶A转化为柚皮素查尔酮.此外,PcCHS瞬时超表达中,PcCHS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空载K组,总黄酮含量也显著高于空载K组,最高可达 1.83 倍.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基因在细胞膜和细胞核中发挥作用.[结论]PcCHS基因原核表达的酶具有体外酶活性,其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且瞬时超表达能够显著提高多花黄精叶片总黄酮含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湖北黄精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研究湖北黄精花部形态结构特征和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以丰富黄精属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理论,为进一步开展湖北黄精的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湖北黄精花芽为试验材料,用显微观察法观察花部形态结构特征,石蜡切片技术对单花雌雄蕊进行切片观察.[结果]湖北黄精的花被为白色或淡黄绿色,花被筒近喉部稍缢缩;具6枚雄蕊,花丝下端与花被合生,花药开裂方式为纵裂;雌蕊子房上位,3心皮,花柱与子房等长.湖北黄精花药壁由4层细胞组成,成熟的绒毡层具多核,绒毡层发育类型为分泌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呈左右对称型排列,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存在小孢子发育不同步的现象.雌蕊胚珠具双珠被、厚珠心;四分体呈直线型排列,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存在双胚囊胚珠现象.在雄蕊的花药壁和雌蕊的子房壁都观察到有束状草酸钙针晶.[结论]湖北黄精雌雄蕊具有较原始的发育特征,虽然在发育过程中都存在异常现象,但雄蕊最终能形成正常的雄配子体,雌蕊低频率的双胚囊现象对总体受精结果影响很小.湖北黄精杂交育种可以选择花药开裂前一时期的花粉,花药壁和子房壁观察到的束状草酸钙针晶无法作为湖北黄精物种鉴定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多花黄精中果聚糖产物的抗疲劳与改善肠道菌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研究多花黄精精制多糖的结构特征并探究其抗疲劳及改善肠道菌作用,为以多花黄精精制多糖为功能性成分的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三甲基硅醚衍生化-气相色谱法等方法对多花黄精精制多糖进行化学表征;采用小鼠负重游泳试验结合生化指标评价其抗疲劳作用;采用 16S rRNA肠道菌群测序研究多花黄精精制多糖的改善肠道菌作用.结果 获得的多花黄精精制多糖是一种果聚糖产物,且含有少量葡萄糖(Glc)、半乳糖(Gal)、阿拉伯糖(Ara)、甘露糖(Man)、鼠李糖(Rha)和半乳糖醛酸(GalA),其相对分子质量在 0.4~285 kDa内,主要组分的分子量在 3 kDa左右.与模型组比较,多花黄精精制多糖高剂量组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P<0.01),降低血清中BUN、UA水平,显著降低肌肉组织中LA(P<0.01)和MDA水平(P<0.05);显著提高肝脏组织中SOD(P<0.01)活性,GSH-Px(P<0.001)和CAT(P<0.05)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多花黄精精制多糖低剂量组能够上调小鼠粪便微生物中益生菌伊格尔兹氏菌属(g_unclassified_f_Eggerthelaceae)和魏斯氏菌属(g_Weissella)相对丰度(P<0.05).结论 确定了多花黄精精制多糖的化学组成,并证明了该多糖具有较好的抗疲劳功效,能促进肠道中益生菌生长,为以多花黄精精制多糖作为功能性成分的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多花黄精松针炭疽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明确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炭疽病菌松针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ioriniae的生物学特性,筛选防治松针炭疽菌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血球计数板测定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pH和氮、碳源对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测定5 种化学农药和6 种生物农药对松针炭疽菌的抑菌作用.结果:PDA培养基、24 h光照、28℃、pH 6.0、氮源为牛肉浸膏和碳源为葡萄糖时有利于松针炭疽菌菌落生长;PDA培养基,24 h光照、28℃、pH 6.0、氮源为酵母粉和碳源为葡萄糖有利于其产孢.5 种化学农药中,抑菌效果较好的为45%咪鲜胺微乳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 500 g/L 异菌脲悬乳剂,其EC50 值分别为 0.048、0.066 和0.088 μg/mL;6 种生物农药中,0.5%大黄素甲醚水剂、28%井岗霉素可溶粉剂和 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对松针炭疽菌抑菌力较强,EC50 分别为 0.048、0.077、0.082 μg/mL.结论:培养基、光照、温度、pH和碳、氮源对松针炭疽菌菌落生长和产孢量均有一定影响.咪鲜胺和大黄素甲醚等杀菌剂对松针炭疽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人工生态种植对土壤理化性质、多花黄精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研究不同人工生态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肥力、多花黄精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野生混交林的土壤和野生多花黄精为对照,测定黄桃、杉木林及竹林在人工生态套种多花黄精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肥力、多花黄精块茎生长量和黄精药材指标性成分含量.结果:3 种人工生态种植模式能显著提升土壤物理性状及肥力,并提高多花黄精块茎生长量及药材品质,影响大小顺序为:黄桃套种>杉木林套种>竹林套种>CK.黄桃套种模式下,土壤含水量、pH值、孔隙度分别为 20.42%、6.23 和 56.24%,容重仅为 0.71 g/cm3;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分别为 112.33、506.47、722.14 和 483.60 mg/kg;多花黄精种植 3 年块茎重量、块茎生长量和相对生长速率分别为378.97 g、354.22 g和1 433.78%;多花黄精块茎醇溶性浸出物和总多糖含量分别为 86.14%和 15.53%.结论:人工生态种植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提升土壤肥力,提高多花黄精产量和药材品质,其中以黄桃套种多花黄精的人工生态种植模式效果最佳,本研究为多花黄精人工生态种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江西黄精道地性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4/3/30
黄精为经典的药食两用滋补中药之一,我国多花黄精、黄精、滇黄精三大药用品种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同品种的适宜生长区各有不同,其产地具有道地性.江西自古盛产黄精,但缺乏其道地考证研究.该文从古代江西黄精的名称、产地变迁与分布、形态特点、生长环境、炮制加工、应用等记载对江西黄精的道地性进行考证.考证表明,江西黄精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宋代的洪州黄精,其在古代江西各地州府均有分布;古籍之洪州黄精即为现代的多花黄精品种,清代以来多花黄精成为我国的黄精药用主流品种,故江西的多花黄精为我国黄精药用、食用作出了积极贡献,由此得出江西为多花黄精道地产区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