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水面舰艇一起水痘疫情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一起大型水面舰艇的水痘暴发事件,探索水面舰艇传染病的防控策略。方法:通过实地访谈、电话咨询调查一起水面舰艇水痘感染相关人员人口统计学资料,水痘、带状疱疹相关流行病学史和疫苗接种史,了解水痘患者病情发展及转归,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途径,探讨实施传染病防控措施及其对此次疫情走向的影响。结果:5例水痘患者确诊后均得到有效的隔离和治疗,没有并发症发生。5例患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密切接触,但是不能排除含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污染环境而间接接触的可能。暴发水痘疫情部门无水痘病史且无疫苗接种史者37人。防控措施实施后水痘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此次水痘疫情暴发可能是通过含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途径进行传播,大量易感人群是关键。根据舰艇特殊环境制定前瞻性的防控方案才能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暴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某大型水面舰艇远航期间疾病谱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大型水面舰艇远航期间官兵疾病发生特点和规律,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为未来更好地执行远航卫勤保障任务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某舰艇医疗组在远航期间门诊、急诊及巡诊期间的伤病记录资料,根据记录信息将疾病按不同专科进行分类,分析远航官兵疾病分布特点和规律。结果:远航81 d,549人参与远航任务,共673例次伤病诊断结果纳入研究。其中呼吸系统、创伤\运动损伤、消化系统疾病位于系统发病的前3位,占发病总例次的70.58%;上呼吸道感染、手外伤和口腔溃疡分别占21.86%、5.65%和5.28%;需要手术及深度医疗的疾病发生率较高(24.59%),且以外伤和感染性疾病为主,集中于运动系统和消化系统。结论:远航期间官兵的疾病谱可能与舰艇生活环境、个人体质、远航生活经验以及性别相关;疾病防控应注意卫生宣教和环境消毒,尤其注意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必要时建立个人卫生档案和疾病预警制度;同时,卫勤保障人员和卫勤物资的配备应与远航疾病谱的发生特点和分布规律相适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舱室空气微生物浓度检测数据统计学分布数学分析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舱室空气微生物浓度检测数据分布的有效统计学分析模型,为获取舱室空气微生物污染容许浓度理论限值提供手段。方法:应用数学统计学原理,采用线性变换 y= x、负指数变换 y=1/ x、根指数变换 y=sqrt( x)、对数变换 y=log10( x)和反三角函数变换 y=arctg( x)5种数学映射变换处理检测数据;应用正态分布、伽玛分布、指数分布、瑞利分布、威布尔分布和贝塔分布6种概率函数模型分析数据的分布;在映射变换置信水平α=0.05下,采用KS检验方法对模型可接受性进行检验,当 P≥α时判定为不拒绝该分布模型。 结果:舰艇舱室空气微生物浓度数据经线性变换、负指数变换、根指数变换、对数变换后,大型水面舰艇、潜艇舱室微生物浓度分布接受正态分布模型、伽玛分布模型和威布尔分布模型( P≥α);普通水面舰艇舱室微生物浓度分布接受威布尔分布模型( P≥α)。 结论:威布尔分布模型在舱室微生物数据分布统计学分析中通用性好,可用于容许浓度理论参数值演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某大型水面舰艇航渡和靠港期间舰员眼科疾病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某大型水面舰艇航渡和靠港期间舰员眼科疾病的临床资料,探寻其发病原因,为大型舰艇眼科医疗保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某大型水面舰艇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航渡(84 d)和靠港(161 d)期间船员的眼科门诊就诊记录,统计各种眼病的发病率、构成比,并将其发病特点、诊治过程及愈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航渡期间眼病发病率前6位的分别是结膜炎(8.72%)、视疲劳(3.42%)、干眼症(3.18%)、睑板腺炎(2.41%)、睑皮炎(1.00%)、眼外伤(0.94%),靠港期间排名前6位的是结膜炎(8.07%)、干眼症(3.65%)、视疲劳(3.24%)、睑板腺炎(2.71%)、眼外伤(0.65%)、睑皮炎(0.41%)。航渡期间眼病构成比分别是结膜炎43.02%、视疲劳16.86%、干眼症15.70%、睑板腺炎11.92%、睑皮炎4.94%、眼外伤4.36%,靠港期间眼病构成比分别是结膜炎41.39%、干眼症18.73%、视疲劳16.62%、睑板腺炎13.90%、眼外伤3.32%、睑皮炎2.11%,2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2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某大型水面舰艇航渡期间舰员眼病发生率远高于靠港期间,尤其以感染性眼病、眼干、视疲劳和眼外伤为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型水面舰艇医护人员灾难医学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我军大型水面舰艇医护人员灾难医学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合理训练和考评舰艇医护人员提供依据。方法:基于CO-S-TR理论模型、实地调研和Delphi法建立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重要性赋值均数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构建大型水面舰艇医护人员灾难医学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医务中心指挥人员,现场伤员集中点、临时救护站和主救护所医护人员能力评价指标4个分体系,分别下设一、二、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作为我军大型水面舰艇医护人员灾难医学救援能力和训练效果的有效测评工具,为提高我军实战化训练效果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预测模型的大型水面舰艇航海疲劳风险筛查评分量表的构建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本研究拟构建基于预测模型的航海疲劳风险筛查评分量表,为航海疲劳人群早期识别及提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选取参加航海任务的某部官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筛选出航海疲劳独立危险因素,并将其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分类树模型3种模型中,对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进行比较以选出最优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航海疲劳风险筛查评分量表.结果 舰员在航行第30天时疲劳程度高于航行前1天(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舰艇官兵运动频次、靠港期间吸烟情况、碳水化合物摄取情况、发酵饮食摄入情况、压力情况、每天工作总时长、环境不利影响因素数量、每天最大连续工作时长以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得分9个因素与疲劳评定量表14(fatigue scale 14,FS-14)评分相关(P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分类树模型3种模型预测舰艇官兵航海疲劳的AUC分别为0.953、0.915、0.811,均具有较好的诊断能力,最终选定Logistic回归模型为最佳预测模型,其在训练集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95%、84.62%.本研究将Logistic回归模型以列线图的形式可视化,最终形成航海疲劳风险筛查评分量表.结论 本研究依据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的航海疲劳风险筛查评分量表,可客观有效预测航海疲劳,并为航海疲劳早期风险筛查和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水面舰艇噪声暴露评估及其对官兵听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舰艇环境是一个高噪声环境,噪声的来源主要是发动机,我军大型水面舰艇官兵常年在舰艇上工作和生活,而长期持续性高强度的噪声刺激会引起噪声性听力损伤[1].2016年8月笔者测量了我军某型舰艇在靠泊码头、机械检视和正常航行时的噪声强度,并对舰上各战位官兵进行了听力损伤的主观感觉问卷调查,为今后改善舰艇环境、加强个人防护、减少官兵的听力损害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大型水面舰艇舰员自主神经功能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和评估某大型水面舰艇舰员的自主神经功能状况.方法 对157名正在执行海上任务的舰员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离线分析其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heart rate,DC),比较HRV、DC在不同部门、不同舰面工作位置以及不同任务时间舰员之间的差异,并分析舰员舰上工作时间与HRV、DC的相关性.结果 机电部门舰员24 h内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168.57 ±28.02) ms]、24 h每5 min时段心动周期的均值标准差(SDANN)[(151.79±28.59) ms]、全程2个相邻的正常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39.21±11.44)ms]、相邻2个正常心动周期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全程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15.45±8.09)%]、高频功率(HF)[(548.18±329.27) ms2]和舰务部门舰员的SDNN[(168.93 ±26.97) ms]、RMSSD[(41.06±13.91) ms]、PNN50[(17.45±8.58)%]、DC值[(7.35±2.08) ms]较医务、政工部门舰员[SDNN为(183.87 ±42.50) ms、SDANN为(166.40±43.07) ms、RMSSD为(49.78±17.74) ms、PNN50为(21.94±11.16)%、HF为(806.93±603.37) ms2、DC值为(8.11±1.43)ms]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舰面上与舰面下工作的舰员的HRV和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舰员任务中RMSSD、PNN50、HF、DC值较任务前降低(P<0.05).舰员的舰上工作时间[(39±29)个月]与SDNN、SDANN、RMSSD、PNN50、HF、LF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水面舰艇工作环境和海上航行任务能够损伤舰员的自主神经功能;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在不同部门之间具有差异性,且其与舰上工作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军海军舰船牙科勤务保障的现状和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3/8/6
海军舰船牙科勤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船员提供口腔健康保障,使海军官兵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海军实力较强的发达国家,如美、英、法、德等国拥有比较完备的牙科勤务体系,并且非常重视海军舰船人员的牙科勤务保障.外军海军舰船牙科勤务保障大致可分为医院船、航空母舰和水面舰艇等3个保障等级.医院船是现代海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外军的医院船一般由民用船改装而成,主要在南美和东南亚国家定期进行医学救援活动,并在发生“大规模”灾害之际提供紧急救援;美军将航空母舰作为海上医疗后送的第2级救治阶梯,并作为医疗保障主体负责本舰及整个编队人员的救治工作;水面舰艇是海军水面战斗舰艇部队和勤务舰船部队,在水面遂行作战任务使用的大型装备.我国海军正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期,借鉴外军海军舰船牙科勤务保障的有益经验,对于开展舰船牙科医疗服务及相关勤务保障研究,适应未来海军作战口腔卫生勤务保障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外军海军医院船、航空母舰和水面舰艇等3个保障等级的牙科勤务保障现状和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远航实习中"统分结合"训练模式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我海军某大型水面舰艇远航训练中,针对军医大学学员首次参加航海实习的情况,尝试进行"统分结合、有机融合"的训练模式,以航海实习为前提,以医学实践为根本,以综合素质拓展为目标,取得良好效果,为建设强大海军培养卫勤人才进行积极的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