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人水痘引起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特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疾病。成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例罕见,病情发展迅速且预后差,病死率高。本例患者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神志迅速转差,予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治疗后,患者的神志及肌力均有好转,说明尽早并及时使用甲泼尼龙联合血浆置换的治疗方案能使患者更早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流感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含b型流感嗜血杆菌成分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炭疽疫苗、戊型肝炎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森林脑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VZV对Schwann细胞朊蛋白糖基化的影响及甲钴胺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对人Schwann细胞(human Schwann cells, hSC)朊蛋白(cellular prion protein, PrP C)糖基化特征的影响,及甲钴胺(methylcobalamin, MeB 12)的调节作用。 方法:以感染复数1.0的VZV感染细胞48 h,加入250 μg/ml的MeB 12培养48 h,用抗体3F4分别包被上清和沉淀中PrP C,凝集素-ELISA法筛查PrP C的糖基化特征,并测定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 结果:VZV感染组细胞上清与沉淀中的PrP C聚糖比例与未感染组比较有明显变化,总聚糖比分别为1∶1.5和1∶2.6(F=24.18, P<0.001, LSD-t=8.27, P<0.001),提示VZV感染后PrP C稳定性下降,相应的SOD活性(4.43±2.05 U/mg)与未感染组(14.23±1.27 U/mg)比较明显下降(F=18.19, P=0.001, LSD-t=6.54, P<0.001),MDA水平(11.17±1.89 nmol/mg)与未感染组(3.73±0.35 nmol/mg)比较明显升高(F=30.70, P<0.001, LSD-t=8.25,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加入MeB 12后,VZV感染细胞沉淀中的聚糖较VZV感染未加药组有明显增加,总聚糖比为1∶2.4,提示MeB 12增强了PrP C的稳定性,相应地SOD活性明显增高(11.07±2.07 U/mg, LSD-t=4.42, P =0.002),MDA水平明显下降(5.23±0.96 nmol/mg, LSD-t=6.58, P<0.001),与感染未加MeB 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VZV可改变hSC中PrP C的糖基化特征,而MeB 12可调节PrP C的糖基化特征,增强PrP C的稳定性,从而提高hSC的抗氧化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流感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含b型流感嗜血杆菌成分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炭疽疫苗、戊型肝炎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森林脑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成人肝肾联合移植术后水痘感染诊治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成人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发生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感染的报道比较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肝肾联合移植受者术后水痘感染并成功诊治的病例。该受者于肝肾联合移植术后39个月出现全身皮疹,以躯干为著,头面部、四肢散在,含红色基底水泡,丘疹、水泡及结痂同时存在,伴咽痛及发热,外周血VZV-DNA定性(PCR法)示阳性。经给予静脉应用阿昔洛韦(0.25 g,每日2次)、输注人免疫球蛋白,同时调整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皮疹消退,好转出院,7个月后复查VZV-DNA结果示阴性。对于肝肾联合移植术后水痘受者,应给予及时应用阿昔洛韦抗病毒、输注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及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带状疱疹发病后卒中风险增加及带状疱疹疫苗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导致两种不同的疾病:水痘和带状疱疹。其中带状疱疹患者发病后可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卒中。目前,评估带状疱疹发病后卒中风险的研究较少,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对卒中风险的影响尚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探索带状疱疹患者发病后发生卒中的风险,并评估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对该风险的影响。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使用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全国病例数据,纳入18岁及以上患者2 165 505例,其中有带状疱疹患病史的患者71 911例。结果显示,带状疱疹患者发病后30 d内发生卒中的风险增加, OR值(95% CI)为1.93(1.57~2.40), P<0.001;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或带状疱疹活疫苗后发生卒中的风险降低, OR值(95% CI)为 0.57(0.46~0.72)、0.77(0.65~0.91),均 P<0.00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尿病与带状疱疹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皮肤急性炎性反应,常伴有严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在老年患者中,带状疱疹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疾病之一。研究证实,糖尿病为带状疱疹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诱发微血管病变、降低免疫水平,增加了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同时带状疱疹也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内分泌失调、血糖恶化、生活质量下降,从而加重社会经济负担。目前,关于糖尿病和带状疱疹相互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两者的相关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病毒性肺炎治疗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病毒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我国,病毒性肺炎约占CAP的27.5%~39.2%,其中流感病毒最常见,属于RNA病毒,其他RNA病毒主要包括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等,而DNA病毒主要包括腺病毒、疱疹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然而,针对这些病毒的有效抗病毒药较少,本文综述近年来除冠状病毒外的其他抗病毒药物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便协助临床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水痘疫苗对20岁及以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探讨水痘疫苗接种对20岁及以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并描述其临床特征。依托宜昌市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3家医疗机构就诊的20岁及以下带状疱疹患者信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水痘疫苗接种史分为接种组和未接种组,对比其临床表现和转归情况。结果显示,本研究共纳入46例带状疱疹患者,年龄7~20岁,男性26例(56.5%)、女性20例(43.5%),接种组15例(32.6%)、未接种组31例(67.4%),受累部位依次是胸背部(28例)、腰腹部(8例)、头面部(7例)、四肢(7例),疱疹皮区波及范围:2例涉及面积太大、21例10 cm×10 cm、14例5 cm×5 cm、9例1 cm×1 cm,疱疹个数:7例数量较多无法数清、4例50~99个、26例10~49个、9例<10个,病程[ M( Q1, Q3)]为20.5(13.5,24.8)d,5例出现疱疹后遗神经痛、1例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水痘疫苗接种组与未接种组临床表现及转归比较发现,接种组脱痂时间短于未接种组( Z=-2.01, P<0.05),其余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综上,多数儿童青少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疱疹数量较少且波及范围散在,疱疹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少。水痘疫苗接种能缩短带状疱疹患者的脱痂时间,缓解部分临床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水痘诊疗方案(2023年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水痘(varicella, chickenpox)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以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出现为特点。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时可发展为重症,也可因潜伏的VZV再激活而引起带状疱疹。为进一步规范水痘临床诊疗工作,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