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医科院校分层多元英语课程体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医科院校英语分层多元课程体系,提升医学生在医学专业领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双语或全英文医学专业教学做铺垫。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构建医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然后利用问卷和访谈方式,采集7名长期在医学院校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专家指标打分意见,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门课程的专家权重。结果:学术论文写作、国际学术交流、跨文化交际、医学英语听说、医学论文写作的综合权重分别位于方案层所有指标的前5位;综合英语2的综合权重排序为第6位;四级考核的综合权重排序为第8位。结论:通用英语在医科院校仍然必修,但是可适当压低权重,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能力设定多样化的起点;同时辅以等级考试,以推动双语或全英文教学准入标准的衔接;跨文化课程板块在医科院校不纳入主科,主要以选修课为主,以增加医科院校英语课程内涵建设;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可以融入到其他课程板块之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学生视域下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医学生团队对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的发掘与整合,并建设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为医学生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可行性经验。方法:对某医学院校1 0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AU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态度与需求、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式,以及资源的呈现方式和类型。基于问卷结果、教材主题、教学模块与学生专业,采用内容分析与归类法,建设符合医学生期望的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库。数据均以占比百分率的形式呈现。结果:①836名学生认为大学英语有必要与思政教育融合,希望通过日常生活(731人)、医学背景知识(664人)、社会实践(622人)、新闻时事(604人)等相关的视频、音频建设思政资源库,并以“教师讲授+课堂讨论”(528人)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上述资源。②根据教材主题匹配问卷结果中的思政融入点,根据单元模块内容进一步细化思政融入点为普适性与医学专属思政教学元素两类,最终建成了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库。结论:好的课程与资源是师生共研共建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产出导向的中医文化ESP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中医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中集中表现为“中医文化失语症”,其中教与学的输入和产出驱动不足是其重要原因。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在中医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课程《英语畅谈中医文化》中设计“中医文化”产出导向教学模式,依照驱动、促成、评价教学流程开展实践研究,证明应用该模式使中医ESP课程的教与学有效融入了“民族情感”与“国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中医文化产出能力,发挥了外语教学的育人作用,而且也提升了教师的教研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英语课程听说教学中的医学人文精神"共情式"培育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除了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还需要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本文介绍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内核和引领,采用"共情"的方式将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融入医学英语听说教学之中。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围绕职业道德规范、医学伦理关系以及社会热点事件确立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主题,设计了"共情导入""分析点评""讨论启发""模拟再现"4种教学环节,实现从"情感认同"到"内化于心"再到"外化于行"的隐性培育过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对相关的医学伦理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语言学课程中培养医学人文精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医学院校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的看法以及对后续英语课程的需求,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置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1月,以西安医学院2013至2017级2 00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发布《西安医学院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调查问卷》,对问卷数据进行实时统计与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 815份,有效回收率90.75%。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英语学习目的为"通过四六级考试或其他英语考试,获取证书(1 366人,75.26%)""为以后工作考虑(1 093人,60.22%)""为考研做准备(1 060人,58.4%)"。学生期待"阅读、写作、翻译等技能训练"以及"口语操练和跨文化知识学习"的比例较高,分别占78.51%(1 425人)和65.84%(1 195人)。68.76%(1 248人)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人文英语或医学通用学术英语"课程。结论:目前单一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医学生学习需求,应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指导,探讨构建突出医学院校特色、满足不同专业学生需求的多类别与多层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ESP视角下医学学术英语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以海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EMAP课程为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海军军医大学外语教研室根据本校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医学专业特点和需求,设计并实施医学学术英语课程(English for medical academic purposes,EMAP),并以医学人文英语论坛(English Forum on Medical Humanities,EFMH)为纽带将各门课程串联起来,逐渐发展为一套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本文简要阐述了该课程体系的开设需求、课程设计、教学理念和评估形式、EFMH在课程体系中的纽带作用、论坛的直接成果和后论坛效应等方面,以期为大学英语ESP教学提供些许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科研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19年4月,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规培医师的基本情况、科研培训现状、科研培训需求。共发放问卷177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有效回收率92.6%。分别有52名(31.7%)及31名(18.9%)规培医师参加过临床科研项目课题及临床科研相关培训,仅10名(6.1%)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大部分规培医师认为参加科研项目培训很有必要,有126名(76.8%)认为需要开展统计分析与医学文献检索知识培训,有122名(74.4%)认为需要开展临床科研设计、数据收集与管理、论文撰写与发表、医学科研英语知识培训,有121名(73.8%)认为需要开展期刊选择与投稿知识培训。研究生及非研究生规培医师对不同科研课程培训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低年级规培医师仅临床科研设计课程的需求度存在差异[84.9%(45/53)比69.4%(77/111),χ 2=4.55, P<0.05]。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薄弱,可从改进全科规范化培训模式、导师指导科研工作、开展互联网教育、制定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全科规培医师的科研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微信的医学英语翻转课堂学生满意度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以海军军医大学医学英语翻转课程为例,借助问卷调查和访谈,从教学设备、教学过程、评价方式、教学效果四个方面,了解学生对基于微信的医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满意度,以评估该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同时利用调查结果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高等教育阶段人文类课程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在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在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准试验性研究设计,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参加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广州医科大学2013级和2014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4级58名学生设为试验组,将2013级39名学生设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基于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课程结束后,采用期末理论考试、自主学习能力评定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英文试题评分[(21.95±2.92)分],高于对照组学生[(20.59±2.52)分];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73.76±7.61)分比(69.87±9.68)分,(79.47±7.97)分比(75.92±8.34)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业自我效能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英语EMP课程在医学本科整合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医学英语EMP课程(English for medical purpose)在医学本科整合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参与重庆医科大学整合医学教育的本科生120名分为EMP组和传统医学英语教学组。两组大纲知识点没有差异。授课方式方面,EMP组结合整合医学教育,按照器官系统进行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传统组按照传统的以构词法和词句理解为基础的医学英语教学方式进行。采用SPSS 24.0进行 t检验。 结果:医学英语词汇考试成绩EMP教学组高于传统教学组[(85.00±3.52)vs. (65.67±3.33)]。EMP教学组学生发表文献综述14篇,传统教学组发表6篇。教师采用随机双盲的方式对学生的综述进行评分(百分制)。结果表明,EMP教学组学生专业词汇应用评分高于传统教学组[(84.52±2.34)vs.(70.98±1.45)];综述内容科学性评分EMP组高于传统教学组[(88.87±4.68)vs.(71.87±2.41)];语法评分EMP组高于传统教学组[(90.01±7.24)vs.(76.00±3.76)]。结论:医学英语EMP课程能较好地配合医学本科整合医学教育,提高学生应用医学英语检索文献的能力和按照器官系统来认识医学英语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