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运动干预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对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开展运动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JBI范围综述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常用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31日,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和信息提取.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10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类实验研究.运动类型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感觉运动训练、平衡训练、振动训练、神经舞蹈训练、自行设计的四肢锻炼操等;总干预时长4~12周或化疗时长,运动强度多为轻中度,运动频率多为2~5次/周,30~60 min/次.运动干预评价指标包括安全性、依从性、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生活质量等.结论 运动干预可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运动干预策略和评价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有待更多证据以制订最佳运动干预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体育舞蹈对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课题背景当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如缺乏锻炼、久坐不动、超重肥胖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还会导致各种心理健康、学业和社交问题.体育舞蹈作为一种综合的体育运动形式,结合了舞蹈、音乐、体能和戏剧性元素,能够全身性地动态锻炼肌肉、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还能培养自信心、合作精神和创造力.体育舞蹈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健身效果吸引了大学生的关注,成为他们锻炼方式的一种重要选项.目前,许多高校在课堂、社团和俱乐部等多个层面上推广体育舞蹈相关的活动,提供了一个让大学生参与体育舞蹈的机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扶阳导引在心脏康复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阳气在人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扶助阳气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导引就是符合动则生阳,喜则生阳,善则生阳的扶阳要药.心脏康复重视运动疗法,导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康复运动疗法,扶阳导引与其他体育锻炼不同,强调动静结合,注重天人合一,注重调身、调心、调息,导引注重调和阴阳,阳主阴从,包含心理疗法,其运动方式为修复阳气的圆运动,对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血管的疾病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心脏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优势.扶阳导引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和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的导引术,动作柔和缓慢,讲究身心结合.本文讲述扶阳导引在心脏康复中的具体应用及分期,文中介绍了常用导引术有立式八段锦、坐式八段锦、六字诀、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其他导引术有马王堆导引术、大舞和太极养生杖等,文中对每一种功法特点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每一种导引进行具体的心脏康复分期,为心脏康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五禽戏现代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五禽戏动作秉承五禽特点,将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及其“五禽”的形、神、气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流传过程中,五禽戏形成多个流派,有重点模仿五禽神态,以内气运行为主,重视意念锻炼,如五禽气功图;有的结合拍打、按摩,甚至融入拳法,如五禽拳;还有以舞蹈形式出现的,如五禽舞等,都为五禽戏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大量文献证明五禽戏可以有效提高脏腑功能,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五禽戏在现代属于有氧运动,运动的强度及其动作都在老年人的承受范围之内,适宜人群广泛,易于推广,并发挥其治未病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健身气功防治疾病的应用现状及理论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从中医"治未病"视角探讨健身气功防病治病的理论依据及作用机制.健身气功可调身、调神、调心、舒筋利节、协调脏腑功能,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符合中医理论中"形神合一"的观念.从作用机制看,健身气功可调节大脑功能、提高免疫和代谢功能,促进疾病向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贵阳市7岁及以上居民体育锻炼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贵阳市7岁及以上居民体育锻炼现状.方法:利用2017年贵阳市居民疾病谱调查项目资料,选取68 228名7岁及以上居民,分析体育锻炼参与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及不同职业被调查人群的体育锻炼参与率,了解体育锻炼的运动频率及体育锻炼的形式.结果:贵阳市7岁及以上居民体育锻炼参与率27.5%,男性体育锻炼参与率(26.5%)低于女性(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762,P<0.001);体育锻炼参与率在不同生命周期间比较,大小依次为老年期(43.1%)、中年期和少年期(均为28.4%)及青年期(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085.153,P<0.001);不同职业体育锻炼人群参与率大小依次为离退休人员(64.3%)、军人和警察(45.5%)、国家公务员(38.1%)、农民(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 260.070,P<0.001);参加体育锻炼者中运动频率6~7d/周占46.8%、4~5d/周占23.1%;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大小依次为慢走(53.4%)、做操/跳广场舞(14.9%)及跑步(14.2%).结论:贵阳市居民体育锻炼参与率较低,不同性别、年龄及职业人群选择的锻炼方式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偏侧舞蹈样运动为临床表现的双侧肥大性橄榄核变性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2岁,主因"右侧肢体乏力11月余,伴右侧偏身舞蹈样运动5月余",于2018年10月23日收入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于2017年11月18日突发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清、呕吐,至外院就诊,查头颅CT提示脑桥出血,住院予对症治疗,具体诊疗经过不详,病情稳定后出院,遗留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清.后经康复锻炼,脑出血后遗症状改善,患者言语转清,可独立行走.2018年5月患者开始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活动,表现为舞蹈样运动,右上肢明显,后逐渐加重.10月开始出现头颈部不自主运动,活动时症状明显.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市延庆区教师闲暇时间体力活动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职业人群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健康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我国职业人群每天坐位作业时间长达4.4h,仅15.6%的职业人群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疾病或亚健康状态比例较高[1].教师作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其身心健康不但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而且对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休闲性身体活动又称闲暇时间的体力活动(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LTPA),是指个体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内,为满足兴趣爱好以及社会的、适应性的和竞技性的需求而从事的身体活动,主要包括体育锻炼,如散步、跳舞、跑步、户外骑行和游泳等[2].LTPA可调节性和可干预性强,对身体活动总量的影响大,健康效益显著,是促进体力活动和健康干预的重点.本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区教师为例,探究LTPA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寻求针对性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太极拳与广场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下肢肌力与平衡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太极拳和广场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下肢肌力及动、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右侧为优势侧的中老年女性75名,其中太极拳组、广场舞组和对照组各25人,对太极拳组和广场舞组分别进行16周的太极拳和广场舞运动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动、静态平衡测试仪和CYBEX-Norm型等速肌力测试仪分别对所有受试者的动、静态平衡能力和下肢肌力进行测试.结果:运动干预后,60°/s角速度测试时太极拳组的膝伸、踝屈和踝伸峰力矩值大于对照组(P<0.05);180°/s角速度测试时,广场舞组膝屈、膝伸和踝屈的峰力矩值大于对照组(P<0.05).运动干预后,60°/s角速度测试的太极拳组和180°/s角速度测试的广场舞组膝屈、膝伸和踝屈的峰力矩值大于干预前相应值(P<0.05).在平衡能力方面,运动干预后太极拳组和广场舞组平衡得分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其它动、静态指标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太极拳组平衡得分、摆动速度、摆动角度和外周面积指标值小于广场舞组(P<0.05),而平衡得分指标值大于广场舞组(P<0.05).此外,除广场舞组摆动速度指标外,干预后太极拳组和广场舞组Score指标值均大于干预前(P<0.05);太极拳组和广场舞组其余动、静态平衡指标值均小于干预前(P<0.05).结论:太极拳和广场舞锻炼均可改善中老年女性下肢肌力和动、静态平衡能力.其中,太极拳锻炼更有助于改善中老年女性下肢绝对力量和静态平衡能力,而广场舞锻炼则更有助于改善中老年女性下肢爆发力和动态平衡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广场舞运动对老年人体质健康与心理情绪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广场舞运动对老年人体质健康与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社区80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将仅参加广场舞运动老年人作为A组,仅参加步行锻炼的老年人作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情况〔包括身体形态(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体脂率及腹部皮质厚度)、身体功能(包括心率、血压、肺活量及骨密度)及身体素质(包括握力、背力、反应时、稳定性及腿部力量)〕和心理情绪情况.结果 A组运动后身体形态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运动前(P<0.05).B组运动后的臀围、体脂率及腹部皮脂厚度均显著低于运动前(P<0.05),但在体重和体重指数方面虽低于运动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身体形态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B组(P<0.05).运动后A、B组的心率、舒张压指标均显著低于运动前(P<0.05).运动后A、B两组的收缩压、肺活量及骨密度均显著高于运动前(P<0.05).A组心率、舒张压指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收缩压、肺活量及骨密度均显著高于B组(P<0.05).运动后A、B两组的握力、背力、腿部力量及稳定性均显著高于运动前(P<0.05).运动后A、B两组的反应时短于运动前(P<0.05).A组握力、背力、腿部力量及稳定性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的反应时显著短于B组(P<0.05).在愉悦、活跃、平静3个指标方面,A组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在抑郁、思虑、愤怒、激动及无活力5个指标方面,A组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 广场舞运动对于促进老年人的体质健康和改善老年人的心理情绪有显著的效果,应加大对广场舞重要性的宣传,以提高老年人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