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神经瘤患者经迷路切除术前后视频头脉冲试验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AN)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会影响患者的听觉和前庭功能.对于AN的筛查和诊断,传统方法主要依赖于听力学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而忽略了对病变部位进行前庭功能评估的重要性.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是一种新兴的前庭功能检测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应用于AN诊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在术前及术后对经迷路入路AN切除术的单侧AN患者采用vHIT进行动态检测,以探究vHIT在AN诊断、前庭功能障碍评估、术后代偿建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7例经迷路入路AN切除术单侧患者.术前1周进行vHIT以评估前庭功能,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评估听力水平,耳部MRI评估肿瘤大小;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复查vHIT,并分析vHIT与听力、肿瘤大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前vHIT显示患侧后半规管是前庭眼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VOR)增益降低最常见的半规管.术前患侧vHIT的VOR增益与听力水平(r=-0.47,P<0.05)或肿瘤大小(r=-0.54,P<0.01)存在显著相关性.术后患侧vHIT结果显示水平半规管和前半规管的平均VOR增益随时间略有上升;3个半规管显性扫视的振幅和扫视波百分比均增加,而潜伏期时间缩短,并且在术后1周变化最明显.结论:vHIT能有效监测AN患者手术前后的前庭功能变化,对辅助诊断和治疗AN患者前庭功能障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摇头倾斜抑制试验和视频头脉冲试验鉴别前庭性偏头痛和梅尼埃病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背景 摇头倾斜抑制试验(HSTST)与前庭小脑介导的中枢储存机制有关,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对外周前庭疾病的诊断起重要作用.目的 探索HSTST及vHIT在诊断前庭性偏头痛(VM)和梅尼埃病(M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7 月—2022 年 12 月就诊于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以眩晕或头晕为主诉、诊断为VM及MD的患者.完成病史采集、床旁查体;有听力损害者完善纯音测听检查;所有患者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包括摇头试验(HST)、HSTST、温度试验及vHIT,计算倾斜抑制指数(TSI).比较HST阳性的VM及MD患者临床特征及检查结果,绘制TSI鉴别HST阳性的VM和MD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研究共纳入VM患者 50 例,其中HST阳性 22 例(44.0%),包括水平眼震 19 例(86.4%),垂直眼震 3 例(13.6%);MD患者 45 例,其中HST阳性 23 例(51.1%),均为水平眼震.对HST阳性的VM及MD的患者分析显示:VM患者女∶男=4.5∶1,MD患者女∶男=1∶1.3,VM患者头痛家族史比例高于MD患者(P<0.05);VM患者伴随呕吐、耳鸣、耳闷感、听力下降症状的比例(31.8%、18.2%、13.6%、13.6%)低于MD患者(73.9%、100.0%、82.6%、100.0%),伴随头痛症状的比例(77.3%)高于MD患者(8.7%)(P<0.05);纯音测听结果显示MD患者听力下降比例高于VM患者(P<0.001);VM与MD患者vHI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与MD患者的TSI比较[(25.41±12.15)%与(78.71±1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I鉴别HST阳性VM和MD的灵敏度为0.90,特异度为0.95,ROC曲线下面积为 0.962(95%CI=0.91~1.00),最佳截断值为 0.66.结论 VM主要是中枢机制,HSTST联合vHIT可以作为鉴别VM和MD的辅助检查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脉冲电磁场在骨科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脉冲电磁场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治疗方法,临床利用脉冲电磁场治疗骨科疾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目的:综述脉冲电磁场参与治疗骨科疾病的临床应用现状,为骨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由第一作者运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脉冲电磁场治疗骨科疾病的相关研究,以"脉冲电磁场,骨科,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骨愈合,电磁导航"为中文检索词,以"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orthopedics,osteoarthritis,osteoporosis,bone healing,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为英文检索词,同内容相关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文献,从检索结果中选择了6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脉冲电磁场对骨折愈合疗效确切,通过抑菌、杀菌、抗炎及促进骨愈合等途径治疗骨髓炎,可抑制骨质疏松及其进展,又通过多种途径治疗早期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及晚期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但脉冲电磁场治疗多种骨科疾病的机制仍不明确,多数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今后依然需要从高质量的研究和临床试验中获得更可靠的证据,为骨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完善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加味祛风定晕汤联合针刺对风阳上扰型前庭神经炎患者眩晕、前庭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对平衡功能、脑血流速度和ET-1、25OHD3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观察加味祛风定晕汤联合针刺对风阳上扰型前庭神经炎患者眩晕、前庭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对平衡功能、脑血流速度和内皮素1(ET-1)、25 羟维生素D3(25OHD3)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2 年5 月该院前庭神经炎患者10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50 例患者为单一治疗组,给予加味祛风定晕汤治疗;50 例患者为联合治疗组,给予加味祛风定晕汤联合针刺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 25OHD3 水平,检查患者右椎动脉(RVA)、左椎动脉(L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采用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检测vHIT增益异常半规管平均增益,并进行日常活动前庭功能障碍等级(VADL)、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Berg 平衡量表(BBS)和眩晕障碍量表(DHI)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CRP、TNF-α水平较单一治疗组明显降低,SOD、25OHD3 水平较单一治疗组明显升高,ET-1、vWF水平较单一治疗组明显降低,RVA、LVA和BA血流速度较单一治疗组更快,vHIT增益异常半规管平均增益较单一治疗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VADL评分较单一治疗组明显降低,DARS、DHI评分较单一治疗组降低,BBS评分较单一治疗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8.00%(49/50),高于单一治疗组的 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祛风定晕汤治疗风阳上扰型前庭神经炎,可降低患者CRP、TNF-α水平,提高SOD、25OHD3 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减少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损伤,改善脑血流速度,提升前庭功能,缓解眩晕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平衡能力及生活质量;加味祛风定晕汤联合针刺治疗可增强上述疗效,缓解临床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头脉冲抑制试验在单侧前庭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前庭神经炎患者头脉冲抑制试验(SHIMP)的参数特征,探讨SHIMP在前庭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科门诊就诊的20例前庭上神经炎患者,利用视频头脉冲检查仪获取前庭上神经炎患者头脉冲试验(HIMP)及SHIMP增益值.结果:全部患者HIMP检查中患侧甩头均可引出代偿性扫视,健侧甩头均引出无代偿性扫视;SHIMP检查中健侧甩头均可引出反代偿性扫视,患侧甩头均引出无反代偿性扫视或仅有微弱扫视.前庭神经炎患者HIMP患侧、健侧增益值分别为0.56±0.15和0.99±0.13;SHIMP患侧、健侧增益值分别为0.45±0.13和0.9±0.13.HIMP患侧及健侧增益均较SHIMP患侧及健侧增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与健侧HIMP及SHIMP增益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HIMP联合HIMP可评估前庭神经炎前庭功能损伤及保留情况,也可动态监测患者前庭代偿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头脉冲抑制试验在健康成年人中的参数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健康成人头脉冲抑制试验(suppression head impulse paradigm,SHIMP)各项结果指标的参数特征,为其用于评估外周性眩晕患者前庭眼动反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3月的50名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人、女28人,年龄23~65岁,平均(38.5±11.6)岁.受试者进行SHIMP检查,获取增益、扫视潜伏期、扫视峰速度等各项参数,并与头脉冲试验(head impulse paradigm,HIMP)结果进行对照.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部受试者在SHIMP中均可引出反代偿性扫视.HIMP左、右侧增益值分别为1.02和1.10;SHIMP左、右侧增益值分别为0.93和1.01,SHIMP扫视左、右侧潜伏期分别为(201.1±50.8)ms和(187.0±42.9)ms,左、右侧扫视速度峰值分别为(302.7±58.5)°/s和(291.5±46.5)°/s.HIMP及SHIMP检查中,右侧增益均较左侧略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HIMP左侧反代偿性扫视潜伏期较右侧略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IMP反代偿性扫视左、右侧速度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侧HIMP及SHIMP增益相比较,SHIMP增益小于HIMP增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HIMP可用于成年人群前庭眼动反射功能的检查,操作简单,便于临床应用,结合HIMP检查可共同评价半规管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头脉冲抑制试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头脉冲抑制试验(suppression head impulse paradigm,SHIMP)是在头脉冲试验(head impulse para-digm,HIMP)或者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检查技术.SHIMP和HIMP都是通过计算前庭眼动反射增益(vestibulo-ocular reflex gain,VOR gain)及校正性扫视(corrective saccades)来评估半规管功能的检查方法.VOR增益在两种检查中测定方法相似,扫视却相互补充:在HIMP中,代偿性扫视显示了前庭功能的损失,而在SHIMP中,反代偿性扫视显示了前庭功能的保留.本文就SHIMP的检测方法、原理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头脉冲试验与头脉冲抑制试验参数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验证头脉冲试验(HIMP)和头脉冲抑制试验(SHIMP)在前庭眼动反射中的互补效应.方法 选择前庭上神经炎患者33例,健康成人10例(20耳),对前庭上神经炎患者患侧和健康成人左右侧HIMP和SHIMP增益、扫视潜伏期、扫视波振幅及显性扫视产生百分比进行匹配分析,比较HIMP和SHIMP各项参数之间相互关系.结果 HIMP增益与SHIMP增益呈线性正相关,并且HIMP增益大于SHIMP增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90,r=0.956,P均=0.000).HIMP潜伏期大于SHIMP潜伏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60,P=0.001),但无相关性(r=0.180,P=0.196).HIMP扫视振幅与SHIMP扫视振幅呈负相关(r=-0.484,P=0.000),HIMP扫视百分比与SHIMP显性扫视百分比呈负相关(r=-0.604,P=0.000).HIMP增益与HIMP扫视潜伏期、振幅及百分比均呈负相关,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HIMP增益与SHIMP代偿性扫视振幅及百分比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HIMP增益与SHIMP扫视潜伏期无相关性(r=-0.044,P=0.756).结论 SHIMP和HIMP均可检查水平性角前庭眼动反射(VOR)的直接通路,代偿性扫视和反代偿性扫视的增益、振幅和扫视产生的百分比可作为动态观察指标评估前庭功能.两者参数变化对评估VOR通路的损伤和恢复情况起到一定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头脉冲抑制试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头脉冲抑制试验在外周前庭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确诊的33例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获取患者患侧头脉冲试验(head impulse paradigm,HIMP)和头脉冲抑制试验(suppression head impulse paradigm,SHIMP)增益、扫视潜伏期、扫视波振幅以及显性扫视百分比,HIMP和SHIMP增益相关性,代偿性扫视和反代偿性扫视的阳性率、扫视潜伏期及振幅相关性.结果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SHIMP增益明显小于HIMP增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4,P<0.01),SHIMP增益与HIMP增益呈正相关(r=0.933,P<0.01);HIMP潜伏期与SHIMP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5,P>0.05),也无相关性(r=-0.232,P>0.05).H IM P扫视振幅小于SHIMP扫视振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5,P<0.01),二者扫视振幅呈负相关(r=-0.56,P<0.01).HIMP显性扫视百分比与SHIMP显性扫视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P>0.05),显性扫视百分比呈负相关(r=-0.45,P<0.01).结论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半规管损伤大多在低频,SHIMP检查比HIMP更加灵敏,提高了半规管功能异常的检出率.HIMP和SHIMP两者的互补特性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价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和康复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为临床经验性用药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2019年4—9月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mCIM联合eCIM试验筛选碳青霉烯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8株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中5株来自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对临床常用头孢类及加酶抑制剂药物均表现出高水平耐药的特性.所有菌株均携带金属β-内酰胺酶,7株为blaNDM-1,1株为blaIPM-4.MLST分子分型及PFGE同源性分析有6个ST序列类型,6个克隆群.ST596(3株)均为A群、ST121(1株)为C群、ST993(1株)为F群、ST91(1株)为E群、ST794(1株)为B群、ST88(1株)为D群.结论 该院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主要来源于ICU,产金属酶blaNDM-1β-内酰胺酶是其主要耐药机制.ST596 A群阴沟肠杆菌短时间内在ICU存在局部流行,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遏制暴发流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