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院急诊医学科近3年就诊患者疾病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某院急诊医学科近3年就诊患者疾病谱,探究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对急诊科就诊患者的影响,为合理分配急诊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某院急诊患者信息,回顾性分析3年间患者年龄、就诊专业、预检分诊、症状和疾病种类等分布特点.结果 共收集患者521 229例,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1362例,符合标准病例519 867例.其中男女比例为1:1.16,平均年龄50.76±20.176岁,以60岁~79岁和40岁~59岁年龄段相对集中.与2019年1级、2级、3级、4级患者比较,2020年各级均有下降,分别为-50.99%、-60.18%、-45.47%和-10.71%;2021年分别为-46.54%、-44.44%、-47.35%,+21.13%.按专业分布,2020年度以职业病科、急诊眼科、急诊耳鼻喉科、急诊内科下降最多,分别-57.23%、-45.48%、-41.06%和-30.50%;而急诊外科和急诊妇科在2021年度上涨了3.2%和75.35%.按症状分布,以腹痛、头痛、头晕、胸痛、胸闷、心悸患者逐年上升;发热、咳嗽、呕吐逐年减少;喘憋先下降后上升.按疾病分布,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逐年下降,心脑血管疾病逐年上升趋势.1级患者,2019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下降显著;2020年和2021年4个季度基本稳定;1级患者中60岁以上者占比51.3%-73.17%.结论 公共卫生事件常态下急诊患者出现骤然下降后逐渐上升接近恢复常态;老年患者恢复迅速,其中老年重症患者比例较高,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重症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海市某综合型医院临床氧疗医嘱合理性与规范性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综合型医院院内氧疗医嘱开具的合理与规范情况。方法:整群抽样选取上海长海医院2018年3月1日至6月1日住院并行吸氧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Neves等编制的"住院患者氧疗调查表"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科室,入院诊断、氧疗指征、氧疗医嘱、氧疗参数等资料,依据英国胸科协会2017年《成人医疗保健和紧急场所氧气使用指南》标准评定氧疗医嘱的合理性与规范性。结果:调查科室为内科、外科及专科(包括妇科、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老年科、皮肤科、介入科、肿瘤科、口腔科、康复医学科、感染科),共调查吸氧患者464例,其中内科病房71例、外科病房309例、专科病房84例。医嘱合理率为92.2%(428/464),内科病房合理率(64.7%,46/71)低于专科病房(92.8%,78/84)和外科病房(98.3%,304/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1.09, P<0.01);普通病房患者398例、危重症病房患者66例,普通病房合理率(90.9%,362/398)低于危重症病房(100.0%,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47, P<0.05)。医嘱规范率为22.4%(104/464),专科病房(54.8%,46/84)优于内科病房(26.8%,19/71)和外科病房(12.6%,39/309),危重症病房(65.2%,43/66)优于普通病房(15.3%,61/3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68.35, P<0.01;χ 2=80.81, P<0.01)。 结论:综合型医院院内氧疗合理性总体尚可,规范性急需提高。不同科室、不同等级病房间的氧疗医嘱合理性及规范性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合并脆弱脑功能及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高龄患者巨大盆腔肿物切除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一般情况:患者女性,年龄79岁,身高156 cm,体质量70 kg,半年前因尿频行B超检查发现盆腔内直径约8 cm肿物,未予重视;20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腹痛,B超示脐周腹部无回声巨大占位,急诊对症治疗后建议手术;4 d前出现纳差、排气排便停止。急诊以"盆腔肿物、不完全性小肠梗阻"收入妇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保守性手术治疗儿童卵巢扭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前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儿童卵巢扭转"坏死"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挽救卵巢策略的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卵巢扭转患儿,立即走急诊手术绿色通道,采用腹腔镜探查手术。如果手术证实为卵巢扭转,经过家长知情同意后,立即走小儿卵巢附件扭转保守性手术处理流程。卵巢扭转复位的患儿术后定期行小儿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双侧卵巢的体积、血供和卵泡情况。计算复位后各时间段卵巢体积与正常卵巢体积的比值、卵巢复位后各时间段卵巢体积与复位前体积的比值。统计保守手术后患儿卵巢保留成功率、血栓发生率、再扭转发生率、腹疼发生率、发热发生率、肿瘤恶变率。结果:71例卵巢扭转患儿接受了保守性手术治疗,年龄为(6.51±3.98)岁,术后随访时间超过3个月。从发病开始到接受手术的时间为(43.91±17.37)h。本组患儿腹疼的发病时间和缺血程度之间有明显相关性(r=0.85, P<0.01)。所有病例均行腹腔镜下扭转卵巢复位术。所有复位卵巢患儿术后均未出现血栓发生的症状和体征。2例患儿出现一过性发热,所有患儿腹疼的症状和体征术后均逐渐消失。所有复位的扭转卵巢随访过程中未发生再扭转。69例非恶性肿瘤性卵巢扭转复位后,随访观察未发现恶变情况。所有患儿术后均未发生卵巢再扭转或者因保守手术引起的其他并发症而需要的非计划二次手术。3个月后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结果提示卵巢保留的成功率达98.60%。 结论:儿童卵巢扭转"坏死"行保守手术挽救卵巢策略具有可行性,但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的指南规范,术前需与家属充分沟通、解释病情,争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西藏小儿外科发展历史及小儿外科疾病的特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及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卫生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西藏的人均预期寿命从民主改革前的35.5岁升至71.1岁 [1],已经接近内地水平。西藏的医疗技术在内外妇科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小儿内科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婴幼儿死亡率下降到7.6‰ [1],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小儿外科领域明显落后。近二十年来,西藏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富裕使得古老的雪域高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广大藏族同胞对患儿尤其是先天畸形患儿开始积极治疗,不再轻易放弃。在这一背景下,西藏自治区的小儿外科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兼职到专职,从治疗简单的儿外科急诊到矫正复杂畸形,各个方面都在快速成长。以下对西藏小儿外科近年来的发展做以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子宫假性动脉瘤六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子宫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2017年至2019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治的6例子宫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发病时间、诱因、症状、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例患者中,4例为产后或流产后,1例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1例为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后。6例患者的症状均为阴道流血,其中5例经急诊入院;3例表现为反复阵发性大量阴道流血,1例为咳嗽后大量阴道流血,1例为流产后少量阴道流血淋漓不净,1例为经期延长。4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1例药物保守治疗,1例随访观察。结论:子宫假性动脉瘤是一种可引起严重出血、容易危及生命的妇科急症,早期准确快速识别和及时处理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子宫动脉栓塞术为其一线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37例子宫动静脉瘘急诊救治的诊疗方案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子宫动静脉瘘(uterine arteriovenous fistula, UAVF)是罕见的子宫动静脉异常交通引起的血管连接异常性疾病 [1,2],多见于育龄期经产妇 [3,4],占生殖器和腹腔内出血的1%~2% [5],可引起凶险的大量出血并危及生命 [1,2,6],由于情况危急,容易被误诊和漏诊。近年来因子宫干预措施的增加,获得性动静脉畸形的发生率逐渐上升 [5]。因此尽早识别子宫动静脉瘘并及时干预至关重要。本研究收集了笔者所在的省级三甲专科医院妇科急救中心2015-2020年诊治的37名UAVF患者的相关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探索各种检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估的价值,以期指导妇科医生进一步识别子宫动静脉瘘,及时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案,减少该危急重症进一步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RI诊断非肿瘤因素导致的非产后子宫内翻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19岁,身高161 cm,体质量110 kg,BMI 43.32 kg/m 2,于5日前感冒伴剧烈咳嗽,当日凌晨5时左右阴道大量出血,约等同月经量,伴明显下腹痛、恶心呕吐,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江南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急诊就医。超声检查示:子宫后位,大小为73 mm×63 mm×67 mm,形态饱满,轮廓清晰;子宫肌层欠均,后壁肌层增厚不均;彩色多普勒显像未见明显异常彩色血流信号;子宫内膜厚5 mm;右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左侧附件可见无回声区,大小为38 mm×28 mm×18 mm,盆腔末见积液。血液检测结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1%,CRP 31.3 mg/L。入院后MR横断面T 2WI序列示:内翻的子宫呈“牛眼征”表现(图1A);矢状面T 2WI序列及T 1WI增强序列示:子宫略呈前倾位,形态失常,子宫底轻度向下塌陷,子宫中下段下陷至阴道穹窿,宫颈管扩张、分离,阴道穹隆明显扩张(图1B、1C);左侧附件区见一类圆形异常信号灶,T 1WI序列呈低信号(图1D),T 2WI序列呈高信号(图1E),T 1WI增强序列未见明显强化,大小约39 mm×32 mm×27 mm(图1F)。初步诊断为非产后子宫内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协同健康教育对妇科围术期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协同健康教育对妇科围术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进食、首次排气、首次排便及下地活动时间)、术后心理状态(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肠梗阻、术后感染、肠粘连)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妇科手术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以显著的促进患者术后身心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对妇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工作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卵巢透明细胞癌合并Trousseau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49岁。2020年6月19日因盆腔包块3年余入院。患者自述3年前发现下腹部包块,无腹痛、腹胀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卵巢囊肿,建议手术,患者拒绝治疗,之后亦未定期复查。2020年4月16日,患者因急性脑梗死( 图1)于我院行急诊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鼻支架取栓术,过程顺利,术后抗凝治疗。住院期间阴道少量出血,持续10余天,病情稳定后收入妇产科进一步诊治。既往史:孕2产1,剖宫产1次,48岁绝经,绝经后有潮热盗汗。家族史:母亲因肝癌病故,具体不详,哥哥、姐姐及父亲体健,否认其他疾病家族史。入院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有少许白色分泌物;宫颈轻度糜烂样改变,无举痛;子宫前方扪及胎儿头大小肿物,质韧,与宫体分界不清,无压痛;宫体及双侧附件触诊不清,无压痛。4月23日行全腹CT平扫+增强示,脾梗死;双肾斑片状低强化区,考虑为缺血改变,右侧肾动脉起始处狭窄;子宫稍高密度灶,考虑为肌瘤;右侧附件区囊实性病灶,考虑为卵巢来源浆液性囊腺癌或交界性囊腺瘤( 图2)。5月9日头颅CT平扫示,左颞叶、两侧顶叶及右侧枕叶多发梗塞灶,与4月16日头颅CT图像对比,原来的少许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左侧颞叶血肿基本吸收。5月12日3.0T盆腔MR平扫+增强示,腹盆腔巨大占位,考虑为右侧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腹膜转移可能,子宫肌瘤,盆腔少量积液( 图3)。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为69.3 U/ml,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19-9)为44.42 U/ml。超声检查示,双下肢广泛动脉血栓形成,双侧颈动脉、足背动脉未见明显异常。考虑到围手术期血栓及出血风险大,故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患者双下肢穿弹力袜。6月25日经腹行全子宫并双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盆腔腹膜多点活检术。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右侧附件)卵巢浆液性肿瘤,符合浆液性癌。术中未见明显腹水,腹腔冲洗液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细胞。术后予预防感染、补液营养支持、抗凝等治疗。术后常规病理诊断:(右侧附件)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 OCC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3:CK7(-)、CK20(-)、EMA(+)、ER(-)、PR(-)、WT-1(-)、p16(+,局部)、p53(+,个别)、Ki-67(+,30%)、calretinin(-)、CA125(+,灶)、Napsin A(+,局部)、CD15(+,灶)、P504s(+,灶)。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2天肛门排气后逐渐恢复饮食,术后第6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尿管。出院时伤口愈合良好,无不适症状。随访至2022年3月未见复发转移征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