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守性手术和保护性手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印度湿婆大佛(the Shiva,the Buddha in India;很像是中国的观世音)的意愿是:创造、破坏和修复。我想,这和外科的宗旨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一个外科医生应该是“心近佛,术似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成釉细胞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成釉细胞瘤(AM)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AM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并有明确病理诊断的AM患者的基本信息。对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特征以及复发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不同分组之间的年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肿瘤位置,手术方式及病理类型差异分析采用 χ2检验,采用ROC分析获得年龄的最佳截断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分析术后无复发生存周期。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 结果:对330例AM患者的研究中,男性患者207例(62.73%),女性123例(37.27%),年龄(33.44±15.41)岁。肿瘤多位于下颌骨(91.21%),共125例患者出现了复发,总体复发率为37.88%。病理类型以经典型成釉细胞瘤为主(242/330,73.3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保守性手术(包括刮治术和摘除术)( P<0.01)及病理类型为经典型成釉细胞瘤( P<0.01)是AM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提示,非经典型AM与经典型AM之间无复发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采用根治性手术与保守性手术之间无复发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COX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方式为影响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风险比( HR)=0.287,95%可信区间( CI):0.177~1.467];经典型AM也是影响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 HR=2.792,95% CI:1.759~1.432)。125例复发患者平均复发周期为2.64年。非经典型AM术后复发周期长于经典型AM( P<0.05)。下颌AM复发周期长于上颌AM( P<0.05)。在复发患者中,共9例(9/125,7.2%)出现恶变,2例患者出现转移。 结论:成釉细胞瘤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保守性手术及经典型AM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相较于根治性手术及非经典型AM,其无复发生存时间较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子宫腺肌病患者保存生育力手术的难点和焦点及其手术指征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生育力低下备受关注,主要包括不孕、流产、早产、死产、胎儿生长受限、子痫前期以及剖宫产率增加等。目前,子宫腺肌病不孕患者在药物、高强度聚焦超声等非手术保守性治疗失败后,往往求助于子宫腺肌病保守性手术病灶切除,但切除后的临床妊娠成功率与并发症目前一直存在争论。本文就目前子宫腺肌病患者保护生育力手术的难点与焦点以及手术指征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子宫腺肌病不孕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盆腔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平滑肌瘤,沿静脉血管生长,通常起源于盆腔静脉,向上沿静脉系统蔓延,可累及髂静脉、下腔静脉和心脏。IVL好发于生育期及围绝经期妇女,发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取决于IVL肿瘤累及的部位,伴有髂静脉、下腔静脉等大血管和心脏受累的IVL的临床表现更是多种多样,可造成非常严重的临床后果,甚至可致患者猝死。临床上应提高对IVL的认识,对于子宫肌瘤或有子宫肌瘤手术史的患者,如发现盆腔包块、下腔静脉或心脏内肿物时,应考虑IVL的可能性。子宫肌瘤患者如出现胸闷、气短、下肢肿胀等症状时应疑诊伴有下腔静脉和心脏受累的IVL。超声、CT及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检出IVL,并评估肿瘤的大小、范围和程度。IVL的诊治需要多学科协作,正确和全面的术前评估有利于IVL的早期诊断、手术决策和良好治疗结局的获得。IVL的最佳治疗是联合多学科手术切除全部肿瘤,可以一期或二期手术完成,若行二期手术,两次手术之间的间隔一般为6周~3个月。鉴于IVL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对于无生育要求者,主张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对于无子宫外血管受累的年轻、未生育患者,可考虑暂行保守性手术,但术后应密切监测,一旦复发,尽早发现并手术切除;对于反复发作,广泛累及子宫外大血管及心脏的患者,即使未生育,也应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以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时间;对于无法手术、术后有肿瘤残留或复发的IVL患者,可采用抗雌激素治疗。IVL术后均需长期随诊,患者的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保守性手术治疗儿童卵巢扭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前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卵巢扭转"坏死"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挽救卵巢策略的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卵巢扭转患儿,立即走急诊手术绿色通道,采用腹腔镜探查手术。如果手术证实为卵巢扭转,经过家长知情同意后,立即走小儿卵巢附件扭转保守性手术处理流程。卵巢扭转复位的患儿术后定期行小儿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双侧卵巢的体积、血供和卵泡情况。计算复位后各时间段卵巢体积与正常卵巢体积的比值、卵巢复位后各时间段卵巢体积与复位前体积的比值。统计保守手术后患儿卵巢保留成功率、血栓发生率、再扭转发生率、腹疼发生率、发热发生率、肿瘤恶变率。结果:71例卵巢扭转患儿接受了保守性手术治疗,年龄为(6.51±3.98)岁,术后随访时间超过3个月。从发病开始到接受手术的时间为(43.91±17.37)h。本组患儿腹疼的发病时间和缺血程度之间有明显相关性(r=0.85, P<0.01)。所有病例均行腹腔镜下扭转卵巢复位术。所有复位卵巢患儿术后均未出现血栓发生的症状和体征。2例患儿出现一过性发热,所有患儿腹疼的症状和体征术后均逐渐消失。所有复位的扭转卵巢随访过程中未发生再扭转。69例非恶性肿瘤性卵巢扭转复位后,随访观察未发现恶变情况。所有患儿术后均未发生卵巢再扭转或者因保守手术引起的其他并发症而需要的非计划二次手术。3个月后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结果提示卵巢保留的成功率达98.60%。 结论:儿童卵巢扭转"坏死"行保守手术挽救卵巢策略具有可行性,但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的指南规范,术前需与家属充分沟通、解释病情,争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化瘀消癥汤保留灌肠术后辅助治疗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中药化瘀消癥汤保留灌肠对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间入住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因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患者76例,于术后使用醋酸曲普瑞林治疗3个月后随机分组:中药组(中药化瘀消癥汤保留灌肠)38例,对照组(醋酸曲普瑞林)38例,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中医症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卵巢储备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 2)水平]及临床复发率等。 结果:中药组血清CA125与对照组在术前、术后3、6、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术后6、12个月及同组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清FSH、E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中药组血清FSH、E 2较前显著恢复,而对照组血清FSH、E 2仍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两组均有潮热出汗、无肝肾功能损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12个月,中药组无潮热出汗、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中药组复发率为2.63%(1/38),对照组为2.63%(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微创保守性手术患者,3个月醋酸曲普瑞林治疗后,中药化瘀消癥汤保留灌肠也可有效预防术后复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种保守性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3种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的29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选择的手术方式分为3组:96例行系膜缝扎联合输卵管切口缝合(A组),102例行系膜缝扎(B组),98例未行系膜缝扎与输卵管切口缝合(C组)。3组患者术毕均予甲氨蝶呤25 mg注射于病变侧输卵管系膜。结果:手术成功率A组为99.0%(95/96)、B组为99.0%(101/102)、C组为93.9%(92/9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52, P=0.04);术中出血量A组为(30.6±10.9)ml、B组为(30.9±11.6)ml、C组为(63.5±2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4.18, P<0.01)。术后3个月患侧输卵管通畅性(通畅、通而不畅、梗阻),A组分别为81.1%(77/95)、13.7%(13/95)、5.3%(5/95),B组分别为62.4%(63/101)、21.8%(22/101)、15.8%(16/101),C组分别为55.4%(51/92)、26.1%(24/92)、18.5%(17/9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5.64, P<0.01)。术后18个月患侧输卵管妊娠率及继发不孕率,A组分别为7.3%(7/96)、12.5%(12/96),B组分别为17.6%(18/102)、21.6%(22/102),C组分别为19.4%(19/98)、28.6%(28/9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56, P=0.04;χ 2=7.60, P=0.02);3组再次宫内妊娠率分别为45.8%(44/96)、35.3%(36/102)和33.7%(33/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3.59, P=0.17)。3组均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时系膜缝扎联合输卵管切口缝合,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成功率高、术后输卵管再通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伴 SLC4A1罕见突变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例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患者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检查结果及诊疗方法,并且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4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1例8岁3个月男性HS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患儿病史、家族史资料,以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患儿的临床表现、基因突变与诊疗过程进行分析。对患儿的随访截至2022年4月30日。进一步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样进行基因测序,对检出的 SLC4A1突变采用SIFT、PolyPhen-2、REVEL等遗传变异有害性预测工具评估蛋白结构功能的保守性。利用Swiss Model在线工具分析预测突变对于蛋白质结构的影响。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SLC4A1基因""hereditary spherocytosis"" SLC4A1"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HS相关文献,并对文献报道的HS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29日。本研究获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文号:2021.457),并与患儿家属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本例患儿因"面色苍黄加重2个月 +"就诊。患儿面色苍黄,病程中间断出现茶色尿,中度贫血,肝、脾大合并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膜周融合型)。血常规检查结果示,白细胞计数为7.06×10 9/L,红细胞计数为2.41×10 12/L,血红蛋白(Hb)值为64 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为94.6 f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值为281 g/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为11.47%。外周血涂片检查结果示,患儿外周血球形红细胞比例为18.3%。生化全项检查结果示,总胆红素水平为53.1 μmol/L,直接胆红素水平为15.7 μmol/L,间接胆红素水平为37.4 μmol/L,乳酸脱氢酶水平为439 U/L。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基因测序结果示,患儿携带 SLC4A1基因12号外显子c.1387G>A(p.Gly463Ser)罕见杂合错义突变,该突变来源于其父,预测为有害致病基因突变。患儿父亲未表现出贫血、溶血相关症状,仅外周血涂片可见少量球形红细胞。Swiss Model在线工具分析预测结果示,突变型SLC4A1蛋白的三级结构未因氨基酸替换受到影响。②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查结果,本例患儿被诊断为HS。患儿接受红细胞成分血输注及脾切除术,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处于部分缓解状态。截至随访结束,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拟择期行后续心室间隔缺损手术。③根据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共检索出5篇HS文献,报道6例HS患者,加上本研究1例,共纳入7例HS患者。其中,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皮肤黄染并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无HS家族史, SLC4A1错义突变致病。1例患者伴反复低血钾,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可见大量球形红细胞,有HS家族史, SLC4A1错义突变致病。1例患者伴反复不明原因贫血,有HS家族史, SLC4A1缺失突变致病。2例患者面色苍白、黄疸, SLC4A1新发错义突变致病。1例伴黄疸、胆石症,有HS家族史, SLC4A1错义突变致病。本例患儿面色苍黄,有HS家族史, SLC4A1错义突变致病。 结论:本例HS患儿家系为 SLC4A1基因12号外显子c.1387G>A(p.Gly463Ser)罕见杂合错义突变致病。基因突变检查有助于HS的确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癌保守性全乳切除术后植入物重建相关研究热点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逐渐改善,生活质量备受关注。保守性全乳切除术后的乳房重建手术兼顾肿瘤治疗和美容效果,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乳腺癌保守性全乳切除术后植入物重建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子宫颈外口闭塞的Ⅳ型阴道斜隔综合征2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探讨了子宫颈外口闭塞的Ⅳ型阴道斜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经过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例子宫颈外口闭塞的Ⅳ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及随访情况,发现2例子宫颈外口闭塞的Ⅳ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均表现为月经初潮后短期内下腹痛,1例术前误诊为Ⅰ型阴道斜隔综合征。2例均行子宫颈成形术;术后随访超过2年,1例月经正常,另1例术后1年逐渐痛经,宫腔镜检查提示患侧子宫颈外口狭窄,予扩张子宫颈。回顾文献,发现多采取患侧子宫切除术,但未报道子宫颈发育异常的具体类型。总之,子宫颈外口闭塞的Ⅳ型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罕见,可尝试保守性手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