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脂代谢情况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泌乳的影响及营养干预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糖脂代谢情况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泌乳情况的影响,探讨具体营养干预对策.方法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病例纳入修武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2例GDM患者,根据产后泌乳情况,将52例存在产后泌乳启动延迟(DOL)的患者列为病例组,将其余60例正常泌乳患者列为对照组,归纳导致GDM患者发生DOL的危险因素,分析糖脂代谢水平与DOL的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并探讨具体营养干预对策.结果 妊娠期体质指数(BMI)≥28 kg/m2、孕期体质量增长值≥5 kg、初产妇、剖宫产、空腹血糖(FBG)≥10 mmol/L、餐后2 h血糖(2h PG)≥1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甘油三酯(TG)≥2.50 mmol/L、总胆固醇(TC)≥6.4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8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0 mmol/L、载脂蛋白 A5(ApoA5)≤100 μg/L、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600 μg/L、缺乏系统母乳喂养指导为导致GDM发生DOL的危险因素.DOL发生率与FBG、2h PG、HbA1c、TG、TC、LDL-C、CTRP6呈正相关,与HDL-C、ApoA5呈负相关.结论 超重或肥胖的初产妇经剖宫产分娩后发生DOL的风险更高,其发生率与糖脂代谢功能密切相关,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予以个体化营养管理并做好相应母乳喂养指导对防治DOL、提高母乳喂养率均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对自发性早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肥胖、胰岛素抵抗、慢性低度炎症和高雄激素水平为临床特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流产及早产等有关。早产是导致围产儿严重不良结局的原因之一,发病因素复杂,目前干预的效果不够满意。近年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早产的风险高于正常育龄期女性,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早产的危险因素。本文就多囊卵巢综合征在自发性早产的研究进展方面做一综述,以期为预防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导致的早产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维生素D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合并肥胖患者妊娠结局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维生素D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不孕合并肥胖患者妊娠结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血清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5例PCOS不孕合并肥胖患者,将其中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维生素D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43例纳入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卵巢体积、卵泡个数及妊娠结局、IR和血清OS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BMI、WHR、卵泡个数和卵巢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P<0.05)。观察组患者BMI从治疗前的(25.76±1.93)kg/m 2下降到治疗后的(24.34±1.77)kg/m 2,观察组的腰臀比(WHR)也从治疗前(0.78±0.08)kg/m 2降低到治疗后的(0.83±0.10)kg/m 2,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卵泡个数和卵巢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25(OH)D水平、TAC和SOD活性明显升高,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和MDA显著降低( P<0.05)。观察组治疗后25(OH)D水平从治疗前的(23.45±4.91)ng/mL增加到治疗后(40.67±5.48)ng/mL、TAC从治疗前的(11.07±1.46)U/mL增加到治疗后的(14.23±1.31)U/mL,SOD活性从治疗前的(38.04±3.95)U/L增加到治疗后的(50.22±5.01)U/L,这些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FPG水平从治疗前的(5.81±0.79)mmol/L降低到治疗后的(4.69±0.73)mmol/L,FINS水平从治疗前的(12.07±2.08)mU/L降低到治疗后的(9.64±2.01)mU/L,HOMA-IR从治疗前的3.12±0.44降低到治疗后的2.01±0.41,MDA从治疗前的(4.97±1.22)μmol/L降低到治疗后的(4.24±0.96)μmol/L,这些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妊娠率及妊娠成功患者早期流产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和胎儿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妊娠成功患者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42.86%( P<0.05)。 结论:维生素D补充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糖脂代谢及卵巢功能,减轻IR及OS状态,尽管不能提高妊娠率,但可显著减少GDM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孕中期代谢相关因素的巨大儿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在不同孕前体重指数(BMI)分层的妊娠妇女中,通过孕中期的糖脂代谢指标建立巨大儿的风险评估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价值。方法:为单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产科门诊孕24~28周进行常规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共1 781例,排除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疾病及多胎妊娠后,最终入组1 114例,按照孕前BMI分为体重正常组(940例,BMI<24.0 kg/m 2)和肥胖或超重组(174例,BMI≥24.0 kg/m 2)。记录不同体重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孕期糖代谢状态资料,记录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建立巨大儿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价值并寻找相应预测切点。用PROCESS 3.4进行中介分析。 结果:与孕前体重正常组相比,孕前超重或肥胖组发生巨大儿风险更高(OR值为2.72,95%CI 1.75~4.23)。调整混杂因素(包括妊娠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后,孕中期的空腹血糖(FPG)、餐后1 h血糖(1hPBG)、妊娠期糖尿病(GDM)、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孕重增加(GWG)均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保护因素(均 P<0.05)。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法建立巨大儿预测模型,孕前体重正常组共940例,最终纳入预测指标为孕中期的GWG、ApoB及TG/HDL-C;孕前超重和肥胖组174例,最终纳入预测指标为ApoB和TG/HDL-C。孕前体重正常组预测巨大儿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灵敏度为82.3%,特异度为75.2%;超重或肥胖组ROC曲线下面积0.727,灵敏度仅为50.0%,特异度为97.3%。在2组中,TG/HDL-C作为中介变量,在血糖和巨大儿的关系里中介效应显著。 结论:孕中期ApoB、TG/HDL-C联合GWG建立的巨大儿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尤其在孕前体重正常的妊娠妇女中,提示血脂代谢紊乱对巨大儿的发生可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2、3 级肥胖孕妇低体重增长或体重下降的安全性: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建议肥胖孕妇足月分娩的孕期增重范围为5~9 kg。但有研究指出此标准可能会增加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和产后体重滞留过多的风险,且缺少对不同肥胖程度孕妇的推荐。2024年,《柳叶刀》发表了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该研究分析评估了肥胖孕妇孕期增重低于IOM建议或体重下降的安全性,以及是否需要针对不同程度肥胖孕妇制定相应标准 [ 1]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葡萄糖对HTR8/SVneo细胞Akt2基因甲基化的影响及妊娠早期外周血Akt2 mRNA水平与妊娠前BMI和GDM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葡萄糖对滋养层细胞系HTR8/SVneo细胞Akt2基因甲基化和mRNA水平的影响及早孕期外周血Akt2 mRNA水平与孕前体质指数(BMI)和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1)构建GDM孕妇子宫内高血糖环境细胞模型,按培养液的葡萄糖浓度分为2.5、5.0、10.0、25.0、40.0 mmol/L 5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kt2 mRNA水平,质谱检测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2)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60例孕妇的早孕期外周血,根据其孕前BMI及有无GDM分为4组:超重非GDM组、超重GDM组、肥胖非GDM组和肥胖GDM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组孕妇早孕期外周血中Akt2 mRNA水平。结果:(1)随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Akt2 mRNA水平显著升高,呈浓度依赖性( P均<0.05)。与25.0 mmol/L组相比,5.0 mmol/L组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位点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二核苷酸(CpG)10、CpG23、CpG24.5,2.5 mmol/L组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CpG23、CpG24.5位点,10.0 mmol/L组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CpG10位点,均出现显著的甲基化水平的改变( P均<0.05);与5.0 mmol/L组相比,40.0 mmol/L组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CpG10位点出现显著的甲基化水平的改变( P<0.05)。(2)与超重非GDM组[1.04(0.90~1.26)]比较,超重GDM组[2.10(1.85~2.28)]和肥胖GDM组[1.68(0.82~2.43)]Akt2 mRNA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与肥胖GDM组[1.68(0.82~2.43)]比较,超重GDM组[2.10(1.85~2.28)]Akt2 mRNA水平较高,肥胖非GDM组[1.00(0.71~2.17)]Akt2 mRNA水平较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葡萄糖可能通过改变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从而影响Akt2 mRNA水平,且这种变化可能在GDM孕妇的早孕期已经出现,特别是在孕前BMI较低的孕妇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孕前体重指数和妊娠期体重增加与巨大儿发生的关联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孕前体重指数和妊娠期体重增加与巨大儿发生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北京协和医院产科中心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全部产妇及新生儿数据,包括产妇基础信息、妊娠期合并症、新生儿情况等,共2 422例单胎足月活产妊娠产妇及其新生儿纳入分析,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计算巨大儿(≥4 000 g)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和发病率热图分析孕前体重指数和妊娠期体重增加与巨大儿发生的关联性。结果:单胎足月活产新生儿中巨大儿发生率为4.00%(97/2 422)。巨大儿组孕前体重、孕前体重指数、孕前超重肥胖比例、分娩前体重、妊娠期总增重、全妊娠期平均每周增重、妊娠期增重过多比例、妊娠时间、初产及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下比例均显著高于非巨大儿组[(63.87±8.27)比(58.14±7.86)kg、(23.33±2.97)比(21.60±2.72)kg/m2、35.1%比17.3%、(77.48±9.11)比(70.02±8.79)kg、(13.61±4.56)比(11.88±4.40)kg、(0.34±0.11)比(0.30±0.11)kg、58.8%比31.1%、(280.47±7.79)比(276.14±7.83)d、34.1%比23.7%、18.6%比7.5%](均 P<0.05)。孕前体重指数( OR=1.227,95% CI:1.145~1.314)、全妊娠期平均每周增重( OR=33.453,95% CI:5.172~217.947)、妊娠时间( OR=1.083,95% CI:1.055~1.112)、初产( OR=1.969,95% CI:1.232~3.101)、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下( OR=2.525,95% CI:1.325~4.668)均与巨大儿发生呈正相关(均 P<0.05),且巨大儿发生率随孕前体重指数和全妊娠期平均每周增重的增加而升高。 结论:孕前体重指数和全妊娠期平均每周增重过高与巨大儿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合理的妊娠期体重管理或有助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孕前生活方式干预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复发: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孕前生活方式干预可能具有减少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作用,但缺乏临床试验证实。2023年2月出版的《美国妇产科杂志》发表了Phelan等 [1]的研究,旨在确定孕前生活方式干预对有GDM史的超重/肥胖女性GDM复发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体质量指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探究体质量指数(BMI)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利用BMI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数据纳入截止时间为2023年10月31日),通过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型和加权模型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采用Cochrane Q检验评估结果的异质性,MR-Egger回归截距和漏斗图检验结果的水平多效性。 结果: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下的逆方差加权结果显示,随着BMI的升高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也增加( OR = 1.62和1.62,95% CI 1.39~1.88和1.39~1.88, P<0.01)。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和加权模型提示随着BMI的增加妊娠期高血压风险增加( OR = 1.51、1.56和1.71,95% CI 1.01~2.26、1.23~1.99和1.09~2.69, P<0.05或<0.01)。尽管Cochrane Q检验结果显示存在异质性( P = 0.04),但随机模型下的逆方差加权结果依然提示BMI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且未观察到水平多效性( P = 0.73)。 结论:肥胖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孕妇要注意控制体质量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妊娠结局及子代健康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最常见的一种妇科内分泌疾病,患病率高达6%~20%,常表现为高雄激素、稀发排卵或无排卵等。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等风险增高。近年来关于PCOS患者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PCOS患者妊娠并发症及子代健康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PCOS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妊娠结局及子代远期状况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诊疗策略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