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9~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感知运动益处与障碍及其与校内体育活动时间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描述2019年中国9~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感知运动益处与障碍的现况,并分析其与校内体育活动时间的关系。方法:利用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选取163 656名9~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和体育活动时间儿童青少年感知运动益处得分、感知运动障碍得分和感知运动益处与障碍比值的差异,采用 χ2检验比较儿童青少年校内体育活动时间的差异。建立log-binomial回归模型,在调整个人、家庭和学校等校内体育活动时间影响因素后,分别分析儿童青少年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与其感知运动益处得分和感知运动障碍得分,以及感知运动益处与障碍比值之间的关系。 结果: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感知运动益处得分、感知运动障碍得分和感知运动益处与障碍比值的 M( Q1, Q3)分别为4.11(3.78,4.78)、2.70(2.10,3.20)和1.55(1.22,2.07),其中,城市儿童青少年、男生、年龄较小和校内体育活动时间≥1 h的儿童青少年感知运动益处得分和感知运动益处与障碍比值更高,且感知运动障碍得分更低(均 P<0.001)。儿童青少年校内体育活动时间≥1 h的报告率为41.4%。log-binomial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当模型中纳入感知运动益处得分与感知运动障碍得分这两个变量时,感知运动益处得分每增加1分,校内体育活动时间≥1 h的可能性提高11%( OR=1.11,95% CI:1.10~1.12),感知运动障碍得分每增加1分,校内体育活动时间≥1 h的可能性降低15%( OR=0.85,95% CI:0.84~0.85);当模型中纳入感知运动益处与障碍比值这一变量时,感知运动益处与障碍比值每增加1,校内体育活动时间≥1 h的可能性增加12%( OR=1.12,95% CI:1.11~1.12)。 结论:儿童青少年的感知运动益处与障碍水平与其校内体育活动时间显著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我国医学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医学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7至8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分层多阶段抽样,抽取江苏省、广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的6所医学院校共3 614名医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主研发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评估个体、学校、家庭等因素对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自主学习能力平均评分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法识别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结果: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均分为(3.68 ± 0.56)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个人层面,男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女生( β=-0.04, P=0.016),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其他高年级( β=-0.06, P<0.001),自评健康得分越高( β=0.14, P<0.001)和自评睡眠质量得分越高( β=0.20, P<0.001)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高;在家庭层面,相较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医学生,家庭收入高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 β=-0.04, P=0.022),相较农村出生的医学生,非农村出生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高( β=0.06, P<0.001),相较忽视型的教育方式,接受权威型教育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高( β=0.10, P<0.001);在学校层面,有班干部或者学生会经历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强( β=-0.10, P<0.001)。 结论:医学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个体、家庭以及学校多层面存在差异。教育管理者需要关注女生、高年级医学生、经济条件较好、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较差的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改善,关注经济存在困难的医学生以及不同教育成长环境对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建议相关部门创造更多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和谐的校园氛围,整体提升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我国老年人健康防护倡议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老年人存在身体健康水平下降、生理功能衰退、营养不良和多病共存等突出的健康问题,给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构建等带来一系列挑战。为积极应对挑战,经专家充分讨论,形成并发起如下倡议:政府需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环境,将老年人健康需求融入疫情防控策略;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养老和照护机构,以及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家庭层面要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关爱和孝敬老年人;老年人需要自我树立主动健康观,掌握健康状况和身体机能变化,通过膳食获取足量营养,保持规律适度的身体活动,安全、合理、规范用药,增强疫苗接种预防疾病意识,主动参与并融入社会。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各个层面共同努力,加强老年人健康防护,实现健康老龄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江苏省9~10岁小学生抑郁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江苏省9~10岁小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构建抑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江苏省3地3所小学9~10岁的小学生1 16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人口学资料、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和家庭环境量表(FES)。根据DASS-21量表的抑郁得分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1 059例)和抑郁组(103例)。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 结果:对照组与抑郁组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身体活动、学习成绩、学生干部、父亲和母亲文化、父母争吵频率、SDQ量表和FES量表子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苏北和苏南)、学生干部、父亲文化(初中和小学及以下)及FES量表的亲密度是小学生抑郁的保护因素;SDQ量表的情绪症状、同伴交往问题和困难总分及FES量表的矛盾性是小学生抑郁的风险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得到模型方程: Logit( P)=-1.390×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苏北)-1.508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苏南)-1.248×学生干部-2.206×父亲文化(小学及以下)-1.145×父亲文化(初中)+3.316×SDQ情绪症状+0.979×SDQ同伴交往问题+2.520×SDQ困难总分-1.697×FES亲密度+0.760×FES矛盾性-0.67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1,敏感度为85.42%,特异度为91.83%。 结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班级或学校班干部、父亲文化、同伴交往问题、困难总分、家庭亲密度、家庭环境的矛盾性是江苏省9~10岁小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以此构建预测模型能有效评估其抑郁风险,有助于小学生抑郁的早期识别和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北京市初中一年级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其关联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北京市初中一年级学生超重/肥胖的现状及其关联因素。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对北京市6个区9所学校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和家庭情况,学生母亲的孕产情况、饮食行为习惯和身体活动等信息。学生身高和体重测量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参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WGOC标准)》判断学生超重和肥胖情况。了解学生的超重/肥胖的现状,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关联因素。结果:共有1 467名学生填写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 411份,有效率为96.2%。在1 411名调查对象中,男生784人(55.6%),女生627人(44.4%),年龄(12.36±0.52)岁,男、女生超重率分别为23.6%(185/784)、13.7%(86/627),肥胖率分别为24.0%(188/784)、14.4%(90/6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13岁和早产与超重/肥胖呈负相关关联( OR=0.428、0.722、0.531, P<0.05),母亲患妊娠期高血压、每天食用鸡蛋1个、每天食用鸡蛋2个及以上和每周视屏时间≥7 h与超重/肥胖呈正相关关联( OR=1.879、1.574、2.088、1.251, P<0.05)。 结论:北京市初中一年级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相对较高,性别、年龄、妊娠高血压、早产、鸡蛋摄入、视屏时间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关联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运动干预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DD)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专科门诊招募确诊的 27名 DD儿童,随机分为DD运动干预组 14名、DD对照组 13名,按年龄相差不超过半岁标准募集14名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DD运动干预组在参加学校各项体育活动基础上进行8周针对动作发展水平的个性化运动干预,DD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维持日常身体活动且不进行除学校体育活动外的运动课程.采用《小学生识字量测试题库及评价量表》、一分钟读字、小学生阅读能力测评评估被试儿童的识字量、阅读流畅性和阅读理解能力.结果:(1)干预前,DD运动干预组和DD对照组识字量、阅读流畅性、阅读理解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2)干预后,DD运动干预组识字量、阅读流畅性、阅读理解能力得分均显著提高(P<0.05),DD对照组识字量、阅读流畅性得分显著提高(P<0.05),正常对照组识字量、阅读理解能力得分显著提高(P<0.05).DD运动干预组识字量、阅读流畅性得分和DD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DD运动干预组阅读理解得分高于DD对照组(P<0.05),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8周针对动作发展水平的个性化运动干预可加速提高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能力发展,尤其可有效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数字赋能技术促进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身体活动和健康的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系统综述数字赋能技术(DET)促进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身体活动和健康的效益.方法 从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PsycINFO和中国知网中,检索2014 年至2023 年DET 在IDD儿童身体活动中的应用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RCT)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8 项RCT,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韩国4 个国家,涉及376 例儿童,主要来源于智力残疾应用、发展性残疾研究、临床医学等领域期刊.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8 年至2023 年.研究对象年龄7~18岁,涵盖智力残疾(包括唐氏综合征)、孤独症和其他发展性残疾.采用的技术包括可穿戴技术、移动健康指导和监测的云计算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以及动感游戏技术,设备包括主动视频游戏、Fitbit 智能设备、Wii Fit 平衡游戏、Stepmania 节奏视频游戏、Xbox Kinect 系统、VZFit 传感器和CoTras 认知康复电脑游戏等,虚拟身体活动包括拳击、田径、保龄球、乒乓球、沙滩排球、足球、棒球、滑雪、网球、高尔夫、飞镖、美式足球、射击、跳跃、慢跑和跳绳等.干预频率为每次20~45 min,每周1~5 次,持续4~12 周;在家庭、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中进行.健康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身体活动水平、改善身体功能,以及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论 将DET应用到身体活动领域,能提高IDD儿童在虚拟环境下、学校、社区以及康复机构中的身体活动参与水平,改善上下肢活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和肌肉力量,提高静态平衡功能、运动协调和感觉运动功能,减少久坐行为发生,提升认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北京市中小学生身体活动时间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路径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描述北京市中小学生每天身体活动时间现况,并分析个体、家庭、学校、社区层面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方法:使用2023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的横断面调查数据,研究对象为3 157名小学生和初中生.使用问卷调查学生的基本信息、每天总体和在校身体活动时间、掌握的运动项目数量,以及感知身体活动益处和障碍情况,感知家庭、学校和社区身体活动支持性环境情况.采用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身体活动与影响因素的关联,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结果:2023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每天总体身体活动≥2 h报告率为33.1%,每天在校身体活动≥1 h报告率为64.8%.学生掌握的运动项目数量与每天总体身体活动≥2 h报告率呈剂量反应关系(P-trend<0.001),感知身体活动益处得分和障碍得分比值及感知家庭、学校、社区身体活动支持性环境得分均与学生每天总体身体活动≥2 h报告率呈正相关关系(PR=1.24,95%CI:1.20~1.28;PR=1.51,95%CI:1.38~1.66;PR=1.50,95%CI:1.37~1.64;PR=1.21,95%CI:1.16~1.27).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学生掌握的运动项目数量(β=0.11,P<0.001)、感知身体活动益处得分和障碍得分比值(β=0.15,P<0.001),以及由家庭、学校和社区构成的支持性环境得分(β=0.13,P<0.001)均与学生每天总体身体活动≥2 h报告率直接相关,其中支持性环境得分通过影响学生掌握的运动项目数量(β=0.21,P<0.001)、感知身体活动益处得分和障碍得分比值(β=0.56,P<0.001),学生掌握的运动项目数量通过影响感知身体活动益处得分和障碍得分比值(β=0.05,P=0.003),与学生每天总体身体活动≥2 h报告率间接相关.学生每天在校身体活动≥1h报告率与每天总体身体活动≥2 h报告率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相似.结论:北京市中小学生身体活动时间未达到国家要求,未来需构建家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身体活动支持性环境,培育中小学生的运动技能,树立自主运动的观念,保障中小学生每天校内外各1 h身体活动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休闲足球运动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11
儿童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良好的休闲足球运动(recreational soccer,RS)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研究主要综述RS对儿童青少年体成分、身体素质、心血管功能、骨骼质量与肌肉功能、认知和社交等身心健康的影响,为营造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学校RS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教育情境下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的功能和适应性行为评估:基于ICF评估内容和心理测量特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适用于教育情境的学龄期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的功能和适应性行为评估工具的评估内容及其心理测量特性.方法 常用的IDD儿童功能和适应性行为评估工具有文兰适应性行为量表(VABS)、支持强度量表-儿童版(SIS-C)、优势和困难问卷(SDQ)和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本研究运用ICF分类架构和方法,对4种工具的维度和项目进行编码与分类,并探讨其心理测量特性.结果 VABS评估内容涉及活动和参与,包括言语表达(d330)和交谈(d350),如厕(d530),吃(d550),喝(d560),基本人际交往(d710),复杂人际交往(d720),改变和维持身体位置(d410-d429),搬运、移动和操纵物体(d430-d449),步行和移动(d450-d469)等.SIS-C评估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包括盥洗自身(d510)、护理身体各部(d520)、社区生活(d910)、利用交通工具(d470)、学校教育(d820)、基本学习(d130-d159)、照顾个人的健康(d570)、基本人际交往(d710)、教育产品和技术(e130)等.SDQ评估内容涉及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包括情感功能(b152)、整体心理社会功能(b122)、注意功能(b140)、基本人际交往(d710)等.RBS-R专注于孤独症儿童的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包括不随意运动反应功能(b755)、不随意运动功能(b765)、照顾个人的健康(d570)、能量和驱力功能(b130)、从事单项任务(d210)、进行日常事务(d230)、涉及注意力功能(b140)、控制应激和其他心理需求(d240)等.VABS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优秀的敏感性,SIS-C具有非常好的内部一致性、可靠性和有效性,SDQ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优秀的信度和效度,RBS-R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效度.结论 SDQ和RBS-R的评估内容涉及ICF的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SIS-C的评估内容涉及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VABS仅涉及活动和参与.在身体功能层面,评估工具的评估项目主要聚焦于精神功能(b130-b189)和运动功能(b750-b799).在活动和参与层面,评估工具的评估内容主要涉及活动和参与功能的8个领域.在环境因素层面,评估工具的评估内容主要涉及教育产品和技术(e130),公共建筑的设计、建造和建筑产品和技术(e150)等.在心理测量特性方面,VABS、SIS-C、SDQ和RBS-R均属于常模参照测量,有中等~优秀的内部一致性,良好~优秀的信度和效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