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虚拟超声术中导航联合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解剖性肝段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分析实时虚拟超声(RVS)术中导航联合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肝细胞癌解剖性肝段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肝胆外科采用RVS术中导航联合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行解剖性肝段切除的35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60.0±10.0)岁。RVS将术中超声和相应的术前CT或MRI图像融合,通过融合后的图像指导手术平面。分析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缘、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采用Clavien-Dindo系统分级。通过门诊复查或打电话随访患者术后1年生存和无瘤生存情况。结果:35例患者解剖性切除肝Ⅱ段1例(2.9%)、Ⅲ段1例(2.9%)、Ⅳ段5例(14.3%)、Ⅴ段6例(17.1%)、Ⅵ段10例(28.6%)、Ⅶ段7例(20.0%)、Ⅷ段4例(11.4%),Ⅴ+Ⅷ段1例(2.9%)。35例患者手术时间(310.2±81.6)min,术中出血量[ M( Q1, Q3)][390.0(250.0,500.0)]ml,住院时间(11.6±2.1)d。围手术期无死亡。3例(8.6%)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2例(5.7%)均为腹水,Clavien-Dindo分级Ⅰ级;1例(2.9%)术后出血,Clavien-Dindo分级Ⅱ级。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肝细胞癌,手术切缘均为阴性。35例患者随访12~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术后1年总体生存率为100.0%(35/35),有3例(8.6%)术后肿瘤复发,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为91.4%(32/35)。 结论:RVS术中导航联合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指导肝细胞癌解剖性肝段切除手术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基于改进YOLOv8的生物显微镜图像眼前节参数测量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针对眼科超声图像数量有限、标注成本高和模型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nic biological microscopy,UBM)图像眼前节参数测量方法.方法:首先,使用StyleGAN3进行数据增强,降低YOLOv8模型对UBM图像的敏感度,提高模型的泛化性能;其次,借鉴半监督学习中的伪标签自训练的方法,使用以原始UBM图像为数据集的YOLOv8模型生成虚拟UBM图像的伪标签;最后,使用扩充后的数据集训练YOLOv8模型,同时使用全局上下文网络(global context network,GCNet)模块改进YOLOv8模型,使用关键点排序算法对YOLOv8的预测结果进行排序,结合先验知识筛选出合格图像后,计算眼前节生理参数的测量值.结果:与眼科专家的手工标注结果相比,经StyleGAN3数据增强和自训练的YOLOv8模型的定位误差为(61.94±40.66)μm,测量前房角间距、瞳孔直径、睫状沟间距、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62%、1.35%、0.68%、4.87%、0.93%、0.75%.结论: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UBM图像眼前节参数测量的精度,且能满足实时性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5G支持下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虚拟仿真系统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由于人眼结构复杂,开展直观眼科学习、手术训练存在困难.本研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虚拟仿真系统,用于辅助眼的解剖知识学习和手术训练.系统分为Web版和PC版,通过云端完成程序运行与画面渲染,保证音频、视频、立体模型能在客户端和云端实现实时传输,摆脱了依赖昂贵外接设备的不足.立体形式的数字解剖和虚拟手术资源能够培养眼科医师的抽象思维,有助于知识的获取与掌握,并提升医生的实践能力,辅助真实操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虚拟导航超声造影指导常规超声不能检出肝脏小占位病灶微波消融术的精准定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虚拟导航超声造影在常规超声不能检出的肝脏小占位病灶中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精准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南方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23例患者共28个常规超声不能检出而由CT/MRI提示的肝脏小占位,借助实时虚拟导航超声造影系统对其进行微波消融治疗.融合了超声和CT/MRI图像后,在实时超声监控下对病灶进行微波消融治疗,并于术后使用虚拟导航超声造影评价消融效果.术后1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CT/MRI检查评价微波消融的疗效.结果 所有病灶经过虚拟导航系统均可达到超声与CT/MRI图像融合.所有病例在虚拟导航超声造影系统的监测下进行了微波消融治疗,只有1例患者消融后发现少许残留,需即时再次行消融治疗.本组患者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的CT/MRI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达到完全消融.结论 虚拟导航超声系统可以精准定位常规超声不能检出的肝脏小占位,并利用虚拟导航超声造影在围手术期评估病灶性质和消融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实时影像融合虚拟导航联合CEUS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新生或复发病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实时影像融合虚拟导航系统(RVS)联合CEUS引导RFA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治疗后新生或复发病灶的价值.方法 收集111例因HCC接受RFA治疗、且治疗后发现新生或复发病灶患者,对其中78例患者的86个病灶(77个新生病灶和9个复发病灶)行经RVS联合CEUS定位引导RFA治疗(RVS联合CEUS组);对另外33例患者的38个病灶(26个新生病灶和12个复发病灶)行CEUS定位引导RFA治疗(对照组).计算并比较两组的准确定位率、灭活率和局部复发率.结果 RVS联合CEUS组清晰显示并准确定位病灶84个(84/86,97.67%),对照组25个(25/38,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FA治疗后1个月,RVS联合CEUS组的病灶灭活率为95.35% (82/86),高于对照组[76.31% (29/38),P=0.003];RVS联合CEUS组病灶局部复发率为8.14% (7/86),明显低于对照组[36.84%(14/38),x2=15.434,P<0.001).结论 RVS联合CEUS引导可有效提高RFA对于HCC治疗后新生或复发病灶的准确定位率和早期灭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实时影像虚拟导航在新生儿颅脑中的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超声融合影像导航是近年来发展的影像学新技术, 可实现超声与第二诊断模态(CT或MRI)融合,并以超声模式进行观察,提高两种诊断模态对病变目标的空间定位,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1]. 目前已有研究[2-3]报道超声融合影像导航可应用于肝脏、心脏及前列腺等疾病的诊断,而应用于颅脑尤其是新生儿颅脑国内外报道少见. 本组旨在探讨超声融合影像导航技术应用于新生儿颅脑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小 RNA-155 和 CD4+ 调节性 T 细胞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循环微小RNA-155(miR-155)和外周血CD4 +调节性T细胞( Treg)在冠心病(CAD)患者的表达水平及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 方法 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AD患者120例,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通过虚拟组织学技术判断患者冠状动脉内是否具有不稳定斑块,并将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 SP组)50例和不稳定斑块组(UP组)70例,另外选择同期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浆miR-155的相对表达量,并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静脉血浆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占CD4 +Treg细胞的比例. 结果 UP组患者的血浆miR-155 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SP组和对照组(0. 57 ± 0. 10 比0. 71 ± 0. 09和0. 83 ± 0. 11,P<0. 05);UP组患者的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占CD4 +Treg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SP组和对照组(5. 92 ± 1. 34比8. 05 ± 1. 39和12. 68 ± 1. 56,P<0. 01). UP组CAD患者的miR-155相对表达量与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 476,P=0. 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miR-155和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水平均是CAD患者斑块稳定的独立保护因子(OR=0. 662,95% CI:0. 472~0. 819,P=0. 011;OR=0. 502,95% CI:0. 376~0. 765, P=0. 019). 结论 MiR-155通过调节CD4 +Treg细胞表达和功能,可能是影响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工腹水辅助超声引导融合虚拟MRI导航射频治疗比邻胃肠道的肝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人工腹水辅助实时超声引导融合虚拟MRI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比邻胃肠道的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32例比邻胃肠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33个病灶,建立人工腹水后,将其在超声引导融合虚拟MRI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同时选取对照组(非邻近肝表面肝癌消融组)观察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所有病例33个病灶全部消融完全,无残留.1个月和3个月随访后复查超声造影和MRI病灶无活性,无新生病灶.所有病例无胃肠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在肿瘤完全灭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腹水辅助下超声引导融合虚拟MRI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比邻胃肠道的肝癌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引导融合虚拟CT导航射频治疗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引导融合虚拟CT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80例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实时超声引导融合虚拟CT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组(观察组,n=42)和单纯超声引导治疗组(对照组,n=38),比较两组患者的定位率、消融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进展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定位成功率和两次消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复发进展率低于对照组(2.38%vs 21.05%,P=0.01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8%vs 5.26%,P=0.602).结论 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超声引导融合虚拟CT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超声引导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与磁共振融合虚拟导航技术在乳腺病变定位中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超声融合磁共振成像(MRI)虚拟导航技术对仅MRI发现的乳腺病变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1例患者,均行超声及乳腺MRI检查,MRI发现22个超声上未显示的病灶且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评估为4类及以上,在俯卧位下行超声与MRI融合虚拟导航下定位,分别对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或定位后手术切除,与病理结果相对照,以及MRI术前/后对比,统计病变检出率,并分析此类病变的MRI特征及病理类型.结果 22个病灶中共计20个在虚拟导航下完成定位,检出率为91%.术后病理显示18个(90%)为良性病变,2个(10%)为恶性病变.22个病变中,MRI显示20个(91%)为非肿块样强化,仅2个(9%)为肿块型强化.结论 超声融合MRI虚拟导航可以有效提高超声隐匿性乳腺病变的检出率,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具有实时、便捷等特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