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X证书制度下护理专业群三递进、四融合、五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1+X证书制度下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三递进、四融合、五共育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方法:2021年7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构建三共一进(基础共享、专业共生、岗位共选、能力递进)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群专业模块课程与X证书内容对接;深化三教改革,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云地贯通的教学资源。整群抽样法选取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1级护理专业群994人为研究对象评价此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2021级护理专业学生748人中男150人,年龄19~22(20.00 ± 1.23)岁,女598人,年龄19~21(19.00 ± 2.57)岁。2021级助产专业学生118人均为女生,年龄18~20(18.00 ± 2.11)岁。2021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128人,男66人,年龄19~21(19.00 ± 2.11)岁,女62人,年龄19~21(19.00 ± 2.54)岁。护理专业群完成《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指导》、《老年照护技术》等自编教材5部。730名学生参加X证书考核,729人通过,通过率99.9%。结论:护理专业群三递进、四融合、五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一岗多能、多岗互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ItgInsight的课程思政在护理领域应用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课程思政在护理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与未来趋势。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3个数据库中检索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与护理课程思政相关的文献。通过ItgInsight分析发文量趋势、高刊文期刊、作者关联网络、产文机构合作、研究热点聚类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近5年来我国共发表护理课程思政相关文献333篇,发文量逐年增加;主要刊文期刊为教育类期刊,以职业教育期刊最多。依据研究方向,学者们被分为"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能力设计"5个作者群。发文机构之间较少进行学术合作。84.68%(282/333)的文献获得了基金资助,总体资助比例较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思政元素切入点研究、课程思政的教学管理。2017—2021年"价值观"持续成为研究热点。结论:护理课程思政相关研究的数量虽增加,但还未形成稳定的高产作者群,研究质量有待提高,且获得资助的基金项目级别较低,机构间的学术合作还有待加强,研究热点更新较快,但研究的可持续性尚需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规培医生及低年资住院医生为研究对象,由主讲教师在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中制作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剖标识,通过实训授课方式应用在学生中,主讲教师分别对鼻部、咽喉头颈、耳部三个亚专业在多点触控虚拟解剖台中进行讲解。该教学方法因其形象生动的三维立体感激发了课堂学习兴趣,其教学相长的特性有利于医学教育师资的培养,设备的一次性投入也突破传统解剖耗材的供应瓶颈,对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求知态度的转变也有一定帮助。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能有效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良,增加医学教学中的趣味性,在医学教学中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西部7所高校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MPH)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对于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7所设有MPH专业学位的高校进行调研,指出其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包括课程设置上缺乏独立的、具有显著特色的课程;课程内容方面缺乏应用型课程;课程教学方面缺乏实践训练的规范性等。建议优化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增加应用型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比例,为我国西部地区MPH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依托胸痛中心的情景式医患沟通技能实训课程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依托胸痛中心的情景式医患沟通技能实训课程的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生进行医患沟通实训课程,以胸痛中心典型病例为模块单元编写,按疾病类型和医患沟通培训内容分为3个模块。在授课前和每个模块授课后均进行观察效果评价,包括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大学生共情能力评价量表和情绪智力评价量表。结果:通过3个模块的实训课程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和情绪智力均较授课前显著提高(均 P<0.05)。其中,在模块1、模块2、模块3每次授课后,医学生沟通能力均较前有所提高(均 P<0.05),较授课前提高84%[(28.2±2.7)vs.(15.3±3.9)];在模块1、模块2每次授课后,医学生共情能力均较前有所提高(均 P<0.05),较授课前提高34%[(132.7±12.5)vs.(99.0±17.4)];在模块2、模块3每次授课后,医学生情绪智力均较前有所提高(均 P<0.05),较授课前提高34%[(138.5±13.0)vs.(103.0±16.6)]。 结论:依托胸痛中心的情景式医患沟通技能实训课程,其作为医学生本科阶段医患沟通学的示教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和情绪智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医药在泰国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泰国是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主要施行公务员保险计划、社会保险计划和"30泰铢"计划,由政府承担主要的卫生支出费用。泰国传统与替代医学体系包括泰国传统医学、土著医学和替代医学,中医药属替代医学范畴。泰国传统医学和中医针灸已被纳入医保。随着泰国医生准许使用中医药治疗疾病法令的颁布(Notification No.1 of B.E. 2543),以及国家级专业中医药发展中心成立、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医药课程培训等的开展,中医药在泰国得到发展。目前尚存在中药应用受限,针灸实践技能及诊疗能力不足,中医药教育不够系统化完整化等问题。建议通过广泛持续宣传以推动政策立法,选择高发病进行中成药推广和本土化研发,成立专门实践培训基地加强针灸临床操作和实训,增设并细化中医药大学教育和短期培训等,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在泰国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情境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情境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14级高职中护五年制学生95人,随机分为试验组47人和对照组48人。试验组采用情境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调查问卷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调查问卷显示,试验组学生对于情境案例教学法给予了良好的评价。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显示,试验组的成绩除了仪表和回答问题两项外其余各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情境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儿科护理实训课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发展现状及问题,为构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职业教育国家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我国东、中、西部54所开办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专业建设情况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差异分析使用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ANOVA分析或卡方检验。 结果:在被调查院校中,近3年平均每年招生规模6 415人,其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最大,占比47.39%。师资队伍方面,不同地区在学历、职称结构、职业资格和专业背景上均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训条件方面,仅有26.42%和3.77%院校配置虚拟仿真实训室和口腔材料学实训室,以及18.52%和22.22%院校配备椅旁修复系统和虚拟仿真软件。 结论:我国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实训条件和课程建设有待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临床技能实训》课程的中医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以《临床技能实训》课程为例,通过融入分层教学及同伴教学、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及名中医教学门诊、衔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标准,同时注重培养梯队合理的教师团队,以提升课程整体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采取师承模式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可以使医学生学习并继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沟通方式、学术思想等,传承并弘扬中医文化的精髓;同时采用CBL,发扬中医整体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即以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经过此模式的培养,可有效提高中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发展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理-虚-实"一体化的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理-虚-实"一体化的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效果,为其他课程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2023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2022级6个高职护理班护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类实验研究方法利用智慧仿真虚拟教室开展"理-虚-实"一体化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利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及课前、课中、课后的任务,在智慧仿真虚拟教室进行理论-实训教学,借助在线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完成在线虚拟操作训练,进一步熟悉流程,掌握操作重、难点,构建实训虚拟场景,通过组建小组运用实体模具完成评估、计划、实施、评价,课中利用直播投屏来展示护生操作细节,利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开展小组讨论、答题、测试等互动,完成"理-虚-实"一体化教学。干预前后选取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及护士胜任力量表对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护士胜任力进行评价,采用模拟教学设计量表调查护生对教学的赞同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50名护生,其中男89名,女561名,年龄(18.00 ± 1.20)岁。干预前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247.17 ± 33.63)分,与干预后(294.16 ± 33.6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 182.33, P<0.05);干预前护理胜任力总分(485.09 ± 147.68)分,与干预后(507.09 ± 147.6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 154.72, P<0.05)。模拟教学设计量表各条目赞同率在87%以上,每个维度总赞同率在95%以上。 结论:基于"理-虚-实"一体化的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护生体验感和互动性,提高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护理胜任力,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