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在泰国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泰国是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主要施行公务员保险计划、社会保险计划和"30泰铢"计划,由政府承担主要的卫生支出费用。泰国传统与替代医学体系包括泰国传统医学、土著医学和替代医学,中医药属替代医学范畴。泰国传统医学和中医针灸已被纳入医保。随着泰国医生准许使用中医药治疗疾病法令的颁布(Notification No.1 of B.E. 2543),以及国家级专业中医药发展中心成立、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医药课程培训等的开展,中医药在泰国得到发展。目前尚存在中药应用受限,针灸实践技能及诊疗能力不足,中医药教育不够系统化完整化等问题。建议通过广泛持续宣传以推动政策立法,选择高发病进行中成药推广和本土化研发,成立专门实践培训基地加强针灸临床操作和实训,增设并细化中医药大学教育和短期培训等,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在泰国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评价。方法:1 855份具有有效检测结果的临床平行样本(分别用于核酸和抗原检测)来自德国、英国、乌克兰、法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美国和巴西9个国家,采样时间为2021年1月3日至9月22日。对这些样本分别采用SARS-CoV-2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进行检测,计算阳性符合率[(抗原阳性例数/核酸阳性例数)×100%]、阴性符合率[(抗原阴性例数/核酸阴性例数)×100%]、总符合率[(抗原和核酸检测一致的例数/总例数)×100%]和Kappa 值。采用变异系数评价以上指标在不同国家间的差异。分析不同核酸检测循环阈值(Ct值)样本、不同特征样本和不同突变株样本的抗原检出率。结果:所有样本SARS-CoV-2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0.8%(569/627),阴性符合率为99.7%(1 224/1 228),总符合率为96.7%(1 793/1 855),一致性系数Kappa值为0.924;各国间的阳性符合率(除含Ct值>30样本较多的马来西亚外)、阴性符合率(除不含阴性样本的法国外)和总符合率(除法国外)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1%和6%。当Ct值<25时抗原检出率可达83.3%~100%(变异系数为6%),无症状感染者和症状出现7 d内样本总体检出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93.4%(428/458)和5%,对SARS-CoV-2突变株的总检出率为97.5%(119/122),对20份其他病毒感染样本(包括甲型流感病毒H1N1、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和B型、肠道萨奇病毒A组16、人类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和4型、EB病毒和腺病毒)的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SARS-CoV-2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真实性好,且其各指标在9个国家间差异较小,可满足大规模早期筛查SARS-CoV-2感染的需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病原学分子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5月份广东省某市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AHC)疫情中病原体的进化特征及变异情况,为制定新一轮AHC流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份AHC患者眼结膜拭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对其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EV70(human enterovirus 70, HEV70)和CVA24v(coxsackievirus A24 variant,CVA24v)核酸检测,并对CVA24v阳性样本的VP1区和3Cpro区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与国内外流行的CVA24v基因进化关系。结果:20份眼拭子标本中,肠道病毒全部显示EV阳性,CVA24v全部阳性,阳性率100%,EV70全部阴性。其中5份样本的CVA24v的VP1和7份样本的CVA24v的3Cpro区基因组成功测序,基于VP1和3Cpro区的分子特征分析发现,本次疫情流行的CVA24v与2014年泰国和2015年法属留尼群岛流行的CVA24v具有最大的核苷酸相似性。3Cpro区和VP1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本次疫情CVA24v与2014年泰国和2015年法属留尼群岛流行的CVA24v聚为一簇,具有较高亲缘关系。与2010年广东、2014年泰国和2015年法属留尼群岛流行的CVA24v相比,本次疫情流行的CVA24v在3Cpro区4个氨基酸位点发生替换,在VP1区有1个氨基酸位点发生替换。结论:引起本次疫情病原体为肠道病毒CVA24v,且与2014年泰国和2015年法属留尼群岛流行的CVA24v具有最高相似性,3Cpro区和VP1区序列均出现新的的氨基酸突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泰国犬口服SPBN-GASGAS狂犬病疫苗株后体液免疫应答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9年濮阳市登革热疫情与病原分子溯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河南省濮阳市2019年8月份的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方法:利用胶体金法检测登革病毒IgM/IgG抗体和NS1抗原,利用PCR方法扩增E基因,并进行基因测序,利用MegaX软件进行E基因编码蛋白序列的比对分析,构建进化树。结果:经过临床确诊和实验室确诊,共有81例登革热病例,其中17例为当地农民到柬埔寨和泰国务工的输入性病例,64例为本土病例。E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起疫情的病原为登革热病毒1型,与越南株高度同源。本土疫情发生后,登革病毒E基因发生了核苷酸位点突变,突变位点可稳定传播。结论:濮阳本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系与国外输入病例相关联的一起由登革1型病毒引起的本地暴发,基因测序显示输入性病原在本地流行后发生了较为稳定且可传播的核苷酸突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蝙蝠寄生蛛蝇中分离3株肯科伊病毒的全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云南省蝙蝠体表寄生蛛蝇中肯科伊病毒(Kaeng Khoi virus,KKV)的感染情况。方法:2014年在保山市和2017年在瑞丽市采集蝙蝠体表寄生蛛蝇标本并进行鉴定,应用细胞组织培养法进行病毒分离,对阳性分离物进行序列扩增测序,对病毒全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用蛛蝇标本研磨上清液接种BHK-21细胞,从瑞丽市和保山市蛛蝇标本分离到3株阳性分离物(WDBC1704、WDBC1710和BSBC1406),均能使BHK-21细胞出现圆缩、脱落的细胞病变。经RT-PCR和高通量测序扩增后,获得3株阳性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3株阳性分离物的S、M、L基因均与泰国分离的KKV原型株PSC-19在同一进化支。本次分离的3株KKV与云南省既往分离株WDBC1403亲缘关系最近,其中BSBC1406株又形成一个独立的小分支。序列对比显示3株分离株之间在M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BSBC1406与其他2株相似度仅为78.0%~78.1%,开放阅读框区中Gc蛋白的氨基酸相似度均为85.3%。结论:从云南蝙蝠寄生蛛蝇中新分离的3株KKV与原型株有较大差异,特别是BSBC1406株与其他分离株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已发生了变异,应加强云南省媒介昆虫携带KKV的监测及其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8年杭州市登革热流行病学及病原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2018年杭州市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特征。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血清标本中的登革病毒核酸及其型别,并对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 E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及进化分析;描述病例的时间、人群和地区分布特征。 结果:2018年杭州市共检测登革热病例80例,其中输入性病例55例,本地病例25例(DENV-1 24例,DENV-3 1例)。本地病例集中在7月下旬—10月上旬,68%的病例年龄在50岁以上。 E基因进化分析表明,本地病例余杭分离株、江干-上城分离株、钱塘新区分离株均属DENV-1基因Ⅰ型,分别与2015年印度尼西亚毒株、2017年缅甸毒株、2018年宁波毒株及2018年杭州的泰国输入性病例毒株最接近。另一DENV-3本地毒株为基因Ⅲ型,与2013年新加坡毒株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9.5%。 结论:杭州市登革热流行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输入病例引起本地暴发的风险较高,疫情呈多点输入引起多点小规模暴发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医史界国际学术交流简论:李经纬研究员访谈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李经纬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医史文献学专家,1958年拜陈邦贤为师,从事相关科研工作,与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有多次交流。20世纪80年代,李经纬作为医学史研究领域的代表与泰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他先后参加了1983年泰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会、1984年美国科学促进会150周年学术会议、1985年日本医史学会第86届学术年会,以及1990年英国举办的国际中国科技史学术会议等活动,与满晰博、宫下三郎、吴燕和等国外学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李经纬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学术交流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北京市报告中国大陆地区首例本土感染猴痘病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全国首例猴痘本土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感染来源。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密切接触者追踪和溯源重点人群调查。采集人员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猴痘病毒核酸检测,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确诊病例进行基因组测序和比对分析,进而验证传播关系。结果:病例口咽拭子、疱疹液和血清标本均为猴痘病毒阳性,经基因组测序为猴痘病毒西非系B.1.3分支。结论:北京市首例猴痘本土确诊病例可能是由泰国返京的输入病例引发的二代病例,该病例发现及时,疫情处置措施规范,为全国猴痘疫情防控工作夯实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个体化、短程抗生素治疗对比常规长程抗生素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一项多中心、个体随机、开放标签、非劣效性试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背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与病死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抗生素过度使用以及随之而来的抗菌素耐药性增加有关。本研究对比了VAP的实用、个体化、短程抗生素治疗策略与常规治疗策略。方法:在尼泊尔、新加坡和泰国的6家医院39个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个体随机、开放标签、分层的非劣效-优效性试验。招募符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国家卫生保健安全网络VAP诊断标准的成人(年龄≥18岁),机械通气≥48 h,根据培养结果指导抗生素治疗。培养的阴性病例根据当地医院的抗菌谱或当地现行指南经验性选择抗生素。对受试者进行评估,至发热消退48 h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按研究中心分层,归入可变大小的排列区组(8、10和12),将受试者随机(1∶1)分配至个体化短程治疗(≤7 d,最短3~5 d)或常规治疗(≥8 d,精确的持续时间由主要临床医生确定)。复发性肺炎的独立评估者和参与者对治疗分配不知情,但临床医生知情。主要结局是60 d死亡或肺炎复发的复合型治疗终点。非劣效性界值预先规定为12%,并且必须通过基于意向治疗(所有随机化的研究受试者)和符合方案人群(所有符合合格性标准、符合停用抗生素的健康标准且在分配组规定的持续时间内接受抗生素治疗的随机化研究受试者)的分析来满足。结果:2018年5月25日至2022年12月16日共纳入461例患者,随机分配到短程治疗组(232例)和常规治疗组(229例)。中位年龄为64岁(四分位间距为51~74岁),181例(39%)参与者为女性。在排除1例退出后,460例被纳入意向治疗分析(短期组231例,常规治疗组229例);435例受试者接受了分配的治疗并符合合格标准,并被纳入符合方案人群。短程组VAP抗生素治疗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6 d(四分位间距为 5~7 d),常规治疗组为14 d(10~21 d)。短期治疗组的231例参与者中有95例(41%)达到了主要结局,而常规治疗组的229名参与者中有100名(44%)达到了主要结局(风险差异-3%,单侧95% CI-∞至5%)。符合方案人群的结果相似。短程抗生素治疗的非劣效性在分析中得到了满足,尽管与常规治疗相比的优效性尚未确定。在符合方案人群中,常规治疗组224例患者中有86例(38%)发生抗生素不良反应,短期治疗组211例患者中有17例(8%)发生抗生素不良反应(风险差异-31%,95% CI:-37%~-25%, P<0.000 1)。结论:在这项VAP成人患者的研究中,根据临床反应指导的个体化缩短抗生素治疗疗程在60 d病死率和肺炎复发方面不劣于更长的治疗疗程,并且与抗生素使用和副作用的大幅减少相关。在医疗资源丰富和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针对 VAP 的个体化、短程抗生素治疗有助于减少抗生素副作用已经发生耐药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