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胸痛中心的情景式医患沟通技能实训课程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依托胸痛中心的情景式医患沟通技能实训课程的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生进行医患沟通实训课程,以胸痛中心典型病例为模块单元编写,按疾病类型和医患沟通培训内容分为3个模块。在授课前和每个模块授课后均进行观察效果评价,包括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大学生共情能力评价量表和情绪智力评价量表。结果:通过3个模块的实训课程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和情绪智力均较授课前显著提高(均 P<0.05)。其中,在模块1、模块2、模块3每次授课后,医学生沟通能力均较前有所提高(均 P<0.05),较授课前提高84%[(28.2±2.7)vs.(15.3±3.9)];在模块1、模块2每次授课后,医学生共情能力均较前有所提高(均 P<0.05),较授课前提高34%[(132.7±12.5)vs.(99.0±17.4)];在模块2、模块3每次授课后,医学生情绪智力均较前有所提高(均 P<0.05),较授课前提高34%[(138.5±13.0)vs.(103.0±16.6)]。 结论:依托胸痛中心的情景式医患沟通技能实训课程,其作为医学生本科阶段医患沟通学的示教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和情绪智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医药在泰国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泰国是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主要施行公务员保险计划、社会保险计划和"30泰铢"计划,由政府承担主要的卫生支出费用。泰国传统与替代医学体系包括泰国传统医学、土著医学和替代医学,中医药属替代医学范畴。泰国传统医学和中医针灸已被纳入医保。随着泰国医生准许使用中医药治疗疾病法令的颁布(Notification No.1 of B.E. 2543),以及国家级专业中医药发展中心成立、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医药课程培训等的开展,中医药在泰国得到发展。目前尚存在中药应用受限,针灸实践技能及诊疗能力不足,中医药教育不够系统化完整化等问题。建议通过广泛持续宣传以推动政策立法,选择高发病进行中成药推广和本土化研发,成立专门实践培训基地加强针灸临床操作和实训,增设并细化中医药大学教育和短期培训等,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在泰国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开放性多学科综合实训项目在提升医学影像专业学生职业胜任力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在开放性综合实训室开展多学科综合实训项目对提升医学影像专业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教学效果。方法:将本校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读的2014级122名学生按班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开展多学科开放性综合实训项目,对照组开展开放性实训练习。比较两组综合学科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思维考核成绩及综合技能考核成绩,以及比较两组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采用SPSS 23.0进行 t检验。 结果:①试验组综合学科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80.33±3.70 vs. 74.56±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试验组临床思维考核及综合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87.58±3.15 vs. 74.52±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在问卷调查中显示,试验组学生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我肯定度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多学科开放性综合实训项目在优化开放性实训教学中有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多学科综合性理论知识和影像技能掌握的程度方面得到了提升,职业核心能力要求的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符合现代医学教育提倡的"打造医教协同、多学科融合的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性和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临床技能实训》课程的中医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以《临床技能实训》课程为例,通过融入分层教学及同伴教学、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及名中医教学门诊、衔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标准,同时注重培养梯队合理的教师团队,以提升课程整体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采取师承模式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可以使医学生学习并继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沟通方式、学术思想等,传承并弘扬中医文化的精髓;同时采用CBL,发扬中医整体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即以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经过此模式的培养,可有效提高中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发展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视频反馈教学在本科阶段临床技能实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视频反馈法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地位及其应用后的效果。方法:采取实验对照方法。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第一临床学院2014级临床八年制及2016级临床五年制即将进入《临床基本技能》课程的185名学生作为试验组,以2013级临床八年制及2015级临床五年制的16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学生采用视频反馈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的成绩差异,了解试验组学生对视频反馈教学方法的适应情况。采用GraphPad Prism 5进行 t检验。 结果:在五年制学生中,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7.64±0.94)分,技能考核成绩为(84.78±0.54)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5.14±0.80)分,技能考核成绩为(83.10±0.53)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分。在八年制学生中,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6.46±0.66)分,技能考核成绩为(86.38±0.73)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4.90±1.21)分,技能考核成绩为(83.79±0.64)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理论考核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试验组学生基于视频反馈教学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3%(168/180)的学生表示如果没有视频拍摄环节,不会在课后主动练习;87.8%(158/18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82.8%(149/180)的学生认为临床技能方面收获很大,提高了学习效率;71.1%(128/180)的学生觉得经过课后视频拍摄后,在临床上面临相应操作时自信心有提升。 结论:视频反馈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临床基本技能课堂上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对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危急值的情景模拟演练在外科青年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危急值的情景模拟演练在外科青年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1年5月外科青年护士64人,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成对照组(32人)与实验组(3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基于危急值的情景模拟演练进行教学,应用《护理高仿真模拟教学中学生行为表现自评量表》对两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对两组的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的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成绩在实训之后明显提高,实验组的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护生经过三次模拟实训后,其沟通交流、分工合作、临床决策、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发展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均较一次性模拟实训有所提高( P<0.05),其中分工合作、临床决策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尤为显著( P<0.01)。 结论:基于危急值的情景模拟演练能有效提高外科青年护士处置危急值的能力,对提高急救质量、保证患者安全、降低护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OSCE考核模式在中医院新入职护士中医能力考核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客观性结构式临床技能考核(OSCE)考核模式在中医院新入职护士中医能力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134例展开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考核模式)和观察组(OSCE考核模式)各67例。通过开展新入职护士中医护理实训课程培训,分析护士的中医能力。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高分区间、低分区间考核成绩分布存在差异,观察组学员考核成绩在90~100分构成比对照组高,考核成绩在60~69分、<60分构成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考核成绩在80~89分、70~79分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护士中医临床综合能力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对考核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中医院新入职护士中医能力考核中实施OSCE考核模式能对护士各方面能力做出真实评价,且护士对这一考核模式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ICC置管术虚拟仿真平台的构建及临床培训应用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术虚拟仿真培训平台,并探讨其在临床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20年与2021年参加某省PICC专业技术高级培训班的118名护士参与本研究。其中2020年( n=51)培训以理论授课结合操作实训的形式进行,2021年( n=67)在原有培训形式的基础上引入虚拟仿真平台作为补充。使用SPSS 23.0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年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评价平台的应用效果。通过满意度调查和学习日志,了解平台的使用感受。 结果:2021年参与培训护士的理论成绩为(96.56±3.17)分,操作成绩为(94.06±2.16)分,其中操作成绩优于2020年( t=-11.37, P<0.001),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7, P=0.853)。2021年使用虚拟仿真平台的护士中63人(94.0%)认为本平台能辅助提高培训效果;61名(91.0%)护士期待虚拟仿真技术在其他知识的教学与培训中应用。 结论: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能够提升临床护士置管操作培训的效果和满意度,为相关技能培训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自绘图解法的实训教学对12导联心电图判读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自绘图解法的实训教学对12导联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判读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10个教学班48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理论讲授+传统实训教学,实验组采用理论讲授+自绘图解法实训教学。比较两组学生ECG专项测试成绩、考核优秀人数及期末考试ECG部分成绩。发放调查问卷,评估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与实验组比较,对照组的ECG专项测试成绩、优秀人数及期末考试ECG部分成绩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对ECG异常图形掌握程度、学习主动性及自信心方面均较高,对ECG整体教学的满意度也较好( P<0.01)。 结论:基于自绘图解法的实训教学能够提高ECG的判读技能,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自信心得到提高,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阶梯式带教配合个体化考核在高职院校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阶梯式带教配合个体化考核在高职院校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级高职护理专业护生219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07人)与试验组(112人),均在第一学期开设护理实训课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阶梯式带教配合个体化考核教学。对比两组护生教学后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教学前后的综合护理能力,并比较两组护生对教学的肯定度。以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教学后试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各分项成绩及总分[(89.68±3.58)vs.(82.56±3.35);(91.75±3.01)vs.(85.36±2.58)]均高于对照组( P<0.05);教学前两组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学后的综合护理能力均高于教学前,且试验组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各分项成绩及总分[(86.53±2.61)vs.(80.32±2.31)]高于对照组( P<0.05);教学后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提高综合素养、提高理论知识运用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肯定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高职院校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阶梯式带教配合个体化考核,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及综合护理能力,并可提高其对教学的肯定度,可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