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肌无力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重症肌无力(MG)的动物模型研究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不同的MG实验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MG的多样性,但由于其各自的局限性,尚不能在一种模型中模拟MG的所有特征.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模型涵盖了参与抗乙酰胆碱受体免疫反应的关键细胞机制,为理解MG的免疫学特征提供了基础.被动转移模型的特点是疾病诱导简单,在单次注射抗体后24 h内迅速出现虚弱症状.基因工程的优势在于更具有特异性,能够更准确地模拟MG的遗传基础,弥补了EAMG模型的不足.药物诱导模型具有建模迅速、不涉及复杂免疫激活和抗原诱导的特性,然而,其在模拟疾病复杂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体外模型对患者血清的表型和功能反应进行匹配,该模型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异种细胞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更贴近临床实际.该综述总结了各种实验模型的优缺点,帮助研究者选择适用于不同研究目的的模型.为推动对该疾病复杂机制的深入理解提供方向,并为新的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益气解毒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胸腺中Aire及ROR-γt/Foxp3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研究益气解毒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大鼠胸腺中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及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诱导注射鼠源性AchR-α亚基97-116肽段复制EAMG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强的松)及益气解毒复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观察大鼠行为学及Lennon评分,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AMG大鼠胸腺组织中Aire和Foxp3的表达,RT-PCR检测各组大鼠胸腺组织中RORγt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各药物组Lennon分级评分显著降低;与强的松组相比,益气解毒复方各剂量组Lennon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RT-PCR结果,模型组胸腺内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各药物组胸腺中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ire和Foxp3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胸腺中Aire和Foxp3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ELISA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TGF-β1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给药后,各药物组IL-6含量明显降低,TGF-β1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 益气解毒复方能改善EAMG大鼠肌无力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上调Aire蛋白表达,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影响Th17/Treg分化,从而调控ROR-γt/Foxp3免疫平衡发挥调节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可能是其治疗MG的作用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脂多糖诱导Treg失衡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免疫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探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合并急性感染时免疫细胞的改变及其功能特征.方法 利用大鼠乙酰胆碱受体(AChR)α亚基的 97-116(R97-116)肽段免疫 6~8 周龄雌性Lewis大鼠,发病高峰期腹腔注射脂多糖(LPS)诱导急性感染模型为LPS组,腹腔注射PBS作为对照(PBS组).记录临床评分及体质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循环和淋巴器官中Th1、Th17、Treg细胞的比例以及脾脏滤泡辅助T细胞(Tfh)、树突状细胞(DC)、生发中心B细胞(GCB)的比例和功能.对脾脏分别进行PNA及CD4、Foxp3 免疫荧光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抗R97-116 IgG抗体及亚型水平.结果 与PBS组相比,LPS组大鼠临床症状较重、体质量减轻,脾脏Treg细胞(CD4+CD25+)比例(P=0.016)及Foxp3 的表达均明显减少.另外,LPS组大鼠脾脏PNA的表达增多且呈簇状,且GCB细胞表达MHC-Ⅱ及分泌IL-6 的比例明显增加(P=0.002、P=0.017).LPS组大鼠DC亚群表达CD80 的平均荧光素强度(MFI)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7).LPS组大鼠外周血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无变化,保护性抗体IgG1 水平降低(P=0.005),致病性抗体IgG2b水平无变化,IgG1/IgG2b下调(P=0.018).结论 LPS可能通过减少脾脏Treg细胞的比例及Foxp3 的表达,增强脾脏生发中心反应、GCB细胞的功能以及DC亚群共刺激的能力来下调保护性抗体水平,最终导致EAMG大鼠的临床症状加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IRF5调控AChR特异性T细胞参与EAMG疾病发生、发展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体内外实验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5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5,IRF5)在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特异性T、B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疾病的发生存在的可能关系.方法:ELI SA法检测不同发病时相大鼠血清中1RF5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法检测早期晚期发病时相CD4+T细胞以及CD45R+B细胞中IRF5的表达情况;Q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体外AChR刺激不同时间点的T、B细胞中IRF5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IRF5高表达于EAMG大鼠的晚期发病时相的血清中,并随着疾病进程的不断加重呈现逐渐增高的表达,与CFA对照组大鼠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式结果表明,来自EAMG大鼠早、晚期发病时相的无论是淋巴结还是脾脏中的AChR特异性T细胞均高表达IRF5,且与CFA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B细胞中IRF5的表达即便是在晚期发病时相也与CFA对照组无明显区别;QPCR结果发现,EAMG晚期发病时相的AChR特异性T细胞在经过AChR体外刺激0h,72 h后,均可见IRF5 mRNA水平的高表达,而B细胞中IRF5的mRNA水平则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ting结果进一步证实,IRF5蛋白水平在AChR特异性T细胞中呈现高表达.结论:IRF5是通过对AChR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调控进而参与EAMG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脾强力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下丘脑CRH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补脾强力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下丘脑CRH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补脾强力复方治疗EAMG的作用机制.方法:将Lewis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诱导注射鼠源性AchR-α亚基97-116肽段免疫Lewis大鼠复制EAMG模型,将造模成功的EAMG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强的松组(5.4 mg/kg)、补脾强力复方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为9.49 g/kg,7.12 g/kg,4.75 g/kg),每日灌胃治疗1次,连续给药4周后分别采用RT-Q-PCR技术、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CRH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EAMG模型组大鼠下丘脑CRHmRNA及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均明显降低(P<0.01);补脾强力复方大、中、小剂量组下丘脑CRHmRNA及蛋白较EAMG模型组及强的松组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补脾强力复方能上调EAMG大鼠下丘脑CRHmRNA及蛋白表达,这可能是补脾强力复方治疗EAMG大鼠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芪升麻柴胡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的量效关系及免疫学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益气升提法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中黄芪的最佳剂量,以及免疫机制.方法:采用Rα97-116免疫Lewis大鼠构建EAMG,随机分为佐剂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气升提黄芪低剂量组、益气升提黄芪中剂量组、益气升提黄芪高剂量组.观察大鼠抓力、体质量、低频重复电刺激(RNS)衰减率,检测血清AChR-Ab、IFN-γ、TGF-β、IL-6、IL-17含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25+FoxP3+Treg比例,将EAMG大鼠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测指标综合汇总,进行综合评分,评价各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低中高三剂量益气升提组大鼠EAMG综合评分分别为82,58,88分(满分100分),各组大鼠体质量回升,抓力回升,RNS衰减率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血清AChR-Ab、IFN-γ、IL-6、IL-17含量显著下降,TGF-β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P<0.001),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25+FoxP3+Treg比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益气升提法对EAMG大鼠具有明确治疗效果,黄芪高剂量组疗效最优,不同剂量黄芪配伍升麻柴胡对MG细胞因子网络的影响各不相同.益气升提法治疗EAMG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TGF-β含量,降低IFN-γ、IL-6、IL-17含量,提高CD4+CD25+FoxP3+Treg比例,降低血清AchR-Ab含量,从而减少神经肌肉接头处AchR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益气解毒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CXCL13、IL-21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益气解毒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EAMG) 大鼠B细胞趋化因子 (CXCL13) 、白细胞介素-21 (IL-21) 在血清及胸腺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100只Lewis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 其余采用对Lewis大鼠皮下注射鼠源性AchR-a亚基97~116肽段方法建立重症肌无力的实验模型, 经评估造模成功的49只大鼠随机分为益气解毒复方高、中、低剂量组、醋酸泼尼松组、模型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法及免疫组化检测CXCL13、IL-21在EAMG大鼠血清及胸腺中的水平.结果:益气解毒复方高、中、低剂量组、醋酸泼尼松组血清及胸腺中CXCL13、IL-21水平明显降低, 相比模型组有明显差异性 (P<0.01), 但益气解毒复方高、中、低剂量组、醋酸泼尼松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 (P>0.05) .结论:益气解毒复方能明显改善EAMG大鼠肌无力症状, 可降低EAMG大鼠血清及胸腺中CXCL13、IL-21水平, 这可能是该方治疗MG的作用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髓源树突细胞源性外泌体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NK及NKT细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诱导髓源树突细胞(BMDCs)源性外泌体(exosomes)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自然杀伤细胞(NK)及NK T细胞的影响.方法 阿托伐他汀和DMSO分别与BMDCs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型.应用梯度离心法提取不同组BMDCs分泌的外泌体(分别记为他汀Dex和对照Dex),将不同组外泌体注射于EAMG大鼠体内,采用双盲法观察EAMG临床症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淋巴结NK、NK T和干扰素γ(IFN-γ)阳性细胞、白细胞介素-10(IL-10)阳性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抗R97-116 IgG抗体及其亚型水平.结果 他汀类药物能够明显抑制BMDCs表面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CD80:1.10%比22.80%,P<0.01;CD86:30.78%比43.93%,P<0.01),这些BMDCs可进一步分泌他汀Dex.与对照Dex治疗组比较,他汀Dex治疗组EAMG大鼠淋巴结NK细胞比例增加(2.30%比1.63%,P<0.05),淋巴结单个核细胞(MNC)中IFN-γ+细胞比例(1.05%比2.24%,P<0.05)、血清抗R97-116 IgG抗体及其亚型IgG2a和IgG2b水平均明显降低(IgG:0.44比0.64,IgG2a:0.26比0.35,IgG2b:1.47比1.94;均P<0.05).结论 他汀Dex可缓解EAMG大鼠的临床症状,这种作用与上调淋巴结MNC中的NK细胞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拟黄芪葛根汤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的免疫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自拟黄芪葛根汤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选取50只健康SPF级8周龄的雌性Lewis大鼠,随机将8只设为正常组,剩余造模成功的32只EAMG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自拟黄芪葛根汤组.自拟黄芪葛根汤组给予含黄芪量为16.2mg·kg-1·d-1的中药灌胃,阳性药物组给予强的松5.4mg·kg-1·d-1灌胃,正常组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周后观察大鼠的肌无力症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AChRab、IL-6的含量.结果:阳性药物组和自拟黄芪葛根汤组肌无力症状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轻(P<0.05);阳性药物组和自拟黄芪葛根汤组AChRab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与自拟黄芪葛根汤组相比,阳性药物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阳性药物组和自拟黄芪葛根汤组IL-6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但阳性药物组低于正常组(P<0.05);自拟黄芪葛根组IL-6的含量与正常组相当,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自拟黄芪葛根汤能明显改善EAMG大鼠的肌无力症状,自拟黄芪葛根汤和强的松均能降低EAMG大鼠血清中AChRab、IL-6的水平,但两者作用机制机理不同,强的松是通过广泛的免疫抑制来达到治疗作用,自拟黄芪葛根汤通过调节体内紊乱的免疫系统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而发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拟黄芪葛根汤合培元固本散对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模型大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自拟黄芪葛根汤合培元固本散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模型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鼠源性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97~116肽段(AChR-t97~116)免疫注射法进行EAMG大鼠建模.在第1次免疫后第11天进行第2次免疫.第1次免疫后第15天将大鼠按Lennon评分随机分为模型组、自拟黄芪葛根汤合培元固本散组(简称“黄培组”),泼尼松组,每组8只.黄培组大鼠灌胃黄芪葛根汤(21.5 g/kg)合培元固本散(0.8 g/kg),泼尼松组灌胃0.005 4 g/kg泼尼松水溶液,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按10 ml/kg大鼠体重给药,1次/d,共给药56 d.第1次免疫后,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变化,采用Lennon评分法对各组大鼠进行评估.第1次免疫后第70天,检测腓肠肌电活动,计算波幅衰减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AChR-α97~116肽段抗体IgG及其亚型,检测血清中IL-4、IL-10、IL-17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第1次免疫第28天后,黄培组和泼尼松组大鼠体重增加(P<0.05).第1次免疫第36天后,黄培组大鼠Lennon评分降低(P<0.05).给药结束后,黄培组大鼠肌电图波幅衰减程度[(41.83±7.45)%比(67.76±4.32)%]降低(P<0.05),大鼠血清中IgG[(1.15±0.07)比(1.24±0.08)]、IgG1[(0.17±0.01)比(0.25±0.03)]、IL-4[(16.54±1.66) pg/ml比(25.64±1.74) pg/ml]、IL-10[(113.65±12.87) pg/ml比(121.54±10.44) pg/ml]、IL-17[(43.58±3.54) pg/ml比(65.76±3.59) pg/ml]水平降低(P<0.05).结论 自拟黄芪葛根汤合培元固本散可增加大鼠体重,降低血清中AChR-Ab及IL-4、IL-10、IL-17水平,有效改善EAMG大鼠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