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和照顾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和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就诊的86例白血病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为期4周的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和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评价疗效。结果:最终试验组纳入41例,对照组纳入40例。干预后,试验组PTGI中个人力量、与他人关系、自我转变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别为(21.10 ± 4.47)、(19.95 ± 6.18)、(5.12 ± 0.95)、(73.41 ± 8.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38 ± 4.50)、(17.60 ± 3.30)、(4.65 ± 1.05)、(66.13 ± 6.3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117~4.420,均 P<0.05或0.01)。试验组FCTI中疾病认知能力、基础照护技能、情感管理能力、寻求利用支持资源能力维度得分和总分分别为(5.41 ± 1.76)、(4.10 ± 1.09)、(6.71 ± 1.12)、(5.56 ± 1.16)、(38.00 ± 3.9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0 ± 1.58)、(4.63 ± 1.10)、(7.58 ± 1.74)、(6.33 ± 1.53)、(41.18 ± 4.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164~3.286, P<0.05或0.01)。 结论: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能有效提高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水平和照顾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受乳腺癌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度等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相比于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理责任感及自我护理能力(ESCA)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和治疗依从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提升了治疗依从度,改善了其生活质量,有助于术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庭护理管理对学龄前儿童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管理对学龄前儿童哮喘的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学龄前哮喘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家庭护理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及护理6个月后肺功能、哮喘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6个月后FEV1%及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6个月后哮喘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6个月后症状、活动受限、情感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学龄前哮喘患儿行家庭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癌放疗患者心理困扰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放疗患者心理困扰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7月—2020年8月临沂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77例乳腺癌放疗患者,根据心理困扰管理量表评分分为无心理困扰组( n=92)与存在心理困扰组( n=85)。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乳腺癌患者心理困扰的影响因素。 结果: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否出现并发症以及社会支持是患者心理困扰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乳腺癌放疗患者可受到社会支持程度、年龄、月收入、文化程度、并发症的影响而出现心理困扰,针对此类因素开展基于风险理念的肿瘤护理计划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心理困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可视化自主学习法应用于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居家护理教育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可视化自主学习法对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居家护理技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2016年6月14日、7月12日、8月16日共3次调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多次住院老年脑卒中自理能力中重度依赖患者和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105对,在10个居家护理项目中遴选家属需求量最高的7个培训项目。录制通俗易懂的居家护理技能短视频,每个视频≤8 min,重点环节采用特写镜头和字幕提示。采集400对老年首次脑卒中住院患者及其家属,数字随机对照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出院前发放文字版(含图片)健康教育手册;试验组增加拷贝居家护理技能视频给家属自行观看学习,随访护士通过电话、QQ或微信远程答疑。观察两组患者出院12 w Barthel指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抑郁评分。结果:认知训练、康复锻炼、预防跌倒、语言训练、观察病情、喂食技巧和压疮护理等7个项目需求率>60%,胃管护理、尿管护理和服药管理等3个项目需求率<60%。语言训练、压疮护理、胃管护理、尿管护理等4个项目需求情况与患者自理能力指数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12 w自理能力指数(46.83±23.201)、肺炎8例、泌尿系感染5例、压疮9例、跌倒6例、家属抑郁评分(6.48±3.883),对照组出院12 w自理能力指数(34.42±20.926)、肺炎21例、泌尿系感染14例、压疮28例、跌倒16例、家属抑郁评分(10.42±6.00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单一的健康教育手册不能满足出院护理指导需求,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亟待专业化家庭护理技能培训。可视化自主学习法简便、经济、高效,提高家属居家护理技能水平,减轻抑郁症状;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外肝移植护理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国外肝移植护理的研究热点,探索该领域的研究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收录的肝移植护理文献主题词作为研究对象,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1月24日,使用Bicomb软件进行词频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94篇,发表在169种期刊上。提取高频主题词30个,占总频次累计百分比为47.60%。通过共词聚类分析发现研究热点包括7个类别:儿科与家庭、生命质量与延续护理、术后并发症与心理学、器官捐献与伦理、治疗依从性、重症监护与精神病学、营养与症状管理。结论:建议国内未来的肝移植护理研究更聚焦于儿童肝移植与家庭管理、肝移植患者症状管理、儿童肝移植受者的营养管理、移植ICU患者的精神并发症、肝移植护理伦理等方面,以期提升国内肝移植护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院-家庭(H-H)延续护理对肝癌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H-H)延续护理对肝癌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选取该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医院-家庭(H-H)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总体幸福感评估量表(GWB)评分、肿瘤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的定期复查、药物治疗、情绪管理、饮食管理等方面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H-H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肝癌患者院外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理风险评估在精神科监护期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评估在精神科监护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某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的精神科监护期患者234例,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的120例设为对照组,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的114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从入院主因、临床表现、入院护理安检及家庭支持系统等四方面进行护理风险评估;观察组在原有评估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精神科住院患者行为风险筛查评估表》等8个量表进行评估,评估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风险评估量表使用后,观察组风险评估精准度提高且可以区分高中低风险等级,监护天数下降、约束患者人数下降,护士掌握病情情况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精神科监护期患者采取系统、规范的风险管理能提高风险评估精准度,区分不同的风险等级,为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风险优化管理结合连续性护理在股骨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风险优化管理结合连续性护理在股骨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股骨胫骨骨折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71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风险优化管理结合连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实施风险优化管理结合连续性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压疮、骨折延迟愈合、感染、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 P<0.05)。 结论:在股骨胫骨骨折患者实施风险优化管理结合连续性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效果,可显著提高其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而提高临床的干预效果和护理质量,使患者更好更快的回归社会和家庭,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慢性病儿童家庭管理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管理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问题,儿童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慢性病的病程迁延,患儿在完成医院的治疗和护理后回到社区仍需较长时间的居家护理,且家庭管理有助于改善患儿及其父母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因此积极评估患儿家庭管理方式可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早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帮助患儿家庭提高家庭管理水平,改善患儿预后。因此,本文在回顾慢性病儿童家庭管理的概念、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述了家庭管理干预策略,如理论结合创新干预模式、强化健康教育、扩展社会支持、依托网络信息平台等,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开展家庭管理干预提供参考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