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肠主津理论在治疗肛裂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20
基于大肠主津理论阐述大肠主津理论在治疗肛裂中的应用,认为津液失常是肛裂的主要病因之一,故而对患者的津液进行调节是治疗肛裂的关键.补脾强肾、宽中润肠法治疗肛裂为主要治法,可配合膏方使用,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肠道津液的正常运行,有效治疗肛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黄文东"轻、灵、流、通"临床思维特色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4/6
黄文东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脾胃病学家,其理论和临床思维颇具特点.通过追溯、挖掘及整理黄老治疗脾胃病的论述、医案及经验等,发现其立论以和缓平正为宗,治法以清润平稳为主,形成了"轻、灵、流、通"的临床思维特色.黄老临证"轻"于剂量药味精练、处方用药平淡、久病丸药轻投、用药平和兼顾;"灵"于推崇异病同治、辨证随机应变、升降润燥有别、制定药后医嘱、五脏相生为用;"流"于调畅疏泄肝气、活血化瘀通络;"通"于通降宽中导滞、润肠通腑淡渗.黄老"轻、灵、流、通"的临床思维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从肝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考与临床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1/6
本文从肝与大肠的联系出发,简述了从肝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渊源,认为该病病位虽在大肠,但与肝密切相关.肝与大肠以三焦相互联系,以气化相互贯通,功能上相辅相成.溃疡性结肠炎从肝立论,病机主要包含肝郁脾虚,肝肠湿热,阴虚肠燥三个方面,法随证立,故临床根据证候虚实和病因病机的不同分别运用疏肝健脾、调肠止泻,清肝利湿、厚肠祛邪,柔肝舒筋、润肠养阴三法辨治.同时因肝与情志关系密切,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亦强调情志管理.本文思考和实践从肝辨治溃疡性结肠炎,对于拓宽现今诊疗思路确有参考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直肠异位胰腺高分化腺癌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68岁,因“外院体检肠镜发现直肠肿物”入院.CT:S2~S5前方见囊状病灶约4 cm×4 cm×3 cm,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后明显强化,并见分隔征象(图1A).MRI:距肛缘约8 cm处直肠右后壁见囊性分隔样肿块,以宽基底与直肠相连,平扫呈稍长T1长T2信号,DWI未见高信号;病变浸润肠壁全层,病变处直肠系膜筋膜间隙清晰,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B).腔内超声:直肠右后壁见直肠壁隆起型肿物,形态规则,边界尚清,内部呈多发囊性暗区,病变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尚连续(图1C).肠镜:距肛缘6~12 cm见结节状隆起,约占肠腔半周,局部黏膜光滑,部分呈半透明状.病理:标本切缘2.5 cm处见溃疡,切面灰白色,质中,肿物浸润深度0.2 cm;系膜完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医大师张志远活用瓜蒌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张志远教授重于辨证,精于用药,尤其善用瓜蒌.在遣方用药上,张老强调一定要突出瓜蒌的用量,通过将其与诸药灵活配伍,可以更好地发挥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的功效.在临证治疗中,张老常以瓜蒌挂帅配合清热散结药治疗乳痈,以小陷胸汤加味治疗结胸证,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胸痹.此外,张老还创制了新方瓜蒌汤治疗结胸证,瓜蒌承气汤治疗便秘,临证治疗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瓜蒌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瓜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常用剂量多为6~40g,最大剂量可至120g.其次,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宽胸散结,治疗心血管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妇科病(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乳腺炎)等,为9~100 g;清热化痰,治疗消化疾病(胃炎、食管炎)、呼吸疾病(支气管炎)、内分泌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带状疱疹等,为6~120 g;润肠通便,治疗便秘,为20~40 g.再次,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宽胸散结,常配伍薤白、桂枝、枳实;清热化痰,常配伍黄连、半夏、贝母等;润肠通便,常配伍玄明粉、枳壳、厚朴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史亚祥效方治验——增液运脾汤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增液运脾汤组? 成:玄参30?g,生地黄30?g,麦冬20?g,生白术30?g,枳实10?g,大腹皮10?g,杏仁10?g.功? 效:增液润燥,运脾传导.主? 治:便秘(津亏气虚证).用? 法:每日1剂,每剂浓煎200?mL,分2次口服.方? 解:方中重用玄参苦咸寒,养阴生津,补肾水以滋肠燥,为君.以生地黄、麦冬为臣:生地甘苦寒,养阴润燥;麦冬甘寒,增液润燥.二药与君药玄参相须为用.生白术、枳实、大腹皮、杏仁为佐:生白术苦甘温,运脾行气;枳实辛温,行气除痞;大腹皮辛微温,下气宽中、行气导滞;杏仁苦微温,肃肺润肠.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润燥、增液运脾、行气传导之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全国名中医王行宽多脏调燮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全国名中医王行宽认为功能性便秘归属于中医学"肠痹"的范畴,其病位在大肠,与肺、肝、脾密切相关,其病机关键在肠中之"气"与"津",肺失治节,肝失疏泄,脾胃升降失权,均可使肠中气机不畅或津液不足,致大肠传导失职,大便秘结.王教授宣肺、疏肝、理脾并用,调脏腑之气机,并润肺、柔肝、益胃、润肠,滋脏腑之津液,创制了自拟经验方肠痹汤,验之于临床,疗效显著,体现了"多脏调燮、综合治理、杂病治肝"的学术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中医药治疗痛经用药规律挖掘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挖掘中医药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1年10月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所收录的中医药治疗痛经的医案,提取中药数据构建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和Gephi(V0.9.2)对中药进行用药统计、配伍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医案处方200首,涉及药物246味,用药频次最高的是当归;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多归肝、脾、心经;药物配伍以"当归-白芍"出现较多;得到5组中药聚类组合.核心用药包括当归、白芍、延胡索、甘草、川芎等.结论 中医药治疗痛经以调经止痛、去血化瘀、润肠通便、补血活血之药为主,辅以疏肝解郁,理气宽中,滋阴补肾之药,注重虚实兼顾,标本兼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