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大师杨震运用茜草治疗肝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茜草,原名为"茜根",气味苦、寒,无毒,归肝经.主寒湿风痹,黄疸,补中.其功效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1].生用凉血通经,炒炭止血化瘀.《内经》中载有"四乌鲗骨一藘茹丸",乌鲗骨即是海螵蛸,藘茹即是茜草,这是茜草入药的最早记载.《神农本草经》则载有茜根,明确了药用部分为根.《本草纲目》谓:"茜草十二月生苗,蔓延数尺""茜根赤色而气温,味微酸而带咸.色赤入营,气温行滞,味酸入肝而咸走血,手足厥阴血分之药也,专于行血活血"[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谈寒湿疫之寒湿入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仝小林院士提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寒湿疫,其病理因素为寒湿,应从散寒化湿而治.寒湿入营是寒湿疫特殊证型,见于危重阶段,其病因病机及辨治施治均不同于热入营分.从寒湿入营的特点及鉴别角度进一步梳理、更新、完善寒湿疫辨证理论体系,诠释寒湿入营理论的临床意义,以期为寒湿疫危重症防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寒湿人营"论治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
编辑人员丨2024/1/13
"寒湿入营"是寒湿疫病情转重的关键,多见于老年染疫或寒湿疫危重症邪盛正虚者.报告1例以"寒湿入营"理论为指导、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无大热,但D-二聚体持续升高且出现全身多发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水肿、少尿、休克等多器官功能障碍,舌脉表现为舌胖大晦暗、舌苔黄厚腻、舌底暗瘀,脉细数且涩,此为"寒湿入营"的特征性表现,整体辨证为寒湿瘀之态,在改善心功能、杭感染、平喘止咳化痰等西医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药治以开郁闭、救逆回阳、益气固脱、活血利水,予破格子龙宣白承气汤加减,药中病机,故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间质性肺疾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分析间质性肺疾病(ILD)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患者的中医症状、证候分布特点,并探究其病因病机.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 69 例 2022 年 12 月—2023 年1 月在我院门诊和病房诊断为新冠感染的ILD患者,收集门诊首诊或入院第一天的中医四诊信息、一般情况及西医临床资料.结果 69 例患者首发症状以肺卫症状多见,同时兼有脾系症状.69 例患者共涉及23 种症状.与轻、中型患者相比,重型、危重型患者中喘、胸闷、排便不爽、畏寒、恶风和痰中带血的比例较高(P<0.05);而头痛的比例较低(P<0.05).69 例患者中,舌质共 3种,舌苔和脉象分别为6 种.与轻型及中型患者相比,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中燥苔和细脉比例较高(P<0.05).69 例患者中有50 例(72.5%)为虚实夹杂证,19 例(27.5%)为实证.结合脏腑辨证,证候类型共计12 个.与轻型和中型患者相比,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中肾气虚证、肾阴阳两虚、热入营血证和疫毒闭肺证比例较高(P<0.05),寒湿郁肺证的比例较低(P<0.05).69 例患者总体病位分布主要在肺和脾.与轻型和中型患者相比,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中病位在肾和营血分的比例较高(P<0.05).结论 新冠感染系感受疫疠之气所致,ILD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可表现为湿毒为胜,病机涉及正虚(肺、脾、肾)和邪实(湿热邪毒)两部分,病程初起病位在肺卫,进展期以肺脾多见,重型和危重型累及肾及营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寒湿入营”与肿瘤恶病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肿瘤恶病质的中医研究纷杂,但缺乏对关键病机的统一认识和准确表述,不利于恶病质的针对性治疗[1].“寒湿入营”指脾肾阳虚,寒湿内生,混于水谷精微,上奉于心化生营血,心阳不足不能温化营血之邪,久则寒凝湿阻、营血壅滞,可见纳差、消瘦、乏力;舌胖大水滑上覆如泥浆水状苔;脉细涩无力等表现.其发展过程和临床表现均与恶病质相似互通,提示“寒湿入营”在肿瘤恶病质发生发展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此切入深层挖掘肿瘤恶病质的关键病机和对应治法方药可丰富其临证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营卫不和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从营卫的生理病理析议营卫不和的实质,认为营卫不和发生的主导方面在于卫, “寒湿入营”是久病营卫不和的基本病理趋势;营卫不和既能影响肿瘤微环境的发生,又能进一步导致外感与内生寒湿相互胶结,深入营分,造成寒痰瘀毒等病理产物的堆积,从而推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从调和营卫治疗肿瘤相关病症既要注意激发卫阳,温阳化气;又要注意补益营卫,顾护人体的正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营卫理论探讨结直肠癌的病理生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营卫循行于大肠共同维持大肠主津功能,其平衡的破坏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关键.通过对“大肠主津”的再次解读,提出肠道微生态属于肠道的“卫”部分功能范畴,是肠道的“生理屏障”,津液乃“营”的有机成分,实现物质-能量的交换.进一步探讨了其科学内涵,从“营卫失和”、“营卫逆乱”、“寒湿入营”探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机演变,为辨治结直肠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营卫理论简析大肠癌的中医药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营卫循行于大肠,共同维持大肠主津与传化糟粕的生理功能.通过对大肠主津、传化糟粕与营卫的密切关联、营阴滋润肠道、卫阳通降腑气的分析,提出营卫是肠道的"生理屏障".营卫不调是大肠癌发病的关键,既影响肿瘤微环境的发生,又进一步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致使寒邪痰瘀互结,深入营分;"寒湿入营"为久病营卫不和的基本病理趋势,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大肠癌治疗需营卫同调,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机有营卫俱虚、寒湿入营、营卫逆乱.针对不同病机分别治以调和营卫、温阳化湿、气血同调,分别选用芍药甘草汤、三生饮、芍药散加减治疗.临证结合扶正祛邪理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及大肠癌致癌的特异性,配伍相应的抗肿瘤的药物,以提高大肠癌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营卫不和"论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的发病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是导致辅助生殖技术(ART)移植结局反复失败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中医营卫二气"传制调和"过程与子宫内膜生理变化调控过程高度相关,并从营卫不和角度探讨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的形成机制,认为营卫不和之实质在于卫阳不煦、寒湿入营、痰瘀浊阻、传制失常,进而打乱女性的正常内分泌规律,影响子宫内膜血流状态,干扰子宫内膜微环境与胚胎发育的协调同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论寒湿疫之瘀热入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综合考虑气候特点、证候特征、病毒嗜性等要素,认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属“寒湿疫”.瘀热入营多见于寒湿疫危重期,是寒湿疫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病机,寒湿戾气与湿瘀或湿热体质相合,加之寒湿久郁,导致机体内部成瘀化热,瘀热互结后病势深重而缠绵,具有成瘀、化热、入营三重病理特征,临床表现涉及多脏.寒湿疫与温病在瘀热入营形成的病机上有明显区别,其病机演变转化多端,但亦有瘀热入营的共性,可从宏观证候及微观指标两方面进行辨识.治疗当审全程,识态调靶,重视凉营化瘀,兼顾扶正护阴,并根据瘀热入营后病情演变方向的不同,辨证选方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