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助力病区群众全面脱贫奔小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系统介绍了全国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进展及主要做法,论述地方病防治成效对于提高病区群众健康水平、全面脱贫奔小康的作用,展示了我国地方病防治经验以及对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过程的深远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卷首语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如果说营养支持是现代临床医学的里程碑之一,那么热氮比在营养支持理论中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65年前,美国著名外科学家Francis Moore提出,因为含有lg氮的蛋白质(即6.25g蛋白质)进人组织原浆需要150ka非蛋白质能源,因此,为保证输人的氮能被用以合成蛋白质,每输入1g氮,需要同时提供628kJ ( 150kal)的热量。这就成为标准营养混合制剂中的热氮比,一直沿用至今。我国目前已步入小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营养支持的适用人群已经大大扩展,成为相关学科改善患者健康的利器。因此,当前肠外肠内营养领域仍然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一方面需要开展更加完善深入的临床研究,获得更多更有说服力的循证证据指导临床实践;另一方面,在实践的基础上进步 发展理论体系,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临床营养杂志》长期致力于学术平台建设,希望能够刊登更多的高质量论文,助力学科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 中国心血管人的使命与担当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在历史的年轮上,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郑重宣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坚定决心,并指出一百年前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5月,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新的科技创新动员令——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坚持问题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努力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和部署下,一年来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疫情常态下防控获得了理想成绩,截至2021年11月18日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4.1亿剂次,无论发病率、重症率还是病死率,都是全球控制最好的国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谱写新时代山西省地方病防治新篇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地方病防治工作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助力病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阶段,山西省加强组织管理,六大攻坚行动齐头并进,全面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的目标稳步实现。本文介绍了山西省攻坚行动开展情况并对建立健全地方病可持续消除和控制机制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甲状腺癌的防治方法与成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早期甲状腺癌治疗预后相对较好,使得早期诊断以及规范治疗成为关键。本文就甲状腺癌的早期预防方法、健康筛查、早期诊断标准、规范治疗以及医疗服务等方面进行讨论,总结我国甲状腺癌早期防治取得的进步以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健康防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百年征程,业绩辉煌。作为医学重要学科的病理学也大致经历了百年的历程,回顾百年来,我国病理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我国小康社会的重要构成因素。展望新征程,我们需加倍努力,不断提升病理的医、教、研水平,努力开创病理学更加美好的未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路有你,携爱同行——暨多种模式在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我国为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然而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肿瘤的发病率一直位居前三位,在全民健康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关爱肿瘤患者,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通过举办公益讲座——名医大讲堂,建立家庭扶贫病房,通过建立"云端医疗"——微信群以及通过肿瘤宣传周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上述方法有创意、可评估、可持续,以后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西医结合是弥足珍贵的中国经验,是应对全球健康挑战的必然选择。我国首创的中西医结合是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先进方法,并取得了为国争光、世界瞩目的标志性成果和贡献,如中药青蒿素治疗疟疾,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针刺镇痛与针麻原理研究,砷制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医复方治疗IgA肾病,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法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凉膈散重用大黄或承气汤重用大黄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均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乃至国际上取得了巨大成果,为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世界蔓延,而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中西医结合不仅体现在抗疫过程中,在疫情过后仍需牢记,继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只有坚持中西医结合,才能走出中国的医学之路、防疫之路,才能更加保障"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克山病实现了基本消除目标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克山病是我国一种重点地方病,病变主要累及心肌,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急、病死率高,慢型患者心脏增大、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病区居民健康。本文从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得到有效控制,楚雄克山病综合性科学考察,克山病监测指导防治策略调整,基本消除克山病4个方面回顾了克山病科研和防治经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克山病防治工作在保障病区居民健康、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明确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在"健康中国"助力全面小康中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努力提高人群生殖健康水平,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