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种植体支抗联合正畸治疗成人双颌前突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分析微种植体支抗联合正畸治疗成人双颌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1月笔者医院就诊的60例双颌前突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予以传统支抗治疗,研究组予以微种植体支抗联合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软组织指标[上唇至审美平面的垂直距离(UI-E1)、下唇至审美平面垂直距离(L1-E1)、上唇最低点与中切牙最高点距离(GSL)],硬组织指标[上中切牙唇倾角(UI-SN)、下中切牙唇倾角(L1-MP)、上下中切牙长轴交角(UI-L1)、上中切牙切缘至腭平面垂直距离(U1/PP)、下切牙切缘至下颌平面垂直距离(L1/MP)],患者外观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L1-E1、UI-E1、GSL、L1-MP、U1/PP、UI-SN水平较对照组低,UI-L1、L1/MP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与对照组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观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联合正畸治疗可有效内收成人双颌前突患者上下前牙,从而改善成人双颌前突软硬组织侧貌,提高患者外观满意度,且安全性良好,宜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睑板前筋膜与眶隔-提肌腱膜复合体固定法重睑术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睑板前筋膜与眶隔-提肌腱膜复合体固定法重睑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2年3~10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92例单睑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试验组采用睑板前筋膜与眶隔-提肌腱膜复合体固定法重睑术,对照组采用传统Park法重睑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并发症、手术效果以及术后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消肿时间以及一期愈合情况例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试验组眼部外观满意度、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睑板前筋膜与眶隔-提肌腱膜复合体固定法重睑术模仿了生理性重睑的结构和动力传导,形成的重睑形态自然稳定且并发症少,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生育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女性生育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620例行IVF-ET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育生活质量问卷(Ferti QoL)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探讨生育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显示IVF-ET女性生育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生育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压力程度、就诊阶段、不孕年限、心理状态、婚姻满意度对IVF-ET女性生育生活质量有影响(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压力程度、心理状态、婚姻满意度与IVF-ET女性生育生活质量相关(P<0.05).结论 IVF-ET女性存在生育生活质量低的现状,影响因素主要为压力程度、心理状态、婚姻满意度,因此医护人员需降低IVF-ET女性的生活压力,提高夫妻亲密关系,纠正其不良心理状况,促使其顺利渡过移植阶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可视化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技术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可视化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技术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至8月由120转送至嘉兴大学附属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前瞻性非同期对照研究方法,以2023年6至8月由120转送至本院的9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试验组,以2023年3 至 5 月由 120 转送至本院的 90 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建立可视化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技术前,当患者或家属呼叫急救车,院前急救人员将患者送达医院后,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交接,预检护士接诊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获取患者身份信息协助建卡挂号,同时院内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规范化处置;试验组建立可视化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技术后,当患者或家属呼叫急救车,院前急救人员通过急救中心专用APP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生命体征、病情等级等)对应输入,并向目标网络医院推送相关信息,预检护士通过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接收急救车即将到达的信息,在急诊预检系统中获取院前提供的患者基本信息,提前进行建卡及预挂号,开通绿色通道,同时院内医护人员根据 120 医生评估的病情等级制定抢救方案.比较两组危重症患者完成建卡时间、预检护士完成分诊时间以及患者/家属对急诊就诊流程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危重症患者完成建立卡时间、预检护士完成分诊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完成建卡时间(min):1.3±0.3 比 2.6±0.4,预检护士完成分诊时间(min):1.1±0.3 比 3.5±0.7,均P<0.05],而患者/家属对急诊就诊流程的满意度明显提升[95.6%(86/90)比 86.7%(78/90),P<0.05].结论 建立可视化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技术,实现了院前院内数据传输,真正做到"病人未到,信息先行",有效缩短了危重症患者的预检分诊时间,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了抢救时机,提高了普通患者的预检分诊效率,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面部刮痧联合中药倒膜治疗眶周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刮痧联合中药倒膜改善眶周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为眶周色素沉着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 2023 年 1~7 月于河南省中医院医疗美容科就诊的 40 例眶周色素沉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0 例,2 组均采用刮痧加倒膜治疗,治疗组倒膜使用院内制剂祛黄面膜,对照组使用面粉代替.每次治疗前填写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表,计算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并于治疗前后拍照,通过Photoshop CS7 校正后使用Image J软件分析,测量眶周色素沉着区域皮肤的L*值;治疗结束后,由未参与研究的医生依据照片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 4 周后,治疗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皮肤L*值范围由 32.06~53.90 增至41.59~6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QI评分均值由 6.52 降至 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满意度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18/20).治疗 4 周后,对照组患者指标均有改善,皮肤L*值范围由 33.34~52.46增至 38.39~5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QI评分均值由 6.25 降至 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满意度评价,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11/20).组间比较,治疗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刮痧联合中药倒膜治疗眶周色素沉着的疗效明显,且中药面膜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刮痧治疗眶周色素沉着,其方法简验便廉,适合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个体化护理在BPPV合并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合并疾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就诊的BPPV患者210例,无合并疾病BPPV患者37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BPPV合并疾病患者173例为试验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复发、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11.5%,对照组复发率为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DH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可以为合并疾病BPPV患者治疗提供护理保障,护理操作流程具体、明确、步骤清晰,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STABLE模式对早产儿转运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STABLE模式对早产儿转运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就诊的148例转运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转运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73)和模式组(n=75).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模式进行转运管理,模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STABLE模式进行转运管理.比较两组转运结局、早产儿体温及其他体征变化、转运时间和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式组转运有效率更高(98.67%vs.89.04%),转运后正常体温患儿比例更高(97.33%vs.86.31%),轻度低体温患儿比例更低(2.67%vs.13.69%),转运时间[(25.63±3.56)min vs.(31.90±3.93)min]和住院时间[(28.28±3.27)d vs.(34.12±3.07)d]更短,家长满意度更高(97.33%vs.8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BLE模式可改善早产儿转运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应用于上消化道疾病检查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操作性能、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随机、非劣效性对照研究,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由3个临床研究中心参与,纳入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便携式内镜完成上消化道检查( n=44),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应用的奥林巴斯胃镜完成上消化道检查( n=46)。以后者作为参照,对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的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操作性能、操作总体满意度、活检成功率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结果:试验组内镜检查成功率为97.73%(43/44),对照组为100.00%(46/46),差值为-2.27%(95% CI:-6.68%~2.13%),大于设定的非劣效界值(-10%);试验组与对照组图像质量综合评价优良率均为100%,差值为0,大于设定的非劣效界值(-10%)。对照组操作系统性能优良率为100.00%(46/46),试验组为97.67%(42/4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83);对照组操作总体满意率为100.00%(46/46),试验组为86.05%(37/4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共9例进行了内镜下活检,试验组5例、对照组4例,2组活检通道均顺畅,均能顺利完成活检。共16例出现不良事件,对照组5例[10.87%(5/46)],试验组11例[25.00%(11/44)],2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07, P=0.080),所有不良事件均在48 h内消失,无严重不良事件及器械缺陷事件发生。 结论: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安全性高,操作性能与图像质量良好,与临床常用的日本奥林巴斯内镜系统效果相当,可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回顾性分析1例在本钢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使用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30R)血糖波动大后转换为利拉鲁肽治疗的诊疗过程并文献学习。患者为60岁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8年,血糖波动大1年,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合并多个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予胰岛素泵联合口服二甲双胍降糖治疗,逐步简化方案为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事件发生,降糖方案简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利拉鲁肽是一种人胰高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除在降糖方面效果显著外,还具有降体重、改善血脂谱、保护心血管和肾脏等多重作用,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的同时多重获益,治疗地位在各大指南中不断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院内外全程跟踪护理在改善MHD患者血管通路中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院内外全程跟踪护理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管通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诊的MHD患者80例,按入院收治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院内外全程跟踪护理,两组均干预3个月。干预后比较两组MHD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血管通路再循环率〔血尿素氮再循环率和血肌酐再循环率〕、透析充分性水平〔spKt/V(单式模式Kt/V)、残肾肾小球滤过率GFR(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ion,GFR)和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URR)〕及并发症发生率〔下肢多动综合征、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心力衰竭〕。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HD患者的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HD患者的血尿素氮再循环率、血肌酐再循环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HD患者的spKt/V、URR高于对照组,残肾GF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MHD观察组患者下肢多动综合征、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院内外全程跟踪护理可以改善MHD患者血管通路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透析充分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