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奥村公共卫生保障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了第四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流行,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带来严峻挑战。冬奥村是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居住生活的场所,内部空间布局复杂、人员流动性强,疫情防控工作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通过规范执行《防疫手册》,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周密部署核酸检测,规范开展应急处置,严格落实预防性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构建了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大型赛事公共卫生保障模式,相关经验为今后大型活动公共卫生保障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六省市流动人口结核病就诊意向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的就医意向,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5年5-9月,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PPS)方法,从东、中、西部各抽取2个省,依据方便抽样方法,选择流动人口从业比例较高的生产企业工人、建筑工人和服务业从业者三类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设计问卷,对6省12个城市共计3300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294份,有效率为99.8%.分析不同特征流动人口在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时的就诊意向,及不同就诊意向的流动人口健康信念模式各模块的得分情况.结果 3294名流动人口在出现轻度和中度结核病可疑症状时有延迟就诊意向的分别占22.8%(751/3294)和14.9%(491/3294),建筑业流动人口在轻度症状或中度症状的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29.7%(341/1149)和22.2%(255/1149);41~50岁年龄组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25.6%(212/829)和18.9%(157/829);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32.7%(342/1046)和23.0%(241/1046).未接受过结核病宣传教育的调查对象有延迟就诊意向的比率均高于接受过相关宣传教育的调查对象,前者出现轻度和中度结核病可疑症状时分别占26.2%(553/2111)和16.5%(348/2111),后者分别占16.7% (192/1153)和11.7%(135/1153).健康信念模式各模块中,调查对象结核病知识平均分为(8.51±3.37)分,感知肺结核威胁平均分为(12.28±2.62)分,感知及时就诊益处平均分为(14.27±1.89)分,感知就诊障碍平均分为(13.03±1.12)分.提示因素平均分为(6.45±1.12)分.结论 流动人口有延迟就医意向的比率较高,需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西部地区及建筑工人应是其中重点,开展健康教育时应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将就诊益处及障碍纳入宣传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青岛市男男性行为者中滥用新型毒品者的艾滋病相关性行为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滥用新型毒品对青岛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滚雪球的方法招募青岛市MSM中的新型毒品滥用者与未滥用者.面对面调查其人口学、性行为等特征.采集静脉血检测HIV和梅毒抗体,采集尿液检测新型毒品滥用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滥用新型毒品与性行为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共招募调查对象602人,其中新型毒品滥用者和未滥用者分别为302人(50.2%)和300人(49.8%).最近半年有商业性伴者占比滥用组(22.2%)高于未滥用组(10.7%)(P<0.01).最近半年同性固定性伴肛交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滥用组(13.0%)低于未滥用组(33.1 %)(P<0.01).滥用组发生群交行为者占比(68.5%)高于未滥用组(23.3%)(P<0.01).调查对象各类性伴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滥用组(15.2%)低于未滥用组(27.3%)(P<0.01),安全套破损率滥用组(53.6%)高于未滥用组(32.0%)(P<0.01).在校正两组的婚姻状况、户籍、月收入、居住时间和性行为偏好等因素后,滥用毒品者与未滥用者相比,同性商业性伴、群交、安全套破损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更高(P<0.05);同性固定性伴肛交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各类性伴性行为中均坚持使用安全套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更低(P<0.05).调查对象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7% (4/602)和4.3% (26/602),新型毒品滥用者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1/302)和2.6%(8/302).结论 青岛市MSM新型毒品滥用者较未滥用者流动性、性活跃程度高,安全套使用率低,安全套破损率高,HIV感染风险高,应加强对其开展高危行为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成都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知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成都市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知识情况,探究影响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知识状况的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和成华区流动人口集中的工厂、建筑工地和服务场所中随机选择2 124名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婚姻状况、学历、性别、去年家庭人均月收入、户口性质、现居住地的主要居住方式、性生活频率以及是否采取避孕措施的研究对象避孕节育知识平均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性别、学历、去年家庭人均月收入、户口性质、是否采取避孕措施与避孕节育知识得分有关:与20~29岁研究对象相比,40~49岁研究对象所获得的知识得分较低;与女性研究对象相比,男性研究对象所获得的知识得分较低;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研究对象相比,大专研究对象所获得的知识得分较高;与去年人均月收入≥7000元的相比,收入<1000元的研究对象所获得的知识得分较低,收入5 000~6 999元的研究对象所获得的知识得分较高;与城镇户口的研究对象相比,农村户口的研究对象所获得的知识得分较高;与没有采取避孕措施的研究对象相比,采取避孕措施的研究对象所获得的知识得分较高(P<0.05).结论:中老年、男性、高学历、收入过高或过低、拥有城镇户口和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流动人口对自身避孕节育知识的关注程度明显不足,避孕节育知识的普及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贵港市2012-2015年不同地区暗娼HIV/梅毒感染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贵港市不同地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感染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贵港市不同地区HIV/梅毒感染的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对贵港市2012-2015年3个地区哨点所监测的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监测4 266名暗娼人员,平均年龄为(34.74±8.56)岁,主要以汉族为主(79.04%),在婚或同居者居多(76.3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较大(55.27%),以服务于低档场所为主(50.21%).该调查人群流动性较低,本次在本地工作时间>1年者占60.09%.HIV总感染率为1.55%,其中贵港市辖区、桂平市、平南县3个地区的HIV感染率分别为1.31%、2.63%、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总感染率为10.01%,且呈逐年下降的线性趋势(x2趋势=43.42,P<0.001),三个地区梅毒感染率分别为7.38%、21.76%、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毒、本次在本地工作时间>1年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居住于桂平市、较低档场所服务、年龄大、在婚/同居均是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贵港市三个地区暗娼HIV/梅毒感染率较高,参考HIV和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和长期有效宣传对防控HIV/梅毒感染非常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亚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实施全程督导管理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三亚市流动人口肺结核实施全程督导管理(DOT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三亚市皮肤性病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确诊的16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化疗和非督导管理模式,而观察组则给予化疗和DOTS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管理与治疗情况、肺结核病灶吸收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的系统管理率、规律治疗率、服药依从率及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37.5%(P<0.05).结论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实施DOTS策略,可改善管理效果,提高转阴率和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昆明市羁押场所毒品滥用者艾滋病干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干预覆盖与未覆盖的人群特征,分析接受干预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对一结构问卷对云南省女子戒毒所和昆明市戒毒所新入所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并检测HIV抗体.[结果]研究共调查1848名毒品滥用者,男性70.5%,女性29.5%;接受过干预者54.2%;HIV感染率6.7%;干预未覆盖相对于覆盖人群的主要特征为:年龄≤30岁分别占55.8%和27.8%(P<0.001),外地户籍分别占58.7%和37.1%(P<0.001),本地居住≤2年分别占42.5%和30.6%(P<0.001),吸毒史≤3年分别占56.6%和23.1%(P<0.001),使用新型毒品分别占82.1%和75.2%(P<0.001),注射分别占21.7%和50.1%(P<0.001),有羁押史分别占62.2%何79.3%(P<0.001).接受干预的独立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 文化程度、 吸毒史、 性伴类型、 一起吸毒的人数、HIV感染状态.[结论]从未接受干预者区别于曾接受者,以低年龄、 高流动性、 使用新型毒品、 多人一起吸毒、 更为隐秘为特征.接受干预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时间积累效应和被动接触,干预工作存在诸多挑战.针对干预未覆盖人群特点寻求干预突破对昆明市毒品滥用人群的艾滋病控制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大安保任务期间处置一起水痘疫情的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武警部队担负了维稳处突、安全保卫等任务,因流动性大、条件艰苦,容易导致传染病爆发.近年来,武警部队十分重视传染病防疫工作[1],但仍间断有部队传染病发病报道,不同程度影响了部队战斗力,制定有效的传染病应急预案,对防止传染病爆发极其重要.某年9月初我院卫勤分队随行保障武警某支队一项重大安保任务.因驻点条件受限,以20 ~ 24人为班编制,人员居住相对密集,且安保任务重.任务期间发现2例水痘病员,经及时合理地制定防疫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混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主体模式,随子女流动的老年人口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市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897.70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3.41万.但目前关于流动老年人口就医行为的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量性资料来源于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项目中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n=752)卫生服务利用数据.质性资料来源于2015年9—12月上海市30例流动老年人个人深入访谈资料,内容包括上海市流动老年人的基本社会经济特征、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分析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752例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中,728例(96.8%)自评身体健康/基本健康,174例(23.1%)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484例(64.4%)有医疗保险.平常患轻症时,选择就医者427例(56.8%),在本地找/买药或自我治疗者279例(37.1%),从老家带药者18例(2.4%),不处理等待自愈者20例(2.7%),其他8例(1.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动原因、本地朋友数量是流动老年人口在患轻症时是否就医的影响因素(P<0.05).个人深入访谈发现异地医保报销问题、经济收入、怕麻烦、不能独自一人到医疗机构就医影响流动老年人口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结论 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良好,卫生服务利用度较高.流动原因、本地朋友数量影响流动老年人口卫生服务利用度.建议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的建设,提高流动老年人口的卫生服务可及性;发挥社会团体作用,重视家庭支持,引导流动老年人口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继续推进建立简便快捷的流动老年人口异地就医结算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甘孜州318国道鼠疫疫源地施工人员感染风险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四川省境内318国道沿线疫源地施工人员对鼠疫防控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施工工人居住环境中的鼠群密度以及带菌水平.方法 对理塘、巴塘、雅江3个现鼠疫疫源县境内的318国道沿线疫源地施工队按照行政村分段,并进行系统抽样,再对抽取施工队进行单纯随机抽样,对抽取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对所获动物材料443份进行细菌学检验,分离到鼠疫菌46株,自毙喜马拉雅旱獭体内检出鼠疫菌32株,占全部分菌数的70%;采集到牧犬、藏系绵羊、旱獭等动物血清523份,其中阳性血清38份,最低滴度为1:640,最高滴度为1:40 960;采用不同生境路线法调查旱獭密度,平均旱獭密度0.90只/ha;5 m夹线法共捕鼠56只,总捕获率7.33%;对捕获的197只旱獭进行体蚤梳捡,染蚤率88%,蚤指数4.72,获蚤930只,主要以谢氏山蚤、斧形盖蚤和指形盖蚤为主.调查施工人员335人,平均年龄38 y(最小18y,最大68 y),以男性(83%)、汉族(78%)为主,文化程度主要为初中(142人,42%)和小学(98人,29%).外来务工人员数占全部调查对象的95%,务工时间主要以4个月以上(占全部对象34%)和一个月以内(占全部对象26%)为主;90%调查对象无正规建筑公司推荐或组织,长期以小工程队形式存在,人员配备15~20人.335名调查对象中,知晓鼠疫传播基础知识知的有81人(占全部对象24%);81人中对鼠疫“三报、三不”知晓仅22人,且正确回答率为占全部对象5%;58%调查对象居住方式以帐篷为主,其中地铺占63%,简易床占29%;90%调查对象施工环境主要为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各施工队均未配备医务人员,也无相应伤口消毒、处置医疗用品.81%调查对象午休期间在草场睡觉;71%调查对象在工作结束后洗手;61%调查对象表示在施工期间未从事捕猎行为,并愿意去听相关鼠疫知识的讲解;34%调查对象愿意在发现病死动物后上报,但其中94%的人不知道疫情正确上报单位;88%调查对象在工友出现类似鼠疫症状时选择上报施工管理人员.施工负责人在工人出现疑似鼠疫症状时,10人中有3人选择报告疾控中心,余表示让工人自行前往卫生院进行医治.结论 甘孜州318国道沿线施工人员鼠疫知晓率低,工作环境危险度大,人员个人防护不到位,且人员流动性大,发生人间鼠疫感染风险大,远距离传播风险高.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施工人员鼠疫防护知识宣传及监测,防治人间鼠疫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