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感官技术在中药饮片品质评价中的应用探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药饮片质量受自身因素(水分、淀粉、黏液质等)及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日光灯)等影响会逐渐发生变化,品质变化的同时会映射在味道、气味、颜色及质地等感官属性上.传统中药饮片质量评价主要依靠人工评判,存在主观性强、重复性差、易疲劳、效率低且有违人类伦理道德等弊端.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感官技术日趋成熟,以电子眼、电子鼻、电子舌、电子皮肤、质构仪等为代表的技术在工业、农业、食品、药品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总结各类智能感官技术在中药饮片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旨在为中药饮片品质评价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室内大气PM2.5中重金属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大气PM2.5污染及危害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富集的重金属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由于人类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因此室内大气PM2.5中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具有极大威胁.该文总结了室内大气PM2.5及其中的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分布规律,归纳了室内大气PM2.5中重金属浓度影响因素、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等研究进展,提出了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室内大气PM2.5中重金属污染研究进行了展望,有利于室内大气PM2.5中重金属污染合理评估以及标准完善,为防治室内颗粒物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单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是胃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有近30年历史。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化及患者对美容需求的不断提高,单孔腹腔镜技术应运而生。自2010年首次报道单孔腹腔镜胃癌手术以来,其手术安全性逐渐得到了初步证实,但此结果仍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单孔腹腔镜胃癌手术与传统腹腔镜胃癌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因此备受外科医师青睐。同时,由于单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长、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目前针对单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仍存在着难点、争议和困惑,本文将就此展开回顾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版《敏感结核病治疗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2年5月24日发布了《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4:药物敏感结核病治疗》,简称《2022年版指南》。笔者对证据来源、更新推荐、总结及我国国家结核病规划采纳的可行性展望等三部分进行了解读,并就该指南在我国临床实践的可行性和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思考和讨论。更新的指南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可靠,大多数推荐意见适宜在我国结核病防治机构推广应用,个别推荐意见是否适合我国结核病规划的借鉴与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进行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细菌中 blaTEM耐药基因研究现状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抗生素,其抗菌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来达到杀菌的效果。然而,由于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在菌株间的广泛传播,导致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使用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其中, blaTEM耐药基因是β-内酰胺酶的主要编码基因之一,迄今已鉴定出243个 blaTEM亚型,其在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 blaTEM基因的发现、结构及启动子, blaTEM基因的分布和传播, blaTEM基因的耐药机制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细菌中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亚型的研究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脑血管病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研究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是当今备受瞩目的医工结合研究领域。采用人工智能进行脑血管病的辅助诊断和预测预后已取得一定成果,需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合作,以满足临床重大需求为牵引,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最终达到服务临床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公众心肺复苏培训现状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正常机械活动停止,循环征象消失,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20年我国经紧急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接诊的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年发病人次超75万,但救治质量却不容乐观,患者存活出院率仅为1.2% [1],较以往(0.2%~1.3%)改善不明显 [2,3,4],显著低于欧美地区水平(6.3%~15.7%) [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聚多巴胺多功能纳米造影剂在肿瘤分子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开发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低毒性的多功能纳米造影剂,使其能精准定位肿瘤,实时反映肿瘤生物学信息,是推动肿瘤分子影像技术发展、实现肿瘤早期及精准诊疗的核心。聚多巴胺(PDA)纳米材料是一种结构与天然真黑素极其相似的仿生材料,其聚合方法简单,可通过金属配位、π-π堆积、静电吸附等多种方式实现造影组件及靶向配体等功能分子的可控组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展现出巨大的临床转化潜力,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分子影像的临床前研究。综述了PDA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功能化修饰和组装策略及其在肿瘤分子影像学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有助于推动其在肿瘤分子影像领域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难治性眩晕的形成原因和应对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难治性眩晕是以难以控制的反复发作性眩晕和(或)持续性头晕不稳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症,可由多种疾病引发,主要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原发病的反复发作及前庭系统代偿不全有关。了解难治性眩晕的常见病因和病理机制,全面分析引起症状的相关因素,才能做出准确诊断和有效鉴别,进而针对病因、症状、功能状态、心理问题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性治疗,最终达到控制难治性眩晕发生和发展的目的。根据难治性眩晕的症状特点,本文重点剖析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导致难治性眩晕的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效的应对策略、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及未来的展望,以期提高临床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损伤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勃起功能障碍对男性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神经损伤是其重要病因。目前,针对神经损伤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主要有中医疗法、西医疗法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将中西医各自优势进行互补能在改善勃起的同时降低头痛等不良反应。本文就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方法进行综合探讨,并且提出关于研究此疗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完善的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