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多巴胺多功能纳米造影剂在肿瘤分子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开发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低毒性的多功能纳米造影剂,使其能精准定位肿瘤,实时反映肿瘤生物学信息,是推动肿瘤分子影像技术发展、实现肿瘤早期及精准诊疗的核心。聚多巴胺(PDA)纳米材料是一种结构与天然真黑素极其相似的仿生材料,其聚合方法简单,可通过金属配位、π-π堆积、静电吸附等多种方式实现造影组件及靶向配体等功能分子的可控组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展现出巨大的临床转化潜力,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分子影像的临床前研究。综述了PDA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功能化修饰和组装策略及其在肿瘤分子影像学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有助于推动其在肿瘤分子影像领域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联合微泡介导肿瘤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前肿瘤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化疗是其中一种极其重要的治疗方式。然而,无论口服还是静脉等给药方式,化疗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导致药物利用率低、不良反应明显。超声联合微泡介导药物释放是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靶向给药传递技术,在超声波脉冲驱动下,微泡以每秒几十到几百米的速度振荡,可以偏转到血管壁或破碎成纳米量级的颗粒。同时,在聚焦的超声束作用下数百万的微泡发生爆破,可以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靶向、无创、可逆地开放血脑屏障或血肿瘤屏障,从而有利于提高化疗药物的利用率、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本文主要对超声联合微泡介导药物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纳米材料在心脏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脏病的最终治疗方式,但供体数量不足和免疫排斥等问题限制着移植手术的开展。纳米材料已被用于药物递送、影像学、组织修复等多个医学领域,一些研究者也开始着手开发应用于心脏移植领域的纳米材料。药物递送载体是应用较多的纳米材料类型,使用聚乙二醇、脂肪酸、脂蛋白等作为纳米载体转运免疫抑制药物,可以提高药物利用率,减少药物用量,进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进一步添加特异性抗体如CD3抗体等,可以使得纳米药物具有靶向性。纳米材料如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nanoparticles,SPION)被用作造影剂来提高MRI等影像学技术的检测能力,辅助监测T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心肌组织的浸润。此外,一些纳米线、纳米复合支架等耗材也被探索用于心脏手术。目前,纳米材料在心脏移植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现就纳米材料在心脏移植中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前景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多模态跨尺度医学成像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生物医学和分子影像的飞速发展,融合光、声、电、磁、放射性核素等多种模态和跨越分子、细胞、组织和活体动物等多个尺度的多模态跨尺度医学成像逐渐成为生物医学成像的研究热潮,多功能造影剂随之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是一种能够将长波长的低能光子转化成为短波长的高能光子的荧光纳米材料,其为多模态造影剂的研发提供了新平台,在多模态医学成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文对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多模态跨尺度医学成像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磁热相变型多模态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显影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磁热相变型纳米粒造影剂(PFH-HIONS),研究其在体外增强光声成像、磁共振及磁热相变后增强超声显影的能力。方法:先采用一锅溶剂热法制备超顺磁性纳米空心铁球(HIONS),再采用真空吸附法将相变材料液态氟碳全氟己烷(PFH)包载入空心铁球得到PFH-HIONS,对纳米粒进行表征后,分别在体外进行光声、磁共振及磁加热相变后超声显影,用软件分析显影强度,比较显影结果。结果:成功制备出一种包载PFH的PFH-HIONS,粒径均匀,平均粒径约(537.3±24.8)nm。PFH-HIONS可增强光声成像和磁共振体外显影。在交变磁场内,其能显著加热并促进PFH相变产生微气泡,从而增强超声显影,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显影强度增强,不同浓度间显影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FH-HIONS能增强超声、光声、磁共振多种模式显影,并且具有较好的磁加热性能,为分子影像学基础上的诊治一体化提供了新型、高效的研究平台,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活体骨内血管显像实验研究及临床意义初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活体骨内血管显像方法,分析其临床意义,补充相关骨科疾患诊治依据。方法:通过改进显影剂来增加局部浓度实现显影,以Lijianmin-Chengkun(LC)复合通路研究为基础,利用磁性微球理论,使用外壳为氨基(携负电荷)的Fe 3O 4磁性微球,吸附聚集离子型显影剂泛影葡胺(泛影酸根携正电荷),即通过改进显影剂的方法,使磁性微球携带显影剂,制成新的纳米粒子-磁影复合微粒,在外界磁场作用下,血液循环带来的磁影复合微粒不断在磁场区域血管内滞留聚集,磁场区域血管内磁性微球携带的显影剂浓聚达到显像浓度,实现活体骨内血管显像。并且通过调整两种试剂配比,可适度中和电荷凝结成小的集团,提高显影效率。由此分步进行了电镜实验、CT活体实验兔成像实验、实验兔组织学检查证实、CT活体人体成像试验。 结果:电镜实验:泛影葡胺,扫描电镜,微粒直径约20 nm。氨基Fe 3O 4磁性微球,扫描电镜,微粒直径约100 nm,分布较疏散均匀。两种试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中和电荷凝结成小的集团,但仍具备磁流体性能、强顺磁性。活体实验兔成像实验:捕捉到了理想的胫骨近端骨内血管成像。实验兔组织学检查证实:有磁场一侧胫骨近端内血管明显可见四氧化三铁分布,无磁场一侧未见。活体人体成像试验:捕捉到了理想的腓骨近端骨内血管成像。 结论:通过磁影复合微粒(磁性微球+泛影葡胺)新试剂的制作,在外界磁场作用下,达到活体骨内显影剂浓聚,在CT薄层扫描下可实现活体外径≥0.5 mm骨内血管成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靶向纳米超声造影剂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制备肿瘤识别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识别的双靶向纳米级超声造影剂,体外实验比较单靶性(肿瘤靶向/HER2靶向)与双靶向(肿瘤+HER2)纳米微泡(nanobubbles,NBs)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靶向结合能力。方法:改良型薄膜水化法制备纳米级超声造影剂NBs,直接吸附法或"亲和素-生物素法"将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和生物素化的抗HER2分子(Affibody)与NBs结合,制备单靶向纳米超声造影剂(NBs-Affibody,NBs-IR783)和双靶向纳米超声造影剂(IR783-NBs-Affibody),测量其粒径分布、稳定性和生物安全性等理化性质,通过流式细胞技术与免疫荧光成像技术比较以上造影剂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体外靶向识别能力。结果:NBs-Affibody、NBs-IR783、IR783-NBs-Affibody粒径分别为(538.4±95.8)nm、(551.8±114.8)nm、(482.7±54.3)nm。体外靶向结合实验显示NBs-Affibody、NBs-IR783、IR783-NBs-Affibody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靶向结合率分别为26.6%、97.6%、84.5%; 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的靶向结合率分别为5.4%、99.9%、99.3%。双标流式细胞检测显示IR783-NBs-Affibody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IR783介导的肿瘤靶向结合率为79.5%,Affibody介导的HER2靶向结合率为19.4%;而NBs-IR783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仅表现出IR783介导的肿瘤靶向结合,HER2靶向结合率仅为2.3%。结论:所制备的IR783-NBs-Affibody兼具肿瘤细胞及HER2分子的双靶向识别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肿瘤异质性的靶向结合要求,优于单一靶向造影剂NBs-Affibody与NBs-IR78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纳米金属有机骨架颗粒Hf-TCPP NMOFs用于肝癌CT成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纳米金属有机骨架颗粒Hf-TCPP NMOFs用于肝癌CT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微波辅助溶剂热技术制备纳米金属有机骨架颗粒Hf-TCPP NMOFs。通过人源HepG2细胞噻唑蓝(MTT)实验及BALB/c小鼠体内毒性试验验证Hf-TCPP NMOFs生物安全性。应用鼠源肝癌细胞Walk 256建立SD大鼠原位肝癌模型,通过原位肝癌CT成像探讨纳米金属有机骨架药物Hf-TCPP NMOFs用于肝癌CT造影剂的可行性及成像效果。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Hf-TCPP NMOFs粒径约120 nm,呈单分散的球形。细胞MTT试验表示超过80%HepG2细胞存活。通过注射3个不同药物浓度(10、20、40 mg/kg、对照组)药物后,检测小鼠不同时间点的血液生化指标。即使在最高浓度40 mg/kg时,第7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BC:8.14±0.23比8.17±0.26, t=-0.335, P>0.05;RBC:8.95±0.63比8.75±0.26, t=0.734, P>0.05;PLT:8.13±0.58比8.28±0.46, t=-0.617, P>0.05;LYM:2.21±0.28比2.24±0.15, t=-0.426, P>0.05;ALT:43.71±3.54比44.17±4.14, t=-0.531, P>0.05;AST:193.41±7.21比199.59±8.24, t=-1.032, P>0.05;CRE:35.13±2.72比36.86±3.19, t=-0.933, P>0.05;TBILI:0.97±0.15比0.99±0.16, t=-0.275, P>0.05;BUN:7.59±0.71比7.67±0.34, t=-0.251, P>0.05);第14天以下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BC:8.22±0.26比8.17±0.26, t=1.894, P>0.05;RBC:8.63±0.24比8.75±0.26, t=-0.517, P>0.05;PLT:8.14±0.48比8.28±0.46, t=-0.739, P>0.05;LYM:2.31±0.21比2.24±0.15, t=-0.926, P>0.05;ALT:44.54±6.65比44.17±4.14, t=0.236, P>0.05;TBILI:1.02±0.10比0.99±0.16, t=0.234, P>0.05;BUN:7.57±0.21比7.67±0.34, t=-0.317, P>0.05)。体重变化曲线显示注射不同浓度的小鼠体重随时间体重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变化不大。重要器官(心、肝、脾、肺、肾)的组织病理学显示未见药物对脏器的损伤。SD大鼠原位肝癌模型体内CT成像效果表明Hf-TCPP NMOFs除了除具备较长的体内循环时间外,其在肝癌组织中表现出更佳的靶向聚集以及成像清晰度。 结论:纳米金属有机骨架颗粒Hf-TCPP NMOFs对肝癌具有良好的CT成像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物纳泡的提取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提取稳定的生物合成纳米级气泡(BNBs),并研究BNBs在小鼠体内的安全性,为BNBs作为超声造影剂等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培养嗜盐古菌获得性质均一稳定的BNBs,并通过聚乙二醇(PEG)修饰降低BNBs的免疫原性。选用16只9周龄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实验组按每3 d 1次尾静脉注射PEG修饰后的BNBs,共计注射3次,对照组按相同频率注射等剂量磷酸盐缓冲液(PBS)。分别于实验开始前、每次注射完2 d后记录所有小鼠的体重,在最后一次注射完成后采集小鼠血液进行生化分析,观察小鼠的行为和精神状态,并取主要器官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成功筛选出BNBs并完成PEG修饰,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在体重变化和生化指标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小鼠未出现精神和行为异常,各组织切片未见病理损伤。 结论:PEG修饰的BNBs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推广,在小鼠体内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性,为BNBs作为超声造影剂和其他临床应用提供了前期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功能纳米液滴超声造影剂对胰腺癌分子靶向诊疗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自制的诊疗一体化相变纳米液滴"IR780/叶酸-纳米液滴-多西紫杉醇(IR780/FA-Nds-DTX)"作为分子靶向超声造影剂,对胰腺癌荷瘤裸鼠的精准诊断和联合靶向治疗效果。方法:体外培养胰腺癌细胞系,建立异位皮下移植胰腺癌荷瘤裸鼠模型50只,双模态靶向成像分实验组(IR780/FA-Nds-DTX)和4个对照组[生理盐水、Nds(FITC)、FA-Nds(FITC)、IR-780]。小动物活体成像验证IR780/FA-Nds-DTX对肿瘤的体内高效靶向探测能力及近红外荧光成像,低强度聚焦超声诱导相变及进一步超声造影成像验证IR780/FA-Nds-DTX在肿瘤局部的高效聚集及对肿瘤轮廓的精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分实验组(IR780/FA-Nds-DTX)和4个对照组(FA-Nds-IR780、FA-Nds-DTX、FA-Nds和生理盐水)。低强度聚焦超声辐照30 s诱导各组相变后的微泡爆破后,808 nm光热治疗仪分组辐照肿瘤局部,治疗前及治疗后3 d、9 d、15 d分别用二维超声监测各组荷瘤裸鼠肿瘤体积变化并记录,对比各组肿瘤体积变化率及抑制率。结果:IR780/FA-Nds-DTX在肿瘤局部靶向聚集的量最多,实验组肿瘤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IR780/FA-Nds-DTX组比Nds(FITC)组[(5.12±0.69)×10 7比(1.06±0.23)×10 7, P<0.05],IR780/FA-Nds-DTX组比FA-Nds(FITC)组[(5.12±0.69)×10 7比(2.98±0.34)×10 7, P<0.05],IR780/FA-Nds-DTX组比IR-780组[(5.12±0.69)×10 7比(1.54±0.42)×10 7, P<0.05],生理盐水组肿瘤局部无荧光显示。进一步液滴相变后形成的超声增强显影能更精准定位肿瘤边界。光热消融联合化疗后第15 d,IR780/FA-Nds-DTX治疗组肿瘤体积增长率较各对照组明显减低:IR780/FA-Nds-DTX组比FA-Nds-IR780组[(0.105±0.075)比(0.405±0.175), P<0.05],IR780/FA-Nds-DTX组比FA-Nds-DTX组[(0.105±0.075)比(1.385±0.035), P<0.05],IR780/FA-Nds-DTX组比FA-Nds组[(0.105±0.075)比(2.255±0.105), P<0.05],IR780/FA-Nds-DTX组比生理盐水组[(0.105±0.075)比(2.185±0.155), P<0.05]。而肿瘤体积抑制率明显增高:IR780/FA-Nds-DTX组比FA-Nds-IR780组[(0.93±0.06)比(0.48±0.17), P<0.05],IR780/FA-Nds-DTX组比FA-Nds-DTX组[(0.93±0.06)比(-0.51±0.105), P<0.05],IR780/FA-Nds-DTX组比FA-Nds组[(0.93±0.06)比(-1.63±0.115), P<0.05],IR780/FA-Nds-DTX组比生理盐水组[(0.93±0.06)比(-1.35±0.245), P<0.05]。 结论:自制的诊疗一体化双模态相变纳米液滴超声造影剂IR780/FA-Nds-DTX在胰腺癌微小病灶甚至转移灶的精准靶向探测与联合靶向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