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冲击震动对山羊脑皮质与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强冲击震动对山羊脑皮质损伤及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17只波尔山羊,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山羊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和震动伤组(12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处死后进行常规解剖及取脑;震动伤组以束缚状态固定于BY10-100型瞬态冲击震动试验平台的载物平台,并通过垂直冲击波形发生器建立强冲击震动伤模型,在伤前及伤后0、3、6及24 h采集静脉血后处死,后续操作与正常对照组一致。伤后24 h行大体病理解剖检查和HE染色观察正常对照组和震动伤组脑组织损伤情况及大脑皮层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对照组和震动伤组大脑皮层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ZO-1)、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分化抗原簇177(CD177)基因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检测正常对照组和震动伤组大脑皮层组织ZO-1和Claudin-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血球分析仪和凝血分析仪检测震动伤组伤前及伤后0,3,6及24 h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凝血酶原时间1(PT-1)、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伤后24 h,震动伤组脑组织无肉眼可见的明显挫伤或坏死;脑微血管呈局部扩张、充血、水肿,炎性细胞聚集,血管壁结构受损,红细胞渗漏;正常对照组脑组织未见上述损伤。震动伤组大脑皮层组织ZO-1和Claudin-5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25±0.10、0.09(0.04,0.44),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15、0.99(0.80,1.20);GFAP、IBA-1、IL-1β、IL-6和CD177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4.40(3.88,6.75)、2.60±1.07、3.04±0.51、2.71±0.45及2.93±0.6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78,1.22)、1.00±0.37、1.00±0.27、1.00±0.57及1.00±0.35;ZO-1和Claudin-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41±0.06、0.42±0.1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8±0.12、0.91±0.23( P均<0.01)。震动伤组伤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分别为(13.7±3.3)×10 9/L、(35.3±14.8)%及(57.2±15.1)%,伤后3 h分别为(19.4±3.1)×10 9/L、(60.5±12.5)%及(33.6±14.2)%,伤后6 h分别为(20.6±3.6)×10 9/L、(63.6±13.0)%及(30.9±15.0)%;伤后3、6 h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水平较伤前显著升高,淋巴细胞水平较伤前显著下降( P<0.05或0.01),伤后0、24 h上述各项指标较伤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伤前和伤后各时间点单核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震动伤组伤前和伤后各时间点PT-1、PT-INR、APTT、TT、PTA和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强冲击震动早期可致山羊大脑皮质微血管和血脑屏障受损,同时伴有中枢和外周炎症反应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野战条件下开展动物腹腔镜手术的方法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总结野战条件下开展动物腹腔镜手术的方法,为野战条件下使用腹腔镜救治闭合性腹部战创伤进行探索.方法 在医疗队外训期间,选择山羊3只(A、B、C),每只山羊实施两次手术,两次手术间隔2天,使用临床常用麻醉药进行不插管全麻,麻醉成功后首先对腹腔进行探查,采用人工方法建立肠破裂模型,对破裂肠壁进行缝合.记录山羊的血氧饱和度、心率、术中体动次数、出血量,记录腹腔探查时间、手术时间(开始切皮至缝皮结束时间).结果 3只山羊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及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苏醒迅速,抬离手术台后均能站立行走,正常存活.结论 在不插管全麻条件下开展动物腹腔镜手术,麻醉管理方便,腹部战创伤手术全流程训练均可实现,表明野战条件下使用腹腔镜救治腹部战创伤具有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山羊创伤模型在培训基层军医战场关键急救技术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山羊创伤模型培训对提高基层军医战场关键急救技术的价值. 方法 选择45只健康成年山羊采用氯胺酮麻醉.填塞山羊口腔和鼻腔制作山羊窒息模型,刺破山羊胸腔制作气胸模型,剪开山羊肢体大动脉制作大出血模型,培训83名基层军医气管切开、胸腔闭式引流和大动脉缝合三项技术.比较培训前、培训后(培训刚结束时)和培训1年后基层军医完成上述三项技术水平的差异;比较培训前后基层军医军龄、文化程度对考核成绩的影响;调查基层军医对山羊创伤模型的认可度. 结果 83名基层军医培训前独立完成气管切开、胸腔闭式引流、大动脉缝合三项技术成功率分别为39%、33%、25%;培训后分别为94%、86%、64%;培训结束1年后分别为74%、62%、43%.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三项技术水平均明显提高(P均<0.01);与培训后相比,培训结束1年后三项技术水平下降明显(P均<0.01).军龄对培训前手术成功率有影响(P<0.05),对培训后成绩无影响(P>0.05).文化程度对培训前(P<0.01)和培训后(P<0.05)手术成功率均有显著性影响.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面对多种教学方式,80%的基层军医首选动物模型教学方式. 结论 山羊创伤模型制作简便,利用此模型,基层军医易掌握创伤急救关键技术,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用山羊创伤模型培训卫生兵战场救护关键急救技术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山羊创伤模型培训卫生兵气管切开、胸腔闭式引流和控制大出血等战场关键技术.方法 某集团军2012至2014年连续3年对其卫生兵进行战伤急救培训,其中136名卫生兵接受了山羊模型培训,随机抽取30名接受考核.山羊模型制备方法:将35只健康成年山羊用氯胺酮麻醉,采用封闭山羊口腔和鼻腔的方法制备山羊窒息模型;采用刺破山羊胸腔的方法制备气胸模型;采用剪开山羊股动脉的方法制备大出血模型.通过上述模型培训卫生兵的气管切开、胸腔闭式引流和止血技术.比较培训前、培训刚结束时和培训后1年卫生兵上述技术的差异,并分析影响卫生兵成绩的因素.结果 培训刚结束时30名卫生兵完成气管切开、胸腔闭式引流、大出血止血的成功率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分别为63.3%(19/30)比10.0%(3/30), 66.7%(20/30)比13.3%(4/30),86.7%(26/30)比53.3%(16/30),均P<0.05〕.培训结束后1年气管切开、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成功率分别为33.3%(9/27)、37.0%(10/27),较培训刚结束时明显降低(均P<0.05);大出血止血成功率为70.4%(19/27),与培训刚结束时比较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培训者的成功率较高中及以下者明显升高〔88.9%(24/27)比65.1%(41/63),P<0.05〕.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107名同时接受多媒体教学、高仿真模拟人模型教学、动物模型教学的卫生兵中,79.4%(85名)的卫生兵最认可动物模型教学方式.结论 山羊创伤模型可以显著提高卫生兵战场急救关键技术并得到卫生兵认可,重复培训对关键急救技术的维持是必需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战术战伤救治指南培训维和士兵战场自救互救技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培训并提高维和士兵战术战伤救治(TCCC)技能.方法 借鉴美军TCCC培训体系,采用多媒体教学、高仿真模拟人或山羊创伤模型、单兵相互操作等方式,对60名维和士兵进行止血、静脉穿刺输液、胸腔穿刺减压、通气、镇痛、防治感染等TCCC关键技能培训.比较培训前、培训后60名维和士兵TCCC理论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的差别.结果 培训后,60名维和士兵TCCC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和及格率均显著提高(P<0.01).军龄对培训前理论成绩(P<0.05)、培训后理论成绩(P<0.01)和实践技能成绩(P<0.01)均有显著性影响,文化程度对培训后理论(P<0.01)和实践技能成绩(P<0.01)有显著性影响.结论 TCCC培训体系可显著提高我军维和士兵TCCC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模拟实爆条件下新型聚脲类材料对肺冲击伤的防护效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肺冲击伤防护效应及冲击波超压峰值衰减效能进行检测、验证,筛选防冲击波性能良好的新型聚脲类材料,为冲击波防护装备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材料支撑.方法 采用7 kgTNT炸药球,在旷场空爆条件下,观察距离爆心3.8m和5.8m处被覆不同组合防护材料的人体躯干模型的冲击波超压峰值变化.根据新型聚脲类材料(PUR)分子结构和组分(分子结构改造、微米级玻璃颗粒夹杂)不同,以及与现役使用的防弹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组合分为8组:PE、PUR1+PE、PUR1G20+PE、PUR1G30+PE、PUR2+PE、PUR2G20+PE、PUR2G30+PE、PUR3+PE;每组材料组合于两个距离各测试1次.同时选择衰减冲击波性能良好的聚脲类材料品种,制备山羊胸部防冲击波模具,进行生物防护效应实验.选取24只实验山羊随机分为无防护组、PE防护组、优选聚脲(PUR)防护组和优选聚脲+PE防护组.根据7 kg TNT空爆冲击波超压估值,选择具有较强冲击波杀伤范围的距离爆心3.6、3.8m处观察穿戴优选聚脲模具山羊在上述模拟实爆条件下,胸壁加速度、生命体征、肺脏伤情及其等级变化.结果 在距离爆心3.8m和5.8m处,新型聚脲组对冲击波衰减效能较PE组分别增加23%~35%和25%~ 50%.在距离爆心3.6m和3.8m处,优选聚脲+PE防护组动物胸壁加速度较无防护组分别降低55.56%和65.20%,肺脏伤情较PE防护组显著减轻,伤情等级减轻2级.结论 新型聚脲材料通过衰减冲击波对肺冲击伤有高效防护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