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海军军医野战外科学培训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笔者从俄罗斯海军军医野战外科学培训情况出发,介绍了俄罗斯海军军医学历教育阶段和在职培训阶段的培训机构,从学习科目、教学资料和科研能力培养三个方面介绍了具体的培训内容,详细分析了临床培训、模拟演练、舰队实习、职业进修和训练等主要的培训形式。通过分析俄罗斯海军军医野战外科学培训特点,得出相关启示以供我海军参考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野战训练中烧伤用快速降温装置的设计与使用方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前尚未见野战训练环境中专用的烧伤部位快速降温装置,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团队设计了一款野战训练中烧伤用快速降温装置。该装置利用液氮快速降温的原理,通过温度监测仪监测创面温度以调节液氮的释放,以达到降低创面温度的目的。该装置设计简单、材料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可用于身体各个部位,且操作便捷,预计可对烧伤部位起到快速降温的效果,以避免热力向深层组织传导所致的继发性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战地帐篷急诊手术实践与体会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应用战地帐篷建立急诊手术室开展战地急诊手术,完成伤病员救治工作的实施方法及经验.方法 根据战地帐篷急诊手术室的任务、物资和人员配备,科学合理完成手术室的布局和搭建,制定战地帐篷急诊手术救治流程并根据训练内容进行战地帐篷急诊手术演习.分别对动物手术模型及伤员手术模型的救治流程、救治时间及救治效果等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 战地帐篷急诊手术室物资及人员配置、手术室布局及搭建、手术室救治流程及实施等科学规范,充分满足战地伤员救治工作的需求.八次战地帐篷急诊手术演习效果,达到了演习预案设计的安全高效基本目标.所带物资器械药品完全可以满足原定目标.结论 野战手术组充足的医护人员及抢救物资配置是战地急诊手术顺利完成的基本保障;强化洁净手术室理念以防止和减少交叉感染是提高伤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障.通过"一专多能、交叉换岗"严格训练的医疗队员完全胜任自身专业要求的同时,紧急状态下还可胜任其他专业的工作,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前提下更有利于保障战地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前沿外科手术队护理技术现况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索军队护理人员前沿外科手术队(forward surgical team,FST)护理技术的掌握现况,为制定FST护理核心技术培训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2023-02/2023-05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14所军队三甲医院718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与护理技术测评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卫勤训练方式以线下理论培训最多(71.73%),卫勤任务类型以单位组织卫勤演练为主(72.14%),参加过的机动卫勤力量类型以野战医疗所(30.08%)、野战医疗队(29.53%)为主,卫勤任务中组室训练类型以其他组室(32.45%)、重伤救治组(26.46%)为主,94.57%的人员希望增加卫勤方面的培训.718名军队护理人员对FST护理技术中的通用技术模块掌握程度条目均分、培训需求条目均分最高,特殊技术模块掌握程度条目均分、培训需求条目均分最低.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的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对通用技术和急救技术的掌握程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工作年限、人员类别的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对损伤控制技术和特殊技术的培训需求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ST护理技术掌握程度与培训需求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军队护理人员对FST护理技术整体掌握程度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对技术条目的培训需求意愿强烈,应构建完善的FST护理技术培训体系,着重加强损伤控制技术和特殊技术模块知识的培训,为培训一专多能的FST护理队员提供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野战条件下开展动物腹腔镜手术的方法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总结野战条件下开展动物腹腔镜手术的方法,为野战条件下使用腹腔镜救治闭合性腹部战创伤进行探索.方法 在医疗队外训期间,选择山羊3只(A、B、C),每只山羊实施两次手术,两次手术间隔2天,使用临床常用麻醉药进行不插管全麻,麻醉成功后首先对腹腔进行探查,采用人工方法建立肠破裂模型,对破裂肠壁进行缝合.记录山羊的血氧饱和度、心率、术中体动次数、出血量,记录腹腔探查时间、手术时间(开始切皮至缝皮结束时间).结果 3只山羊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及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苏醒迅速,抬离手术台后均能站立行走,正常存活.结论 在不插管全麻条件下开展动物腹腔镜手术,麻醉管理方便,腹部战创伤手术全流程训练均可实现,表明野战条件下使用腹腔镜救治腹部战创伤具有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野战医疗所/队驻训官兵的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感与情绪体验间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探讨野战医疗所/队官兵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感与情绪体验间的中介作用,旨在为开展特殊环境下野战医疗所/队驻训官兵的心理健康维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驻训官兵一般情况调查表,正、负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对 324 例全封闭、高温环境下野战医疗所/队驻训官兵进行调查.结果 324 例官兵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63±5.96)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24.73±6.45)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9.44±5.19)分,负性情绪得分为(18.77±5.17)分,正性情绪得分为(33.58±7.11)分.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方式、正性情绪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负性情绪呈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与正性情绪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与正性情绪呈负相关.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感与负性情绪间起部分中介效应,自我效能感能够直接负向预测负性情绪,且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 2条路线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感与正性情绪间起部分中介效应,自我效能感直接正向预测正性情绪,且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 2 条路线的中介作用正向预测负性情绪.结论 驻训官兵积极应对方式有利于提升正性情绪,帮助其更好地应对来自训练中的负性情绪,减轻官兵的心理应激程度,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战伤救治模拟训练中的伤员伤情化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伤员化妆在战伤救治模拟训练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 比较中外相关训练现况,根据演练要求建立模拟伤员伤情库,制定伤员化妆技术方案、培训方案,集成相关化妆工具材料,在演练过程中开展模拟化妆实施与应用.结果 为救护人员快速检伤分类、展开救治提供直观的条件;增加演练过程中战场急救的实战气氛,有效地渲染实战化氛围,激发参演人员的爱伤观念、责任感与使命感,为训练演练取得圆满成功发挥积极的作用.结论 战创伤化妆的实施有助于为参训人员模拟野战环境下的实战氛围,快速检伤、分类、展开救治提供模拟对象,增强战场适应性,增强演练效果,提高战伤救治训练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卫勤分队灾害医学救援实战化培训模块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回顾分析灾害医学救援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探索构建适应卫勤分队应对灾害的医学救援能力培训模块.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访谈、比较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对卫勤分队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培训内容进行筛选和研究.结果 初步构建一套集专题理论培训模块、模拟技能训练模块、综合实践评估模块三位一体的灾害医学救援实战化培训模块.结论 该培训模块基于某院野战医疗所实践救援经验进行构建完善,对军队卫勤分队进行普及培训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野战医疗队和训练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新编制下的野战医疗队发生一些变化,抽组和训练变得更为突出.野战医疗队通过参加"卫勤力量-2016 B"基地化训练,重新科学组建新编制下的野战医疗队和训练模式,提高野战医疗队的卫勤保障能力、应急救治能力、卫勤持续保障能力和自身保障能力,推动野战医疗队规范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原应急兵站医疗队建设和训练优化的几点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6年6~9月,医院根据任务要求,抽组野战医疗队参加应急兵站高原野外驻训研讨活动,这是新军改时期第一次在青藏高原成建制组建应急兵站医疗队.野战医疗队是应急兵站的主要元素之一,是战役卫勤支援保障力量.在本次研讨活动中,医疗队同时承担着演训研讨和医疗卫勤保障双重任务.为有效应对高原特殊环境,医疗队以提高卫勤保障能力为目标,在长达3个月的野外驻训过程中,结合医疗队的建设和训练实际工作,对应急兵站医疗队在青藏高原地区的编组、仪器装备、训练等多个环节进行了一系列优化,对完成新军改历史条件下的高原卫勤保障任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医疗队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