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防疫培训体系 助力学科内涵建设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虽然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但依然严峻复杂。在响应国家分区、分级、差异化管理的总体战略下,一方面严密防控疫情不放松,另一方面积极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迫在眉睫。在继续落实严防严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措施的前提下,如何针对我国麻醉学科建设所暴露出来的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内涵建设不健全、感控体系普遍薄弱等问题,通过加强防疫培训体系建设,着力完善感控体系,加强麻醉学科内涵建设,满足社会对麻醉学科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刚性需求,是摆在麻醉学科面前的首要任务。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下麻醉学科加强人员感控培训、科学应对复工复产为切入点,探讨麻醉学科完善人员结构、岗位职责划分及学科内涵建设的思路和举措,供麻醉界同道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诊症状学临床模拟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急诊专业住院医师人才梯队培养的基石,是培养具有卓越岗位胜任力临床医师的关键环节。目前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日趋完善,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然而,如何让参加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更有效地掌握急诊症状以及相关联的危重症疾病诊断、病情危重识别、抢救诊治流程和急救技能操作要领,突破以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探索并建立适合学科发展的临床教学模式,是急诊专业临床教学日益急迫解决的问题。各种教学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情景模拟教学(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脱颖而出,是一种以高仿真模拟人及计算机系统来再现临床案例真实场景,引导学员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持续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兼具生动、直观、可重复性等特点 [1,2,3] 。目前情景模拟教学多以重现临床危机时刻以及各种急救技能操作设为教学场景 [4,5],在我们研究中将临床疾病危机时刻与急诊常见症状融会贯通为一个个教学模块,通过模拟教学形式为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提供沉浸式培训环境,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升临床岗位胜任力。为研究基于急诊症状学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将本院2020年与2021年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汇报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麻醉科护士培训与管理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我国麻醉科护士培训与管理现状进行抽样调查与分析,以期为推进我国麻醉科护士培训与管理工作的规范与统一提出参考意见。方法:以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召开2018全国年会为契机,采用随机抽样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参加年会护理分会场的麻醉科医护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45份,回收有效问卷210份,有效回收率85.7%。210份有效问卷中175份(83.3%)由临床麻醉科护士填写,其中有8名(4.6%)护士反馈所在医院未组织过麻醉护理相关培训,102名(58.3%)护士反馈所在医院的专业培训由麻醉科和护理部联合组织,采取医师和护士联合培养;117名(66.9%)护士参加了护理部组织的规范化培训;159名(90.9%)护士在上岗前参加了麻醉科组织的岗前培训;进入麻醉科工作后,134名(76.6%)护士需要接受日常培训。关于培训现状评价,满意或非常满意的护士为92名(52.6%),其中71名(77.2%)为参加麻醉科和护理部联合培养者。结论:随着国家层面政策出台,目前亟待就麻醉科护士的培训与管理制定相应规范,应借鉴国外麻醉科护士培养与使用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尽快明确麻醉科护士尤其是临床麻醉科护士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与培训时间等重要内容,由此推进我国麻醉科护理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点线面”教学在饱和潜水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基于前期本单位开展饱和潜水训练的经验,总结和分析“点线面”教学在饱和潜水岗位培训中的应用,从技能点到工作面,按照点、线、面的层级分解教学内容、细化教学重点,强调各个层次的基本要求与相互联系,探讨饱和潜水系统性培训考核体系的建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问题学习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在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工作内容和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培养CSSD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十分重要。在分析CSSD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基础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参加培训的54名CSSD护士学员为教学对象,设计并实施了基于问题学习结合情景模拟的教学,并通过学员理论和操作考核及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教学后学员理论成绩为(96.06±2.02)分,高于教学前的(93.02±2.90)分,教学后学员操作成绩为(94.87±1.57)分,高于教学前的(92.44±4.21)分,教学后学员综合能力评价为(35.11±2.34)分,高于教学前的(21.80±1.2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教学后,学员满意度评分为(4.96±0.19)分,52名(96.3%)学员对教学非常满意;学习积极性评分为(4.78±0.46)分,43名(79.6%)学员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基于问题学习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提高CSSD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学员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上海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儿科急诊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市儿科急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儿科急诊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上海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儿科急诊进行现状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8份,有效问卷28份。28家医院中6家无行政上独立的儿科急诊或者无独立的儿科急诊区域。22家医院中,除了1家二级医院缺少儿科急诊专科医生,其余医院儿科急诊专科医生数平均9.7名。儿科急诊专科医生占在岗医生数的比例平均为70.0%。22家医院中,18家(81.8%)儿科急诊是24 h开放的,14家(63.6%)具有独立的预检分诊,8家(36.4%)儿童急救室与成人合用。22家医院中,20家医院填写了儿科年急诊总量,儿科年急诊总量在2 791~467 428例次,平均为93 966.65例次。结论:上海市二级以上医院儿科急诊仍然存在发展不均衡、人力资源不足、人员培训不达标、设备配备不齐全、关键急救技术缺失等问题,儿科急诊的建设与管理仍需要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河北省“5+3”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建设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河北省“5+3”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基地的全科师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构建合格的全科师资队伍提供方向和建议。方法:2020年11—12月,在对河北省24个“5+3”全科住培基地进行基地评估过程中,每个基地随机选取3~4名全科师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共调查了79名全科师资,男性21人(26.58%),女性58人(73.42%);年龄多分布于31~40岁,为41人(51.90%);其中来自全科的师资44人(55.70%),来自专科的师资35人(44.30%)。来自全科和专科的师资在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是否硕士生导师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 2 =0.13、-0.32、-1.83、-1.34、0.19,均 P>0.05);在是否参加转岗培训、参加全科医学教育系统培训、参加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形式、掌握教学方法、对全科医生工作内容是否了解、对全科前景看法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8.53、9.69、17.85、-2.40、-3.69、-2.28,均 P<0.05);来自全科的师资教学查房得分高于来自专科的师资[(87.21±5.64)分比(70.88±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65, P<0.05)。访谈结果显示,79名师资(100.00%)均有带教意愿,56名师资(70.89%)认为承担带教工作后压力增大,部分基地带教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 结论:河北省全科住培基地师资建设基本完善,但存在专科师资接受全科教育培训不足现象,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管;三级医院全科师资职业认同感低,其地位和待遇亟需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实习前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教学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对降低误诊率、提高岗位胜任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临床思维能力教学在我国实习前的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较为欠缺,本文从临床思维的概念和理论出发,综述临床思维能力教学在实习前阶段被迫切需要却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课程的现状,分析广泛开展该类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如何实现此类课程的同质化开展及如何培训师资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层级管理与绩效二次考核分配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科学的人员岗位层级管理与绩效二次考核分配办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开始,对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全部工作人员(67名)的岗位类别、岗位劳动强度、技术风险级别、本专业人员层级划分、专科带教培训、岗位说明书修订、岗位能力等方面进行设置管理,应用竞聘机制,在护理部按消毒供应中心总人数发放绩效总金额的基础上,按照岗位工作量、工作质量、技术科研、服务满意度等对岗位绩效二次考核分配及岗位晋级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实施。结果:实行绩效二次考核分配管理前后,护士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科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科室质控检查质控缺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工作人员民主测评中,对绩效分配非常满意43人,不满意的3人,不满意的内容为哺乳期岗位系数同其他岗位无差别。 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层级管理与绩效二次考核的实施,激发了各层级护士的潜能,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做到了层层有目标、事事有人管;全员参与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和工作运行,取得了满意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胜任力为导向的规范化培训对肿瘤内科医师教学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胜任力为导向的规范化培训对肿瘤内科住院医师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63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名)和观察组(32名)。对照组采取常规培训,观察组实行基于胜任力为导向的规范化培训,两组均连续培训1个月。比较两组培训效果、岗位胜任力以及培训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88.59±3.31)分比(84.53±3.27)分,(88.76±3.42)分比(85.50±3.36)分, t=4.90、3.82,均 P < 0.05];两组培训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评分(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比较( t=0.05、0.06、0.02、0.07、0.16,均 P > 0.05);观察组培训后OSCE中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急救技能、病例分析以及辅助检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3.62、4.31、2.97、4.41、7.03,均 P < 0.05);观察组培训满意度中学习兴趣、培训方式、培训内容、临床思维能力培训以及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13.29、13.69、14.84、12.93、12.92,均 P < 0.001)。 结论:基于胜任力为导向的规范化培训可提升肿瘤内科住院医师培训效果和岗位胜任力,住院医师对培训方式更加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