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移植手术后应用他克莫司引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伴眼球震颤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49岁,于2020年2月12日因双眼红、右眼视物变暗,夜间急诊就诊于我院眼科,当时诊断为双眼结膜炎,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治疗。2月14日自觉双眼视力下降、视物变暗,再次就诊我院眼科。当时眼部查体:裸眼视力(UCVA)右眼0.12,左眼0.1,矫正视力右眼+3.0=0.9,左眼+3.0=0.8。双眼结膜轻度充血,其余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彩照见图1,当时就诊医师认为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双眼结膜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每日4次点双眼治疗,4 d后自觉视力好转,继续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治疗。2月22日患者出现头痛,头皮针刺感,自行口服羊角片,布洛芬胶囊对症治疗。2月24日自觉头痛及头皮针刺感加重,不能触摸头皮,当时患者就诊神经内科行头部CT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患者继续间断口服布洛芬胶囊对症治疗。3月2日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再次就诊我院眼科,UCVA:双眼0.1,矫正视力:右眼+3.0 D=0.2,左眼+3.0 D=0.12。双眼结膜轻度充血,角膜下方灰白色的角膜后沉积物(Keratic precipitate,KP),前房清,瞳孔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玻璃体呈颗粒样混浊(见图2),眼底:右眼视盘边界不清,视盘周围线状出血,视网膜动静脉大致正常,后极部视网膜局部水肿,黄斑区反光消失。左眼视盘边界不清,视网膜动静脉大致正常,后极部视网膜局部水肿,黄斑区反光消失。辅助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见图3)提示:双眼黄斑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层呈波浪样改变。双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见图4)提示:双眼视盘区毛细血管扩张,晚期视盘周围荧光素渗漏,荧光增强,后极部局部视网膜可见针尖样高荧光。根据患者双眼全葡萄膜炎和头痛的症状和体征,初步诊断为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S)。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60 mg/次,1次/日,晨起口服。3月4日患者晨起后出现眩晕、耳鸣、恶心、无呕吐、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收入眼科住院治疗。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家族眼病史,偶有吸烟、饮酒。否认糖尿病史、屈光不正史。全身情况:秃发,未发现白发和皮肤改变。眼部查体:UCVA:右眼0.1,左眼0.1,矫正视力:右眼+1.5 D=0.2,左眼+1.5 D=0.12,右眼眼压16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5 mmHg。眼前节及后节同2 d前查体情况。眼球运动检查:第一眼位时双眼水平震颤,向左侧注视时水平震颤较第一眼位时加重,向右侧注视时水平震颤较轻。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轻度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左侧上颌窦、筛窦、蝶窦炎(见图5)。化验:血常规正常,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阴性,肝肾功能正常,血糖正常,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钾离子3.47 mmol/L,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抗"O"正常,血沉正常,抗核抗体谱均阴性,抗单纯疱疹病毒I型IgG阳性,抗巨细胞病毒IgG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常见并发症。allo-HSCT后CMV感染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肺部感染,胃、肠道炎症,脑炎,肝炎,视网膜炎及无症状CMV血症等。CMV感染还可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细菌、真菌等病原菌感染风险,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骨髓衰竭的发生风险。近年来,由于对allo-HSCT后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其CMV感染发生率有所下降。然而,多药耐药的出现及复发/难治性CMV感染,仍然严重影响allo-HSCT患者预后。笔者拟就allo-HSCT后CMV感染的危险因素、检测与诊断方法、预防及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allo-HSCT后CMV感染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CMVR的眼底病灶特征与房水中CMV载量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CMVR)患眼病灶边缘模糊程度与房水中CMV-DNA载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并诊断为CMVR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首诊测量超广角眼底图像中观察到的CMVR病灶面积,根据边缘的模糊程度将活动性病灶分为可疑活动性病灶、轻到中度模糊病灶以及重到极重度模糊病灶3种类型。所有患眼均为活动性CMVR,在首诊时和抗病毒药物诱导期结束时分别进行房水CMV-DNA的PCR检测。CMV-DNA载量转换为常用对数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别比较活动性病灶面积和病灶边缘模糊度与其相关性。结果:共46例(71只眼)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7(13,33)岁。活动性病灶的面积为40(12,65)个视盘面积。可疑活动性病灶8只眼(11.3%),轻到中度模糊病灶51只眼(71.8%),重到极重度模糊病灶12只眼(16.9%)。首诊时67只眼(94.4%)呈CMV阳性,CMV-DNA载量为2.04×10 4(6.24×10 2,1.48×10 5)拷贝/ml;2周抗病毒诱导治疗后,病毒载量为2.47×10 2(1.08×10,6.87×10 3)拷贝/m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首诊时和抗病毒诱导期后lg(房水CMV-DNA载量)与视网膜病灶模糊程度之间呈正相关( r=0.765, P<0.001; r=0.761, P<0.001),而与活动性病灶的面积无明显相关性( r=0.209, P=0.095; r=0.220, P=0.078)。 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CMVR的病灶边缘模糊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病灶的活动性,并且与房水中CMV-DNA载量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Good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57岁。因左眼无痛性视力下降1周,于2019年11月11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者近1年来有反复肺部感染和贫血,曾于外院诊断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接受抗感染及输血治疗,但是情况无明显好转。2005年行胆道结石取出手术。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病史。否认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及其他药物史。否认家族史和遗传病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6,矫正视力1.0;左眼视力眼前手动,无法矫正。右眼、左眼眼压均为16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左眼可见尘状及色素性角膜后沉着物,丁达尔征(+),前房细胞(++);双眼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眼底检查:左眼玻璃体中度混浊、细胞(+),视盘颜色偏淡;后极部及鼻侧视网膜呈灰白色,血管管径细,动脉闭塞,视网膜下方及颞侧可见颗粒状坏死灶,累及黄斑区( 图1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左眼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延迟,视盘下方大片视网膜荧光着染,后期轻微荧光素渗漏,视盘鼻侧视网膜弥漫性透见荧光夹杂弱荧光斑点;晚期部分视网膜血管及微血管荧光素渗漏,累及黄斑( 图1B)。右眼眼底及FFA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检查提示前上纵膈占位,性质待定( 图2)。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7 g/L(正常值:110~150 g/L),红细胞计数2.22×10 12个/L(正常值:3.5~5.0×10 12个/L),血清铁蛋白1 413 ng/ml(正常值:80~400 μg/L)。免疫学检查:B细胞缺乏、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低CD4 T细胞计数和低CD4/CD8 T细胞计数比率。前房穿刺抽取房水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巨细胞病毒(CMV)含量35.8拷贝/ml。诊断:左眼CMV性视网膜炎(CMVR)。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2 mg,2次/周,连续1个月;全身静脉注射更昔洛韦250 mg,2次/d;局部使用1%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和0.5%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73例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断为艾滋病合并CMVR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特点、眼底表现、治疗和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单因素回归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73例艾滋病合并CMVR患者中,男54例,女19例,年龄为(41.3±12.1)岁。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34.0/μL,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0/μL者5例(6.85%)。血液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DNA阳性者40例(54.79%)。35例(47.95%)患者入院时有眼部症状,病灶以单眼受累为主(53.42%, 39/73),检眼镜检查显示呈中央型病变者41例(56.16%),伴渗出病变者63例(86.30%),有出血病变者52例(71.23%)。67例患者接受抗CMV治疗,46例治疗后好转出院,2例未治疗患者随访期间病变好转,中位住院时间为25 d。logisitic单因素分析显示,相对于单独使用抗CMV药物(膦甲酸钠或更昔洛韦)治疗的患者,使用抗CMV药物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比值比(odds ratio, OR)=0.308, P=0.038]。相较于年龄<30岁的患者,年龄>50岁的患者预后较差( OR=14.667, P=0.009)。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是影响CMV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8.183, P=0.009)。 结论:CMVR好发于CD4 +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艾滋病患者,但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0/μL的患者仍有可能发生CMVR,且并非所有患者血液CMV DNA均呈阳性,故艾滋病患者有必要常规行眼底筛查。CMVR总体预后较好,年龄>50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适量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抗CMV药物治疗可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相关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CMVR)相关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5年10月至2020年5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HSCT后CMVR患者14例2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例8只眼,女性9例13只眼;平均年龄(35.12±12.24 )岁。所有患眼均行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同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5例10只眼;房水炎性细胞因子检测3例3只眼。所有患眼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伴有CMV全身感染病史者,静脉滴注更昔洛韦/膦甲酸钠治疗。将患眼视网膜病灶完全消退或房水CMV-DNA阴性者视为CMVR治愈。观察患眼CMVR治愈前后的葡萄膜炎症状、体征、FFA表现及房水炎性因子检测结果。CMVR治愈后随访时间3~ 4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28±13.12)个月。结果:所有患眼确诊CMVR时均伴有角膜后尘状和(或)星状沉积物、前房闪辉和细胞以及不同程度玻璃体絮状混浊;视网膜可见出血和黄白色坏死灶混杂而成的典型"番茄炒鸡蛋"样表现。CMVR治愈后,存在角膜后沉着物以及前房闪辉、细胞和玻璃体混浊10例16只眼(71.4%,10/14)。FFA检查发现,CMVR活动期视网膜渗漏以坏死灶及其周围组织为主;CMVR治愈后视网膜渗漏以未坏死区域视网膜及血管为主。房水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显示,CMVR活动期白细胞介素(IL)-6、IL-8、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明显增高;CMVR治愈3个月后,炎症因子无明显增高。结论:HSCT后CMVR相关性葡萄膜炎表现为慢性全葡萄膜炎,眼部无明显充血,可见角膜后沉着物以及前房闪辉、细胞和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血管渗漏长时间(>3个月)存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患眼房水病毒载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CMVR)患眼房水中CMV-DNA载量,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Allo-HSCT后CMVR患者19例2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12只眼,女性11例16只眼;中位年龄28岁;单眼10例,双眼9例。患者治疗及随访过程中血液CMV-DNA持续保持阴性状态。患者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60 mg/ml更昔洛韦0.05 ml(含更昔洛韦3 mg)治疗。诱导期为2次/周,共4次;维持期为1次/周。每次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IVG)前抽取房水测定其中CMV-DNA载量。从第4次IVG开始,若房水CMV-DNA载量转阴则终止治疗,并连续随访至少6个月。依据治疗过程中患眼房水CMV-DNA载量是否存在一过性升高,将患眼分为持续下降组和非持续下降组。观察并分析两组间房水CMV-DNA载量及眼部检查表现的差异。房水CMV-DNA载量与IVG次数和治疗时长相关性采用Pearson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治疗终止时,患眼IVG中位次数为7 (4,9)次。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眼房水CMV-DNA载量与治疗次数[ R2=0.385 , P<0.000 1, B=-0.237 log 10拷贝/(ml·次)]、治疗时长[ R2=0.394, P<0.000 1, B=-0.301 log 10拷贝/(ml·周)]均呈负相关。28只眼中,持续下降组13只眼(46.4%,13/28 );非持续下降组15只眼(53.6%,15/28 )。持续下降组、非持续下降组患眼基线视力( t=-1.223 )、眼压( t=1.538 )、房水CMV-DNA载量( t=-0.109 )、视网膜炎病灶面积( Z=-0.308 )、病变累及象限个数( Z =-0.024)以及是否累及黄斑( Z =-1.826)、合并眼前节炎症反应( Z =-0.499)、合并高眼压( Z =-1.342)、终末视力( t=-0.845)、眼压( t =-0.068)、总IVG次数( Z=0.907 )、年龄( Z =-0.832)、性别构成( Z =-1.074)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Allo-HSCT后CMVR患眼治疗过程中房水CMV-DNA载量每周下降约50%;房水CMV-DNA载量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升高不影响治疗过程和临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Wiskott-Aldrich综合征60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于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HSCT的60例WAS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以白消安加环磷酰胺的清髓预处理方案,以环孢素加抗人胸腺球蛋白为主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观察患儿移植后植入情况、GVHD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免疫重建及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比较。结果:入组60例患儿均为男性,以感染和出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确诊时年龄为0.4(0.3,0.8)岁,移植年龄为1.1(0.6,2.1)岁。20例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移植,40例为非全相合移植。有35例接受外周血HSCT,25例为脐血移植。所有病例均完全植入。急性 GVHD共29例(48%),仅2例(7%)发生Ⅲ度急性GVHD,慢性GVHD发生率为23%(13/56),均为局限性。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血症分别为21例(35%)及20例(33%),7例发生CMV视网膜炎,3例失明。有5例(8%)患儿发生肝窦阻塞综合征,2例死亡。共有7例(12%)移植后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移植后自然杀伤细胞最早重建,B细胞、CD4 +T细胞均在移植后180 d左右恢复正常。本组患儿5年总生存率为93%(95% CI 86%~99%),无事件生存率为87%(95% CI 78%~95%)。无CMV复燃组无事件生存率高于有CMV复燃组[95%(37/39)比71%(15/21), χ2=5.22, P=0.022]。 结论:HSCT治疗WAS总体预后良好,尽早对典型患儿实施HSCT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移植后CMV感染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加强并发症管理能提高患儿生存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IDS伴不同眼底病变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眼底正常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视网膜微血管病变(MVR)患者及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2年至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经感染科确诊的AIDS患者111例。其中男性105例,女性6例,年龄20~65岁。按眼底情况分为3个组:31例CMVR活动期患者作为CMVR组,47例MVR患者作为MVR组,33例眼底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采用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测量RNFL厚度,同时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底及AIDS相关的全身检查(CD4 +T淋巴细胞计数、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情况、血巨细胞病毒DNA水平)。计量资料以 t检验或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完成组间数据比较,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对照组视盘上方RNFL厚度左右眼分别为145(79,231)和142(46,17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481, P=0.013)。MVR组患者视盘RNFL厚度患眼和健眼分别为116(91,138)和122(82,192)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861, P=0.389);MVR组患眼和健眼BCVA分别为0.0(0.0,0.2)和0.0(0.0,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378, P=0.705);CMVR组BCVA分别为(0.23±0.48)和(0.02±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44, P=0.003)。CMVR组患眼和健眼视盘RNFL厚度分别为133(61,219)和121(69,14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385, P=0.017);其中鼻侧厚度分别为104(41,374)和82(55,121)μm,颞侧分别为99(14,173)和72(36,111)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045,-2.543; P=0.041,0.011)。视盘RNFL厚度CMVR组、MVR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9(61,350)、126(71,304)和113(87,14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20.908, P=0.000)。 结论:AIDS患者的眼底病变各有特点,在OCT结果中有不同表现:活动期CMVR患者视盘RNFL厚度普遍增厚,HIV相关MVR患者视盘平均RNFL厚度较眼底正常的AIDS患者有所增厚。 (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58-26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