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独症谱系障碍学龄前儿童大脑网络的动态功能连接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学龄前儿童(autism spectrum disorder-preschoolers,ASD-p)静息状态下功能连接的动态变化,表征ASD-p灵活社会认知的大脑网络动态性,并为了解其社会交往障碍的潜在神经机制提供全新视角。方法:选取2018年10—12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ASD-p(ASD-p组)和与之匹配的60名典型发育儿童(typical development,TD组),基于MATLAB 2013b平台使用组独立成分分析、滑动窗口分析方法研究动态功能连接。基于每种功能连接模式的空间相似性,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以识别不同的连接状态,从而分析功能连接的时间动态性。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动态功能连接分析最终确立了3种不同的连接状态:不频繁和强连接的状态Ⅰ、更频繁和弱连接的状态Ⅱ以及相对频繁和较强连接的状态Ⅲ。ASD-p组处于弱连接的状态Ⅱ的窗口分数较TD组降低了48.04% ,状态Ⅰ和状态Ⅲ的出现比例分别增加22.01%、32.39%;ASD-p组状态Ⅱ平均停留时间降低了74.89个窗口,状态Ⅰ和Ⅲ的平均停留时间分别增加了22.55个窗口和14.84个窗口( Z=-6.080,6.991,-6.107,均 P<0.001,Mann-Whitney U test)。ASD-p组各网络状态之间的转换次数显著多于TD组[(6.63±3.25)次,(2.65±2.56)次, Z=-6.296, P<0.001,Mann-Whitney U test]。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ASD-p社交障碍的严重程度与状态Ⅱ的平均停留时间呈负相关( r=-0.263, P<0.05),并与网络状态转换次数呈正相关( r=0.272, P<0.05)。 结论:ASD-p强连接状态Ⅰ和较强连接状态Ⅲ的窗口分数、平均停留时间成比例的增加,转换次数增多。ASD-p核心症状相关的动态功能连接特征可能成为一种可靠的神经影像标记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球人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掌握全球人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重点描述全球分布及热点变化。方法:以查找官方公布的国家报告为第一标准数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信息系统平台的OIE-FAO-WHO年度报告中的人布病资料为第二标准数据,通过数据提取与转换,计算各国年度发病率,描述全球人布病流行分布概况。结果:人布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是肯尼亚(203.07/10万)、也门(89.96/10万)、叙利亚(47.26/10万)、希腊(42.96/10万)和厄立特里亚(21.82/10万)。较2006年 Georgios Pappas等发表的全球人布病分布的数据有了显著的变化,许多流行区的布病流行状况已有所改善。另一方面,疾病新热点也不断出现,特别在非洲地区和中东地区,布病疫情呈现起伏。 结论:近十年来,人布病的全球流行分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各国之间的发病率差别很大,总体呈下降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院生物样本数据资源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一套规范化、信息化的用于保存、管理、查询和统计生物样本及其临床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生物样本及其信息的利用率。方法:在保障生物样本库运营环境和样本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创建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数据逻辑关系模型,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和分析中心入组生物样本库患者的生物样本及其配套临床信息。结果:为保证随访队列的建立,中心生物样本库持续的采集住院和门诊患者的生物样本和配套的临床信息。2014年12月年至今,共保存来自住院、门诊和科研的生物样本超过27万余份。利用该模型优化的信息管理系统高效的完成了生物样本库基本工作;同时,实现了样本源多种信息的联合查询和批量查询功能,并以报表格式进行相互转换和统计学分析。结论: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符合医院级样本库的建设管理模式,优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满足了样本库日常工作和研究人员多元的科学需求,为精准医疗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围手术期多维度数字化监测平台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多维度数字化监测平台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5例,女15例;年龄为(64±12)岁。所有患者遵循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采用以穿戴式监测设备为基础的围手术期多维度数字化监测平台实施围手术期管理措施。观察指标:(1)心率变异性(HRV)监测结果。(2)血糖和血氧监测结果。(3)运动和睡眠监测结果。(4)人体成分监测结果。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IQR)表示。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通过SPSS转换功能转换为正态分布资料后再进行检验。手术前后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结果:(1)HRV监测结果。HRV指标中,从术前至术后第3天,50例患者NN间期标准差从(103±26)ms变化为(101±36)ms,每5min 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从(45±16)ms变化为(33±12)ms,相邻NN间期之差>50 ms的心搏数占NN间期心搏总数的百分比从6.02%(4.96%)变化为5.79%(4.20%),低频功率从376.78(468.96)ms 2变化为742.79(525.20)ms 2,高频功率从273.61(273.58)ms 2变化为397.48(164.87)ms 2,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之比从1.6±0.5变化为1.6±0.6,上述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4.43,26.15,24.58,5.51,6.11,6.02, P<0.05)。(2)血糖和血氧监测结果。从术前至术后第3天,50例患者血糖从6.75(2.05)mmol/L变化为6.90(2.63)mmol/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5.84, P<0.05);血氧从97.00%(5.00%)变化为97.5%(3.0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2.25, P>0.05)。(3)运动和睡眠监测结果。从术前至术后第3天,50例患者运动步数从3 043(1 224)步变化为1 473(767)步,睡眠时长从(8.2±1.1)h变化为(7.3±0.8)h、睡眠评分从(80±10)分变化为(78±5)分,上述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716.46,29.02,47.32, P<0.05)。(4)人体成分监测结果。手术前后,50例患者体质量从(63±8)kg变化为(61±8)kg,体脂率从24%±8%变化为22%±9%、肌肉量从43(12)kg变化为41(17)kg,体质量指数从(23.0±2.6)kg/m 2变化为(22.1±2.5)kg/m 2,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19,3.00, Z=-2.78, t=7.34, P<0.05);基础代谢从(1 390±134)kcal变化为(1 379±139)kca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2, P>0.05)。 结论:围手术期多维度数字化监测平台应用于胃癌患者能精准监测围手术期应激水平和评估术后康复状态,并呈现可视化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回顾性分析1例门冬胰岛素30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并通过使用“控糖中心”应用程序(APP)居家调整胰岛素剂量的过程。患者为60岁男性,主因“反复口干、多饮、多尿10年,再发半年”至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提示血糖控制不佳,将门冬胰岛素30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应用“控糖中心”APP连接医生端与患者端,通过平台互动的方式指导患者居家调整胰岛素剂量,逐步调整方案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20 U、1次/d,联合二甲双胍0.5 g、3次/d,阿卡波糖0.1 g、3次/d,随访3周后血糖平稳达标。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能够有效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并降低低血糖风险。互联网平台互动慢病管理模式能有效帮助患者实现居家调整胰岛素,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院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平台的搭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构建面向临床数据中心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平台已成为医疗信息界的普遍共识。某院搭建的数据融合平台由数据采集组件、数据加工组件、数据比对与修复组件、数据订阅与应用组件、数据融合管理平台5个部分组成。该平台对分散在全院各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处理重复和冗余的元数据,进行按需采集、转换、加工、分发、装载,并通过比对与修复保持数据的一致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该平台能够跨数据库、跨操作系统、跨硬件环境,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自动捕获、分析、治理、融合,满足多样化的医疗数据应用需求,助力智慧医院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度不确定新发传染病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发传染病发生和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本文总结了新发传染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面对未来万变的新发传染病,人类应不断提高防治能力,完善其各种准备为不变的策略,去应对万变的新发传染病。应做好传染病监测工作网络的布局,建立传染病实验室监测工作网络并保持常规运转,建立和完善医疗救治和处置的平战结合平战转换制度和机制,制定和完善新发传染病防控预案,加强新发传染病救治和处置的培训和演练,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药物资的分级分类储备保障制度,建立和运维传染病早期预警的制度和技术平台等管理措施,使应对新发传染病的工作更加从容有序,减少传染病对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危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县级医院数字化病理科建设经验与体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了让更多基层单位了解数字化、接受数字化、肯定数字化病理科存在的必要性,本文分享了湖北省房县人民医院数字化病理科建设的成功经验,从而为县级医院数字化病理科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现路径。从数字化切片和远程病理会诊平台的适用场景、工作流程、系统集成、数据安全、落地条件、应用成效等方面分别阐述数字化病理科建设的具体细节和使用体验,并通过评估扫描用时、存储容量等客观参数和用户主观感受来论证县级医院数字化病理科建设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将原有的手动显微镜升级为全自动扫描成像及多终端远程阅片系统,既能大幅降低数字化病理科的硬件投入,又可突破空间壁垒,实现远程诊断;(2)单张切片平均数字化耗时约(39.09±7.58)s,全切片扫描并不影响病理报告发放速度;(3)系统性能稳定,图像分辨率高,存储空间充足,阅片流畅;(4)将病理数据纳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有利于信息安全保障;(5)数字化病理科为实现医疗资源下沉和打破基层病理科人员紧缺、外出进修难的困境提供了实现路径。房县人民医院病理科数字化建设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实战演练,将理论设想转换成为客观事实,其可行性强,建设周期短,资金设备投入少,值得推广与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医学论文成果转化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本文探讨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医学论文成果转化的应用。方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对临床医学论文成果转化与应用过程的设想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得出未来临床医学期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科技论文成果转化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所需的应用诊疗技术与医疗器械是可行的。结论:在即将到来的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彻底改变和超越临床医学期刊现有的运行模式和方法,让更多的临床医学期刊科技论文成果从文字转换成为临床应用实惠的"果实",为提高我国医疗服务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流感通用疫苗研发技术平台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措施。然而,由于流感病毒存在抗原漂移和/或抗原转换,常常使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不匹配,以至于目前流感疫苗提供的保护非常有限。随着疫苗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广泛保护性或通用的流感疫苗受到极大关注。能够有效诱导针对流感病毒保守表位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提供针对流感病毒各种型或亚型的良好保护,安全有效,且具备快速生产平台,是新一代通用型流感疫苗研发的理想目标。本文就流感通用疫苗研发技术平台与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