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汗证治验1则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1/13
文章介绍1则"黑汗证"案例,根据"平脉辨证"法,经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1月而取效,予"以方测证"理论,考虑本例系:脾肾阳虚、气血不足、营卫失调、风寒湿滞证.后笔者以"黑汗"为"主题"或"关键词"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自1979年1月—2022年4月的现代文献,发现6篇相关个案报道涉及的6例患者均经中药治愈.故本文将结合7例"黑汗证"患者的相关资料作一简要分析,旨在为探讨本病的常见中医证型、治法、方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从误诊挽治杂病案例再谈"平脉辨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笔者弱冠起侍诊于国家级名老中医杨少山教授,学习其采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病[1-4]. 杨师临证时常教导:跟师学习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死记其常用药方或药对,而是学习如何辨证,方可举一反三,从而灵活运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中医常用法则,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而平脉辨证法作为临床上最基本的辨证方法,首先应确定主症(可以是一个症状,也可以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症状,或者是一组症状);其次确定脉象;后将两者结合起来,经过辨析,再参考兼症和舌象,后方可确定证型. 近年来笔者采用"平脉辨证"法为主,且以"切、望、闻、问"诊的四诊顺序应用于对各种疑难杂病的临床辨证中,提高了治疗疗效. 然而正如国医大师任继学所说的"不到六十不懂中医",笔者对"平脉辨证"的领悟仍甚为肤浅,故临床常有因对其运用不当而导致治疗失误的案例[5]. 现再次举隅临床之误诊挽治杂病案例,以期再谈"平脉辨证法"在临床辨证中的重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强主任中医师平脉辨证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OSAHS的经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黄连温胆汤出自清代陆廷珍的《六因条辨》,是清热化痰的常用方剂.王强主任中医师应用黄连温胆汤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气综合征(OSAHS)的经验颇丰,研究总结王强主任中医师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OSAHS的脉证标准和加减化裁方法经验,为临床治疗OSAHS提供一有效安全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运用木防己汤治疗痰喘的思路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木防己汤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膈间支饮的有效方剂.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灵活运用木防己汤治疗痰饮咳喘效佳.文章介绍了李士懋先生对痰喘特征脉象的理解、以脉为机要的辨证特色、木防己汤的运用标准,指出木防己汤证属于火郁证范畴,并附医案说明.通过对李士懋先生相关医案进行分析,深刻理解其平脉辨证的思辨体系及临床治疗疾病时“明于理而不拘于迹”,为临床治疗痰喘提供更好的思路与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运用平脉辨证治疗不明原因发热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例患者住院期间着凉后再次发热,拜复乐配合一君抗感染治疗无效,排除细菌感染以及药物热可能,病毒性感染、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成人斯蒂尔病证据不足,停用抗菌药物后以中医药治疗为主,以"平脉辨证"为主要原则,抓住本案三个病证、一个转机,从清热化湿,转为温阳散邪,经治疗,患者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取得满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运用"平脉辨证"法挽治"慢性咳嗽"误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2023/8/6
平脉辨证法作为临床上最基本的辨证方法,首先需确定主症(可以是一个症状,也可以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症状,或者是一组症状),其次确定脉象,后将两者结合起来,经过辨析,再参考兼症和舌象,后方可确定证型. 在平脉辨证中,脉诊是否正确是个关键,脉诊有误,辨证必然错误. 但由于脉诊的学习较为困难和复杂,导致平脉辨证法现已非临床中医师最常用的辨证方法. 近十年来笔者通过自学国家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级名中医连建伟教授主编的《连建伟中医传薪录》《连建伟中医传薪录2》等书籍[1-2] ,结合亲临现场观看其门诊诊治过程及其授课讲座和网络视频等方法,并经个人反复临床实践,从而运用"平脉辨证"法诊治各种疑难杂病,提高了临床疗效[3-5]. 现将笔者近年来运用"平脉辨证"法挽治社区常见疾病"慢性咳嗽"误案数则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刘真“平脉辨证”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刘真教授在辨治心律失常的过程中,临证四诊重视脉象,尤以重视平脉辨证,首辩虚实,即脉象沉取有力为之实,沉取无力为之虚.认为平脉辨证为判断虚实病机的关键.通过对两例病案辨治过程的分析,体现其临证思辨方式以及脉诊在辨治心律失常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医大师李士懋活用小青龙汤治疗胸痹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临床擅用温阳散寒法治疗寒凝证之胸痹,其中活用小青龙汤居多.文章分析了在“平脉辨证思辨体系”的指导下,寒邪凝痹心脉导致胸痹的中医学病机,脉诊为重的临床诊断标准,以虚实为纲的辨证原则,中上二焦同治的小青龙汤治法特点,汗法治疗里证的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误诊误治"慢性咳嗽"案谈"平脉辨证"法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笔者弱冠起侍诊于杨少山主任中医师,学习其采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病[1-2].杨师临证时常教导,跟师学习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死记其常用药方或药对,而是学习如何辨证,方可举一反三,从而灵活运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中医常用法则,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而平脉辨证法作为临床上最基本的辨证方法,首先应确定主症(可以是一个症状,也可以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症状,或者是一组症状);其次确定脉象;后将两者结合,经过辨析,再参考兼症和舌象,后方可确定证型.在平脉辨证中,脉诊是否正确是个关键,脉诊有误,辨证必然错误;同时正如刘渡舟教授晚年在多次学术会议中提及的"抓主症是辨证的最高水平",因此脉诊和主症同样重要.现笔者举隅临床所见的"慢性咳嗽"误诊误治案例四则,以期再谈"平脉辨证法"在中医治疗慢性疾病辨证中的重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平脉辨证治疗三阳喘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由于喘证的难治,素有“内不治喘”之说.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临床运用平脉辨证思辨体系治疗喘证取得良效.李士懋先生认为喘证辨证应首重于脉.脉诊时,以沉取为本,沉取有力为实,无力为虚.治法上,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三阳喘证可以是单一经的病变,也可以三经相合出现.寒热虚实错杂者,又当视孰轻孰重,具体论治.选方上,方无定方,法无定法.文章通过介绍李士懋先生以脉解舌、以脉解症的平脉思辨过程,以六经辨证作为切入点分析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喘证的病因病机,具体治法和方药,为临床治疗喘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