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西医结合是弥足珍贵的中国经验,是应对全球健康挑战的必然选择。我国首创的中西医结合是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先进方法,并取得了为国争光、世界瞩目的标志性成果和贡献,如中药青蒿素治疗疟疾,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针刺镇痛与针麻原理研究,砷制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医复方治疗IgA肾病,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法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凉膈散重用大黄或承气汤重用大黄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均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乃至国际上取得了巨大成果,为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世界蔓延,而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中西医结合不仅体现在抗疫过程中,在疫情过后仍需牢记,继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只有坚持中西医结合,才能走出中国的医学之路、防疫之路,才能更加保障"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周期管理视角下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的完善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防范与应对的重要经验是“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法律支撑体系贯穿于公共卫生治理和各个社会支撑体系的全周期和全领域。本文结合全周期应急管理模型,分析我国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存在的不足并探索完善路径,提出应遵循全周期管理模型进一步立法修法,汇聚流行病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各领域专家智慧与共识,在法治轨道上推动防控工作,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法治治理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8/10
为有效提升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新型医疗形式的需求,我国逐步探索并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家庭医生除向居民提供基础医疗、公共卫生以及个性化签约等常态化服务外,还具有防控追踪、应急资源分配、突发事件处置、失能人员护理等重要职能.但目前我国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实践中仍存在服务签约主体欠明确、签约各方权责未厘清、法治治理体系碎片化等法律问题.未来应该不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法治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从明确签约主体、厘清各方权利义务、推进法律规范体系化等方面探讨优化策略,以期能更好地应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需要,为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法治治理的推进提供纾困之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与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检验.审视此次疫情防控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并深入剖析,是新时代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的内在要求.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机制不健全、抓好疫情防控中关键群体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技术融入国家应急治理体系不明显等问题极大削弱了国家在疫情防控中的治理效能.为此,必须牢牢把握三个"赋能":良法善治赋能疫情防控,特定群体赋能疫情防控,科学技术赋能疫情防控,推动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重大疫情防控的治理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疏解清透法治疗流行性感冒临床疗效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初步探讨中医疏解清透法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疗法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病例来源流感患者按中心分层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24例,给予西医抗病毒治疗,服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同时服感冒康宁颗粒模拟剂;试验组26例,给予中医疏解清透法治疗,服感冒康宁颗粒,同时服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模拟剂.试验周期5d.以填写日记卡的形式观察体温、症状,评价流感痊愈时间、单项症状缓解率、退热率、退热时间、应急药对乙酰氨基酚片、氢溴酸右美沙芬胶囊的使用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流感痊愈时间分别为(96.32±30.44)h和(105.55±37.31)h,中位流感痊愈时间分别为88.25 h和124.44 h,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药第3天畏寒发冷、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疲劳、流涕、鼻塞症状缓解率分别为59.09%、68.00%、53.85%、35.00%、22.22%,用药第5天肌肉关节酸痛、畏寒发冷、头痛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6.00%、81.82%、90.91%,数值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3d退热率分别为58.33%和85.71%(P=0.0432),用药第5天2组的退热率均达到100%.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54.37±31.53)h和(35.39±20.11)h(P=0.0441).试验期间2组对乙酰氨基酚片、氢溴酸右美沙芬胶囊的使用率及平均用药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医疏解清透法治疗流感有效,在缩短病程、缓解症状方面,表现出好于西医抗病毒疗法的趋势,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预防及诊疗方案汇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尽可能全面地汇总国家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多位中医临床专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预防及诊疗方案,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20年2月1日(含)之前网页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国家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管局)及各省份卫健委、中管局的新冠肺炎相关诊疗方案,国医大师、院士、知名中医临床专家等通过公开渠道发表的见解,制定资料提取表,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达成共识.在筛选和资料提取过程中遇到分歧时,提请第三人共同决策.资料提取表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来源、发布时间、发布机构)、病机病位、分期、治法治则、症状、舌脉、注意事项、用药方式、药物加减、制定方法.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20年2月1日(含)之前国家卫健委、国家中管局及17个省份的新冠肺炎防治方案以及14位中医专家的个人见解.其中江西、广东、广西、湖南、吉林、云南6个省和自治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河北、山东、天津、甘肃、上海5个省和直辖市根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制定了诊疗方案.官方防治方案的制定方法主要是组织专家讨论形成.1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防治方案是在本省出现确诊病例的时点后颁布的.共提供预防方药83种、医学观察期方案8个、临床治疗初期方案31个、临床治疗中期方案22个、重症期方案17个以及恢复期方案16个. 结论 各方对该疾病的认识病位主要在肺,病因病机多为疫戾之气,以“湿”为主,但细节不尽相同,证型和处方亦不同,体现了本病的复杂性.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预防期、观察期、临床治疗初期、临床治疗中期、重症期、恢复期)发布了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既体现出中医在用于新冠肺炎的防治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又体现出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和同病异治的理念.权威机构需要及时将应急时的经验性诊疗方案快速升级为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以更好地服务临床急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公立医院接受社会捐赠的法律应对
编辑人员丨2023/8/6
规范我国公立医院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接受社会捐赠的行为,实现应急战略物资在公立医院及时、安全、高效配置.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公立医院在接受捐赠方面存在的法治意识淡薄、越权公开募捐、程序不合规、质量监管不到位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突出公立医院接受社会捐赠法治化的内涵,提出规范接受捐赠行为、强化物资监管、完善接受程序和相关法律制度等应对建议,从而提升我国公立医院接受社会捐赠的法治化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健康医疗大数据背景下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审查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从我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等政策环境进行分析,认为发展大数据必定需要应用人工智能,但当前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风险突出且法规滞后.结合我国当前不同伦理委员会组织类别及特点,根据机构伦理审查法律效力有限、区域伦理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第三方伦理设立和运行动力不足等情形,提出机构伦理与公共卫生伦理审查相结合的做法,由机构伦理审查数据脱敏和入库授权,公共卫生伦理从顶层设计层面审查人工智能的应用目的、利弊和适用环境等,其中区域伦理组织应在政府授权与公众参与的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与此同时,还应完善治理环境建设,提出营造法治环境、尊重社会文化、预设应急处置制度等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重大疫情依法防控的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法治在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具有重要价值.依法科学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精准掌握运用法治保障疫情防控的逻辑要义.只有通过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方法助力疫情防控治理工作、把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状态下法治的特性、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法律机制等多种方式加强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方可全方位提升疫情依法防控治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美国近期短缺药品管理策略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美国短缺药品管理策略,为我国短缺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检索FDA官方网站等政府网站查找短缺药品管理相关文件与法规,统计2010-2018年美国短缺药品数据,对美国短缺药品管理策略进行研究.结果:美国组建跨部门短缺药品应对工作组以探索短缺药品应对长效机制,更新了短缺药品管理的政策与程序手册,采取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维护市场竞争、确保供应链稳定、机构协作和提倡社会共治等应对措施,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短缺药品管理水平.结论:美国短缺药品管理策略和应对计划,对完善我国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具有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